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8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人們戴著口罩走過鬥獸場。圖/新華社
在義大利做了8年的導遊,軍哥(化名)卻在今年面臨著改行的困局,他原本用以接待遊客的四輛奔馳轎車和兩輛商務車,如今的乘客也變成了包車去機場或搬家的同學;老資歷的導遊還撐著,對於年輕導遊阿龍(化名)來說,已經鍛鍊起了直播帶貨的技巧,和過往不同的變化令他尷尬,「搞直播看不見人,聽不見聲,我自己對著屏幕瞎說」,但仍然得學下去。
2020年,中意建交50周年,在導遊們預期中本該是個豐收之年。然而,意外的疫情讓一切模糊起來。
「由於疫情原因,現為出行不便,需要包車去機場或搬家的同學提供專車服務。需要訂車的朋友請提早一天加微信聯繫。」最近,生活在米蘭的軍哥每天晚上都會在各種米蘭留學生群裡發送這樣的信息。
熟練得如同一名老司機的他,在幾月前,還是一名導遊。
在疫情中,和他一樣受影響的同行絕非少數,而他的轉行,也只是同行中的一個側影。
8年老導遊轉型幹起了專車司機
疫情之前,軍哥在義大利做了8年的導遊,也有自己的車隊,包括四輛奔馳轎車和兩輛能夠接待高端團的商務車。雖然現在跑車賺不了幾個錢,但對於習慣了常年在外東奔西跑的軍哥來說,能有點事情做他就特別開心,用他的話說:「再不動動,人都鏽住啦。在家裡憋了3個月實在待夠了。偶爾幫留學生們搬個家也算是體育鍛鍊了。」
5月3日義大利復工之後,軍哥的車隊確實也給在米蘭的留學生提供了便利。
但春天,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已經錯過了。
「估計疫情好了之後我們這行業也難恢復。」軍哥在電話裡和我抱怨。
2020年正好是中意建交50周年,無論是政府之間的互訪,還是民間團體之間的交流活動,很多行程早在去年就已經敲定了下來。原本在義大利做旅遊的華人們也都很看好今年的義大利旅遊市場。個個都準備在這個特殊的年份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比如軍哥車隊裡那兩輛商務車,就是去年底新添置的。誰知道2020年卻沒朝著人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軍哥說:「今年難做啊!像我們這樣的老導遊還算是好的,畢竟做了這麼多年,多多少少有點老本撐著。年輕人就比較難熬,搞不好到明年年初都恢復不到從前那樣。」
年輕人轉行直播帶貨義大利土特產
前導遊阿龍經常在微信裡和我聊關於如何提高口語表達的話題。
阿龍:「你們主持人平時都是怎麼保護嗓子的啊?我這段時間剛直播兩天,說得我嗓子都疼了。我覺得老尷尬了,人家進來我直播間我都不知道跟人家聊什麼。」
我說:「你平時和客人聊得挺好的啊。」
阿龍:「那都是面對面交流。通過對方的年齡,穿著打扮,說話的方式就能大概猜出他喜歡啥,但直播看不見人,聽不見聲,我自己對著屏幕瞎說可尷尬了。」
阿龍今年32歲,留學到義大利後就留在米蘭搞起了旅遊。和軍哥不同的是,他一直都是一個人幹,專門接散客和家庭團。兩年前,他買了輛車,之後就拉著客人在義大利到處轉悠,偶爾也會開車帶客人去去瑞士、德國等義大利周邊的國家。
這些年,他攢了點錢,在米蘭郊區買了套房。疫情之後,閒著沒事的他隨手拍了一些他家所在小鎮上的景色上傳到抖音,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很多人都點讚留言問他「是在哪拍的?太美了」。他從中看見了商機,開始在直播平臺上銷售一些義大利土特產,例如奶酪、火腿、香腸、紅酒等等。
旅行公司老闆全家上陣送口罩
與軍哥和阿龍的模式不同,Giovanni的藍天旅行社除了接高定(高端旅遊定製)團之外,主營業務是大巴團,目前在米蘭、佛羅倫斯、普拉託、羅馬都有分社。旅行線路和產品業務也比較多,所以品牌的形象和公信力對於他來說是一定要強化的。這次疫情也正好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做一些公益慈善的事情。
「疫情最嚴重的4月份,我們免費發過一次口罩。那時候在這個疫情最嚴重的米蘭地區已經向華人同胞免費派發了兩萬個口罩。」他說,因為每個口罩要獨立分裝好,再加上特殊時期大家不方便出門,同事都來不了,只好讓老婆帶著兩個兒子來幫忙包裝這兩萬個口罩。
「就算是以後大家不記得這件事情也不要緊。本來一個口罩也沒多大事,不能要求別人因為這點事就記得你一輩子,但我自己心裏面會一直記得。」Giovanni說,「並且,對於我的兩個小孩來說,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因為他們都出生在義大利,可能對同胞之間的感情沒有像我們這一輩那麼強烈。他們也沒怎麼吃過苦,我覺得經歷過這次之後他們會記住。」
過去,佛羅倫斯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遊客前來。近日,佛羅倫斯市長達裡奧·納爾德拉表示,由於疫情,佛羅倫斯旅遊居住稅減少了49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7億元),由於封城令而關閉的餐館和俱樂部外部收入減少了400萬歐元,更不用說因緊急情況而暫停的所有其他費用,以至於當前在佛羅倫斯市的資金上有一個超過2億歐元的缺口。
連結 歐盟擬逐步恢復旅遊業
據新華社電 歐盟委員會13日發布關於恢復旅遊業和交通業的一整套指導方案,就恢復歐盟內部人員自由流動和交通運輸、恢復旅遊業等提出指導意見。
歐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套方案允許民眾在安全和防護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在本國及歐盟境內探親訪友。同時,方案希望為旅遊業從疫情中逐步恢復提供幫助。
今年3月中旬以來,不少歐盟成員國關閉邊境,目前仍有十多個國家實行臨時邊境管控。
歐委會負責內部事務的委員於爾娃·約翰松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委會建議通過三階段逐步恢復人員自由往來。在當前階段,允許從事交通和邊境事務的僱員,以及外派員工、季節工人正常工作;下一階段,允許更大範圍復工,允許民眾因私出行或旅遊;最後一個階段,歐盟內人員流動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歐委會未給出「解封」明確時間表,建議各成員國加強協調,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實施相關措施。
歐委會負責衛生和食品安全事務的委員斯泰拉·基裡亞基季斯則表示,疫情風險相似的國家和地區間可以先行嘗試開放邊境。基裡亞基季斯說,開放邊境、重啟旅遊業和交通業必須滿足一系列前提條件,例如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確診病例顯著減少,具備收治本地居民和外來遊客的充足醫療能力,具備強大的檢測能力和病例追蹤手段等。
歐委會認為,全球疫情尚未平息,歐盟內部旅遊將是旅遊業短期內恢復的主要方式。歐委會重申對旅遊業的資金支持,並表示將採取措施幫助歐洲本土旅遊業者推介宣傳。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丁墨米蘭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