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芝加哥》造型分析,於細節處暗藏巧思

2020-12-17 拾肆WORKSHOP

百老匯流傳的經典音樂劇浩若繁星,「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音樂劇」系列更是數不勝數。

但有這麼一部音樂劇,它舞美極簡、風格暗黑,卻被兩次搬上電影熒幕、二度創排登上百老匯舞臺,它是全球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復排版音樂劇。

它用「蕾絲」和「大腿」為無數看客,帶來極致的黑色幽默,時至今日仍被贊為「最性感的音樂劇」。

它,就是音樂劇《芝加哥》。

很多人對《芝加哥》的第一反應,莫過於性感的「芝加哥女郎」。她們舒展著長腿,黑色蕾絲勾勒出曲線和魅惑,人性和欲望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和其他音樂劇舞臺服裝的複雜配色不同,《芝加哥》全場演員的服裝統一都是黑色。在普通人看來,這種「all black」好像有點無趣,不過就算都是黑色,每個演員的服裝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一套演出服,都是為每個演員量身定做,不僅會考量演員的體型,也會考量角色的內涵,會有獨特的細節。」導演說。

女主Roxie的扮演者Carmen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黑色服裝能強調出舞蹈的張力和特性,同時也能更好地輔助故事和情節。」

還有一個不容易被觀察到的小細節就是,雖然都穿一身黑,但所有女性角色的指甲都是紅色的,這也是化妝師的別有用心——暗示著劇中每個女性都是手染鮮血,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這便是《芝加哥》這部音樂劇造型中,所蘊含的巧思。

而正如這部劇所反映出的那樣:舞臺上的戲服能反映人物性格,甚至成為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芝加哥》,下面這5部百老匯經典音樂劇均獲得了當年託尼獎最佳服裝設計,拾肆將與您共同分享。

1. 《歌劇魅影》

《歌劇魅影》裡炫目的華服由Maria Bjornson設計,她對色彩的敏感度極強,音樂劇中許多服裝的色彩都與當時的場景與人物情緒完美融合。

驚現在假面舞會上的魅影那身猩紅「骷髏裝」全部採用手工縫製,耗時五個月才完工。有意思的是這套衣服的部分細節有點類似鬥牛場的鬥牛士,同時還借鑑了西班牙傳統宮廷服裝的式樣,腹部特別凸出,長臂的袖子被掐成了一截截的燈籠狀。

男主角「魅影」的另一套黑色鬥篷,也是《歌劇魅影》的經典造型之一。與眾人想像中的略有不同,這身衣服表面壓有鏤空的花紋,給人感覺時尚而另類。同時,其面料則是採用了一種特殊的加厚面料,因此懸垂感極好。在鬥篷的後背和領口處,還有黑色石珠做點綴,當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則會發出黑亮的光芒,以此來烘託出主角外表的冷峻。

不得不提的還有它所戴的面具。

在小說《劇院魅影》中,書名所指的神秘人物,戴著一個黑色的面具,為了遮蓋住他整個畸形的臉。但是在各種各樣的小說改編作品裡,故事裡的面具就被重新設計了。包括1943年電影版藍色的面具。

而從1986年開始改編成的音樂劇裡面,就把魅影的面具換成了白色的、平整的、只遮蓋半張臉。

最後,這個面具也變成了這部劇的logo,並且在全球風靡。大家一看到這個面具,就知道這是《劇院魅影》的海報。

相對於男演員服裝的英挺不凡,女主角克裡斯汀的服裝就要秀氣靚麗得多。束腰大裙擺的花裙,把雍容華貴的古典歌劇演員完美地烘託出來。那一套印有素雅小碎花的藍色花裙是當時歐洲宮廷盛行的服裝,收腰和裙擺就特別明顯。

