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在古北

2020-12-14 搜狐網

  古北新區,上海西南角的一塊地域,至少居住了兩百多戶日本家庭,設有二十多家日本料理店和兩個日本人學校,有人把這裡戲稱為上海的「日本人集聚地」古北新區,上海市區西南角的一塊地域,西起虹許路,東至姚虹東路,北起延安西路(高架)與虹橋路,南至古羊路。

136公頃的土地上,居住了來自多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的居民,其中以日本和韓國人為主。非官方數據顯示,這裡至少居住了兩百多戶日本家庭,設有二十多家日本料理店和兩個日本人學校,因此也有人把這裡戲稱為上海的「日本人集聚地」。清晨6點街道還很冷清,商鋪緊閉古北新區的街道還很冷清,除了羅森等24小時便利店,從黃金城道到榮華東、西道的絕大部分商鋪大門緊閉。路上偶爾能看到幾個人在鍛鍊身體,他們從分布在這裡的名都城、華園、上城、維多利亞大廈和世紀晶園等小區跑出,跟在小區內碰到的正在遛狗的女士問好。公寓裡居住的大部分日本家庭都遵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現在,全職太太們已經起床,為丈夫和孩子準備早餐。西村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先生是某家日本電器公司派到中國來的商務代表。兒子在復旦大學讀經濟管理本科,一星期回來一次。女兒在上海中學讀高一。

  早晨8點

  路上開始熱鬧繁忙和生機勃勃

  先生們向夫人告別,乘坐班車或者公司出資租賃的汽車上班。孩子們也背上書包,帶著盒飯到路邊等待校車。路上開始變得熱鬧,但多數行人的腳步匆忙。這時的古北和上海任何其他社區一樣繁忙和生機勃勃。

  早晨10點

  在活動室向專家學習法律知識

  家樂福古北店開始營業。主婦們陸續進入超市購物,這裡有她們需要的絕大多數商品,但一些烹製日本料理所需的材料和調料只能在日式小超市購買。古北的羅森便利店有別處看不到的日本進口商品:三得利飲料、日本產方便麵和零食。西村夫人來到一家名叫「生活良品」的小店,購買食品模具。這家店的幾乎所有商品均來自日本,包括飯盒、洗漱用品、餐具,當然也賣有中國人常用的紅包。家樂福對面的小區有一間榮華居委會的辦公室和活動室。居委會的兩位工作人員正前往距這裡不遠的一區辦公室,她們熱情地和小區裡的一位日本太太打招呼。活動室裡,居委會信息小組的肖蓉在指導工作人員張貼「國際社區基本法律知識講座」的標語,他們請了一位法律專家向社區裡的全職太太教授法律知識。

  中午12點

  看日語電視臺和臺灣電視臺

  西村夫人在家吃完日本料理,瀏覽了一下前一天的《新民晚報》。她是一位擁有日本國籍的中日混血兒,中文水平很好。與在日本不同,作為全職太太的她不用幹家務。在古北,幾乎所有日本家庭都會請保姆來代做家務,這在日本是不能想像的,因為那邊很少有人付得起勞務費。西村打開電視收看衛星電視節目。她比較喜歡看日語電視臺和臺灣的電視臺,但這個時段的節目基本上都是新聞,她對此沒有太大興趣,而是打開電腦上MSN,與遠在名古屋的藤原夫人聊天。藤原夫人一年以前剛剛離開古北,回到日本。她也是因為丈夫被派到中國工作而來到上海,在這裡住了三年。回日本前,榮華居委會為她舉行了送別活動。她至今仍然向居委會發電子郵件和照片,上個月還帶著女兒回到上海來重溫古北的生活。

