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看呂后是如何與聰明人張良結盟的?

2020-12-18 齊文刀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娘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周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嶽飛,這明明是秦檜幹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秘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幹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徵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娘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強關係網絡示意圖

強關係網絡因為圈子重合,資源也就近似,我辦不了的事,你也未必能成。還有種可能,比如劉備在教育系統工作,張飛為女兒上學的事來求大哥,殊不知,關羽也因為兒子的事來找過。圈子同質化,好兄弟反而成了競爭關係。兩個都幫,劉備能力不足,只幫一個,又得罪另一個,因此作為劉備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兩不相幫。反過來說,假如張飛去找打獵圈裡的嚴顏,關羽去求健身群裡的華雄,圈子不同,資源反而互補,而且避開了利益衝突,興許意想不到就能幫上忙。

弱關係網絡示意圖

「沛縣創業同鄉會」是當時天下勢力最強大的關係網絡,呂后一定會從中結盟拉人,但劉邦和戚夫人也不傻,應該也會出手,難保沒有劉關張這樣的三角套。而且,劉邦外出徵戰都是攜戚姬前往,沒準拉關係還更方便些。

想得再遠一點,創業集團內部也是魚龍混雜,當年都是出身草莽,一起稱兄道弟的人,老頭子在世勉強鎮得住,老頭子要是沒了,那些大佬們能甘心輔佐少主嗎?到那時,這圈兒裡恐怕是敵是友都分不清楚。

呂后轉向弱關係網絡,求助張良、叔孫通這樣的文人外來戶,按照後世格蘭諾維特的理論來看,反而是明智的選擇。旁觀者清,張良作為局外人,也確實把準了脈,幫對了忙。況且,在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永遠都做不了大拇指,只能做另外的四指,配合來抓握,作為拇指,自然也沒有被取代的顧慮

04 呂太后的成功與張留侯的無奈

從呂后的角度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無非就是兩條:找對人,問對計

呂后的每一步選人,都很精當,找外援時藉助弱關係網絡,嫁接了張良這個圈外資源;問計時用強關係網絡,派自家二哥霸王硬上弓,求得「留侯策」;後來以張闢強做傳聲筒,說給左丞相陳平聽,就更顯高明。

秦漢時,右丞相才是主相,是政府的一把手,左丞相只是副相。然而,當時的右丞相是王陵,劉邦評價他是年輕又憨直。後來呂后當權,想要封呂氏為王,曾當面詢問王陵的意見,就被他硬生生頂了回去,假如當時葬禮上選擇向王陵吹風,索要職權,那就是沒找對人了,一定是無效的。當然,太后也沒有忍太久,一切安排停當之後,王陵就被高高掛起,由陳平升任了右丞相。

問計也是如此。像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類人就是在後臺搖鵝毛扇的,不可以衝鋒陷陣。事實上,呂后也只是向張良求問計策,真正出面力保太子,幾次三番嚴詞進諫的,是叔孫通;忙前跑後,求計張良,探訪商山四皓的,是親二哥呂釋之。所謂知人善任,不過如此。反過來說,比如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要讓太子劉盈統兵平叛,這就是問不對計,強人所難了,後來也是在呂后極力勸阻之下,終於作罷。

最後還得說一下張良,這個結局就很無奈了。他本來功成名就,也已經急流勇退,卻又被拖入政治漩渦之中,作為呂氏盟友,這個標籤是很難摘得掉了。

舉個例子來說,張良晚年修習仙術,在家辟穀,呂后出面勸他吃飯,原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活這一輩子,就像是白駒過隙,你又何必自尋煩惱,要到(不吃飯)那種地步啊!」仔細體味一下,這哪裡是那個擒彭越、殺韓信、做人彘的女魔頭講的話,簡直就是一個鄰家老太婆,和老朋友在推心置腹拉家常。面對這般情誼,以張良的性情想要脫身,做得來嗎?

