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的《魔鏡》上線,直擊女性容貌的焦慮!

2021-01-09 未來電影局

自從《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很多女性觀眾不經對趙薇導演豎起大拇指,她真的是個非常有智慧的女性,不但在演戲方面極有靈性,而且下海經商也是一把好手,最近她對準當代女性的痛點,發起了女性獨白劇集,八位知名女明星針對不同的女性困境,講出自己受到的傷害,這樣的系列劇引發了很多女性的共鳴。

而此種劇集早期在英國BBC中有出現過,就是《她說:女性人生瞬間》,也是聚焦一些女性在社會上遇到的矛盾。雖然形式內容上有所模仿,但是其實每個地區的女性遭遇困境是不同的,而且劇集形式是片方買了版權的,所以不涉及侵權問題。

01容貌焦慮是什麼?

在當前上線的《魔鏡》一章中,主要聚焦的是女性的「容貌焦慮」,影片很清楚地解釋了容貌焦慮是指女性在他人對自己的容貌進行評價的時候感到焦慮,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真實的容貌。齊溪在劇集一開頭就對著鏡子提出一個與原本定義不符的疑問「魔鏡,魔鏡,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把「好看」替換成「難看」,其實增加了一層對自我的否定,也就是在女性拋出這個疑問之前,她對自己的定義就是「難看」,或者說她習慣用「難看」程度作為一把標尺來衡量自我和其他人,這其實是一種自卑。

劇中主角照著鏡子的畫面非常經典,在很多國外電影中都有呈現,當然在恐怖電影中也經常運用這個意象,首先鏡子呈現出的是人本身,而對著鏡子自述,有一種和自己講話的哲理感,其實就寓意著一個人對著自己的內心在講話,在傾述。而鏡子裡的那個女孩的面孔臉部化妝非常精緻,其實又含有另外一層寓意,也就是女孩在和自己的外殼說話,這些美貌的外表都只是她的殼子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她,也可以把這個殼子理解為她要上外頭世界徵戰用的戰袍。

為什麼一個女生需要這一身虛偽的戰袍呢?那是因為外面的世界對她而言太過殘酷,她需要偽裝真實的自己,或者理解為武裝自己來對抗這紛紛擾擾的惡意。齊溪在幕後告訴大家她飾演的女孩是一個對自己的容貌不太自信,有點找不到自我的人。這個問題其實在當今社會特別普遍,在這樣的隨波逐流裡,多少女孩失去了自己,大家都選擇活在了那些評價裡,他人的態度裡,其實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我們自己。有一句話叫「人生最後與自己相伴的只有自己,一輩子那麼長,陪自己走得最久的也是自己。」所以其他人的想法,何必那麼在意?無非人云亦云,隨著時光飄散而已。

02為什麼存在容貌焦慮?

當下整個大環境都在營銷和販賣女性容貌至上的一個思想,其實我覺得此劇的高度還是不夠的,可能涉及到一些比較敏感的社會問題,所以沒有被提及吧,或者說沒有被清晰的定義出來。

大家想想,現在整容技術、化妝技術越來越發達了,確實人們改變自己的容貌已經成為很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這些改變容貌的女性真的全部是為了自己開心嗎?或者說做這件事是心甘情願、自然而然,還是被外力推波助瀾地去做的?我們平時走在街上,就會發現很多那種整容醫院的廣告在公交站臺,廣告上會有一個整得很漂亮的女孩,然後廣告語就在給你洗腦,這樣的女孩才是好看的。另外,在生活裡,我們在各種飯局裡,也會發現一些男生會對在場女士的容貌評頭論足,他們會說:「某某部門的新職員真漂亮,那個腰好細」,所以潛移默化中女性漸漸對自己的美的要求,就變成了這些外在輸入的標準。

而輸入這些標準的好處在哪裡?大家深思一下,會發現細思極恐。其實如果羅列出「女性美貌」的標準,就相當於根據女性不同的長相和身材,把女性劃分成三六九等,各位發現了嗎?劃分等級?難道不是人生而平等嗎?這些對女性劃分等級的一類人,明顯不太尊重這個道理,在他們眼裡,他們是一等人,女性是二等,所以可以對其評頭論足,沒有做到真正的尊重。

列出標準不但是為了分類,還是為了篩選,選什麼呢?選適合優質男性的女性,選符合男性審美的女性。那些所謂的巴掌臉、九頭身、希臘腳、筷子腿、有胸有屁股還得瘦都是對女性的束縛。憑什麼這樣標準,才是美呢?一定要按標準,一個個像工廠裡造出來的芭比娃娃嗎?換個角度想,如果整個社會的女性都接受了這樣的容貌評判標準的話,並且為達標而不懈努力,最終造福的是誰?是的,沒猜錯,就是男權。

這樣也就意味著每個男士都能得到稱心如意的另一半了,至少在外貌特徵上是能夠令人滿意的。而本片的升華點,最後是到了「自信的女孩最美麗」這種常識認知上,顯然挖得太淺了,但是也不得不說,這可能對很多女孩來說也是一種安慰的話,事實上,並不能起到作用。從自卑到自信的樹立,哪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既然自卑是在流言蜚語中一點點淪陷的,那自信也需要在各式各樣的誇獎中一點點建立,當然更重要的是內心的重建。其實對於自卑的人來說,就相當於拆遷一座心裡的房子,然後在原址上重建,這個過程想想就很漫長。

03你到底在取悅誰?

