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並不遙遠:鄰居家中種罌粟 代購的安眠藥含毒品成分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罌粟,是一種可以提取出毒品的植物,但依然有人為了賞花或滿足「口腹之慾」而違法種植。半年來,昌平公安分局共在轄區內查獲了近400株違法種植的罌粟,相關違法行為人均受到了行政處罰,罌粟植株也均被剷除。

事實上,毒品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託代購買回來的「神藥」可能含有毒品成分,娛樂場所內銷售的「奶茶」也可能被「加了料」。今年「6·26」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遠離毒品的「小陷阱」開始。

自家種的「涼菜苗」 竟是「大煙花」

一個月前,昌平區崔村鎮社區民警巡邏發現,轄區一位農戶家中種植了大片罌粟。昌平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立刻聯合派出所出警,當場查獲罌粟植株340餘株。而讓民警哭笑不得的是,在被問及為何要種植罌粟時,夫妻倆竟稱是聽說罌粟種苗很嫩,種植後給自己拌菜、蘸醬食用。

前不久,家住回龍觀地區的一位老人也被民警找上了門。原來,老人家中的保姆在家中陽臺上種花,還把盛開的花朵拍下來發到了網絡上,有人一眼看出這是「大煙花」,便報了警。民警訊問時,保姆稱她確實不知道自己種植的是罌粟,種子則是一個朋友贈送的。

因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上述案件涉案人員均被昌平警方予以行政處罰。今年上半年,昌平公安分局共查獲、剷除了轄區內近400株私自種植的罌粟。

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這些被查獲的涉嫌種植罌粟的嫌疑人,大多不是為了販賣、吸食,而是為追求一些道聽途說的「療效」,或者為了觀賞花卉而種植。民警在辦案中就曾遇到一位患慢性疾病的老人聽信傳言「吃罌粟苗可以止疼」,於是種植罌粟食用。

民警提醒市民,毒品原植物能夠提煉出毒品,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如罌粟就是製取鴉片等毒品的原材料。不論出於何種動機,買賣、種植毒品原植物及其種子均屬於違法行為,若種植數量較大或抗拒剷除,及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海外買的助眠藥物 居然是毒品

在朋友圈代購廣告中,常常會看到一些「海外神藥」的推薦。女孩張某因為有安眠的需求,接觸到了一種日本藥物。

這款藥物在日本是用於鎮靜、助眠的處方藥,因其溶於水後液體呈淡藍色,故被稱作「藍精靈」。藥盒上標有日文漢字「不眠症治療薬」,一些海外代購就將它當作普通的安眠藥來銷售。

但這款藥物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可愛」。起初,張某隻是前往日本購買後自己服用助眠,但慢慢地,她了解到這款藥物另有用途——與酒精同服會產生致幻效果。此時,也有朋友向張某提出購買藥物「玩一玩」,她便以2400元的價格賣出了6板「藍精靈」。

事實上,「藍精靈」的有效成分為「氟硝西泮」,該成分已被我國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予以管制。《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要求,此類藥物必須憑醫生處方按規定劑量銷售,零售企業還需要將處方保存兩年備查。

「起初張某確實是買藥自用,但當她明知這款『藥』屬於毒品後,依然向他人銷售,就已涉嫌犯罪。」本案二審主審法官,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湯笑然告訴記者,如果一種藥物的主要成分同時還具有毒品性質時,只要超出了醫療用途等合法範圍使用,行為人便可能構成毒品犯罪。

張某有著大學文化,原本也有一份穩定工作,卻為貪圖幾千元的利益跨過了法律的底線。去年3月,經兩級法院審理,張某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罰金5000元。

沒見過的物品 別輕易嘗試

近年來,化學合成技術擴展了毒品的種類,提高了毒品純度。而很多販毒人員為了去除人們對傳統毒品,如冰毒、麻古、搖頭丸的反感,往往把新型毒品加工成「奶茶」、「咖啡」等飲料及香菸,稱之為「神仙水」「止咳水」「彩虹煙」等招搖過市。特別是青少年,極易出於獵奇的心理進行嘗試。

湯笑然提醒公眾,如果見到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上述物品,不要輕易接觸,務必要謹慎辨別。

