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 | 漁船扎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中山海事護航大橋施工...

2020-12-18 澎湃新聞

深中通道 | 漁船扎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中山海事護航大橋施工、商船通航

2020-12-12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記者 何偉楠 12-11 15:08

12月11日上午,中山海事局執法船從橫門水道出發,前往深中通道中山大橋施工水域巡航。近期,較多漁船、三無船隻聚集在該海域開展捕魚作業,影響深中通道工程施工安全和過往商船客船通航安全,此次行動的主要目的,就是護航深中通道施工和船隻安全通行。

12月11日上午,中山海事執法船在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以及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交匯處巡航。

當日上午,記者在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以及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交匯處看到,大型貨輪、客船往來不絕,工地上大型工程設備轟鳴開動,一片繁忙景象,但與此不協調的一幕是,就在商船航線和施工水域附近,有人駕駛小漁船聚集在一起,開展捕撈垂釣。一些小艇的船主甚至直接將船隻開到深中通道中山大橋的主橋墩下,將船隻固定在橋墩旁的施工構件上,悠閒地垂釣,船上人員既沒有佩戴安全帽,也沒有穿戴救生衣,對自己的危險處境全然不覺。

中山海事執法人員對深中通道施工水域的垂釣人員進行勸離。

「如果高處掉落一個螺絲釘,在下面垂釣的人都會非常危險。」深中通道S06標施工現場負責人王俊康介紹,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前,深中通道中山大橋的施工水域附近都會有很多漁船聚集,周末時則更多。

深中通道S06標附近海域,有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等多條重要航線交匯,航路十分繁忙,平均每天有高速客船、運輸船、施工船400多艘次經過。小漁船穿行其中,險象環生。

考慮到施工安全以及漁船上人員的人身安全問題,工地施工負責人常常會好言勸他們遠離,但是效果一直不佳。一些漁船上的人員總是無動於衷,依然我行我素。不僅影響施工安全,這些閒散的小漁船時聚時散,時走時停,有時甚至直接停靠在商船航道上,全然不顧通航安全。

一些船主甚至直接將船隻開到深中通道中山大橋的主橋墩下垂釣。

當日帶隊巡航的中山海事局港口海事處翠亨執法大隊隊長金峰介紹,深中通道S06標附近海域,有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等多條重要航線交匯,航路十分繁忙,平均每天有高速客船、運輸船、施工船400多艘次經過。噸位較大、航速較高的船隻如果避讓不及,極易與阻礙航行的小漁船發生碰撞,這樣的事故一旦發生,後果不堪設想。

12月11日上午,中山海事執法船在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以及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交匯處巡航。

為了護航深中通道安全施工和過往船隻安全通航,今年以來,中山海事局執法力量加強了對該海域的巡航執法,對於礙航的漁船予以勸離驅散。中山海事局執法人員也呼籲,市民群眾開展海釣、捕撈等活動應穿著救生衣,並遠離深中通道施工水域和商船航線,這既是保障重大工程的施工安全,也是對自身的安全負責。

12月11日上午,中山海事執法船在龍橫航道、橫門東航道以及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交匯處巡航。

