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聚焦琅琊漢墓,新區土山屯考古入選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初評

2020-12-20 城事民事百姓事

央視聚焦琅琊漢墓,新區土山屯考古入選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初評

考古

2017年的土山屯考古,

可謂炸裂!

繼榮獲山東五大考古新發現、

入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之後,

又在考古界「奧斯卡」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初評入選,

期間還配合完成了CCTV-10科教頻道

考古紀錄片《考古進行時》的拍攝,

並將於2018年2月27、28日21:48

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

下面讓我們一起穿越千年,

一起了解下那曾經的故事。

2017年6月,

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土山屯村,

一處漢代家族墓地正在發掘。

編號為147的墓葬封土並不特殊也不突出,

但在清理到內棺時,

幾道棺束顯示出了它的不同。

打開棺蓋板,

裡面是滿滿一棺清水,

水中金光燦燦,器物若隱若現……

在墓主腳部位置的竹笥中,

不僅發掘出相當於統計年鑑的公文木櫝,

還有古代的「名片」,

據此記載,

墓主人是一位劉姓縣令……

隨著發掘的深入,

墓主人骨骸露出,

體質人類學家推測,

墓主人年齡大約40歲,患有骨病。

之後,

金縷玉衣的替代品——玉席的發現,

更是引發考古隊員們的猜想

——墓主人絕不僅僅是縣令那麼簡單。

土山屯墓群部分區域進行考古發掘,

共清理漢代封土 14 處,

發掘漢魏時期墓葬 60 座,

出土 1000 餘件(套)遺物,

主要有陶器、原始青瓷器、銅器、鐵器、漆木器和玉器及絲織品。

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具有鮮明的

吳越文化特色,

對於魯東南沿海地區葬俗研究

及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等都具有指標性意義。

出土文獻等珍貴文物,

為研究漢代政治制度、地域文化

及物質文化交流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和科研價值,

是一次極為重要的考古新發現,

是以從全國800多個考古項目中脫穎而出,

成為「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入圍初評的40個項目之一。

隨著對這座墓葬的深入考古發掘,

一個生活在2000年前的貴族子弟慢慢「復活」。

出土器物豐富,如此厚葬,

墓主人的身份是否另有玄機?

出土器物上的精美紋飾,

是否可以說那個時代也是有靈魂畫手的呢?

宦遊臨淮,最終魂歸琅琊故裡的墓主人,

是否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考古隊員又將為這千年後相遇的墓主人

重構起怎樣的生平往事?

關於這一切,

CCTV-10科教頻道,

2018年2月27、28日21:48

【2018考古進行時第一季】

——琅琊漢墓發掘記(一、二)

將為您揭曉答案。

讓我們一起期待!

