環遊日本:仙臺之旅,尋找魯迅的足跡

2021-01-20 神震驚啊

大家好,今天神震驚啊將和你們分享我的仙臺之旅。其實,每當我翻開魯迅的《藤野先生》時,總是朦朦朧朧地覺得,這仙臺似乎是一個寒冷、荒涼和破舊的小城。因為魯迅年輕時,曾在這裡經歷過弱國子民的痛楚,曾在這裡追求過理想的儒生,曾在這裡思考過自己民族的覺醒,所以儘管我從未到過這裡,它卻早已在我心裡成為一個親切的名字及成為一個縹緲和美麗的夢。我竟夢見過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我在仙臺的夜幕中踽踽獨行,尋找著魯迅的足跡。他是從這裡走向世界,走向人們心裡的,我多麼想在這兒隱隱地聽到他跛涉的腳步聲。我正是懷著這樣的衷情,從東京前往仙臺的。

因為我乘坐的是高速火車,掠過東京街頭一座座高高矮矮的樓房,瞧著這潔白的、橙黃的、火紅的、蔚藍的、銀灰的屋子,覺得有一片繽紛的色彩在我眼前輕輕飄蕩,東京人多麼會選擇變幻無窮的色彩!是啊,一個大城市如果只有單調和寒磣的顏色,將會令人索然無味。而眼前這片明朗和豐富的色彩,卻讓我從心裡感到舒坦,欣喜地沉浸在這色彩的交響樂中間。火車又掠過--叢叢還在盛開著的櫻花樹,多麼像一團團緋紅的雲霞,攔腰抱住了迷人的東京城,不讓它跟著我們奔向北方。

隨著當火車沿著蒼翠的丘陵,穿過碧綠的原野,隆隆地駛往北方時,我又開始幻想著仙臺的容顱了,你依舊像八十年前那樣的荒涼,還是也像東京這樣展示出現代化的姿態呢?在明亮的玻璃窗外,一座座水塔,一幢轍流線型的別墅,一群群排成隊伍的高樓大廈,紛紛從我眼前晃過,破壞了我對仙臺的凝想。一股現代化生活的氣息,塗抹了我腦海裡那幅荒涼的仙臺景色。幾年前我在美國的西海岸漫遊時,披一身灼熱的太陽光,眺望著澎湃的浪濤,覺得像是到了寂無人跡的天涯盡頭。

然而當我離開湛蘭的海灣,折向蓊鬱的山坡時,一棵棵碩大的槲樹迎面撲來,於是我鑽進了密密的樹林,我腳下的公路在樹林裡彎曲著,頭頂上是遮住了天空的綠葉,前後左右也是擋住了視線的綠葉,半天都沒有一輛汽車經過這兒,簡直是遠離了塵世的神話世界,多麼寧靜,多麼幽美,我竟懷疑:自己是在繁華的美國旅行了。然而當我在日本的土地上行走時,卻從未見過這樣的去處,日本是個島國,人口不斷增加,科學技術又在飛速地進步,因此幾乎到處是林立的高樓,到處是汽車的潮流,到處使人感到是躍動的節奏。

而東京到仙臺,大約有三百公裡的路程,比北京到夫津的距離要遠出一倍,可是搭乘新幹線的高速火車,只需花費兩個小時。在車上聽一個年輕的朋友告訴我,魯迅當時從東京到仙臺乘坐的火車,竟花費了九個小時。這八十年間,僅以火車的速度而言,就整整提高了四倍。在這個追求高度效審的時代裡,仙臺的變化應該是可以想像的,因此我對於它緲縹的情思,漸漸被一路上現代化生活的風光衝洗掉了。

終於,火車在仙臺車站停下,約好來接我們這幾個中國人的日本朋友阿部兼也,已經站在車廂門外的月臺.上等候我們了。當我們剛跨下車,他就將我們辨認了出來,挨個幾地緊握著大家的手掌。我打量著他胖胖的身軀,打量著他狹長的面龐,含著笑感謝他。他滿臉都露出了敦厚的笑容,在慌忙中卻找不出一句話來。阿部兼也是在當地國立東北大學教書的漢學家,他參加編纂的《魯迅在仙臺的記錄》,這本淺藍色布皮封面的厚書,始終豎在我家裡寫字桌背後的書櫃中,我常常隔著書櫃的玻璃門,望著這本又厚又大的書,因此阿部兼也可以說是我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了,雖然我們這才是首次見面。

