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回鄉辦電商服務站 直播帶火土特產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點開直播APP,打亮補光燈,擺好要售賣的農產品,一場帶著鄉村「土味」的直播在山西省洪桐縣曲亭鎮電商服務站開始了。

直播進行時,潘園調整著鏡頭。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溫維娜/攝

鏡頭前,主播熱情地向網友們介紹著當地的特產山西老陳醋。潘園站在鏡頭後,全神貫注,他有時一邊調整鏡頭按照直播節奏上架產品,一邊關注著直播間網友的評論,用手勢提醒主播注意網友的提問。

潘園是曲亭鎮電商服務站的直播運營員,主要負責直播與策劃工作。幾年前,潘園從學校畢業,身邊的很多同齡人不願意留在小地方,選擇去大城市打工。潘園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而自己就適合家鄉的這片土地。他留在洪桐縣做起了電商。

潘園向記者介紹自己的工作。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溫維娜/攝

去年,曲亭鎮辦起了電商服務站,當時在洪桐縣電商協會工作的潘園知道後,回到鎮裡,幫著把電商服務做起來。

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曾對幾位正在做網上賣貨準備工作的村民說:「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這句話,讓潘園更加堅信自己走的這條路是對的,是真的可以幫助到村民的。

回到鎮裡後,潘園有時間就會去附近的村子做直播,他將設備架在果園裡、田地裡,儘可能地讓網友看到農產品生長、採摘的全過程。潘園認為,讓農村直播帶「土味兒」、沾泥土,才更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大家想買的就是原汁原味」。

曲亭鎮電商服務站。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溫維娜/攝

曲亭鎮黨委書記樊玎介紹,電商服務站自開辦以來在助農扶貧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止目前,曲亭鎮電商服務站已累計幫助500餘戶村民代銷農產品20餘噸,實現銷售收入12萬餘元。

現在,除了日常做直播,潘園有時間還會去農戶家裡教他們用短視頻推廣自己的農產品。附近的村民也漸漸認可了這種方式,學習短視頻製作和網絡直播的熱情越來越高,時不時就向潘園「取經」,甚至直接跑到鎮上向他請教。

