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光早餐就能拍100集節目」《早餐中國》這節目真絕了

2020-12-1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太多人把早起的動力歸結為「上班賺錢」,忙碌奔波的生活,更是將好好地「吃一頓豐富美味的早餐」變成了件奢侈的事。

正所謂「人在異鄉,胃在故鄉」,在外打拼的異鄉人想要回味地道家鄉味也變得無比困難。

於是當一檔專門介紹全國各地地方早餐的百集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在4月22日橫空出世時,吸睛指數堪稱一絕,每一幀都看得人口水直淌。

麻花油茶、羊癟粉、水煎包、柴火面、牛肉粉、酥皮餅、窩窩頭、燒麥……總有一份早餐裡,藏著心心念念的家鄉味道。

紀錄片時長動輒幾小時,可《早餐中國》的每集都只有短短5分鐘,正如早餐一樣短小精悍,卻為開啟新的一天提供了超強動力。

由塑造出經典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作家沈宏非、總導演陳曉卿擔任節目顧問,工作日每天早上8點準時播出的節目,用一碗碗地道的中國早餐打卡幸福。

播出四集以來,從湖南長沙的「肉絲粉」、貴州凱裡「酸湯粉」、廣東潮汕「豬血湯」,再到福建福安「水煎包」,每一味都讓人垂涎欲滴。

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鹼面的江湖地位在這裡被米粉所撼動。

「學義米粉店」老闆的兒子從四歲就開始「倒戈」,離開麵條改投肉絲粉的懷抱。

看著兒子還像吃麵似的吃粉,陳爸爸忍不住出口:「崽啊,粉是要嗦得你曉得不?」

解鎖嗦粉技能的兒子,現在呼啦起米粉來聲震寰宇表情銷魂,一言不合美味到翻白眼。

已經開業23年的「學義米粉店」,靠著一碗只要7塊錢、大骨湯配肉臊子加彈彈的米粉,紅遍一條街。

小店最大的特色就是只有一種碼子——長沙最傳統的肉絲碼子。這種用土罐煨制4到5個小時的豬後腿肉,澆注在一碗熬製十幾個小時的豬骨原湯粉面上,簡直就是米粉的「靈魂」。

再配上老長沙米粉的標配「四件套」酸豆角、酸菜、榨菜和蒜蓉,臥上一個荷包蛋,嗦完粉喝幾口原湯,真是爽到「神仙都站不穩」。

貴州有句俗語「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 」。凱裡「萬博粉館」有一種「酸」,會讓你對貴州神魂顛倒。

酸湯粉中與青椒一同熬製的番茄醬湯,軟彈香滑的米粉蘸上辣椒麵和小蔥段,整個一大型流口水現場。

老闆的獨門蘸水徵服了無數食客的味蕾,僅僅一個早上就能賣出去400多碗,整間店裡都是「呲溜呲溜」嗦粉的動靜。

店主是來自廣西的一對老夫妻,老闆一頭顯目的白髮被食客親切的稱為「白髮老闆」,負責調製酸湯、製作蘸水以及原材料的採購。

店裡的酸湯粉都是用砂鍋煮的,鍋中倒入骨頭湯和酸湯調配好的湯底,再依次加入蓮花白、手工肉丸、西紅柿、香菇、鵪鶉蛋、豬肝以及米粉,用大火煮上5-8分鐘。

就衝這酸爽濃鬱的湯底和蘸水碟,老闆我還能再吃一碗!

開店15年來,前後有近100多人來向「白髮老闆」請教湯底和蘸水的熬製秘訣,老闆一臉傲嬌「我都不教」,發出得意「魔性」笑聲,合著不去他們家店還真吃不上這麼酸爽夠勁的米粉了。