漢文帝畫像

呂后死後,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功臣集團剷除了呂氏集團,擁立漢文帝上臺,五年後,襲封留侯的張良之子張不疑,因大不敬之罪,被文帝削去了爵位。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張良為人小心低調,後期一直閉門靜修,其家風可想而知。但其去世僅僅十一年,兒子被削爵,罪名居然是大不敬?!這是否因為呂氏的牽連?那就只能借秦檜的話說了——莫須有。

一個確實的道理就是,兩強相爭,旁人要想超然物外是不可能的。但張良的悲劇在於,作為韓國貴族出身的他,畢竟還有些風骨和底線在,做不來那些左右逢源、暗通款曲之事。比如像叔孫通那樣,接連服侍了秦二世、項梁、楚懷王、劉邦、劉盈……「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簡直是萬金油一樣的存在。相反,張良倒有些像後世的某些知識分子,抹不開麵皮,於是就只能被綁定在呂氏這艘船上,隨波逐流了。

相關焦點

  • 與呂后相依為命的審食其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夠贏得呂后的芳心?
    然而,漢朝的審食其是個牛人,竟然贏得了蛇蠍毒婦呂后芳心,成為呂后晚年相依為命的紅顏知己。那麼,這個審食其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夠贏得呂后的芳心呢,還有他最後的結局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小秘密。朋友妻,不客氣審食其是劉邦的同鄉,更是好朋友。
  • 在呂后去世後,因為劉章的存在,讓呂氏家族的下場變的很是悲慘
    在公元前180年,呂后給去世以後,當時朝廷中的文武大臣每天都忙碌了起來,因為,太后的葬禮要辦得無比隆重。所以朝中的陳平和周勃,他們一下子從無所事事變成了忙碌的人。這期間,除了陳平和周勃本人在忙碌以外,呂氏家族的人也都在忙碌著。
  • 呂后死後,呂家為什麼會落得被滅族的悽慘下場?只因漏看了一個人
    話說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後,朝中文武大臣都開始忙碌起來,太后的喪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陳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閒人變成了大忙人。就在陳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時,呂氏家族的頂梁柱呂產和呂祿也在忙碌著,他們不是為太后的葬禮而忙,他們居安思危,在失去呂家的頂梁柱後,在想著如何使得「呂氏春秋」繼續下去。呂家人為此還專門召開了一次家族會議。會議由呂氏家族中資歷最老的呂祿主持。呂祿首先拋出了「趁眾人為太后辦喪事這個大好時機,將所有反對呂氏的大臣一網打盡」的設想和方案給呂家人來討論。
  • 呂后的男顏知己審食其在呂氏被滅時,是如何逃過清算的?
    審食其和呂后的緋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人們津津樂道,既有對男女情事的八卦天性,更有對劉邦的幸災樂禍。劉邦貴為帝王又怎麼樣,還不是給同鄉發小種下了一片綠油油的韭菜地?審食其這個人在歷史上面的存在感不強,又沒有特別突出的政治表現,所以常常被人簡單的描述為呂后的野漢子。其實你要還原到歷史的現場,從審食其的角度來看,這個男人過得真心不容易。
  • 呂后的宮女竇漪房,有怎樣的傳奇人生,是如何成為了漢文帝的皇后
    竇漪房無疑是歷史上最為幸運的一個人,她本來是呂后身邊的一個宮女,但是,因為呂后兒子的死亡,她的命運隨之改變了。
  • 明年港劇看什麼?佘詩曼演呂后鄭嘉穎整容
    現在還能堅持大量看TVB劇的人,也許看的不再是劇情或者演員,而是對TVB劇陪伴成長那段時光的情懷。如果沒有了TVB劇的相伴,不少熱愛港劇文化的宅男宅女們的無聊寂寞時光該如何渡過?一起來瞧瞧明年TVB有哪些好劇上演吧!
  • 人彘的背後,呂后的毒辣與戚夫人的陰冷
