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鵬新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產業高地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大鵬海灣水清岸綠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座談會上,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以其獨特的「海洋魅力」吸引了與會人員的關注,成功入選全國三大「美麗海灣」優秀案例之一。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大鵬新區也走出了一條「兩山」轉化路徑,在保護美麗海灣的同時,發展綠色經濟,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

五大制度體系讓大鵬生態文明建設有保障今年截至目前,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市第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9%,PM2.5年均濃度降至14.2微克/立方米,遠優於歐盟標準;全市率先並提前三年半完成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全面消除黑臭水體,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汙水收集處理率從新區成立之初的不足10%提升到98.3%;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100%達標;超額完成「十三五」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減排任務目標,環境質量均優於汙染防治攻堅戰控制目標值。這一張張高分考卷靠的是大鵬新區「敢為人先、勇於探索」的精神。早在2015年,大鵬新區就編制了《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2020)》,成為全市第一個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的區級改革方案。快馬加鞭的大鵬新區又對標國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了《大鵬新區落實〈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2020)〉工作方案》,並制定年度計劃,通過實施52項改革舉措,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工作。當前,大鵬新區已初步構建了以量化評估為基礎,生態產業化為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制度體系:包括以宣揚生態價值觀念為核心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核心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為核心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及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五大體系的構建,讓大鵬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有了強大的後盾。」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相關負責人表示。

多項全國率先開展的體制機制改革結碩果從頂層設計到落地落實,大鵬新區未曾止步,以「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定位,創造「五大率先」。率先推出全國首張「編實」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構建自然資源資產價值核算與負債表體系,現已完成2015年~2018年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其中核算得出2018年大鵬新區自然資源總資產為856.25億元,包含實物量資產401.97億元和生態系統服務資產454.27億元;率先形成全國首個灣區生態文明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篩選出七大類共計42項指標;率先建立全國首例任期生態審計制度,形成了可推廣可複製的制度模式;率先探索和實踐貨幣化生態補償政策,直接受惠原村民1.6萬人;率先打造灣區城市生態文明平臺,相關做法和成效成為央視、鳳凰衛視攝製紀錄片重要題材。每一個「率先」的背後都有著大鵬人自我革新的勇氣,而這一份份勇氣的匯聚,讓大鵬新區改革成效亮點紛呈。在社會參與方面,創新設立大鵬半島生態文明建設公益基金,建立「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生態文明建設創新機制。在展示資源價值方面,建立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評估機制,綜合衡量原有自然資源的價值減損量和開發完成後的項目效益,計算自然資源開發使用過程前後的綜合成本。在破解生態難題方面,引入司法手段,創建環境損害司法鑑定所。據悉,該司法鑑定所於2018年揭牌,是國家有關環境損害司法鑑定機構評定實施細則出臺後,全國首批建立的三家環境損害司法鑑定機構之一,破解了環境損害訴訟中取證難、鑑定難、訴訟難等難題。同時,完善監測體系,建成全國首個區縣級全要素生態環境動態監測系統平臺,對大鵬新區環境質量進行自動監測監控,實現生態環境動態監測情況「一張圖」效果。在生態安全方面,創新性構建海陸統籌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定期評價體系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用於識別制約大鵬新區可持續發展的短板條件並對其進行綜合管控。