「取悅」一詞帶著貶義,在中國漢語中的釋義是為了目的,取得別人的喜歡,也可以被理解為討好。而片中提到了女主角齊溪對這鏡子,問自己到底在取悅誰?意思是問女性到底發自什麼樣的目的,在討得誰的喜歡?

我認為大部分女性化妝、整容並不是為了討自己喜歡,很多社會上出現為了男朋友去隆胸的情況,也有為了當網紅去整容的情況。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女性的美貌是為了討好看她的那些人,可以是日日相見的男友,也可以是偶爾聚餐的高中同學,還可以是那些躲在鍵盤前的鍵盤俠。

所以歸根結底,為什么女性化妝不可以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看她的人,換個角度來理解,如果全世界這些看她的人都消失了,她還會化妝、整容嗎?

很愛你,卻想逃離你

楊紫在單元《許願》的預告片中,講述了另外一個當代女性的痛點——原生家庭的痛。對於原生家庭這塊,業界不得不提到心理學家武志紅,他的好幾本書我都拜讀過,都是在講原生家庭的陰影問題,其實在成年之後很難去修復,除非擁有一段特別成功的親密關係,重新建立對親密的信任。

當代的女性受到很多的侵害都來自父母,比如當一個女性的伴侶出軌的時候,比如佟麗婭事件,父親卻是那個反對離婚最狠的人,固執己見,子女作為晚輩還拿你們沒辦法,口口聲聲的愛,為你好,實在是沉重不堪。

其實中國式父母的眼裡,很少考慮子女要什麼?喜歡什麼?而是更多地考慮父母覺得你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這一切都來自他們的主觀臆想而已,所以很多孩子想要逃離。

社會大眾對女性有自己的看法和審美,並沒有錯,喜歡白的瘦的、胸大屁股翹的都沒有錯,這些我不反對,唯一反對的是憑什麼一定要女性成為這樣的人?你喜歡你的,但是對胖的黑的,你也不許開口嘲笑或者評價,各人有各自的美法,這才是尊重。

