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將在8月15日舉行,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斷對國民黨招手,希望能夠促成「在野大聯盟」的「藍白配」,以抗衡民進黨。對此,主播出身的中生代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鍾沛君直接表明反對,因為這次補選重點不在於勝選,而在於國民黨是要展現決心。
鍾沛君,曾為伊林模特兒經紀公司籤約模特兒,TVBS新聞臺主播、記者,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發言人,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2018年代表國民黨當選臺北市大安文山區市議員。
鍾沛君表示,這次補選國民黨必須先問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是求勝還是展現決心?她認為是後者,因為現在談補選要勝出的機率很渺茫,但是展現決心是隨時都可以做,也是必須要做的。鍾沛君分析,從2018年選舉以後來看,高雄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中間選民,如果不提名或是不用國民黨提名,等於告訴高雄市民國民黨已經不想玩了。
因此,鍾沛君認為,提名展現的是國民黨要耕耘的決心,也許補選不會贏,但是要放眼2022年的選舉,甚至是2024年的「立委」選舉,因為國民黨在高雄一席「立委」都沒有。鍾沛君指出,要用這種蹲點的決心,才能告訴高雄市民,甚至擴大到臺南和屏東,「國民黨不會放棄南部」。
鍾沛君進一步分析,她認為韓國瑜在2018年也許贏的突然,但不是偶然。在韓國瑜投入高雄市長選舉之前,他就已經擔任高雄市黨部主委,也就是說,雖然韓國瑜蹲點時間不長,但確實有蹲點,民眾也感受得到政黨有沒有心在這裡耕耘。所以國民黨這次補選,必須要提一個長期蹲點的人,才能透露出這個決心。
而國民黨是否現在能提出這樣的人選?鍾沛君認為補選日期訂在8月15日,國民黨也不提罷免訴訟,是把問題單純化。這樣就把人選局限在現在有設籍在高雄的人,把戰場畫的很小,客觀上塑造出這樣的形式。鍾沛君指出,國民黨在南部還有30幾席議員,不管選民服務和法律服務都可以做到。
鍾沛君也展現誠意,承諾她現在開始到補選期間,至少會南下高雄5次,也期許自己能夠扮演一個角色,就算是舉牌、發傳單和發麵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