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文化遺產是歷史的波濤,推動著現代文明的前行。如今,許多曾經蒙塵的古城古街、文化遺產都隨著城市更新改造,重新綻放了光芒,不僅喚回了人們對城市傳統文明的回憶,也為商業地產破圈發展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
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條具有代表意義的商業街,這裡濃縮著城市發展的歷史,包含著城市變遷、商業進化、人情風貌……杭州的小河直街,其歷史可追溯到南宋時期,當時小河地區因運河而興,成為重要的貨物水陸轉運地;到清朝,小河地區已十分繁華,孵坊、酒肆、米店、倉庫林立……這是小河直街的前世,而小河直街的今生今世,要從其「大變身」開始說起。
1
小河直街改造變身 百年老街的新風貌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自2007年開始正式啟動改造工程。小河直街改造採用了「舊包新」的修繕辦法,儘可能保持民居的古舊風貌。外立面在舊房的基礎上原樣修復和加固,保留了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樓梯等清末民初的建築元素。白牆青瓦、雕花木柱、青石街面、臨水而居,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特色。
改造之後的小河直街,給人一種時光穿梭的感覺,仿佛來到了一百年前的杭州,進入了江南水鄉最柔軟的地方。更難得的是,小河直街改造後,並沒有變成一個商業氣息非常濃重的旅遊街區,不少居民原址回遷,給這裡帶來了杭州老底子的煙火氣。同時,這裡也是眾多文藝青年一眼相中的創業之所。
如今,保護修繕後的小河直街總面積約12.7萬平方米,目前總共分為三期:一期主打歷史文化街區,有姚宅、醬園、臨河井、孵坊等文化遺存可供遊覽,還有不少咖啡館、民宿等極具文藝氣息的店面。一期最先開街,是比較成熟完備的遊覽型街區,也是文化遺存重點保護區。
二期屬於風貌協調區,東面是老式民居遺存,西面是嶄新的商貿餐飲,位處中間的二期,起到了一個過渡的作用。在建築風格上採用新型仿古建築,仍採取下店上宅的形式,但面積更大,街面更寬,房子更新,裝修改造起來,也更方便。業態上,小河直街二期定位為「文化創意零售與工作室(書店、手工匠人製作、體驗等)、展覽展示(攝影、生活美學等)、休閒餐飲(咖啡吧、水吧、酒吧等)」。
三期在主打餐飲,弄堂裡、新騰飛等餐廳都坐落於此,還有一些小酒吧,也是小河直街內最具商業氣息的一塊。
從小河直街的規劃上來看,保持著一河兩街格局,即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一期、二期、三期起到了協調互補的作用,一期到三期,給人的感覺是從歷史文化走到現代文明,從文藝氣質為主蔓延到能感受到更多的商業氣息,這是小河直街在業態上不同的品牌規劃帶給遊客、消費者不同的感官延伸。其中風俗博物館、運河文化展覽室,還原的茶樓、酒家等店鋪,已成為運河邊的一處特色旅遊區。
小河直街,從一個棚戶區,轉身成歷史與現代相交融的文化街區。如今的小河直街不僅成為當地文創聚集地,也成為了全國遊客感受傳統杭州老城文化的必遊之地。作為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後的小河直街不僅僅是老杭州人追憶往事的街區,也是年輕人打卡的文藝街區。小河直街的成功就在於,改造後的老街不僅僅吸引了想重新感受情懷的老杭州人,對於年輕人,小河直街也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
2
小河直街改造亮點與商業啟示
小河直街在改造中重新煥發活力,而購物中心等商業體也在一次次的調改中尋找新的機會,那麼,小河直街的改造過程與最終呈現效果,又能給商業地產帶來哪些啟示呢?
1、營造好的場景 能拉近與消費者的關係
改造後的小河直街,是具有場景化意義的。小河直街打造了一個具有煙火氣息的老城場景,通過白牆青瓦、雕花木柱、青石街面等元素的應用,讓置身小河直街的客群馬上穿越回到心中嚮往的江南水鄉。
而場景體驗也是購物中心的大勢所趨。隨著城市發展,消費升級,商場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買東西的地方,它逐漸變成人們在城市中除了家和工作場所的第三空間,甚至承載了消費者的重要生活體驗。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或具備虹吸效應,聚集大量人氣,提升區域價值,做到強者恆強;或打造創新主題特色,聚焦特定客群,進行差異化運營,這邊風景獨好。放眼全國,皆是如此。
2、賦予文化基因是為場景注「魂」
而與單純的打造場景不同的是,小河直街在打造「杭州老城」的場景中注入了靈魂,這個靈魂就是「城市文化」。每一座城市都有其不同的精神文化內涵,這也是城市千面,各有不同的核心所在。單純通過建築「拗造型」的場景是生硬,而注入城市文化後的小河直街才是能夠打動人的歷史文化街區。一方面,小河直街對於歷史文化進行了深刻的解讀,保留了該區域「運河商埠」的歷史屬性,另一方面,小河直街對於當地原住民進行回遷,這些原住民具有原始的杭州「基因」,賦予了小河直街更多杭州老城的煙火氣,而非空洞的商業售賣。
對於購物中心來說,不應該為了場景而造場景,也不應該為了大數據的流量選擇主題IP,而是要深刻沉浸到周邊區域、目標消費人群的中,在場景中賦予能讓消費者沉浸其中的文化「靈魂」。結合當下購物中心內的主題街區來看,例如打造日式主題街區,不是引進幾家日式料理、擺放幾顆櫻花樹美陳就能完成,缺失了文化基因的主題街,或許對於消費者的吸引也要弱上幾分。
3、業態搭配組合要因「定位」制宜
另外,再看小河直街改造後的業態模式,商業街改造後為了突顯商業價值,容易變成過度商業化,或是賣著仿古街通行的小玩意,或是成為網紅美食小吃一條街。而小河直街對於三期區域有著不同的定位,圍繞著定位進行業態規劃和招商,一期的文化遺存建築做成了博物館、民宿、咖啡館,二期業態以文創、手工、文藝展覽、休閒水吧為主,三期業態以餐飲、小酒吧為主,三期業態層級遞進,既有文化參觀,也有手工體驗,還有美食餐飲,完成了從「感受」到「享受」的消費體驗。
-結 語-
不追求流量,或許才能成為最大的流量。這大概是對小河直街最好的總結和詮釋,這也對商業運營帶來了新的思考。
追求當下的網紅爆款、流量C位,這並沒有問題,也無關對錯。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加以篩選、考察,帶來與項目定位、客群定位具有更高的匹配度,是否會呈現出「1+1>2」的效果呢?
商業地產觀察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