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很重要。」這是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常理。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顯眼但卻缺一不可的工具在幫助過得更便利愉快。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認識一樣我們天天都用,但知之甚少的工具——輸入法。
「輸入法的發展史」
輸入法的發展與電腦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最早的漢字輸入法,一般認為是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有了個人電腦PC端開始誕生的。具體標誌是1981年國家標準局發布《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個人計算機上開始使用五筆或者拼音輸入漢字。
90後這代起,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習慣了拼音輸入法,它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少數人一定對「王旁青頭戔(兼)五一,土十二幹士寸雨」的口訣熟悉不已!因為它是中國大陸最早出現並流行開來的輸入法——「五筆輸入法」。
1983年8月,王永民推出了劃時代的五筆輸入法,成為了當時電腦PC端絕大多數人使用的輸入法。它只用英文字母鍵其中的25個參與編碼,不僅可以讓我們輸入漢字,而且也極大的解決了輸入速度這一難題。(以至於當智能拼音輸入法推廣的時候,那些新手在熟用五筆的人面前,都是烏龜般的速度)
與五筆的思路相似,80年代後期也出現了一個大家熟悉的輸入法——「鄭碼輸入法」。雖然鄭碼屢獲大獎,但由於它誕生的時間與五筆較近,大眾已廣泛接受了五筆的教學,所以使用的人數並不多。在當時,甚至會有「鄭筆五筆哪家強,鄭筆強。五筆轉鄭筆,免談」的玩笑話。
儘管當時各種優秀的輸入法相繼被發明,但由於學習難度高,或本身存在與漢字不符的規律,都沒有被國家在中小學校全面推廣。
1992年,在國家還在苦惱研發一種易學規範而又快速的輸入法時,「二筆輸入法」誕生於民間。陳勁松發明的音形碼輸入法,採用拼音首字母與筆畫(兩個筆畫取一鍵)相結合的方式取碼。二筆輸入法具有規範、易學、快速的特點,因此順利通過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評審而獲準進入中小學基礎教材,這是截止2013年唯一獲得批准進入中小學基礎教材的漢字輸入法。
不過就在1993年,如今大家都熟悉而漸漸消失的輸入法巨頭——「智能ABC輸入法」因需而生了。就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智能ABC輸入法成為了中國大陸使用人數最多的輸入法軟體。它準確率高,易學易懂,符合中小學關於漢字拼音學習的需求,於是成為了現代人使用輸入法的鼻祖。但是,它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不能漢字整句輸入。
1994年的自通輸入法和1996年的黑馬神拼輸入法都實現了漢字整句輸入的能力,不過此時微軟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聯合研製的「微軟拼音輸入法」才是準確率較高的。
自此之後,輸入法的發展進入了相對平緩的時期,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曾經知名但如今都消失殆盡的輸入法軟體。比如1998年譚亞軍發明的拼音之星軟體;1999年廖恆毅發明的拼音加加等。
2006年,由搜狐公司推出的搜狗拼音輸入法,才算正式拿下了輸入法的最高寶座。這款如今都遙遙領先於谷歌拼音輸入法、QQ拼音輸入法、百度輸入法等的軟體,是基於搜尋引擎技術的新一代的拼音輸入法產品,用戶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備份自己的個性化詞庫和配置信息。搜狗出徵,寸草不生,我們熟悉的智能ABC輸入法也因此正式宣告落幕。
「搜狗輸入法的霸主地位」
時至今日,無論是電腦PC端還是手機安卓、IOS端,搜狗輸入法依舊是主流大眾選擇的輸入法軟體。得益於第一批誕生的新時代智能輸入法,搜狗輸入法斬獲了市場上的大部分資源是合情合理的,成功的營銷方針和宣傳手段也使得大眾對搜狗的印象深刻。
不過在小編看來,搜狗輸入法能獲得大家的好評和持續不斷的下載使用,不會只依靠「首發」一個理由,否則谷歌、百度、騰訊、阿里等輸入法的陸續誕生必然會瓜分甚至奪走搜狗輸入法的市場。根據一份2018年的調查,從百度指數、百度搜索風雲榜、各大手機應用市場的數據反饋,搜狗輸入法依舊是十拿九穩的頭把椅。
圖
搜狗輸入法之所以這麼成功,離不開以下幾點:
詞庫非常強大,分類詳細。搜狗輸入法十分注重流行詞的實時更新,比如現在抖音或微博突然大火的流行詞,都會第一時間記錄到詞庫中。除此之外,日常辦公與聊天的詞語也十分豐富。如今網際網路滲透日常生活與工作,聊天工具的使用更加頻繁,搜狗輸入法將日常辦工聊天所提及的絕大多數詞語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匹配用戶的使用習慣。
圖庫緊跟潮流。如今是表情包的天下,是聊天鬥圖的時代。搜狗輸入法有最新的表情包圖庫供用戶使用,種類多樣,滑稽搞笑。這一功能的出現,也滿足了用戶在表情包方面的需求,簡化了搜索的難度和要求。
用戶個性化方面的投入。關於用戶個性化方面的追求,搜狗輸入法可謂考慮得相當仔細。業界飽受好評的皮膚功能一經推出,就吸引了青少年一代。豐富多彩、富有個性的皮膚可以突顯個人的特點,這一點恰恰符合了年輕一代人的需求。
功能多樣,不止於輸入法。提供截屏、手寫語音輸入、各種符號等功能,方便快捷,利於操作。
不過,搜狗輸入法再強大,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其缺點在於對錯別字的無能為力。由於搜狗輸入法的記憶詞庫非常強大,以至於當你打出錯別字的時候,詞庫同樣記錄下來。隨著使用時長的變化,這一缺點逐漸放大,必會在某些時刻給用戶帶來麻煩。
「輸入法的利與弊」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代,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等智能工具都在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隨著智能輸入法的不斷完善和普及,它確實越來越方便了普羅大眾。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對人們傳統認知的改變。
輸入法帶來的方便與好處數不勝數,最為明顯的就是幫助人們實現了實時的在線溝通和交流。過去人們分隔兩地的交流多數依靠語音電話來實現,但現在人們能把所有真情實感通過文字表述給對方,輸入法的出現更是縮減了交流的時間成本,人與人的距離拉得更近。
不過人們在鍵盤或手機上敲的字越多,提筆寫的字就越少,以至於現在出現了一群自嘲的群體——「提筆忘字黨」。是不是當別人要求你在紙上記錄某些內容的時候,常常突然短路,忘記了簡單的一個字是怎麼寫了?這種現象在年輕群體中逐漸增多,也不得不讓人們擔憂:對於出生在智能科技時代的新生兒,是否有天都會忘記了漢字的筆畫順序?
當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輸入法與別人溝通交流時,過去熟悉的具有個人特點的字體也逐漸消失。屏幕上的字體是冰冷的,我們手寫的字體卻是有溫度的。如今,人們更能感受到輸入法帶來的改變:常年不寫字,提筆寫出來的感覺不再自己熟悉的感覺了。
智能輸入法依舊在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務,如今甚至已經可以達到英漢兩通,詩詞推薦的地步。不過我們仍需要辯證地看待輸入法,儘管它方便了我們,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最傳統的學習漢字的方式,我們依然需要多練習拼寫漢字,不能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