後來,在參觀仙臺博物館時,我告訴了他,在我數量不多的藏書中,有這本凝結了他心血的著作,他高興得咧開嘴,大聲笑起來,接著卻又惆悵地皺起了眉頭,因為他竟從來也不曾知道,在日本還有個寫過那篇書評的知音,他趕緊掏起筆,記下了我那個朋友的名字,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見面暢談的,也許他們永遠也不會我到結識的機會,有誰能知道這一點呢?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把世界變小了,昨天我還在北京漫步,今天卻已經在仙臺躑躅了;然而講究高度效率的現代生法,卻又把近在咫尺的人們隔得遠遠的,整天忙忙碌碌,哪兒有餘暇看這麼多報紙,哪兒能知道竟有位知音在稱讚自己?

接著,當我們走出簇新的站臺,穿過色彩鮮豔的車站商店、推開高大的玻璃門,走到街頭時,一座座容光煥發的樓房,像是排成了整齊的隊伍,在向我們招手。一輛輛汽車沿著光滑的馬路,穿梭似的往來滾動,除了很少有聳向天空裡去的幾十層高樓之外,這兒跟東京幾乎沒有多大的差別。這也是一座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因為人口比東京少得多,住得就寬裕些,物價也低廉。這兒保存了許多原先的樹木,一片濃蔭覆蓋著美麗的小城,多少閃爍著陽光的綠葉,在現代化的節奏中,透出了不少古樸的詩意。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都為自己居住的地方感到驕傲。

一次,在跟不少日本朋友聊天時,我只聽到一位很摩登的小姐嚮往著東京的生活,此外幾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地表示,從來也不想上東京去尋找職業。阿部兼也在車站外面,僱了輛出租汽車,陪我們去參觀魯迅留學仙臺時住過的頭一個寓所。這一帶已經臨近郊區,式樣古老的舊房子,漸漸多了起來。但是,這些牆壁上釘滿了木板的小樓,緊挨在新蓋成的西式別墅近旁,分外顯得陳舊和破敗。這嵌上黑瓦的屋頂,和鑲了玻璃的木頭窗戶,多像中國江南水鄉的建築,如果不是在街頭的招牌上標著一串串日本字,真像是在重遊紹興了。在一座這樣的木樓底下,在狹窄的人行道上,豎著一座樸素的石碑,上面有文字說明這是魯迅當年住過的地方。

最後,從樓房左面一條短短的小巷拐進去,就走入了屋子前面的小院。在一片楓樹叢中,幾株櫻花樹默默地挺立著,因為這兒的氣候比東京冷得多,枝頭的花苞還沒有綻開。旁邊有一棵櫸樹,用頂端密密層層的綠葉,遮住了藍天裡的陽光,斑斑點點的疏影落在貼滿絹紙的窗戶上,給人一種清幽和惝恍的感覺,似乎魯迅還正在那屋子裡讀書呢。