此外,《歌劇魅影》的戲中戲裡,國王的服裝也是重中之重。這身衣服上全是印度風格的黃色絲穗和刺繡,加上胸部和腹部的保護盔甲,重量超過30斤。

這部劇的服裝造型基本都是18世紀的服裝,為了製作精良,還特意從英國請來專門負責製作古代服裝的裁縫進行縫紉。1987年後,該劇的服裝基本定型。此後,服裝就成為了此劇組到世界各地巡演的重要項目,光是全劇200套服裝的範本說明書就有18本,每套服裝的面料,顏色和式樣都有著嚴格的定義。

2. 《歌廳》

《歌廳》以二戰前夕的柏林為背景,以歌女薩利的視角探討了亂世中人們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服裝設計者Patricia Zipprodt以當年柏林夜總會裡面人們的真實打扮為靈感,讓薩利穿上精緻幹練的小馬甲,性感而不媚俗,正如她的性格;讓夜總會男主持佩戴嫩粉色的領結,一股可愛撲面而來。

3. 《美女與野獸》

Ann Hould-Ward的設計讓我們熟知的動畫片裡的人物三維立體地呈現在舞臺上。無論是貝爾那帶著精緻褶皺的蓬蓬裙,還是野獸王子那逼真的毛皮,都用心良苦。由於故事本身取材於17世紀的法國傳說,她就專門參照了那個年代茶壺的模樣設計了茶壺太太的戲服。

2018年,這部經典百老匯音樂劇又以全新中文版登陸中國,戲服設計師安·豪沃德為了讓《美女與野獸》全新中文版的演出服獨一無二,還特別在設計中融入了許多中國元素。例如大眾熟知的——花鳥畫,便是女主角貝兒禮服的設計靈感。

盛開的牡丹花最能代表中國,鳥兒在碧綠的花枝上吟唱,生動靈趣,與女主角貝兒美妙的歌喉相得益彰。為了將這幅美妙的花鳥畫完美地呈現在服裝上,安又想到了中國的傳統工藝——刺繡。「中國的刺繡太美了,我要用很多很多的刺繡,因為在中國有最好的刺繡工藝!」 於是,她開始尋找最好的刺繡工匠,參與到團隊的工作。從設計、打板到動手製作,前後歷時超過半年。

除了貝兒的服裝,安對於劇中其他主要角色的服裝設計也處處折射出她的巧思。比如葛時渥的造型是一座鐘,而這座鐘的錶盤也加入了中國傳統的花紋和圖案。「我希望能夠把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融入到服裝中去,希望觀眾會喜歡和享受我的設計。」

當然,《美女與野獸》這部電影的戲服設計也同樣精彩,另一著名戲服設計師傑奎琳杜蘭也用自己的方式,通過戲服詮釋出了自己對於這兩個人物的理解,並最終表現出了戲劇張力所在。

4. 《國王與我》

《國王與我》講述了英國貴族女子安娜在泰國作宮廷教師的種種,反應了東西方文化差異。它的服裝設計師Irene Sharaff在其中大膽使用濃烈的色彩,為安娜設計了一套套維多利亞時代的蓬蓬裙,為泰國國王設計了具有濃鬱當地風情的,以赤色和金色為主的開衫和闊腿褲。觀眾從服裝的色彩和設計上就已經感受到了東西方的碰撞。

5. 《獅子王》

看過迪士尼卡通《獅子王》的人,一定對電影中百獸獻壽的畫面印象深刻,但是這個故事搬上舞臺後,演員要如何變身成各種動物呢?這時,就仰賴萬能的服裝設計和化妝設計、戲偶設計一起合作將任務達成。

《獅子王》的導演 Julie Taymor ,同時也是該劇的服裝設計者。全劇服裝的明黃色基調讓你感受到了非洲大草原的一片生機。她的設計沒有死板地模仿動物的外型,而是用非洲土著元素,如條紋粗布材質突出人物的野性,比如辛巴這身行頭;同時她設計了一個個形狀迥異的面具,刀疤這個人物所佩戴的不規則稜角的面具,正符合它陰險的性格。

