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是高考網小編整理了《高考備考: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56-60)》,請同學們參考學習高中文言文閱讀訓練請關注新東方網高考網。
56.王恭從會稽還
王恭①從會稽②還,王大③看之。見其坐六尺簟④,因語恭:「卿東⑤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⑥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⑨。」 (選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注釋]①王恭:東晉重臣。②會稽:古地名,今浙江紹興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竹蓆子。⑤東:會稽在東晉國都建康(今南京市)的東面。⑥領:量詞,相當於「條」。⑦薦:草墊。⑧丈人:古代對長輩或老人的敬稱。⑨長(zhàng)物:多餘的東西。
[文化常識] 古人的坐具。「椅子」是宋朝開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人先跪下,然後臀部擱在腳後跟
上。如果上身挺直,這叫「危坐」,成語有「正襟危坐」。家庭經濟一般的坐在草墊上,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坐在錦緞墊子上。坐墊還有皮製的、竹製的、木製的。王恭從會稽帶回家的是竹製的。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卿 ②舉 ③謂 ④對 ⑤悉 2.①上文有三個「之」,請依次說明它指代的內容:(A) (B) (C)
3.「可以一領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可以一條跟我的相比嗎?②可以把一條送給我嗎?③可以讓我拿一條嗎?④可以讓我欣賞一下嗎? 4.翻譯:既無餘席
5.理解:①上文有「恭無言」,請問王恭為什麼沒話可說?請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成語「身無長物」的出典即在上文,這個成語的意思
57.韓雲門娶盲女
項城①韓雲門,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於家。韓之父母將許之,雲門毅然不可,如禮迎娶以歸。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雲門曰:「人情見則欲動,不若無見,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還。後於壬子舉⑤於鄉,出為教諭⑥。攜婦偕行,伉儷無間。豫⑦人稱其篤行。 (選自清·鈕琇《觚賸》)
[注釋]①項城:古縣名,今河南商丘市。②聘:出聘金訂婚。③遠:大。④媵(yì ng)以美婢: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⑤舉:科舉考試中獲得「舉人」資格。⑥教諭:縣裡負責教育、祭祀的官員。⑦豫:古州名,今河南境內。
[文化常識]「壬子」及其他。「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我國古代以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與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幹的「癸」與地支的「亥」組成「癸亥」,共六十組,即六十年,然後從「甲子」周而復始。上文所說的「壬子」年,其後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類推。
[考點]1.解釋:①偶 ②許 ③毅然 ④如 ⑤遣 ⑥篤行 2.翻譯:①欲毀婚而終女子於家 ; ②挈婦偕行 ;③伉儷無間 3.選擇:下列詞語哪幾個與「未幾」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頃⑤向
4.理解:「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用來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憑這使我房間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為我家室的全部財產。
58.蔡邕被害
太尉馬日磾(dī)謂允①曰:「伯喈②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書後史,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無乃失人心乎!允曰:「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④中衰,戎馬在郊,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⑤左右,既無益聖德,復使吾黨蒙其訕議。」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無後乎!善人,國之紀⑥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獄中。(選自《資治通鑑》卷六十)
[注釋]①允:王允。伯喈(jiē):即蔡邕,東漢末年人,精通文史曆法,屢上書言弊政,為王允所殺。③典:典籍。④國祚:國運、國福。⑤幼主:指漢靈帝,時年幼。⑥紀:綱紀。
[文化常識]「太尉」及其他。秦以前中央職官較複雜。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中央設丞相(掌握政務)、太尉(掌管軍隊)、御史大夫(掌管監察)。漢朝基本上沿襲秦制。上文所說的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時任司徒(東漢後期改丞相為「大司徒」)。他們均為朝中高官。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逸——②佞一——③訕——④其——
2.翻譯:①所坐至微,誅之,無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無後乎
59.觀第五洩記①
從山門②右折,得石徑。數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 疾趨,度石罅,瀑見。石青削③,不容寸膚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後注,水態愈偉,山行之極觀也。遊人坐欹⑧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⑨,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暮歸,各賦詩。所目既奇,思亦變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語。時夜已午,魈⑾呼虎之聲,如在床幾間。彼此諦觀⑿,鬚眉毛髮,種種皆豎,俱若鬼矣。 (選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注釋]①第五洩:第五個瀑布。今浙江諸暨境內,此處有五大瀑布,當地人稱瀑布為「洩」,因此那山也叫五洩山。②山門:廟門;指五洩寺的大門。⑧青削:顏色青綠,陡峭如刀削。④寸膚:古代計算長度,一指寬叫寸,四指並在一起的寬度叫膚。此處形容山石林立,間隔極窄。⑤郛(fú):古代城的外城牆。⑥怒石橫激:突兀的巖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⑦掣折:轉折。⑧欹(q ī):斜靠。⑨緯:編織物的橫線。⑩牛鬼蛇神:比喻各種怪誕的形象。牛鬼是佛經中所說的地獄中的牛頭虎,蛇神指蛇精。⑾魈(xiāo):山中的鬼怪。⑿諦觀:仔細看。
[文言知識]說「掉」。現代漢語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鋼筆掉了」。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搖動」、「擺動」,句意為瀑布直瀉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動。「掉臂」指擺動手臂;成語「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擺動不了,比喻機構龐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揮不靈;「掉舌」指搬弄是非。從這個詞看出,不少詞古今含義差別很大。理解古文時不能貿然地用現代漢語的詞義去解釋文言詞語。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2.翻譯:①疾趨,度石罅,瀑見 ②山行之極觀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變幻
60.宴客擺闊
餘小時見人家請客,只是果五色①、餚五品②而已。今尋常宴會,動必用十餚,且水陸畢陳,或覓遠方珍品,求以相勝。前有一士夫③請趙循齋,殺鵝二十餘頭,遂至形於奏牘。近一士夫請袁澤門,聞餚品計有百餘樣,鴿子、斑鳩之類皆有。嘗作外官④。囊橐殷盛,雖不費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將來如此暴殄,寧不畏天地遣責耶!
(選自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注釋]①果五色:指乾果疏菜五種。②五品:五種。③士夫:即士大夫,官僚。④外官:地方官。
[文言知識] 說「尋常」。古代八尺為一尋;二尋為一常。,這樣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長,很普通,所以「尋常」含普通的意思。上文「今尋常宴會」,意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會。又,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又,辛棄疾《永遇樂》:「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思考與練習]1.解釋:①囊橐 ②暴殄 2.翻譯:①且水陸畢陳 ②寧不畏天地遣責耶!
3.「遂至形於奏牘」有以下理解,哪一項是正確的? ①就到了讓人用文字記載;②就直到被人彈劾參奏;③就到了親自向皇上解釋;④就直到被人彈劾現出原形。
高考資料下載請進
重點關注:
>>>
中國大學排行榜2016完整榜單>>>
2016全國各地高考試題答案及新東方教師解析>>>
2016全國各地高考作文>>>
2016全國各地高考成績查詢及錄取結果查詢>>>
2006-2016全國各地高考錄取分數線(一本、二本、三本、高職、藝術)>>>
2016全國各地高考狀元(責任編輯: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