完成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破困局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讓大鵬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上一路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先後獲得一個個榮譽稱號: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和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然而,以生態立區為本的大鵬新區並未滿足,在取得一系列榮譽之後奮楫爭先,開拓新局面,再攀新高峰。作為擁有深圳市最長海岸線的轄區,在做好陸地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也加強近岸海域水生態環境的治理,響應生態保護的時代使命,推動建成深圳「美麗海灣」。在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編制專家研討會上,大鵬新區率先提出的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得到了專家組的認可。這就意味著深圳市破解了過去「海洋碳匯的核算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方法和相關標準」的局面。據介紹,上述《指南》在依據《國家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深圳市城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中的主要原則基礎上,根據大鵬海洋的實際,篩選出紅樹林、鹽沼澤、貝類、藻類及浮遊植物等7個碳匯類型,11項碳匯指標,並明確了其數據來源與途徑,確認適用核算的17項排放因子取值,構建了核算方法和質控指引以及濱海地區海洋碳匯核算的示範模板。《指南》對海洋碳匯核算的適用條件、核算類型、核算邊界的確定、核算方法、活動水平數據收集格式及來源、排放因子的確定方法、統一報告格式、不確定性分析及質量控制相關要求,均具有詳細易操作的指引,改善了傳統碳匯核算複雜且門檻高的問題,能高效率、低成本地實現大鵬新區年度海洋碳匯的持續核算,並構建大鵬海洋碳匯數據體系。「通過編制《指南》,可以促進大鵬新區海洋資源碳匯資源市場化、規範化建設,有效促進海洋生態資源價值轉化進程,為大鵬新區開展生態轉移支付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局長洪曉群說道。

特色產業助力灣區生態經濟顯雛形「十三五」期間,堅持穩字當頭,在鞏固能源產業龍頭地位同時,努力培育以生物、旅遊、海洋為重點的特色高端產業體系,將生態產業化融入美麗海灣建設進程中。據統計,2019年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194.05億元,佔GDP比重達55.2%,其中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為164.69億元,佔GDP比重為46.9%,全區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當前,全區生物產業與海洋產業在「綠色發展引領、體制改革保障、創新驅動發力」發展戰略的實施下已初步形成了以深圳國際生物谷壩光核心啟動區、國家基因庫、深圳國際生物谷生命科學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和中國農科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等為基礎的「一核一庫兩園多平臺」的產城融合新格局。截至目前,落戶大鵬新區的生物醫藥、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產業企業及機構已近百家,綠色經濟收益顯著。其中2019年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0.99億元,增長521.6%。據悉,深圳市56處沙灘,大鵬新區則坐擁54處,海域總面積達305平方公裡,岸線長度超過128.12公裡。不僅海洋資源豐富,綠地資源也同樣豐富,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7.58%,溼地保護率超過30%。這些先天優勢為大鵬新區高速發展旅遊產業創造了良好基礎。在圍繞「全域旅遊」實施戰略,以「搶抓東進戰略,旅遊率先發力」的戰略定位下,已形成了「一體兩翼、全域融合」的旅遊產業布局。榮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2019中國最美縣域等榮譽。其中,大鵬新區所城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玫瑰海岸獲評大鵬新區首家國家AAA級景區。轄區年接待遊客及旅遊業總收入分別突破一千萬人次和50億元。與此同時,大鵬新區抓住機遇,「向海發展」,實施「海洋強區」戰略,探索建設海上試驗基地,擴大產業孵化空間,重點培育海洋生物、海洋電子信息、遊艇帆船等高端臨海產業,努力成為深圳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支點。目前已淘汰拆解「減船轉產」漁船316艘,超額完成深圳市下達任務,推動海上傳統養殖向旅遊觀光業轉型。成功舉辦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遊艇及設備展覽會,意向成交額達兩億元。

建設生態產業化發展示範區啟新篇為高規格建設成為生態產業化發展示範區,大鵬新區研究實施「2+3」的「第五產業」發展模式,即以海陸生態要素統籌利用為基礎,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生態產業模式。(其中「2」代表大鵬新區海域和陸域兩個空間主體的生態要素,「3」代表第三產業。)「該模式很好地拓展了生態資產的空間帶動能力,延伸了生態功能空間承接鏈條,讓生態產業化大踏步向前邁進。」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大鵬新區還根據現有產業布局,針對性打造生態產品,包括:針對具有先發優勢的清潔能源產業鏈,打造「海灣+清潔能源+高端論壇」國際中心;以森林保育為核心與生態康養服務有效結合,打造大鵬半島「森林康養基地」;以海島保護性開發為主體實行新區「海島—海域—岸上商圈」發展共同體戰略,補齊生態資源單要素利用短板;利用轄區優質海域與氣候優勢,將大鵬岸線、海水資源作為空間整體,打造統一的帆船、帆板業態產業鏈,使大鵬新區的綠色經濟生機盎然。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完成大鵬新區生態產業化的試點和機制設計;2025年形成全域生態產業化運行模式;2030年將大鵬新區從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極核」打造為「生態產業化高地」。同時,為落實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要求,大鵬新區結合機構改革,探索建立涵蓋自然資源價值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大鵬新區經濟評估體系,在創新大潮中開啟新篇。