  下午2點

  去居委會參加美術班學習

  西村夫人按時到達居委會,參加美術班的學習。她對中國國畫十分感興趣,非常擅長畫工筆畫。美術班裡日本和韓國主婦較多,她們還參加編織班和手工班。除此之外,居委會舉辦了電腦班、英文班、中文班和合唱班。日本主婦可以在這裡認識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居民。一位日本女人來到居委會,黨支部岑副書記和一位日文翻譯接待了她。她是通過小區的物業公司找到居委會的,她的媽媽剛剛骨折,她想向居委會藉手推車。岑副書記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剛剛搬到古北的日本人碰到困難就找他們求助,包括給自己的小孩聯繫家教。隨著古北新區的發展,榮華居委會的規模也擴大到20個人左右,其中包括一位日文翻譯和英文翻譯。他們計劃在未來建立2個居委會、2個工作站和1個市民中心,為古北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下午4點

  水城南路多了一些慵懶氣息

  這時的水城南路多了一些慵懶的氣息,沿街商店裡的人多起來,年輕女人出入賣衣服和飾品的小店。在古北鑫貿購物中心裡,兩個日本小女孩在電玩店前徘徊,用日語交談一會又離開。三位穿黑色風衣的日本女人進入一家賣眼鏡、皮帶和包的地下小店,她們看上一副太陽鏡,店員開價260元,三人覺得太貴。一位二十出頭的女店員用日文和她們講價,交談幾句後,因為價格談不攏,三個人走出了這家店。短短的黃金城道開設了中國工商銀行和交通銀行等大型銀行的分理處,這時銀行裡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不過,工商銀行的24小時自助銀行間面積很小,人多的時候顯得很擁擠,而且兩臺取款機有一臺是壞的。

  下午6點

  與朋友們一起吃石鍋拌飯

  西村夫人和幾位日本朋友已經坐在了牛魔王日本料理店裡,她的先生今天出差到北京,給了她和朋友聚餐的機會。她們經常到這家店來吃石鍋拌飯。太太們喜歡聊的話題是孩子的上學問題。困擾西村夫人的是,儘管兒子在復旦大學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卻很難融入中國人群體中,交到關係密切的中國朋友。她希望兒子畢業後回日本找工作,再被派到中國來工作,這樣待遇比在中國直接就職日本公司要好得多。吃飯時,一位日本太太聊到她下周將要隨榮華居委會到杭州溼地公園去旅遊,還有一位太太說古北的公交車太少,去市中心很不方便。主婦們坐在靠窗的桌子旁,對面一桌是6位穿工廠工作服的顧客,他們一開始用日語交談,隨後又說起了上海話,讓人難以區分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餐廳裡的架子上放有日文雜誌和報紙,既有日本人在上海創辦的日文媒體,也有日本媒體。

  晚上8點

  輔導女兒學習

  日本客人出入於古羊路上的一家居酒屋,日語和韓語不絕於耳。在更為熱鬧的水城路和黃金城道,向北直至虹橋路,可以看到一些夫婦推著嬰兒車在散步,如果不聽他們說話分不出是日本人、韓國人還是香港人。在星巴克、上島等咖啡店裡,黃皮膚和白皮膚的男男女女一邊交談一邊透過玻璃看窗外。對於西村夫人來說,晚上待在家裡看看電視上上網更加愜意,還可以輔導女兒的學習。因為女兒希望今後回日本發展,所以必須加緊學習才能考上日本的大學。