「熬最深的夜,吃最香的早餐」,這話用在廣東潮汕的「海記豬血湯店」最合適不過。

講究品質的老闆每天凌晨就跑去採購豬血,好的豬血顏色鮮紅,手感紮實,一定要用文火耐心煨制。

潮汕人吃豬血湯習慣根據自身需要搭配配菜,需要活血消腫便把豬血與益母草同煮;要涼血去溼便,真珠花菜是最佳選擇;想要清肺利喉,那麼豬血和西洋菜便是絕佳搭配。

性涼的配菜加上有「除塵」效果的豬血,既能暖胃填飽肚皮又有食療功效,一碗下肚頓覺舒暢。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多少種早餐?一個《早餐中國》能拍100多集!
    早餐有多少種?可能沒有人仔細數過,但是一定知道數量很多,最近《早餐中國》節目一開播,就火了,獲得了 很多觀眾們的關注。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早上一頓元氣滿滿的早餐能夠讓我們保持很長時間的良好精神狀態,也是我們生活中主要的一頓飯。
  • 把中國早餐拍100集?饞哭了!
    從早餐到晚餐再到宵夜,每個城市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而其中,喚起人一天味蕾的早餐,必須佔據重要的地位。不同水土滋養出了口味的早餐,帶著獨有的溫厚、熨帖,讓一天都元氣滿滿——這正是早餐真正的意義。2019年上半年,一檔中國傳統美食的紀錄片《早餐中國》,成功抓住了許多人的心和胃。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特色早餐喚起觀眾鄉愁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山東早餐強烈要求加拍!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山東觀眾表示:「100集怎麼夠!光俺們山東就夠100集了,強烈要求加拍!」
  • 貴陽早餐亮相「早餐中國」第一季
    在近日熱播《早餐中國》美食短片中,貴陽素粉、腸旺面入選該短片的第 13 集和第 16 集,通過五分鐘左右的視頻,為觀眾介紹了這兩道在貴陽當地獨特的早餐。同時,短片《腸旺面:百聞不如一見》中,面脆、腸軟的 " 金牌羅記 " 出現在節目的鏡頭中,從食材處理工序到熬製紅油,一碗麵從廚房後臺到食客面前,經歷了多道工序,揭示了 " 美味需靜待 " 的道理。
  • 看完《早餐中國》第一集《肉絲粉》,發現20年肉絲粉白吃了
    大家好,這裡是健康小食妹,每天分享美食文化、美食技巧,今天給大家帶來《早餐中國》第一集《肉絲粉》的觀後感,喜歡就點個關注吧,麼麼噠。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任何形式的美食節目,我都不會放過。從《舌尖上的中國一》就開始一直追著類似的美食節目,經歷了《舌尖1》、《舌尖2》、《風味人間》,終於又盼到了同一個節目組又做的這檔《早餐中國》了。「熬最深的夜,吃最香的早餐」,幾乎成了我們最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表現,早餐如此重要,怎麼能將就呢?
  • 《早餐中國》第2季展人文情懷 早餐點燃觀眾食慾
    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2季上線一周以來,5集節目播放量已突破1300萬,短小精悍的節目內容和吸睛十足的晨間美食更是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熱議。花式早餐撩撥觀眾味蕾 美食背後盡顯人文情懷新疆烤包子、重慶小面、赤峰對夾、寧波面結面、銀川羊雜碎,細數《早餐中國》第2季前五集的晨間美食,充滿地域特色的各式美味不斷撩撥著觀眾的味蕾。面對好看又好吃的《早餐中國》第2季,網友們這樣評價「從第一季看到第二季,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饞人」「一座城市一個家鄉的味道,看完決心要尋遍全中國美食」。
  • 5分鐘也可以拍紀錄片《早餐中國》 開啟紀錄片短視頻時代
    原標題:仲局 | 5分鐘也可以拍紀錄片《早餐中國》 開啟紀錄片短視頻時代半島記者 仲維莉近期,《早餐中國》第二季完結。這部立志要做100集的美食短紀錄片已經吸引了相當多的粉絲,豆瓣分數居高不下,網絡平臺播放量截至目前也達到1.4億。
  • 《早餐中國》為什麼選這些小早餐店?還給了地址!
    《早餐中國》為什麼選這些小早餐店?還給了地址!最近一檔很火的美食紀錄片正在熱映中,這個片子叫做《早餐中國》,聽名字就知道,片子講的是早餐,而且還是中國的早餐。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美食豐富,早餐的種類也是相當豐富的,不只是豆漿油條,每個地方都有各地的特色。中國那個多的城市,每個城市裡都有自己獨特的早餐,都有著不同的味道。《早餐中國》第一集總共有35集,每一集只有5分鐘,介紹一個地方的特色早餐。這早餐必須是當地人們都比較喜歡,並且比較傳統的早餐。現在人們的早餐花樣很多,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傳統的早餐,吃起來更美味。
  • 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
    沒錯,我給大家推薦的就是《早餐中國》。顧名思義,這個紀錄片講的都是關於早餐的美食,每集只有短短的5分鐘,帶你訪街穿巷、聞香食味,用最樸實的影像和家人的口味,尋找地道的中國早餐,喚醒你的味蕾和沉睡的靈魂。沒有華麗的食材,沒有高檔餐具,只有樸實的早餐店,加上了質樸鏡頭和搞笑的字幕,雖然只有短短五分鐘,當讓人看了意猶未盡,情不自禁的一集一集的看下去,充滿魔力。
