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微星鬥拱瓊宮,聖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鬬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非常有幸在2019年的秋天,協會裡組織去遊天柱山,得以近距離的領略天柱峰的風採。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這首《題天柱峰》描述讚嘆的正是今天安徽省境內的天柱山主峰——天柱峰。
天柱山在潛山市城西北約30公裡的深山中,而天柱峰是天柱山第一高峰,位於天柱山的主景區,海拔1488.4米。《史記》和《漢書》對於天柱山都有記載。
更早期的史書上則記載,春秋時期「周封皖伯大夫治皖」,宋代《國名記》:「皖,伯爵,漢為候,舒之懷寧有睆故城,皖公山、皖伯廟。」這古皖國就坐落於天柱山腳下。《漢書·地理志》稱:「皖山在潛山。」皖山之下有「皖水」,流經懷寧縣東南入長江,其入江處稱之「皖口」。長江流經安徽段稱「皖江」。意思就是說,那時的天柱山名為皖公山,水稱皖水。今日山下的潛山縣城,即為歷史上著名的皖城,安徽省簡稱皖就源於此。可見天柱山歷史悠久。
天柱峰與周圍崗巒似斷又連,如春筍狀平地拔起500餘米。中豐頂銳,腰圍1.5公裡左右,全身石骨,如鋼錐,如石柱,如青蓮花,如玉芙蓉,如刺天寶劍,如擎天巨臂,雄偉壯麗,氣勢非凡。整個天柱峰通體潔白,不見雜色。
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的石刻保存完好,「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個大字橫書其上,據說是清鹹豐都統李雲麟和國民黨抗日第五戰區副司令張淦所書,峰腰西南壁「頂天立地」四個大字卻又直書其下,氣魄宏偉,令人驚嘆。天柱峰左、右側有飛來、三臺兩峰相峙,更顯得氣勢磅礴。遠遠望去,屹然獨立,如柱倚天。難怪李白在長江上仰望天柱峰,情不自禁詠嘆天柱山之雄奇秀麗: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
因為地勢雄奇,天柱峰至今未向遊客開放,遊客們想要近距離領略「擎天一柱」的雄姿,可以登上第二高峰——天池峰。稍有距離,反而更能欣賞到天柱峰與眾不同的偉岸風姿。
天池峰側的懸崖之畔巍然屹立著一株高大蒼勁的松樹,高不過五米,粗不過80公分,可據勘測它卻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這棵古松生於頑石間,立於危崖畔,透著一股百折不撓、我自向天的氣概與風骨,頗有王者風範。蒼翠的古松,映襯的直聳入雲的天柱峰潔白的山體,就是一副渾然天成的山水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