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達夫的名作《故都的秋》可謂家喻戶曉,但他的秋是悲涼的,鬱達夫筆下自然的秋天已經帶上了作者主觀色彩。
俗話說「夏花燦爛,秋葉靜美」,葉的靜美我認為只有銀杏的金色葉子才能傳遞出來。
步入11月又到了觀賞銀杏的最佳季節,11月是銀杏的表演時刻。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公孫樹,曾是僅遺存於我國的珍惜物種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稱。
中國古銀杏樹有很多,例如安丘公冶長書院的千年第一夫妻銀杏樹(距今2000年)、嶗山太清宮的千年銀杏樹、西安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貴州長順「中華銀杏王」等等。
今天我來寫一下莒縣浮來山定林寺的「天下銀杏第一樹」,也有人叫它「銀杏之祖」,我感覺稱莒縣浮來山銀杏樹為「銀杏之祖」有點欠妥,因為種植時間最長的銀杏樹是貴州長順「中華銀杏王」,距今4700多年。
莒縣浮來山銀杏樹之所以被稱為「天下銀杏第一樹」,是因為它是現今地球上尚存最大的一株銀杏樹,1990年獲得吉尼斯記錄。
到底莒縣浮來山銀杏樹有多大呢?我先講一個故事「七摟八拃一媳婦」,相傳明朝嘉靖年間,莒縣一書生進京趕考,途中遇雨,就到這顆銀杏樹下避雨,凡事他都喜歡問為什麼,他第一次見這麼粗的樹,就想知道這顆銀杏樹到底有多粗。怎麼辦呢?不愧是做學問的,他想用摟抱的形式來測量樹的圍粗。書生摟了七摟還沒轉到起點,正想摟第八抱的時候,他發現量樹的起點站著一位年輕女子,原來女子也是來避雨。書生想讓女子讓一讓,但不好意思開口,就只好改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女子身邊挪去,數到第八的時候,正好到那女子身邊,那女子擋住的位置怎麼量呢?書生想不出辦法,只好把女子的體寬也算測量的一個長度。於是就有了銀杏樹圍粗「七樓八拃一媳婦」的說法。
幾百年過去了,莒縣浮來山銀杏樹的圍粗早已經超過「七樓八拃一媳婦」,來看一下它的三圍:高24.7米,經緯15.7米,樹冠覆蓋600餘平方米。
想像一下,在秋季跟「天下銀杏第一樹」邂逅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只有一個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