「『癮君子』的生活方式也很隱蔽。」昌平公安分局禁毒民警告訴記者,若要抓捕一名已經深陷毒癮、實施毒品犯罪的嫌疑人,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經幾個月的長期蹲守摸清嫌疑人行動規律,並嚴密策劃抓捕方案防止意外發生,這是禁毒民警的工作常態。如果能從源頭就遏制住毒品的傳播,禁毒工作的開展將能更加順利,也能真正讓毒品遠離每個人的生活,實現「健康人生,綠色無毒」。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蘇雅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揭秘生活中的毒品小陷阱,娛樂場所內的「奶茶」可能被「加了料」
    摧毀罌粟花 新華社資料圖事實上,像這樣的毒品距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代購回來的「安眠藥」可能含有毒品成分,娛樂場所內銷售的「奶茶」也可能被「加了料」。今年「6·26」國際禁毒日的主題是「健康人生,綠色無毒」,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從遠離毒品的「小陷阱」開始。
  • 朋友圈代購日本安眠藥?「藍精靈」竟然是毒品!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但有些代購物品可要當心了!最近,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新型毒品。
  • 老太為治感冒在家熬出毒品 種罌粟被抓才知違法
    為治感冒,獨居老太竟在家種植罌粟,後熬成罌粟鹼服食。記者昨從肥東縣檢察院獲悉,老太孫某因涉嫌製造毒品罪被批捕。  孫老太62歲,肥東人,文盲,一直獨居。常年撿破爛為生,幾年前,她撿到一包種子,後有熟悉的人告訴她是罌粟種子,製成罌粟鹼可治感冒咳嗽。  2011年開始,她在自家後院非法種植罌粟。
  • 安眠藥成癮 一種軟性毒品
    核心提示:安眠藥也是毒品?大多數人看到本文的標題直接會產生這個疑問,不可思議。我們在毒品一詞的前面加了軟性兩字,是為了讓大家能接受。事實上,安眠藥成癮後,要成功戒掉的難度不亞於冰毒、海洛因。 安眠藥也是毒品?
  • 女子代購日本「安眠藥」 稱助眠效果很棒 這竟是一種新型毒品
    近日,江蘇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裡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的人,但是她並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一種新型毒品。11月初,常州公安局南寧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說他一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代購一款日本的安眠藥,並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
  • 女子在朋友圈代購日本「安眠藥」 被抓後才知自己賣的竟是毒品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但有些代購物品可要當心了!最近,常州警方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的日本「安眠藥」,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這竟然是新型毒品。「安眠藥」,並稱效果特別好,有些可疑,民警立即展開偵查,然而這一查,問題還真不小。
  • 「提醒」朋友圈代購這種「藥」竟是新型毒品!吃後任人擺布……
    現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的很多,吃穿用行,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賣的,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合法的嗎?最近,江蘇常州警方就抓獲了一名專門在朋友圈代購所謂日本"安眠藥"的女子,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安眠藥"竟然是新型毒品!
  • 罌粟、嗎啡、海洛因這些毒品的關係你都清楚嗎?
    聽到毒品二字,你會立刻警惕起來,但你是否知道,早上醒來的咖啡、睡前助眠的紅酒、疲憊時加油的能量飲料、治療頭疼的止疼片、失眠時吃的安眠藥等等,都會讓人上癮,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身體健康和思想行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阿片類毒品的危害。
  • 這種安眠藥實際是一種新型毒品,3人因販賣毒品罪被提起公訴
    6月11日,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江某、蘇某、章某(江某丈夫)以販賣毒品罪提起公訴。交易「藍精靈」時被抓2019年9月,蘇某通過手機微信得知一朋友睡眠不好,想要問其購買3板名為「藍精靈」的安眠藥助眠,由於蘇某在之前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過微商江某「曬」過此藥,於是聯繫江某。
