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網絡購物逐漸成為大眾的新型購物方式,並由城市逐漸向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服務站應運而生,作為才起步的新購物方式,在短短時間內就成了老百姓的幸福「中轉站」。
日前,記者來到者臘鄉上茂地村,村民們正在以載歌載舞的形式慶祝村裡建立農村電商服務站。
採訪中,今年快60歲的王有玉老人告訴記者,她家裡面都是農民,但都有手藝,男人們會編竹筐,女人們會做農家菜,年紀大了,趕集不方便,現在有了電商服務站,這些山裡的土貨竟然可以掙錢,她可開心了。
者臘鄉老龍村委會上茂地村小組村民 王有玉
(以前)小孩出去打工寄錢回來,也要去集市上取,現在到服務站這裡就能取錢,(以前)我們婦女種了菜,不會做其他的,(現在)做點醃菜、鹹菜也可以拿來銷售,賺點生活費,(村裡)辦了這個服務站,我們很喜歡很高興,謝謝(國家)政策,謝謝黨。
電商服務站在硯山縣來說,目前的發展還處於初步階段,作為直接服務於農村群眾的日常經營場所,它提供在線購物、銷售、繳費、出行、娛樂、資訊、創業等服務,突破信息瓶頸,方便農民生產生活,促進農村消費,帶動農村產品銷售,促進農民增收,搞活農村經濟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者臘鄉老龍村委會上茂地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負責人 梁大茂
現在普通老百姓很多輕壯勞力都外出務工,在家裡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帶著小孩,(導致)農村勞力不足,自有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有限,(以後)他把貨交到服務站,我們跟他打包,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把東西銷售出去(掙錢),這就是我們農村電商服務站成立的初衷。
阿猛鎮電子商務服務站負責人 楊國良
我們和郵政(平臺)已經籤好協議,比如(百姓)想賣一隻雞,只要來我們平臺上登記(就可以),最後從我們平臺買賣之後我們整理出大數據,(然後)我們就可以什麼地方適合種什麼,就直接跟他們籤好(協議),可以從我們平臺以市場最好的價格來種植。
本臺記者:張衛姣報導
製作:唐玉美
編輯:楊朝仙
責編:王 來
(以上消息屬硯山縣廣播電視臺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