圖 文 南方日報記者 何偉楠

通訊員 王維

編 輯 李姍恆

原標題:《深中通道 | 漁船扎堆深中通道施工水域,中山海事護航大橋施工、商船通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深中通道 | 全力以赴 圓滿收官—廣東海事順利實現2020年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 | 全力以赴 圓滿收官—廣東海事順利實現2020年深中通道建設通航與施工水上「雙安全」 2020-12-09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中通道 | 保駕護航 平安衛士 築牢深中通道建設海上安全屏障
    深中通道 | 保駕護航  平安衛士 築牢深中通道建設海上安全屏障 2020-12-15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中通道 | 廣州海事局順利完成深中通道E6管節浮運護航任務
    深中通道 | 廣州海事局順利完成深中通道E6管節浮運護航任務 2020-12-10 2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中通道 | 全力以赴 圓滿收官—廣東海事順利實現2020年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 | 全力以赴 圓滿收官—廣東海事順利實現2020年深中通道建設通航與施工水上「雙安全」 2020-12-09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海事助力大灣區重點工程深中通道復工復產
    「感謝海事部門一路保駕護航,感謝港口、航道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大家克服雨霧天氣等不良影響,為深中通道建設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我代表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向各位領導同事致敬!」3月20日下午,深中通道運送和安裝一體大型工程船「一航津安1」安全返航到達工地後,廣州海事局收到這樣一條感謝信息。深中通道建設的隧道沉管浮運,是施工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工程之一,具有浮運距離長、通航條件複雜、作業水域狹窄、全程潛水配合、工藝技術新等特點,存在衝出航道船管擱淺、人員溺水、起重傷害等作業風險。
  • 中山碧桂園鳳凰城,毗鄰深中通道,擁攬山湖闊景
    深中通道建設傳來最新消息!6月3日,廣東省交通集團傳來消息,世界首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於"六一"前夕在港珠澳大橋南側水域完成重載演練。期間,一體船連接首節沉管,按照正式施工工藝,經43小時演練和測試,各項性能達到了設計要求,為6月中旬正式浮運安裝的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奠定堅實基礎。
  • 廣州海事局順利完成深中通道E6管節浮運護航任務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範天佑)12月8日下午15時許,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深中通道隧道鋼殼沉管E6管節,在廣州海事局的通宵護航下,歷時近13個小時,安全抵達基槽安裝水域。這標誌著2020年深中通道沉管浮運「保五爭六」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深中通道項目如期完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6-21 11:25: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繼港珠澳大橋工程之後,駐魯央企——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參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和大國重器。
  •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將成世界最高海中橋
    俯瞰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施工現場。從深圳機場碼頭往西約7公裡的海面上,一座菱形島已經成為珠江入海口的新地標。這就是深中通道的西人工島,是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交匯點。從西人工島繼續往西,一條連綿不斷的鋼鐵「長城」矗立海上,這就是伶仃洋大橋海上施工棧橋及平臺。
  • 我國跨海通道再創新紀錄:大連灣與深中通道同日完成關鍵節點
    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深中通道有什麼重大進展?深中通道火炬到深圳機場要多久?
    深中通道是一個創世紀的大工程,無論是從建設難度還是通道建立的意義上看都是有一定的價值的。很多人都期待著深中通道的建立,可以將深圳的輻射能力帶給中山以及周邊城市,從而達到共贏。可以說與深中通道相掛鈎的行業都把深中通道當成了一塊香餑餑。那麼深中通道最近有什麼重大進展嗎?
  • 深圳至中山通道全面實施:橋面高91米,系全球最高海中大橋
    ▲楊啟寧攝伶仃洋大橋、中山大橋主墩樁基同時開鑽標誌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楊啟寧攝市長焦蘭生,市政府秘書長李俊出席現場會。焦蘭生詳細了解了開鑽施工情況後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立足省委賦予中山的「三個定位」,做好「東承」文章,強化「西接」功能。全線橋梁樁基開鑽,標誌著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確保施工安全,千方百計保證施工質量,全力加快建設進度,為中山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深中通道更進一步
    12月9日凌晨,經過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工程師們的努力,深中通道E6管節順利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超額完成年度安裝5節的目標,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接近千米大關。E6為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沉放水深超過30米,是由西人工島斜坡段轉為中間段施工的首個管節。
  • 海底隧道基礎施工「神器」下水:將為深中通道「3D列印」
    3個月後,這艘由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建造的自升式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將來到廣東,為建設中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提供沉管基礎整平。因鋪設作業的高效率和自動化,該船被譽為深水碎石鋪設的「3D印表機」。
  • 深中通道再迎新進展!通車時間暫定為……
    深中通道建設傳來最新消息!6月3日,本俠從廣東省交通集團獲悉,世界首艘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於「六一」前夕在港珠澳大橋南側水域完成重載演練。期間,一體船連接首節沉管,按照正式施工工藝,經43小時演練和測試,各項性能達到了設計要求,為6月中旬正式浮運安裝的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奠定堅實基礎。
  • 特長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深中通道開創世界先例
    摘要:與港珠澳大橋媲美的深中通道,是伶仃洋上的又一項世界級「超級工程」。 近日,跟隨省宣「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重大工程項目巡禮」採訪團的腳步,南都記者實地走訪了廣州、深圳、汕頭、惠州、中山、揭陽等六地市發現,與基礎交通相關的建設項目無疑是「重中之重」: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建設、深中通道項目、贛深鐵路廣東段、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廣東交通脈絡建設正不斷向「海、陸、空」多維度縱深,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向國內乃至國際的廣泛流動
  • 大灣區中山是尷尬的,深中通道是中山未來崛起的最大機遇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擔心的虎門大橋的堵車問題竟然遠沒有想像的那麼厲害,因為自前一段時間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通車後,大量車流轉道那邊,使得虎門大橋的車流量「瘦身」了。這讓我對正在施工的深中通道充滿期待,待2023年通車後,可以想見,珠江入海口東西兩岸的交通會更加流暢便捷,一個空間大融通的大灣區時代真的開始了!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 長度接近千米大關
    凌晨2:30,經過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工程師們的努力,深中通道E6管節順利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超額完成年度安裝5節的目標,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接近千米大關。 為確保E6順利對接,沉管安裝前,中交一航局在深中通道項目部召開了第26次技術討論會,對E1-E5管節施工進行了全面總結梳理,並對E6浮運、安裝風險再排查,確保各項準備工作萬無一失。安裝過程中,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部沉管安裝團隊先後召開5次決策會,進行步驟確認和實時動態調整,確保E6管節高精度安裝。
  • 中山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已復工
    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雷嶽龍表示,中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在一級響應階段狠抓疫情防控,確保城市安全有序運行,包括嚴格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實行疫情管控「十嚴」措施,果斷推遲持續開展33年的中山「慈善萬人行」活動;勸停集體聚餐626宗;累計檢查車輛186.2萬輛,排查來自重點地區4.7萬人,並統籌調動全市優勢醫療力量,全力做好感染患者科學救治;同時,中山還派出四批共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深中通道作為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項目共由32個管節組成,每個管節重量約8萬噸,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