同時,Julie還透過精巧細膩的服裝和面具,因應各種動物的形貌,讓演員和舞者化身各式動物。比如讓演員踩高蹺、套上高高的筒狀帽子,演員就化身為長頸鹿,或是讓演員戴上獅面頭套、加上毛茸茸的披肩,獅子的模樣便呼之欲出。豺狼則以戲偶佐以連身服裝,表現佝僂奸邪感覺,以此使得演員們完成「從人變獸」的轉變。

實際上,無論是在音樂劇中還是影視作品中,好的服裝設計和與劇本和演員都同樣重要。所謂「人靠衣裝」,這一準則在音樂劇中,同樣會得到適用。因此,可以說上述幾部音樂劇的成功,離不開獨具匠心的服飾。

(圖文源自網絡,侵刪)

更多關於影視服裝設計專業知識,

請持續關注:拾肆workshop

相關焦點

  • 百老匯音樂劇經典薈萃 《芝加哥》風格獨樹一幟
    它們風格不同、題材多樣,給世界上無數音樂劇迷帶來了無儘快樂。  今年11月底,由南昌日報社和江西藝術中心主辦、南昌晚報承辦的世界級原版音樂劇《芝加哥》項目即將開啟,屆時,原汁原味的精英團隊將帶來一場盛大的音樂劇大餐,這個消息對於南昌市民來說,無疑是興奮又期待的。目前,距演出正式開始還有近兩個月時間,屆時,這場精彩的演出定會不負眾望。
  • 英文音樂劇《芝加哥》收官
    英文音樂劇《芝加哥》爆燃收官《芝加哥》南京站爆燃收官。10月21日,英文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在南京保利大劇院圓滿落幕。錯過了《芝加哥》也不要難過,下面還有更多原版劇,比如《搖滾莫扎特》、《大河之舞Ⅱ舞起狂瀾》、《猶太城》等陸續在保利大劇院上演。據了解,每場《芝加哥》演出開始前,等候進場的觀眾基本都從南京保利大劇院檢票口排到售票廳。
  • 《芝加哥》風靡全球 最佳音樂劇就是這麼高能
    &nbsp&nbsp&nbsp昨晚,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在杭州劇院舉行了首演,演出將截至本月20日。&nbsp&nbsp&nbsp&nbsp《芝加哥》作為全球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復排音樂劇,百老匯和西區歷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美國音樂劇而享譽全球。劇中展現的是一個被鎂光燈和爵士樂包圍的美國幻景。
  • 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冰城首演
    11月12-17日,被譽為百老匯最性感的音樂劇《芝加哥》首次來到哈爾濱,在哈爾濱大劇院連演7場。據哈爾濱大劇院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音樂劇《芝加哥》的服裝和道具用了5輛貨櫃車拉運,65名演職人員來到哈爾濱。
  • 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在京開演
    11月1日晚,由中演·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開演。闊別十四年後再度亮相京城,《芝加哥》首演現場座無虛席。11月1日至18日,《芝加哥》將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22場,為觀眾奉上重量級視聽盛宴。
  • 外遊記:芝加哥別具巧思的國際機場
    出發前不曉得為什麼朋友一直想去芝加哥,總覺得能代表美國的,就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地點,像是紐約自由女神、波士頓名校、洛杉磯好萊塢、舊金山金門大橋等。實際玩了三天二夜,才發現芝加哥棒的不得了,太有趣了。果然美國的每個城市都有不可取代之處,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 英文原版音樂劇《芝加哥》首演燃爆南京!
    演出之前劇院門口的隊伍,已經排到了售票廳門口;中場休息是觀眾與臺上樂隊相互揮手,最後激情打call熱烈鼓掌;演出結束之後,觀眾踩著樂隊的退場音樂,久久不願離去……講真,這些對於音樂劇《芝加哥》而言,都是小意思!
  • 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北展演出「跨年」