相關焦點

  • 日本深度遊:仙臺之旅,尋找魯迅故居
    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的日本深度遊,從往廣瀨川前面再走,上幾步路,站在陡峭的河岸上,瞧著底下靜靜流瀉的廣瀨川,瞧著河流對面一座橘紅色的小樓,在陽光底下熠熠地閃亮著。它背後更遙遠的地方,蔥蘢的山丘蜿蜒曲折,像擺了個碧綠的屏風,使這幅水粉畫似的仙臺,顯得十分青翠和幽深。
  • 尋訪文豪的足跡 在仙臺邂逅和課本裡不一樣的魯迅
    魯迅先生1904年進入日本仙臺醫專求學。青島新聞網訊 如果你是一名魯迅粉,不妨去他當年在日留學之地——仙臺走走轉轉。也有日本學者認為,魯迅影響了太宰治、寺山修司、村上春樹等日本作家。在「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訪問活動中,青島新聞網、重慶日報、澎湃新聞、香港星島日報、鳳凰周刊等中國5家媒體記者來到日本東北大學,探訪魯迅先生的足跡。魯迅年輕時立志學醫報國,1904年至1906年來到仙臺醫專求學,仙臺醫專後來成為東北大學醫學部。
  • 尋訪魯迅在日足跡:仙臺高校保留他的座位(圖)
    今年是魯迅誕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記者找尋魯迅在日本留下的足跡,感受到在今天的日本,魯迅的魅力依然不小。   初到東京剪掉辮子明志   1902年4月魯迅作為大清國的留學生,先在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日語。魯迅在這裡的普通速成科學習了兩年,主學日語和基礎科目。同時,在東京積極參與浙江同鄉會的革命救國活動。
  • 品牛舌,尋魯迅先生足跡,仙臺你來嗎?
    仙臺,有最好吃的炭燒牛舌。仙臺,有魯迅先生求學足跡。仙臺,日本東北的中心。
  • 魯迅的仙臺
    仙臺只是個有著百萬人口的小城鎮,也許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仙臺這座小城因為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中國人的眼中平添了幾分文化氣質,多了一分親切。  魯迅先生初到仙臺時住的旅館也成了中國人瞻仰的地方,那是一個古舊的日式小樓,現在店主人的家人還繼續住在這裡,不同的是如今小樓外立了一個木碑,上書:魯迅先生初泊地(1904―1906)。主人早就習慣了中國人的來訪,他很認真地說,當年魯迅住在二層的房間裡,而屋前的庭院還保持原先的樣子。仙臺人也深知魯迅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仙臺博物館裡就有一尊魯迅先生紀念碑。
  • 日本仙臺NPO劇團《遠火——魯迅在仙臺》在紹興大劇院公演
    「魯迅」與仙臺的友人在一起。  浙江在線9月22日訊 魯迅先生在日本仙臺留學時發生了哪些故事?仙臺市民眼中的魯迅有著怎樣的形象?昨晚,日本仙臺NPO劇團《遠火——魯迅在仙臺》首次來紹興大劇院公演,從日本人的視角講述魯迅故事,令我市觀眾耳目一新。
  • 踏訪魯迅在仙臺的蹤跡
    2009年6月下旬,我搭乘香川教授的車,前往仙臺。初夏,日本中部茂密的大森林透出蔥鬱的芬芳,寧靜安謐的氣氛阻擋不了吐露欲放的勃勃生機。香川教授是我在東京留學的導師,負責我在日本博士課程的全權指導。此行,因為有個學術討論會在東北大學召開,我有論文發表,老師邀請我和另一位中國同學搭著他的車一同前往。
  • 在仙臺,遇見魯迅
    導讀1909年,魯迅從日本回國,迄今已經整整110周年。從東京到仙臺再到東京,魯迅在日本生活了將近7年的時間。正是在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對於文學革命、對於國民性問題的思想框架,並在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做出了「棄醫從文」的選擇。在今天的日本,魯迅仍有相當廣泛的影響。
  • 仙臺打卡記:拜謁魯迅先生
    為什麼要去仙臺?為什麼要打卡?為什麼要尋找魯迅先生?呃,這是因為「如果去仙臺,籤證就免費。」——日本3.11地震之後為了救助「東北三省」的經濟,出臺措施鼓勵遊客前往觀光。所以凡是前往巖手、宮城、福島三地的遊客,三年多次的旅遊籤證通通免費!
  • 魯迅為何去仙臺學醫?
    這兩點,幾乎成了魯迅走上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之路的關鍵,成為人們對於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神話般人物——魯迅——的共識。  然而,在這些共識之下,一些歷史的具體細節,往往被忽略了。比如,為什麼是到仙臺去學醫?  實際上,魯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學的,先是在東京弘文學校學日語,兩年後的1904年9月,才正式到仙臺學醫。
  • 日本仙臺地震前的昔日美景(組圖)
