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隨著1月份進入,馬上就要進入到過年階段了。過年最開心的無外乎就是小孩子了。不僅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有最期待的一件事,那就是壓歲錢。
給壓歲錢,一直都是過年的一個習俗,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過去的習俗都被遺棄,但壓歲錢卻作為春節習俗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被保存了下來。
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
在歷史上,壓歲錢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長輩給晚輩的,表示「壓祟」,表達長輩對晚輩的關切和真誠的祝福;第二種是晚輩給老人「壓歲」的,寓意期盼老人長壽,讓年歲慢些長的寓意。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壓歲」還是「壓祟」,都已經統稱為「壓歲錢」了,而且更多的含義都是傾向於小孩子的。
壓歲錢是大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大年初一早上給?
作為中國比較重要的傳統習俗,壓歲錢的給法也是有講究的,就比如何時給壓歲錢?
不同地方對於給壓歲錢的時間有不同的規矩,有人認為應該在年三十晚上給,也有人認為應該在大年初一早上給,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說法一:在年三十晚上給
壓歲錢的由來,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傳說小時候有個叫「祟」的怪物,每年的除夕都會出來傷害小孩子。
而大人們為了防止孩子被傷害,就會用紅紙包裹著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這樣「祟」就不敢來傷害孩子了。
就這樣,除夕之夜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就被沿襲了下來,意在除夕之夜保護孩子的安全,讓孩子健健康康,更是長輩送給孩子們的「護身符」,所以很多長輩都會在大年三十晚上給孩子們壓歲錢,保佑孩子們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
說法二:在大年初一早上給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認知都有所提高,所以在壓歲錢上也有了更加新穎的看法。
有些地方的人就喜歡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給壓歲錢。大年初一是晚輩向長輩拜年的日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體現對長輩的尊重後,長輩再給晚輩壓歲錢,充分發揮了「尊敬長輩」的民族文化。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收錢,預示著這一年都會很有錢,比較「聚財」,所以說有些長輩們更喜歡在新年第一天給晚輩人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究竟是年三十晚上還是大年初一早上給壓歲錢,實在是無法統一,所以大家還是按照當地的情況來實行。
這樣給孩子壓歲錢,更有意義
如今的壓歲錢早已經變了味道,不再是以前的美好祝願,反而是大人們聯絡感情或者互相攀比的事情,甚至還出現了一些高額的壓歲錢,著實讓父母們壓力山大。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最期待的壓歲錢並不是幾百幾千,而是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額,這樣才是最實在的。不然壓歲錢給得再多,但是被父母拿走,那和沒有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給孩子壓歲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有一定的金錢觀念,可以給幾百,讓孩子買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
6歲以下的孩子,對於金錢沒有什麼實際的概念,所以大人最好少給一點,或者乾脆給孩子一些其他的新年禮物。
像這本《歡樂中國年》繪本,適應於0-10歲的孩子觀看和學習,繪本採用的是3D立體的頁面,帶有多個有趣的機關互動,讓孩子在樂趣中充分了解節日的意義。
如果大家在新年的時候,想送給小朋友們比較有新意的新年禮物,那麼這本立體繪本實在是不錯的選擇。
今日話題:你們是年三十晚上給壓歲錢還是大年初一早上給壓歲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