結合轄區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研究成果和轄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負債表編制研究成果,對現行各項成本評估項以及現行GDP核算框架的基礎上,分別增加以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核心的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項和以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核心的綠色GDP核算內容,實現對大鵬新區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評估。步履不停,追求不止。據了解,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還組織開展轄區海岸帶區域全覆蓋生態環境評估與監管研究。對轄區海岸帶區域進行空間全覆蓋、生態環境全要素、社會經濟狀況多維度調查和監測,摸清現狀條件,增強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整體性、聯動性與協調性,為深圳市及粵港澳大灣區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利用提供示範。「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大鵬新區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開展大鵬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研究,建立大鵬新區生態文明綜合指數。」在「雙區驅動」的大背景下,大鵬美麗海灣建設工作有條不紊。環境要保護,經濟要發展,生態大鵬,逐綠前行。

(文章來源:中國環境報)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海洋旅遊合作的示範區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榮華)隨著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廣深港高鐵開通「滿月」,內地與港澳遊客的雙向往來密度將增加,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注入新動能,灣區文旅資源價值凸顯,如何借勢推動深圳尤其是大鵬新區文旅產業進入發展高速路的問題隨之而來。
  • 大鵬攜手坪山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
    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李苑 通訊員 雷雲飛) 昨日,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大鵬新區與坪山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
  • 深圳東部將崛起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
    11月19日,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位於深圳東部山水相連的坪山區與大鵬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試驗區。據了解,深圳借鑑荷蘭食品谷「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的聯動創新經驗,編制了《深圳國際食品谷發展規劃(2020-2035)》,將依託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和國內外農業食品企業,以大鵬新區為創新先導核、以深圳其他各區為服務拓展區、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等國內地區以及「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為外延輻射區的空間布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品營養健康領先示範區。
  • 小布帶你看深圳 | 深圳大鵬新區:積極打造生態與經濟和諧發展的「大鵬範兒」
    8月20日下午,「特區40年 雙區看鵬城——全國副省級城市發布號看深圳」採風團一行來到大鵬新區,先後走訪了深圳國家基因庫、金沙灣萬豪酒店以及大鵬所城,探究大鵬新區在堅持「生態立區」的基礎下,如何積極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採風團一行首先來到深圳國家基因庫,通過視頻介紹及實地走訪的形式,初步了解了生命科學的重要性以及基因庫的運作組成。
  • 大鵬新區將在粵港澳遊艇旅遊產業上起引擎作用
    會議籤署了《粵港澳遊艇旅遊行業戰略合作備忘錄》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10月1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小輝 通訊員 黃鳳)10月17日下午,「粵港澳遊艇旅遊產業合作發展此次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大鵬半島區位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強化大鵬新區在粵港澳遊艇旅遊產業合作發展上的引擎功能。
  • 特區40年 | 深圳大鵬新區:積極打造生態與經濟和諧發展的「大鵬範兒」
    8月20日下午,「特區40年 雙區看鵬城——全國副省級城市發布號看深圳」採風團一行來到大鵬新區,先後走訪了深圳國家基因庫、金沙灣萬豪酒店以及大鵬所城,探究大鵬新區在堅持「生態立區」的基礎下,如何積極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 深圳大鵬新區:山海築夢 打造灣區生態後花園
    在深圳東南部有這樣一片綠色海濱城區:它東臨大亞灣,西抱大鵬灣,海域面積達305平方公裡,海岸線長133.22公裡,深圳56個沙灘中54個在此;這裡森林覆蓋率達76%、野生植物種類佔深圳的70%、大鵬灣和大亞灣海域珊瑚群落覆蓋率50%……這裡是深圳市大鵬新區,這裡不僅是深圳的「生態特區」,亦是粵港澳大灣區名副其實的生態「後花園」。
  • 深圳大鵬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
    大鵬新區地處深圳東南部,東臨大亞灣,與惠州相接;西抱大鵬灣,遙望香港新界,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區域。這裡既有被稱為「沿海所城大鵬為最」的歷史文化古城大鵬所城,也有美麗的七娘山。今年上半年,大鵬新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2.21,PM2.5平均濃度為16.3微克/立方米,是深圳人眼中的「城市綠肺」所在。