    呂后,毒婦,名副其實。把戚夫人的手腳砍斷,然後挖去雙眼,拔掉舌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戚夫人,能歌善舞,水袖折腰。呂后的毒辣與戚夫人的陰冷體現在哪裡呢?呂后在一場宴會上率眾夫人一同向劉邦敬酒,呂后與其他夫人都是畢恭畢敬向劉邦敬酒,輪到了戚夫人時,戚夫人出人意料的用嘴餵酒給劉邦,而劉邦在眾目睽睽之下,先是喝下了戚夫人餵來的酒,然後又自己喝了一口也用嘴巴餵給了戚夫人。2、立太子易褚。
  • 古代漢語大揭秘:看古人如何「勾心鬥角」
    故宮鬥拱圖提起故宮相信不少朋友的第一反應是皇家建築園林,鬥拱則是這一系類建築鮮明的特色,體現著宮室結構交錯相結合的精巧。勾心鬥角在現代來說是個貶義詞,我們很難再次基礎上發現它原本的含義。鈎心鬥角出自於唐代杜牧的《阿房宮賦》:「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其意為樓閣各自依照地勢的高低傾斜而建築,低處的屋角鉤住高處的屋心。「心:宮室中心;角:簷角;鉤心:指各種建築都向中心區攢聚;鬥角:指屋角相互對峙,好像兵戎相鬥。」 對於這種古義與今義出現偏差的情況是不是很有趣呢,別急,小編這就為你道來。
  • 呂后將南北禁軍留給了呂家人,為什麼後來還被滅族?只因忘了此人
    中國的封建歷史上雖然都是男人在掌權,但是也曾經出現過女人把握朝政的情況,很多人說到這裡可能想到的都是武則天,但是在她之前這樣的事情其實也是有過不少的,其中一個就是西漢的呂后,也就是劉邦的皇后,她在丈夫還是個草莽的時候就以一個大小姐的身份下嫁給了他,後來劉邦南徵北戰成了亂世的終結者,
  • 宮闈皇妃文:家族內勾心鬥角,朝堂上爾虞我詐,如何能獨善其身
    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宮闈皇妃文:家族內勾心鬥角,朝廷上爾虞我詐,如何能獨善其身?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她是被家族犧牲的庶女,他是王府裡重病不治的世子,一場錯嫁讓兩人糾結在一起。家族內的勾心鬥角,朝廷上的爾虞我詐,且看現代女醫師如何在異世混得風生水起!點擊卡片免費閱讀精彩選段:她扶著沈夢清到了床邊。
  • 呂后去世之後,為何族人被殺的一個不剩
    呂后死後,家族為何被滅?欲知曉原因,先得看滅她們家族的人是誰。總結一下,對呂后家人下手的有兩類人,一類是元老重臣,比如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陳平、周勃、灌嬰、夏侯嬰等人;另一類是劉姓諸侯王,比如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琅琊王劉澤等兄弟叔侄。
  • 香港頂級豪門葬禮是門關係學,何鴻燊、霍英東的葬禮都是一場博弈
    在香港,頂級豪門的葬禮從來不是一場簡單的葬禮,而是一門關係學,是一場承上啟下的博弈。很多豪門家族未來的走向都暗藏在家族大家長的葬禮上。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頂級豪門葬禮這個問題。鄭裕彤用他的葬禮證明他是「政商通吃」的大佬,向世人展現了他真正的實力,他的這些人脈資源也惠及他的子孫。如今鄭裕彤家族的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就很出色,他在2015年以44億美元身家位列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二名。比鄭裕彤葬禮規格更高的也大有人在。
  • 審食其並沒劉邦能力強,又沒能保呂后安全,為什麼贏得了呂后心?
    ,更讓我堅定認為審食其和呂后之間關係不正常的,是審食其在丞相的位置上並不做丞相該做的事,卻做郎中令做的事,這還不是因為郎中令可以隨時隨地見到呂后?對於呂后選擇劉邦以外的男人,我並不感到意外。畢竟劉邦比呂后大許多歲,呂后年輕時候或許可以像現在的小女生一樣,喜歡大叔樣的人物,但在呂后步入中年以後,則未必會繼續喜歡已垂垂老矣的劉邦,更何況,劉邦晚年對呂后也比較疏遠,感情這東西是相互的,劉邦疏遠呂后,呂后自然也會在心裡疏遠劉邦。
  • 呂后與審食其是否真有私情
    呂雉由空虛變成嫉恨,便與審食其繼續勾搭,以至於後來呂后慫恿劉邦封其為闢陽侯,而漢惠帝劉盈想動審食其也被呂后阻攔。至於歷史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只有野史記載了呂后與審食其有私情一事,而正史都未曾記載。《史記》中,司馬遷也只是記載了審食其這個人人品不行,並未過多的描述。
