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安眠藥也是毒品?大多數人看到本文的標題直接會產生這個疑問,不可思議。我們在毒品一詞的前面加了軟性兩字,是為了讓大家能接受。事實上,安眠藥成癮後,要成功戒掉的難度不亞於冰毒、海洛因。
安眠藥也是毒品?大多數人看到本文的標題直接會產生這個疑問,不可思議。我們在毒品一詞的前面加了軟性兩字,是為了讓大家能接受。事實上,安眠藥成癮後,要成功戒掉的難度不亞於冰毒、海洛因。
關注綠橙絲帶的朋友肯定清楚,就我們國家曾經遭受的鴉片毒害來講,鴉片的出現是藥用,而不是毒品,有幫助人止痛,治療胃病等功效。這就是事物的兩面性,亦是矛盾性。又如西方的嗎啡問世時也是藥用,後來就成為了毒品,隨後又出現了海洛因(二乙醯嗎啡)用於治療嗎啡的成癮,海洛因曾一度被認為是毒品老大。
安眠藥也是如此,典型的就是安定,因睡眠障礙而服用安定片,造成對安定片成癮的人不在少數,可能主要原因是病人服用安定片的劑量過多或時間過長。安定片的屬於苯二氮卓類安眠藥,也是被使用較多的一類安眠藥,苯二氮卓是這類安眠藥的主要成分。
除了苯二氮卓類安眠藥,還有一種是巴比妥類安眠藥,因巴比妥類安眠藥的安全性大大低於苯二氮卓類,並且更會讓人成癮,所以現在巴比妥類藥物很少被使用。不過巴比妥類藥物還是會被用作於全身麻醉,和治療癲癇發作的疾病。巴比妥是科學家馮拜耳於1864年研製出。巴比妥在1903年開始應用。苯二氮卓的前身苯並庚氧二嗪在1930年代中期被合成。
數據顯示,大多數成癮人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的時間小於1個月。在美國有7.4%到17.6%的人在一年期間內因醫療目的而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至少一次,其中有大概1%的人服用持續1年及以上。歐美的研究表明,長期服用的人傾向於老年人、婦女、難以控制情緒問題的人。
<>>
成癮機制
無非是3點:快感、耐受、戒斷反應,確實和毒品基本沒有區別。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以達到愉悅的情緒,這就需要藉助嗎啡、海洛因、美沙酮這類毒品的一起服用,所以以前的吸毒人員中在海洛因中加入安眠藥來獲得更欣快的感覺,現在就比較少見了。其中阿普唑侖、地西泮的效果較為迅速,成癮性較高。
苯二氮卓類藥物效果的耐受性可能導致患者逐漸增加服用劑量,當服用安眠藥時,因其鎮靜作用很快就被耐受,所以出現療效耐受性的情況發生可能性很大。當在減少服用量或突然停止服用後出現的戒斷反應可能會使患者產生不舒服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導致患者不得不繼續服用。典型的就是患者不繼續服藥,完全無法入睡。
是不是真的和毒品一樣?服用的時候讓人舒服,停止服用就難受,只能繼續服用下去。
<>>
苯二氮卓類藥物是鎮靜催眠類藥物中使用和成癮較多的藥物,沒有之一。雖然它作為安眠藥的使用是較為廣泛的,但是仍然存在急性和慢性中毒的危險。急性中毒表現為精神運動性障礙、記憶問題。有些研究報告指出這類藥物的後遺症,會導致服用者的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和運動功能長久性的損害。也有報告指出,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人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較高,是否因為藥物所帶來的的嗜睡、精神運動性損害、視覺空間障礙,目前沒有論證。
哺乳期和孕期的女性服用苯二氮卓類藥物是存在長期的爭議。其中,曾有關新生兒出現的戒斷反應的新聞。
有句俗話,是藥三分毒;又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適可而止,過猶不及;都時刻提醒著我們事物的兩面性,藥物能救人也能害人。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