    美麗的仙臺在這次日本特大地震中遭遇重創,對於仙臺中國人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文學大師魯迅早年就在仙臺的東北大學就讀,現在就讓我們通過一組圖片走進地震前的仙臺和讓中國人倍感親切的仙臺魯迅紀念館。  仙臺位於東京北約300公裡,在本州島(日本四個主要島嶼中最大的島)面向太平洋沿岸。日本劃分為7個地區,仙臺位於東北地區的中心。 從東京乘坐東北新幹線大約1小時40分就可以到達仙臺。
  • 宮城:沿著魯迅的足跡,認識這座熟悉的陌生城
    他就是就讀於仙臺醫專的魯迅。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可以不去東京、大阪,或者日本的任何一個城市,但是仙臺,如果有機會和能力,還是有必要走一趟的。當你在當今的東北大學,看到魯迅先生的塑像,以及他曾經上課的學堂、課本以及影像,內心會萌生出一種別樣的情緒!
  • 100年前,魯迅先生留學日本仙臺,今天這座城市怎麼樣了?
    在中學時代,我們都讀過魯迅先生的《在仙臺》這篇文章。仙臺本是日本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乃宮城縣的首府。只因魯迅先生1904年至1906年這三年時間曾在這裡學醫,後又棄醫從文而在中國有名起來。百年匆匆而過,魯迅先生曾經求學過的仙臺,今天又是一番什麼樣子呢?仙臺地處日本本州島,面積在786平方公裡,人口一百多萬,是日本本州島東北地區的經濟、旅遊和文化中心。魯迅先生當年在仙臺學醫的專門學校今天已改為東北大學醫學部。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在仙臺,他曾留下了許多回憶,並據此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仙臺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尋訪仙臺魯迅先生故居仙臺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臺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
  • 好玩、美麗、又小眾的仙臺,魯迅說:我來過的!
    更是東北的人氣觀光地。這裡的風光優美,景致多樣,從高山、島嶼,到裡亞式海岸,震撼人心的絕景層出不窮。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日本東北最壯觀的山脈藏王連峰,宮城絕景,不容錯過! 日本三年往返籤要求首次赴日指定入境地必須在衝繩或者「巖手、 宮城、福島、青森、秋田、山形」這東北六縣選一個(如果年收入20萬+可以無視這一條
  • 東日本雪國列車-吃不完的盛岡一口面!在魯迅的仙臺賞櫻~
    ~因為天氣不好,我決定搭車出行,去仙臺看花,其實能記得這個地名,還得多虧魯迅先生寫的《藤野先生》,這個發生在仙臺的故事是當初念書時必背的課文之一,清末時有不少愛國志士都到日本求學,魯迅這位清國留學生棄醫從文的決定,正是在仙臺醫學專門學校立下的
  • 身份大轉變,魯迅肄業母校仙臺醫科,從中專成2020年日本第一高校
    可以說有的學生對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恨之入骨」,恨在文章太多全是經典,語錄太多字字珠璣,學生需要全部背誦,壓力驟增。從魯迅的文章裡面我們知道了藤野先生,也知道魯迅是在日本求學,魯迅當年上的學校叫:仙臺醫學專門學校。
  • 一覺睡醒到仙臺
    這張鐵路通票簡直是喜歡無目的旅遊的任(tu)性(hao)遊客的利器,七天的通票不到三萬日元,新幹線幾乎可以隨便坐,JR經營的一些巴士和地鐵也能用。如果你更加任(tu)性(hao),還可以買十四天的通票環遊日本。更方便的是,只要你別去太遠,一般的新幹線車程大多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和在國內上下班坐公交堵車的時間差不多。
  • 中國青年媒體工作者訪日團為仙臺魯迅紀念碑獻花
    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夫人1998年訪問仙臺時所栽的紅梅。官志雄 攝 中新網仙臺7月5日電(記者 官志雄) 中國青年媒體工作者代表團一行4日參觀作為友好象徵的仙臺魯迅紀念碑並獻花。
  • 來到日本旅行,就別忘記來到仙臺看魯迅,以及鹿兒島的溫泉
    一、仙臺對於來到日本來說,仙臺也是別具一格的地方,屬於日本的東北方地區了。整體的氣候還是相當不錯,居住非常的舒服。來這邊旅遊還是相當不錯的,這邊的森林樹木比較多,綠葉也很茂盛,帶著很多人文景色在裡面。不過呢,這所城市的現代氣息也比較濃了,一年四季下來還是有著很美麗的風景,這邊的溫泉很多,在這裡泡溫泉也是相當不錯的,對於仙臺的景色,比較出名的就是松島了,這裡飄揚著很多的不同小島,這邊整體風景很獨特,因為放眼望去也就是太平洋了,顯得格外壯觀。因為這個地方的島非常的多,後來就形成了很多自然型的溫泉了,到了這邊可以不要忘記泡溫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