相關焦點

  • 趙薇認為自己長得不好看:『容貌焦慮「是當代女性最該放下的執念
    趙薇最近推出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就提到容貌焦慮這個話題。#你有容貌焦慮嗎一、鏡子的作用,就是讓你覺得自己滿是缺點麼在《魔鏡》中,齊溪的遭遇絕不再是孤例。她平均每天花2小時37分鐘照鏡子,因為她認為自己長得太難看,形容自己是塌鼻子、薄嘴唇、寬眼距、大腮幫子,一直戴著假髮掩蓋自己的頭髮少。
  • 這部電視劇只有八集,直擊了女性生存困境和內心焦慮
    該劇集一共八個篇章, 每個篇章都由一位女演員出鏡,用獨白的方式來主導一集的內容, 整部作品共涵蓋了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容貌焦慮
  • 「容貌焦慮」上熱搜,揭開了無數人內心的秘密
    文:尚可得乎#自卑#生活,不止詩和遠方,更有當下的華實……「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不用你說,我知道是我。」這是由趙薇導演的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魔鏡》中,一位有著「容貌焦慮」的女性開場獨白。
  • 拒絕容貌焦慮,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上周,由趙薇導演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探討當代女性的容貌焦慮。演員齊溪在短片中飾演的是一位深陷容貌焦慮的女性,因為曾受到他人對自己身材的評價而對外貌格外的不自信。作為導演的趙薇說,在她二十多歲的時候,也永遠覺得自己滿臉缺點,無法自信起來。
  • 聽聽丨你有容貌焦慮麼?
    這背後包含一種容貌審判:在某些男性眼中,丁真單純靠「臉」出圈,火得沒有道理。他們還不甘示弱地發起「我比丁真帥」大賽,但越是這樣,越是證明一個事實:丁真,終於引起部分男性的容貌焦慮了。當這部分男性還沉迷在對女性「非美不可」的統一標準時,突然發現女性對男性的審美,也不再停留在他們的想像中。所以他們覺得丁真火得莫名其妙,從各個維度去抨擊他,並試圖證明自己比他帥,只是老天爺不眷顧。可見,丁真讓部分男性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凝視」和「容貌焦慮」。在容貌焦慮這一件事情上,終於也快要男女平等了。
  • 適當容貌焦慮,悅納自己,和有趣的靈魂一起努力
    第一集魔鏡,楊紫扮演的女生小雨,對容貌極度焦慮,望著魔鏡,不斷的審視自己。總是擔心自己不夠美,去化妝,去整容,想盡辦法讓自己美,就如同那個每天問魔鏡自己美不美的焦慮皇后。對於容貌的高度重視,實際上也這個媒體時代,過渡的渲染。幾年以前,當我聽別人說素顏的時候,我還不懂這個詞的意思。
  • 手箋|趙薇力作《聽見她說》——憑什麼那樣定義女性?
    又是多年的蟄伏,其擔任監製的全新力作《聽見她說》,刻畫了當下社會中女性面臨的困境的群畫像。儘管打上了綜藝的標籤,但是已經上映的《魔鏡》、《許願》、《失眠人的夢》大受好評。今天,我想討論的是就是有關"女性"的話題。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社會對於女性的定義仍舊充滿狹隘。
  • 女性無法說出的痛:越在意容顏美麗越會失去美麗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顏怡顏悅在脫口秀的舞臺上,講述了一個有關"body shame"的段子,而現實裡,女性所面對的不止"高白瘦才是美"的身材焦慮,還有殘酷的容貌焦慮。這是一個顏值至上的時代麼?
  • 趙薇新作《聽見她說》廣受好評,認真探討女性焦慮,入坑不虧!
    不得不說通過《演員請就位2》這檔節目讓趙薇導演再次翻紅,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熱議,再加上她在節目中的精彩表情確實圈了不少粉,更是憑藉表演劇目《劇場》成功打臉陳凱歌,讓陳凱歌人設再次現場翻車,不少觀眾看完都忍俊不禁,而就在前不久趙薇發起的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成功地吸引了網友們的注意
  • 很好,丁真讓男人也有容貌焦慮了
    這背後包含一種容貌審判:在某些男性眼中,丁真單純靠「臉」出圈,火得沒有道理。他們還不甘示弱地發起「我比丁真帥」大賽,但越是這樣,越是證明一個事實:丁真,終於引起部分男性的容貌焦慮了。可見,丁真讓部分男性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凝視」,這讓習慣處在自上而下的主視角的他們感到不適,只能斥之為「價值觀扭曲」。有錢遮百醜:一句被相信的鬼話前陣子,趙薇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開播,第一集就將焦點放在了容貌焦慮上。
  • 8位中國頂級美人談女性危機
    齊溪演繹容貌焦慮家暴受害者、中年全職媽媽、38歲單身女……這些被忽視、甚至被汙名化的女性在劇中直視鏡頭髮出自己的聲音:「我能想像一萬種男人打女人的樣子」「我不能因為錯過末班車,就隨便找個人嫁了」……楊冪飾演AI完美女孩豆瓣評分8.4,女性觀眾評論:「真實到像在照鏡子
  • 那些陷入容貌焦慮的年輕人......
    這個社會在不斷告訴我們,如果你是男性,身高至少要175起步,四塊腹肌打底,禿頭直接pass;如果你是女性焦慮,源於前女友分手時說的一句話「我想找個好看的人談戀愛,很明顯你不是好看的人。」而透過形體焦慮,深層次反應的是自身評價、幸福滿意度過低與不安全感,你焦慮的是你整個自己
  • 《聽見她說》熱議:《魔鏡》逼我正視自己,《許願》讓我淚流滿面
    由白百合、郝蕾、王智、楊紫、楊冪等眾多知名女星參演,主要講訴當代女性生存的種種痛點,圍繞著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大齡單身、全職主婦、家庭暴力、中年危機等方面展開。《聽見她說》要追下去了《聽見她說》第一期節目《魔鏡》一播出,就在網路上掀起了熱議,本來以為第一期節目會很積極陽光,看了以後內心很複雜。
  • 「魔鏡,魔鏡」這個世界最漂亮的人是誰?
    「你有容貌焦慮嗎」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魔鏡,魔鏡,誰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看的女孩《聽見她說》獨白劇,《魔鏡》這一集主人公,質疑了大家對於美得單一化標準。美真的只能有一種表現嗎?我想每個人每天都會有這種時候,梳妝打扮以後,端詳鏡子裡的自己,每個五官,每個毛孔都不放過,都要仔細地品味,自己今天是不是很美。
  • 趙薇不簡單!
    而臺下導師裡,最引人注意的是趙薇。節目還未播時,趙薇就先上了熱搜。在一段採訪中,她說:「很多30+、40+的女性,她們對待婚姻的態度,有很酷的,有很勵志的。中國的女性早就改變了,但市場上的(影視)題材還是在各種捍衛家庭、忍辱負重,這個題材應該out了。」
  • 趙薇、楊冪這是要聯手搞事情了!
    當時楊冪還沒演《宮》爆紅,人氣也不高,趙薇拍廣告,她就在後面當背景板一樣的小透明。 題材針對的全是當代女性的生存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