  • 早餐背後有人間《早餐中國》第2季的誘人秘訣
    《早餐中國》第2季上線近兩周,各地多樣的早餐和節目中仿佛在身邊的生活場景成功吸引了觀眾的目光,獲得網友的強烈關注和廣泛好評。早餐不同於午飯晚飯,往往簡單質樸,但又滲透在每個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熱騰騰的食物散發的誘人香氣、熙熙攘攘的食客擠滿小店,想要把融入平常生活的早餐和早餐背後的故事拍出來並不簡單。
  • 《早餐中國3》首集亮相,讓無數老司機欲罷不能的天路!
    人在異鄉、胃在故鄉你有多久沒有吃到故鄉的早餐?如今我們在一個城市,想吃到世界各地的菜系都是輕而易舉的,唯獨家鄉早餐的味道,是城市裡難以尋覓的,即便有幾個來自家鄉的花樣,但總感覺有什麼不對。有些幸福,是從一天的早餐開始的;而有些滿足,也只有家鄉的風味小店才能給你。
  • 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 看完它無數人決定一定要早起
    最近,第三季《早餐中國》開播了,還是熟悉的配方:每集幾分鐘,拍一家有當地特色的早餐店。這部曾經號稱要拍攝100集的紀錄片,終於快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又有觀眾表示不滿了:「只有100集怎麼行?我家樓下的美食還沒拍呢!」來源:《早餐中國》微博。
  • 專訪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主創 揭秘變與不變
    從新疆的烤包子到樂山的豆腐腦,《早餐中國》在呈現美食,牽引觀眾味覺記憶的同時,也觸動了觀眾內心深處的鄉愁。   「只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鄉」。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早餐中國》有繼承也有變化:同樣的選店標準、同樣五分鐘左右的時長、同樣以南方人為主的製作團隊,甚至同樣因為片尾打出早餐店地址引發的「帶貨」質疑,但第二季加重了北方早餐的比重,首次到中國的一線大城市北京拍攝……   兩季《早餐中國》的總導演王聖志、監製朱樂賢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第二季的改變是對第一季播出後觀眾建議和需求的回應,甚至有的店就是根據觀眾留言找到的。
  • 只有中國人,才能把早餐拍出100集。
    中國人很重視吃早餐這件事。畢竟,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有專屬那裡的早餐樣式,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吃到不同的早餐。說起早餐,就不得不提《早餐中國》。目前,已經把中國的早餐拍了超過100集。或許也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
  • 看了《早餐中國》紀錄片以後,我決定個人籌拍100集美食紀錄片
    寫這篇文章之前,本人查閱了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已經達到9486.8萬次,豆瓣評分7.7(5067人評價),騰訊視頻9.5高評分(參與評分人數不詳)。二、個人觀後感總結《早餐中國》雖然是每集5分鐘的小紀錄短片形式,相比於國內多數粗製濫造的影視劇來說,這是一部很優秀的美食紀錄片,通過播放量就可以驗證是深受大眾喜歡的熱門美食紀錄片。
  • 《早餐中國》第2季「真香」來襲 用5分鐘勾勒中國早餐全貌
    「一朝一食,打卡幸福」,由騰訊視頻和海峽衛視聯合出品的美食短紀錄片《早餐中國》第2季明日回歸, 10月21日早8點騰訊視頻全網獨播,每周一至周五暖胃更新。訪街穿巷,聞香識味,用樸實的鏡頭和家人般的口味,與食客一同尋找最地道的中國早餐,打卡各地人氣早餐店鋪,解鎖離鄉遊子深處的味覺記憶。
  • 中國早餐竟然拍出 100 多集?這是要饞哭我…
    如今卻在《早餐中國》敗下陣來!!!《早餐中國》勵志版的宣傳片與《舌尖上的中國》的厚重不同《早餐中國》一集只有 5 分鐘,專門介紹全國各地的早餐據說拍完全中國的早餐足足有100多集!不愧是我大中國,地大物博美食多啊!
  • 《早餐中國》主創揭秘幕後:拒絕網紅店 想拍一百集
    《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監製朱樂賢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早餐中國》能被大家喜歡,是因為大家意識到原來中國有這麼多豐富有趣的早餐,而不是說我們的片子做得多厲害。第一季《早餐中國》共35集,我們的目標是持續生產,希望拍100集。」
  • 只有中國人,才能把早餐拍出100集
    城城一直覺得,中國人最重視吃早餐這件事。畢竟,在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有專屬那裡的早餐樣式,你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吃到不同的早餐。如果想看全球美食,有《風味人間》;晚上要是饞了;有《人生一串》;想看懂中國味,有《舌尖上的中國》以及《風味原產地》……但說起早餐,城城推薦你看《早餐中國》第三季!目前,已經把中國的早餐拍超過100集!也許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