解惑

相關焦點

  • 淮陽平糧臺城址入選中國考古界「奧斯卡」
    5月5日,一年一度的「文物奧斯卡」——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結果發布,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經激烈角逐勝出,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評選於5月1日至5日舉行線上終評會,這是「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舉辦30年來首次面向公眾直播,通過央視新聞微博等平臺即可體驗「雲考古」,帶領公眾探訪歷史上下幾萬年,進一步領略到考古的魅力。此次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
  • 央視《考古公開課》聚焦武威「天馬傳奇」
    央視《考古公開課》聚焦武威「天馬傳奇」 2019-11-30 1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淮陽這個地方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月3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啟動,包括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36個項目作為初評候選項目入選,河南靈寶城煙遺址、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等6個項目入選初評候選。
  • 考古界「奧斯卡」出爐!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考古界「奧斯卡」出爐!快來看,2018中國考古「挖啥了」 2019-03-30 16:04:54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琅琊臺遺址首次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 兩千年之謎或將揭開
    隨著一個個探方被打開,塵封2000多年的琅琊歷史,將慢慢揭開神秘面紗……10月底,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正式對琅琊臺遺址展開考古發掘。記者了解到,琅琊臺遺址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直處於大遺址保護勘探階段,許多歷史謎團尚未揭開。
  •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0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府谷寨山遺址入選 2021-01-12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威「銅奔馬」登上央視《考古公開課》
    武威「銅奔馬」登上央視《考古公開課》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1月30日,央視科教頻道《考古公開課》聚焦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以「天馬傳奇」為主題,全面介紹了我國漢代青銅雕鑄藝術的高超水平
  • 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項目有: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址、陝西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北京通州漢代路縣故城遺址、浙江慈谿上林湖後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窯址、上海青浦青龍鎮遺址、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湖南桂陽桐木嶺礦冶遺址。(記者孟苗)
  • 考古公開課丨3月1日20:10《天馬傳奇》央視首播
    1971年9月19日,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偕夫人於立群陪同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賓努首相帶領的政府代表團訪問我國西北地區時,專門參觀了甘肅省博物館,仔細查看了雷臺漢墓出土的這批青銅俑,當他看到銅奔馬後,發出了「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藝術珍品」的感慨。
  • 山東公布2019年考古新發現,濟陽三官廟漢墓等入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7月9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度山東省考古新發現獎獲獎項目、2018-2019年全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獲獎項目,過去兩年備受矚目的濟陽三官廟漢墓、蘇家村遺址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啟動 山西兩大考古項目入圍初評
    1月11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初評啟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文博部門選送的31項考古項目。其中,山西的夏縣師村遺址、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成功入選。據悉,此次初評將組織投票,最終選定20項進入終評。
  • 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發布 四川這個項目入圍!
    國家文物局今天正式對外發布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包括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經遠艦水下考古調查等20個項目入圍。201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對解決學術和歷史問題作用關鍵從目前入選的田野考古項目來看,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解決重大學術問題和重大歷史問題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和意義。
  • 斬獲中國考古界奧斯卡!山東章丘焦家遺址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經過4月9日全天、4月10日上午的項目匯報和答疑解惑,4月10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與博物館學系發掘,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芬副教授擔任領隊的山東章丘焦家遺址成功入選。接下來就讓姍姍和大家一起聚焦山東章丘焦家遺址吧。
  • 河南"考古界奧斯卡"名單出爐 五大考古新發現是這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實習生 程賀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和《華夏考古》編輯部主辦的2018河南考古新發現論壇於3月1日在鄭州召開。在論壇上,來自全省十二個考古項目的負責人分別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後由專家評委會成員無記名投票,最終,被譽為咱河南考古界的"奧斯卡"——"2018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新鮮出爐,欒川龍泉洞舊石器時代遺址、滎陽官莊遺址兩周及漢代手工業作坊遺存、義馬上石河春秋墓地、漢魏洛陽城北魏宮城及其周邊附屬建築遺址、開封明代周藩永寧王府遺址五個考古項目入選。
  • 考古界的「奧斯卡」頒獎!山西的這個發現和研究再獲殊榮!
    會上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3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昨天再有一條重磅新聞——被稱為考古界奧斯卡的這個活動開幕了第三屆「世界考古論壇獎」在滬揭曉」,成為9個入選項目中唯一一個中國考古項目。
  • 央視新聞聚焦!在山西早期聚落遺址,吉林大學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
    11月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節目,以山西夏縣師村遺址發現距今6000年的石雕蠶蛹為題,聚焦了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在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考古工作的進展情況。據央視節目報導,夏縣師村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裴介鎮師村西北約1公裡處的青龍河故道河曲地帶。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在國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自2019年起就聯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運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單位對師村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 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素有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5月5日下午在北京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入選,至此,我省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項目達46項,位居全國首位,並遙遙領先於其他省份。
  • 2019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初評名單出爐——探秘鹹陽城遺址
    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項目近日公布,來自全國的20個候選項目中,陝西共有6個項目入圍。陝西入選的考古項目都有哪些?今天讓我們走近鹹陽城遺址。
  •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網站發布消息,「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當日啟動,由全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申報的31項參評項目被列為初評候選項目,湖北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項目位列其中。鳥瞰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發掘區。
  • 考古專家:推進定陶漢墓拆解保護 重重謎團一年後或逐漸解開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濟南7月14日電 題:考古專家:推進定陶漢墓拆解保護 重重謎團一年後或逐漸解開作者 趙曉「作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漢代『黃腸題湊』墓,定陶漢墓本身的結構就是一件大文物。隨著拆解保護工作的推進,與之有關的重重謎團或在一年後逐漸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