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大城市,「自行車共享」爆炸性普及,成為街道一景。共享單車被網友評為近年來最偉大的發明,無聲無息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共享單車入選2017年高考作文,你對共享單車知道多少?共享單車如何掙錢?說說ofo和摩拜誰將成為行業老大?
共享單車定義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地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而共享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共享單車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為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後一公裡」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享單車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共享單車企業多達30多家,可以分為「小字輩」、「騎字輩」、「動物輩」、「食物輩」和「bike系列」,可謂百家爭鳴。不過主流仍然是:摩拜單車、優拜單車、OFO共享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騎唄單車。
共享單車城市分布
共享單車主攻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只有Hellobike主攻。在城市投放上,目前摩拜已開通北上廣深蓉等8座城市;ofo開通了200所高校,正在全力拓展城市市場;Hellobike目前以準一線或二線為主,投放在蘇州、寧波、廈門;騎唄投放在杭州;小鳴在上海、廣州試點;小藍車投放在深圳廣州;優拜只看到了車型,暫不知道投放城市。目前規模化投放市場以摩拜單車、OFO最多,Hellobike次之,小鳴單車和小藍車都不足3000臺,優拜和騎唄數量則更少。
共享單車用戶
共享單車低碳環保,便於市民出行,使用起來比公共自行車還方面,價格便宜,深受年輕人喜愛。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艾媒諮詢日前發布的《2017Q1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0.28億,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2.09用戶規模。
共享單車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共享單車快速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用戶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規模為12.3億元,預計到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達102.8億元,增長率為735.8%。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用戶規模會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將從2016年的0.28億人增長至2.09億人。
共享單車市場融資情況
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快速發展,資本迅速湧入,大量創業者、創業公司進入此領域。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初,共享單車融資輪次僅ofo和摩拜分別進入D輪及以上,ofo共享單車D輪融資額達4.5億美元。資本市場看好迅速推動共享單車市場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市場的激烈競爭。
2016-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融資情況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共享單車盈利模式
共享單車頗受資本青睞,但是目前共享單車並未盈利。共享單車租金便宜,而共享單車成本高,損壞率也驚人,讓人不禁想問,共享單車靠什麼掙錢。對於共享單車盈利模式看不清楚的人,眼睛大多盯在押金上。
2012年京東高調宣布進軍金融時,某高管就表示「每年1000億元、每天3億元的銷售額,帳戶裡只要存留10 億元風險基金就能保證公司正常運轉,其他的錢都可以動。」
按交通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的估計,目前共享單車用戶超過1億人次,運營企業收取的押金從99-299元不等,即使按其中5000萬人每人繳納了100元押金計算,資金規模也超過了50億元。因此,共享單車可以把沉澱資金轉移到對公理財產品。
然而,不久前交通運輸部發文,明確要求: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帳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即押即退,防控用戶資金風險。實名制信用體系之下,免押金是必然趨勢。不能依靠押金斂財生利,對此共享單車還需轉變思路,積極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ofo和摩拜雙雄論戰
眼下共享單車市場群雄逐鹿、廝殺愈演愈烈,從目前的綜合發展來看,ofo和摩拜已然成為第一梯隊。雙雄論戰,誰是第一呢?
從ofo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5月,ofo小黃車已在全球4個國家、100個城市同步運營,連接車輛近500萬輛,用戶累計騎行達10億次,和ofo小黃車合作的自行車供應商產能佔到共享單車全行業的70%。在全球共享單車行業,ofo小黃車連接單車數量第一,覆蓋國家和城市數量第一,產能第一,用戶量第一,訂單量第一,用戶累計使用次數第一。
ofo在短短兩年時間,快速發展壯大,ofo六項數據穩居第一,當然摩拜也沒用閒著。摩拜單車作為共享單車領域的龍頭品牌,憑藉炫酷外形和智能科技為市場所青睞。3月底,摩拜單車正式入駐微信平臺,4月份其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速超過200%。國內權威第三方評測機構速途研究院《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共享單車市場調研報告》顯示,摩拜單車已佔據共享單車市場57%份額。另外摩拜單車以5719萬次的累計下載量奪得APP下載量冠軍,以52個覆蓋城市勇奪城市數量行業第一,以2000萬日訂單量遙遙領先於行業其他品牌。
摩拜和ofo廝殺正酣,誰將奪得共享單車行業老大的寶座呢?
未來,共享單車恐將迎來飽和期
2017年共享單車行業引爆了全球趨勢,但在高速增長的背後隱約有人擔心,共享單車會不會快要迎來飽和期。
中國到底需要多少輛共享單車?沒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答案。但以一線城市上海為例,上海道路研究院估算,上海可容納約60萬輛共享單車,相當於平均每50位市民共享一輛單車。據新華網援引上海當地媒體報導,截止今年3月份,上海已投入的共享單車總量就達數十萬輛。
中國自行車協會網站指出,共享單車行業毛利率低,價格戰將對行業格局產生巨大的衝擊。有專家表示,中國單車共享行業存在泡沫。未來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