成為一名農村電商人潘園覺得挺自豪:「能真正幫助到村民,看到他們幸福地笑,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火了」土特產
    此次活動通過主播在京東、淘寶、抖音等各個平臺直播帶貨,把威海特產向網友推介。幾場直播下來,土特產的粉絲越來越多。最近一場,觀看量超36萬人次,累計訂單數8000多單、成交額31萬元。此前,受疫情影響,我市五十一號農場等22家農產品企業和農戶的農產品嚴重滯銷。這些產品多是蘋果等非應季水果以及牡蠣等海產品,本地市場難以消化,群眾著急,幹部心憂。
  • 石門縣:「土貨」變「網貨」,電商助脫貧
    石門縣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走進石門縣維新鎮土特產展銷中心,寬敞明亮的展銷中心裡商品琳琅滿目,貨架擺滿了石門農產品、土特產。據了解,這是由當地一位叫「盛妹兒」的電商經營者,依託石門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搭建起的維新鎮第一家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利用電商平臺、網絡直播帶貨等多種方式遠銷全國各地,在為當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的同時,也成為當地「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對外窗口,網絡訂單累計350餘萬元。
  • 直播電商助推地方土特產「出圈」
    原標題:直播電商助推地方土特產「出圈」 「我之金玉滿堂,願與天下共享。」作為當地農產品藉助電商平臺探索跨地域「出圈」的嘗試,9月8日,由成都市商務局、金堂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成都造·中國行」金堂專場推介活動在杭州舉辦,杭州本地社交電商粉象生活等平臺予以全程同步直播。
  • 她是洞口電商第一人,建178個村級電商服務站,讓鄉村山貨「火了」!
    通物流,她在全縣建178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電商被大眾接受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地處偏遠村莊的山貨如何解決農村物流的「最後一公裡」。得益於之前的電商經驗,龍愛紅很快就找到了解決方式——建立完整的便民服務網絡。龍愛紅首先在洞口縣城建立了電商服務中心,隨後帶著團隊的小夥伴們下沉到鄉鎮和村,進一步完善電商服務便民網絡。
  • 電商「搭把手」,京山土特產賣出「俏」價格
    2016年,「獨臂大姐」何志春在村裡開起農村淘寶店,把村裡的板慄、香菇、蜂蜜、雞蛋等土特產掛到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銷售,憑藉三陽「板慄之鄉」「香菇之鄉」的良好口碑,迅速在全網打開銷路。「藉助電商平臺,一斤板慄能賣10塊錢,好一點的『花菇』能賣到一斤60元,比原來價格翻番。」何志春扳著指頭算帳。
  • 夏邑電商火產業興村民富
    電商產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帶動全縣1691戶貧困戶、2378人脫貧致富。    搭建平臺打造「網際網路快車」    「其實我們縣最先發展電商產業的是何營鄉王營村。2008年,何營鄉王營村80後村民王麗峰、王小燕、張輝、王鳳雷等年輕人在北京、鄭州、新疆等地,通過淘寶銷售新疆大棗,很快發家致富。村裡其他年輕人紛紛效仿,慢慢發展到全村每家每戶都有人從事電商。
  • 脫貧攻堅「拼」勁十足,電商直播帶火湖湘土貨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扶貧辦、湖南日報社於9月底舉辦「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對湖南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役進行總結式巡禮。活動中,主辦方還聯合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啟扶貧助農直播間,大山土貨通過電商渠道直達城市消費者餐桌,奏響網際網路「進山」、農產品「出山」的鄉村振興序曲。
  • 直播帶貨 引流銷售——「網紅農業」讓秦巴山貨闖天下
    彭慧玲腦子活泛,用社交電商賣起食用菌。「就是在社交媒體上,把食用菌生產的全過程,直播給消費者看,讓大家買個放心。」每當遇到聽不懂的老鄉,彭慧玲都會耐心解釋一番。「可溯源」的直播帶動了山貨銷售,去年她家收入50多萬元。  直播帶貨、引流銷售、把家鄉美景搬到「雲上」……這是在大巴山深處真實上演的故事。逐漸興起的「網紅農業」,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山貨飄出大山。
  • 農村電商服務站:老百姓的幸福「中轉站」
    日前,記者來到者臘鄉上茂地村,村民們正在以載歌載舞的形式慶祝村裡建立農村電商服務站。 採訪中,今年快60歲的王有玉老人告訴記者,她家裡面都是農民,但都有手藝,男人們會編竹筐,女人們會做農家菜,年紀大了,趕集不方便,現在有了電商服務站,這些山裡的土貨竟然可以掙錢
  • 廣西金秀瑤族青年回鄉創業 扮演多重角色成減貧新力量
    (中國減貧故事)廣西金秀瑤族青年回鄉創業 扮演多重角色成減貧新力量中新社來賓10月9日電 題:廣西金秀瑤族青年回鄉創業 扮演多重角色成減貧新力量作者 林浩 陳秋霞 韋佳秀>國慶假期期間,影片《一點就到家》熱映,這部講述彭秀兵等三個年輕人回農村創業故事的勵誌喜劇,展現了當代「奮青」的精神。