  晚上10點

  停止營業,一天結束

  家樂福古北店停止了營業。對於大多數古北人來說,一天已經結束。

相關焦點

  • 日本人避難上海古北? 沒影的事!
    東方網3月25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有媒體報導,為逃避核災難,數以百計日本商人紛紛偕同家人前往上海古北地區避難,此報導被多家論壇轉載,引起社會熱議。但記者近日走訪了上海的「日本人集聚地」古北周邊多家房產中介後發現,該社區並未出現日本人因地震因素舉家入住現象。
  • 上海的古北社區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聚集地,中日韓的...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上海的古北社區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聚集地,中日韓的... 上海的古北社區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聚集地,中日韓的... 龍裡格龍 11-11 20:15 上海的古北社區是韓國人和日本人的聚集地,中日韓的文化在古北這片區域交集融合。這次我們來到了古北的一家人氣超火的韓國烤肉店,店裡的炙烤豬大腸堪稱一絕,驚奇的是,竟然還有韓國帥小哥幫我們全程烤肉?!
  • 日本國民品牌「LAOX」入駐古北家樂福
    古北家樂福曾是上海地區最早銷售進口高端產品的大賣場,很多長寧居民對這裡有著很深的感情。當擁有90年歷史的日本上市公司「LAOX」遇上古北家樂福,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讓人驚喜的古北之光自助餐
    最後一天住在古北水鎮,溜達在湯市街尋找好吃的東西,無意間發現在古關火鍋城的旁邊開了一家自助餐,是古北之光酒店的側門,一打聽是古北之光酒店的自助餐廳,價格很親民138元/人,住店客人118元/人,抱著試試看的心裡進去嘗試一下,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餐廳很大,自助品種很多,有大蝦,烤羊腿,刺身等等,還有許多熱菜,涼菜,水果,小點心,伴著優美的音樂真是享受。
  • 2014最新整理 古北日料全地圖來襲!
    論及日料愛好者的天堂,魔都必屬古北地區無疑!這裡由於日本人居住較多的天然優勢,自然少不了層出不窮的超正宗美味日料。
  • 高島屋大陸首店將入駐上海長寧古北
    長寧古北地區將大幅增加商辦項目,使得該區域從高端國際社區向宜商宜居型國際城區轉型升級,從而打造屬於自己的「曼哈頓」,長寧區發改委主任、虹橋辦主任錢雪娃在近日舉辦的一場「古北黃金城道商業論壇」上作上述透露。  錢雪娃指出,古北一期已經是上海最繁榮的城市商圈之一,最早建成的黃金城道步行街也已形成社區中心氛圍,成為社區居民的休閒娛樂中心。
  • 六大潛力板塊之古北二期
    9大強勢開發商強強聯手,在原古北新區的東側、虹橋路以南開發建設古北二期,擴張古北高級涉外區的範圍,著力打造新型的高檔居住社區。  記者探訪   記者驅車從宋園路黃金城道口進入古北二期,展現在眼前的是浩浩蕩蕩的建築群。為首的古北嘉年華庭已經在做外立面,由於二期的所有樓盤目前都還在施工階段,因此社區形態還只能從工地現場來勾勒。繞過古北嘉年華庭往西,便是二期最早開發的古北中央花園。小區在去年底就已交付使用,大理石外立面做的相當精緻考究,小區內已積聚了相當足的人氣。
  • 長寧區古北社區W040502單元E1-10地塊怎麼樣 長寧區古北社區W040...
    上海長寧區古北社區W040502單元E1-10地塊售樓諮詢電話:未知上海長寧區古北社區W040502單元E1-10地塊是上海長寧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長寧區古北社區W040502單元E1-10地塊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 開盤時間待定,
  • 難捨難分上海「小臺北」——臺胞的古北情結
    黃欣雯當時居住的地方就是臺胞們津津樂道的上海「小臺北」——上海市長寧區古北社區。在兩平方公裡多的轄區內,登記在此常住的臺胞如今超過千人。臺胞愛上古北的理由很多,「環境好」是一致公認的。改革開放40多年,這裡有了雅致的黃金城道、便利的高島屋百貨,以及多家大型超市,還有配套的各類教育和醫療設施等,加上步行可及的古北市民中心和新虹橋中心花園,即使人們步履匆匆,也經常能聽到悠揚的琴聲。
  • 長寧古北——一直被模仿,何時才能被超越?