  • 網紅泰國減肥藥含毒品成分 網購服用後多人被判定吸毒
    最近,一種名叫「泰國DC減肥藥」的產品上了微博熱搜,原因是上海市禁毒辦通報,這種通常藉由代購進入國內的產品實際上含有多種在我國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比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等。這些成分在中國已列入《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這意味著,它們是作為「毒品」被政府來列管的。
  • 屬於罌粟科的虞美人是毒品嗎?
    但這畢竟是傳說,虞美人這種花並不是我國本土的花種,而是引自歐洲的舶來品,我國古代的虞美人其實指的是「舞草」。沒錯,虞美人屬於罌粟科,與鴉片罌粟同屬一科。那麼,不禁有小夥伴會問了,那虞美人是不是毒品,虞美人有沒有毒?
  • 三門峽有人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罌粟苗被查處
    四月,正值罌粟開花季,崤山分局積極主動參與禁毒工作,發動廣大群眾抵制種植各類毒品原植物。近日,崤山分局依法查處兩起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案件,對發現的毒品原植物罌粟苗依法剷除,不留後患。民警隨即分為三組處置,一組走訪小區居民,核查菜地的管護人;一組在現場清點罌粟數量,並做罌粟的拔除工作;一組實時錄像。
  • 六旬農婦種植罌粟獲刑六月!看看除了罌粟還有哪些毒品原植物
    蘇某說公安機關、政府部門及村幹部都做了宣傳,她知道種植罌粟是犯法的,但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應該不會被抓,而且聽說雞鴨吃了罌粟不會生病,於是就種了點打算餵雞鴨。2018年3月27日,公安局民警李某等人在工作中發現蘇某種植的罌粟,經現場清點,共760 株。
  • 情侶在朋友圈出售「安眠藥」獲刑?其實是新型毒品!
    原標題:名為安眠藥實則吃了會錯亂,情侶在朋友圈出售毒品藍精靈獲刑從包裝上看是安眠藥,但實際服用後,會讓人處於興奮狀態,最後失去知覺,醒來之後想不起之前發生的事,徹底「斷片」。日前,嘉定區人民檢察院以販賣毒品罪對二人提起公訴。澎湃新聞記者從檢察院獲悉,葉某出生於1993年,由於失眠,從他人處購買「藍精靈」,服用後感覺甚好。從2017年12月起,她在朋友圈銷售「藍精靈」,而袁某則在女友的指示下送過幾次貨。
  • 不知罌粟是毒品原植物?連雲港市一老人誤種罌粟被判刑5年
    #75歲老太誤種罌粟被判5年#罌粟這種植物相信是許多人都知道的,由於其果實經過加工後可製成毒品,假如隨意投入市場濫用的話會給社會帶來較大不安定因素.為此,罌粟這種植物在我國是嚴令禁止私人栽種的,一經發現在私自栽種者便會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這不,近日就有消息爆料江蘇省連雲港市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李某因私自種植罌粟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5年.
  • 罌粟開花季,踏查毒品源!博興公安不漏一村一戶
    春分時節,萬物復甦,每年四五月份是毒品原植物罌粟的開花結果期。為從源頭預防和打擊非法種植罌粟等毒品原植物違法犯罪行為,濱州博興縣公安局禁毒大隊高度重視,組織全縣各派出所全面開展罌粟踏查工作,築牢轄區抵禦毒品危害的「防火牆」。
  • 熱賣網紅減肥藥很可能是毒品!有的「安眠藥」「聰明藥...
    近來,國內也發生過不少「因使用網紅減肥藥被認定為使用毒品」的案例,專家指出,減肥慎用來歷不明的藥物,更不要為了追求瘦而亂吃藥。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宋寧華 攝芬特明的使用爭議由來已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吳倩影告訴記者,火遍「瘦身圈」的泰國網紅減肥藥其主要作用成分為「芬特明」。
  • 把罌粟當觀賞花養遭舉報 南京警方剷除毒品原植物4487株
    警方表示,當時有市民反映,轄區某一樓住戶家中院子裡有很多漂亮的花兒,其中有一種很像罌粟。民警在院外查看後,確定裡面種著罌粟花。住戶朱某60多歲,平時喜歡在院子裡種些花花草草,這7株花是今年剛撒的種子,開出的花兒還挺漂亮。民警告訴她這些是罌粟時,她很吃驚, 她稱當時在菜場買植物種子的時候,小攤販一起給她的。
  • 張強律師無罪案例:日本安眠藥「藍精靈」涉毒品案,終獲撤案處理
    一、事實層面,季某某的確不知涉案安眠藥屬於國家管制類精神藥品,對涉案安眠藥的非法用途更是毫不知情。季某某自2018年從事母嬰、女性用品代購,之前從未代購過任何違禁品。2019年2月,喬春燕詢問季某某能否代購日本安眠藥,季某某通過在日本的朋友為喬春燕代購少許安眠藥。
  • 張明楷\王鋼:毒品犯罪專題研究
    因此,其施用毒品行為,乃是一種在自由狀態下自我決定之行為,不能說是受到販賣者之危害。就如同消費者明知檳榔有致癌可能,仍決定購買並食用,或明知不當服用安眠藥,會對人體形成損害,仍決定購買安眠藥並不當服用之情形一樣。如果購買檳榔與安眠藥之人,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則其食用檳榔或服用安眠藥真的因此而受到健康損害,也只是消費者個人自我決定的問題,而不能說是受到檳榔或安眠藥販賣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