  • 被直播短視頻帶火的一條街 網紅經濟效應凸顯
    刷手機,看視頻、直播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短視頻、直播的快速崛起下,一夜爆火的神話開始真切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重燃了多少人的明星夢。雖然不能成為明星,當個網紅日進鬥金也是不錯的選擇。直播短視頻帶來的網紅經濟隨著直播、短視頻的興起,從草根變成網紅只有一個視頻的距離。想要成名、已經成名和過氣網紅越來越多,網紅已經成為某些經濟發展的動力。
  • 縣官網絡直播帶貨 青海高原土特產踏「雲端」闖天下
    中新社西寧5月16日電 題:縣官網絡直播帶貨 青海高原土特產踏「雲端」闖天下中新社記者 張添福在中國唯一一個土族自治縣——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民間傳承不息的針線活盤繡,數月前在一場網絡直播帶貨,
  • 特克斯縣:線上線下齊發力 電商為「土特產」插上「雲翅膀」
    近年來,特克斯縣把電商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促進本地產業優勢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建立電商物流公共服務中心,讓當地農特產插上了「雲翅膀」,飛向廣闊的市場,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副產品通過電商平臺進入市場,如何讓農產品銷得出去、賣出好價錢,電商帶貨直銷顯得尤為重要。
  • 2020年,電商直播亮了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電商直播亮了  2020年,一場疫情讓線下商業跌入低谷,卻點亮了今年最大的風口——電商直播。  當絕大多數人宅在家裡同疫情「鏖戰」,僅有三五平方米的小小直播間迅速成為滿足人們購物需求、釋放購物慾望的「出口」。
  • 電商扶貧「惠」農家
    武陵山裡的「帶貨大王」  近年來,豐都縣努力探索「農村電商經紀人+貧困戶」的電商精準扶貧模式,明確把電商扶貧作為全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加就業和拓寬增收渠道
  • 電商+農戶+直播!廣西梧州架起助農增收「新鵲橋」
    「農特產品生產者變身『帶貨』主播,既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又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梧州市的經濟亮點。」就呢度平臺梧州市負責人說,電商之風還未吹進梧州之前,各戶「土貨」銷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看著外地農村電商開展得如火如荼,我們覺得這是一條路子。」梧州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回憶道,2020年,梧州市有關部門積極創新電商內容,邀請「幫城鄉商品精準流通,助地方經濟和諧發展」的就呢度電商平臺入駐,一起探索電商助農新途徑,除此之外,梧州市有關部門還聯手就呢度平臺建基地、購設備、請老師、定製度、給補貼、引學員,精心培育梧州本地電商產業。
  • 「滷菜市長」直播帶貨 武岡土特產3小時勁銷260萬
    6月3日,武岡市委副書記、市長唐克儉,在武岡首次舉辦的「網際網路 」農產品出村進城大型直播帶貨節的活動現場,搖身變成帶貨主播,對網友直呼「老鐵」,用方言「拉生意」,在介紹武岡土特產品時,他如數家珍,「業務」之熟練驚呆了一眾網友,被網友譽為「滷菜市長」「中國好市長」。
  • ...導遊改行找飯碗:老導遊轉型成了專車司機、年輕人直播帶貨土特產
    圖/新華社 在義大利做了8年的導遊,軍哥(化名)卻在今年面臨著改行的困局,他原本用以接待遊客的四輛奔馳轎車和兩輛商務車,如今的乘客也變成了包車去機場或搬家的同學;老資歷的導遊還撐著,對於年輕導遊阿龍(化名)來說,已經鍛鍊起了直播帶貨的技巧,和過往不同的變化令他尷尬,「搞直播看不見人,聽不見聲,我自己對著屏幕瞎說」,但仍然得學下去。
  • 薇婭為天水直播帶貨 2萬份土特產3秒售罄
    薇婭為天水直播帶貨 2萬份土特產3秒售罄薇婭直播帶貨天水甘谷縣辣椒絲和花椒粒。每日甘肅網10月2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0月17日晚,「淘寶直播一姐」薇婭亮相直播間,為貧困縣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當晚,天水甘谷縣隴上椒集團的一萬份辣椒絲和一萬份花椒粒在3秒鐘售罄,直播帶貨達67萬元。
  • 莫讓帶貨變「帶禍」 直播經濟有規矩才會真的火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莫讓帶貨變「帶禍」 直播經濟有規矩才會真的火 直播經濟,有規矩才會真火(網上中國)近日,人社部聯合多部門發布公告,在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正式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廣大電商主播、帶貨網紅們從此「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