    沒有錯,這些是每個來上海旅遊的人幾乎必去的地方,但說實話其實對於在上海生活過的人來說,這些地方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反而有一條路知名度也許不像前兩者那麼高,但只要提到它的名字,連不少老上海人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這裡高端洋氣的小資生活。  這條路就是長寧古北的黃金城道。
  • 剛剛,古北高島屋宣布不走了,繼續營業!
    剛剛,古北高島屋宣布不走了,繼續營業!官方已正式發布繼續營業的通知今年6月25日,日本高島屋董事會作出了上海高島屋解散清算的附條件決議(以8月25日上海高島屋股東會作出解散清算決議為條件)。就當時而言,上海高島屋繼續經營幾無可能,於是在6月25日發出通知,將8月25日關店之事告知了各位。
  • 古北路的一家公寓酒店,離2號線地鐵站不行10分左右
    古北路的一家公寓酒店,離2號線地鐵站不行10分左右,也算是方便的. 周邊尚嘉中心、南豐城、紅橋商務中心都差不多10多分鐘的距離,.古北日本人多,所以這家酒店日本住客也蠻多的,辦入住經常能遇到日本住客。房間小而精緻,每個空間都利用的淋淋盡致。酒店行業又一輪新風格的改造,簡潔舒適,價格也不算貴,提前定的話更優惠。
  • 古北這家小店的大廚,師出「米其林」!
    古北是尋覓地道日式料理首選之地,這裡隨便一幢寫字樓裡的居酒屋都讓人驚豔!「陣 現代居酒屋」隱身在古北SOHO的一個小角落裡,用美味治癒食客。 陣 現代居酒屋
  • 上海有個「日本村」,數十萬人長期駐紮,日本漂亮小姐姐走路很拽
    商圈是日本人在上海得主要得集中區域,據說常駐的日本人口約在十萬左右,總人數達30多萬,人們習慣稱這片區域為「日本村」。在這裡的寫字樓中,日本企業居佔據了很大的份額,這與虹橋開發區以及古北新區日本人大量聚居息息相關
  • 上海「最富裕」的一個區,低調中的奢華,將近10萬日本人定居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變好,城市越來越熱鬧,還有,人們喜歡旅行,有些人喜歡看祖國的錦繡河山,我喜歡在城市裡閒逛,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城市的魅力。上海作為中國最好的城市吸引了很多明星定居在這裡,雖然也有人推測會住在繁華的市中心浦東新區,但作為名人有選擇安靜環境的傾向,所以她們不能選擇市內,因為太吵了,人多了,被人知道了的話,就離不開身了,而且那些有錢人也不會在市區選擇,相反他們選擇那些像明星一樣安靜的環境。這個地方是上海的古北新區,明星和有錢人選擇的住宅環境到底是怎麼樣的?
  • 長寧虹橋發展的建設者方耀明:古北奮鬥 永生難忘_新聞_聚焦東方...
    改革開放以來,除了市容街貌、硬體設施的飛速更新外,人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與宏大的歷史敘事不同,我們選擇記錄普通人與虹橋的點滴故事,從微觀層面反映一個時代的風雨歷程。今天,我們走近上海美麗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方耀明,聆聽他在古北難忘的工作經歷,一起見證上海幾十年的滄桑巨變,共同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
  • 上海市中心又多了一座特型的摩天大樓:長寧區古北SOHO已投入使用
    作為上海市發展最為成熟的區,長寧區的新增建築比較少,古北SOHO的投入使用,也是非常罕見的新增摩天大樓。下面就是上海市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與虹橋路附近的地圖。長寧區古北SOHO已經投入使用,上海市中心多了一座特殊的摩天大樓
  • 古北 麵包房的「國際範兒」
    文 掌門君/林晟路在古北附近存在著許多風味不同的麵包店,大多以法式麵包為主
  • 閱讀上海100勝|古北黃金城道 融之情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92 |古北黃金城道融之情  名片  1986年,上海第一個大型高標準國際居住區古北新區興建,吸引了來自歐美及港臺、日韓等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士,這裡被稱為「小小聯合國」,很多境外人士最初也是通過古北認識上海。
  • 上海最低調的富人區,不是浦東陸家嘴,至少十萬日本人聚集於此!
    但是在上海,有一處房價可謂高出了天際,只有極其有錢之人才能買得起這裡的房子。而且據相關報到,女明星最喜歡住在這裡。看到這裡,肯定不少人會回答——上海浦東新區。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還真的不是浦東新區。雖然浦東確實是上海非常繁華的地方,景點,大學,機場等等都修建於此,因此可見其繁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