  • 呂后為什麼能臨朝稱制?掌握西漢政權8年,她靠的不只是心狠手辣
    經過一陣刀光劍影之後,呂后的兩個侄子先後被殺,呂后的妹妹被亂棍打死,就連呂后妹夫樊噲的兒子都被殺掉,權傾朝野的呂氏族人滿門被滅。呂后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去世後僅僅2個月,西漢王朝就發生了一場針對呂姓族人的屠殺,她的家人們甚至都沒來得及反抗,就紛紛命喪黃泉。而且登上帝位,讓西漢王朝重新改姓劉的人,竟然就是當年那個裝慫的代王劉恆。
  • 一場需要活人毀容割耳的突厥葬禮是什麼樣的呢?
    一場突厥人的葬禮今天,我們回到那個充滿血腥味的草原,來為一個普通的突厥人舉辦一場葬禮。感受突厥人面對死亡和生命時有著怎樣的哀痛與理解。古突厥俑首先是停靈。人死後,要把死者放在廬帳裡。這種見血的方式現在看比較恐怖,為了表達哀痛,親人要用銳利的物品劃破臉頰甚至割破耳朵,極為駭人。第二步,坐在馬背上繞著廬帳哭。是的,你沒聽錯,你要在馬背上毀容割耳,泣血嚎啕。第三步,遠親的祭奠。遠方的親戚就不限制禮品了,可以獻三牲以外的各類財寶奇珍。有文獻記載,也有獻了黑貂,青松鼠的。
  • 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是如何處置他的八個兒子的?
    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和其他嬪妃,差點把呂雉的親生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擼下來,這讓呂后對劉邦的其他兒子猶如眼中釘、肉中刺,尤其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劉邦去世後,呂后第一個下手的就是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惠帝劉盈性格與母親截然相反,仁愛懦弱,他知道母親心思,呂雉詔趙王進京,他親自去迎接,對這個弟弟非常保護,把趙王留在身邊,吃住都在一起。
  • 聰明人如何對待自己的上司?從利出發,最大限度管理上司
    職場中和上司的關係非常關鍵,有一項研究證明,和上司的關係如何甚至能影響夫妻之間的關係。那我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上司呢?聰明人都這麼幹,他們不僅僅是和上司打交道,他們管理上司。一、為什麼要管理上司對很多人來說,「管理上司」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因為一般的管理學強調的是如何管理好的你的下屬,但管理的本質並不在於權力和頭銜,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合理地調配資源。聰明人不僅會花時間處理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更會著重強調和上司的關係,因為他們需要從上司換取工作需要的資源與消息,以便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
  • 韓信被宮女用竹竿戳死,呂后、蕭何為什麼不用兵器?
    呂后是一個有遠見的女人,比如劉邦將彭越流放,而呂后又將其截殺,理由是彭越是個壯士,現在不反不等於將來不反。劉邦聽後大讚。呂后還喜歡標新立異,也是一個炒作高手,她命宮女用竹竿戳死韓信另有深意,並不是避開所謂的「三不殺」,也不是沒有兵器可用。試想,偌大個皇宮沒有兵器如何戍衛?
  • 呂后為何如此殘忍?當媽的不容易,你不懂
    劉邦逝世後,呂后對戚夫人進行全方位的、斬草除根式的打擊和報復,製造了華夏歷史上最殘忍的「人彘事件」,並讓兒子去「觀賞」。呂后到底是出於什麼心理呢?震懾劉盈劉盈是呂后的兒子,但他性情仁厚、寬厚仁慈,他並不贊同母親過於酷烈的報復手段,在心理上是極其牴觸呂后的。劉盈登基之後,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弟弟劉如意面臨巨大的風險,所以他把這個弟弟時時刻刻帶在身邊,同吃同住,絕不給呂后一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