  • 深圳「山海寶庫」又添「國字號」生態名片,大鵬新區榮獲「中國天然...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 11月24日,在雲南省紅河州舉辦的「2020年第二屆中國天然氧吧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天然氧吧」評審結果名單,深圳市大鵬新區與鹽田區同時獲得「中國天然氧吧」這一國字號榮譽稱號。▲大鵬新區獲授「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 深圳大鵬新區擬建濱海旅遊自由港,試點遊艇旅遊自由行
    深圳大鵬新區擬建濱海旅遊自由港,試點遊艇旅遊自由行 大鵬新區政府在線 2018-06-12 16:31
  • 中海油氣電集團落戶深圳大鵬,海洋經濟再添新軍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日從深圳大鵬新區獲悉,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深圳銷售分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氣電深圳銷售公司」)近日在深圳市大鵬新區海洋生物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大鵬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和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峰,以及大鵬新區科技創新和經濟服務局等單位出席儀式
  • 大鵬新區全力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高質量「美麗大鵬」,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努力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出大鵬貢獻。會上,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代表新區黨工委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去年的工作成績,明確和謀劃今年的工作目標和任務,並就2020年如何抓好工作落實做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大鵬新區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
  • 藍色引擎提速大鵬新區,點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名片
    他提出」深圳打造海洋中心城市具有四大優勢:一是全球海洋經濟逐漸向亞洲轉移,深圳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加持下佔有重要地位;二是深圳海洋經濟得到各級重視,湧現一批代表企業;三是營商環境優越,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四是深圳緊鄰香港,背靠產業鏈最為完善的珠三角地區,是南海周邊唯一的超大型城市,區域優勢明顯。
  • 深扒粵港澳大灣區:東莞構建「一核三帶十區」 打造十大產業集聚區
    中商情報網訊: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高地——城市價值(歷史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由2區(香港、澳門)9市(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組成,是繼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是四大灣區中區域最廣、人口最多、經濟增速最快、商貿最活躍的灣區。
  • 深圳大鵬新區:百餘重大項目築牢經濟「壓艙石」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大鵬新區緊抓民生建設、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等多個領域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超前布局「三灣一區」(科技創新灣、海洋經濟灣、濱海文旅灣和大鵬半島主體旅遊景區),全面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 大鵬新區牽手知名文旅集團為南澳墟鎮打造出謀劃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7月24日,在深圳市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與中國世紀文旅集團董事長王茂亮、偉光匯通文旅集團總裁王軍的見證下,大鵬新區管委會與兩大文旅集團籤訂了南澳墟鎮項目戰略框架協議。
  • 助推「雙區」 佳兆業打造創新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提出,構築休閒灣區、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目標,為大灣區旅遊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 大鵬新區牽手兩大文旅集團 打造濱海漁港風情特色小鎮
    古亮宇 李小輝 報導)7月24日上午,深圳市大鵬新區與偉光匯通集團、中國世紀文旅集團籤訂《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墟鎮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大鵬新區打造「漁港風情特色小鎮」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楊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廣陽,大鵬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夏東,以及偉光匯通文旅集團總裁王軍、偉光匯通文旅集團戰略發展委員會聯席主席、中國世紀文旅集團董事長王茂亮參加等籤約儀式。
  • 多元化模式激發產業活力 雅居樂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同時彭澎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發展需要在金融方面有更多的突破,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便利與香港的聯繫將有利於更多的資金流入,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同時也有利於大灣區的產品走向世界。需要注意的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部城市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的發展領先於灣區的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