    音樂劇《芝加哥》開票現場(資料圖)  日前,東直門附近出現一名「芝加哥女郎」,被關在一隻「監獄」樣子的籠子裡面,引來路人駐足圍觀。這是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北京站舉行的活動,該劇將於明年1月底在北展劇場「跨年」演出。  主辦方為吸引眼球,舉辦了解救「芝加哥女郎」的活動,公開「懸賞」尋找第一批「囚籠解鎖人」,這與音樂劇《芝加哥》劇情講述荒誕律師幫助「牢獄姐妹花」從牢獄無罪釋放的劇情不謀而合。
  • 闊別14載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再來京
    闊別北京14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將於今年11月1日至18日再登京城舞臺,亮相天橋藝術中心。《芝加哥》於1975年在百老匯上演,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1996年復排後更是一舉斬獲包括託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在內的6項大獎,並連續演出至今。22年的連演紀錄,使其成為百老匯演出史上上演時間最長的復排版音樂劇。2002年電影版上映後,更是獲得了奧斯卡13項提名和6項大獎,打破了35年來歌舞片無緣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局面。《芝加哥》以其獨樹一幟的性感風格和黑色幽默,佔據著世界音樂劇的重要位置。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比電影更震撼
    原標題: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比電影更震撼   由妮可·基德曼和澤塔·瓊斯主演的好萊塢電影《芝加哥》對國內觀眾來說已經很熟悉了,而該電影正是在1996年的同名音樂劇《芝加哥》基礎上改編拍攝的。這個「正版」《芝加哥》將帶給重慶觀眾比電影更真切而純粹的百老匯戲劇化娛樂方式。
  • 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巡演到深
    《芝加哥》劇照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銳)1月2日至12日,全球殿堂級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抵達深圳,在南山文體中心劇院連演在2018年第一輪的中國巡演中,《芝加哥》走過了10座城市,此次深圳站為2019/2020年度巡演末站。近日,該劇資深主創接受了記者採訪。 被譽為音樂劇史上裡程碑之作的《芝加哥》,改編自上世紀20年代轟動一時的真實事件,講述了女舞蹈演員洛克茜·哈特和維爾瑪·凱利犯罪入獄後,在巧舌如簧的律師比利·弗林的幫助下,最終逃脫死刑並成為監獄紅人的荒誕故事。
  • 《潮流合伙人2》家族穿搭彰顯個性 陳偉霆麻辣咖啡暗藏巧思
    FOURTRY家族日常穿搭盡顯個性 同款潮品造型引種草討論FOURTRY家族第一次合體的時候,主理人陳偉霆就給大家送上了自己打理的廠牌套裝,歐陽娜娜帶了潮玩玩偶,THE9-劉雨昕則準備了配色前衛大膽的扎染衛衣。
  • 東華大學表演系15級演繹音樂劇《芝加哥》
    近日,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在東華大學上演。本次演出也是東華大學影視表演專業15級學生的畢業大戲。東華大學表演系成立至今10年有餘,一直致力於中國經典話劇教學和研究。本次音樂劇的導演、東華大學影視表演專業教師章丹丹告訴記者:「當下整個中國藝術市場大繁榮,學院提倡『時尚學院 美好生活』,我覺得有必要在教學中加入音樂劇元素,選擇芝加哥音樂劇是經典和時尚的融合,肯定受現在的學生歡迎。」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來自東華大學的學生、校友、各界嘉賓、藝術愛好者大多提前半小時至15分鐘已經入場,整場演出座無虛席,掌聲不斷。
  • 百老匯《芝加哥》來渝 「音樂劇女王」擔綱女主
    對於重慶音樂劇迷來說,音樂劇《芝加哥》的來渝演出將彌補這一遺憾。該劇誕生於1967年,作為美國百老匯史上演出時間最長的音樂劇,在全球擁有極為廣泛的觀眾緣。本次來渝演出是《芝加哥》2014中國九城巡演計劃的其中一站,也是西南地區唯一一站。演出將於1月10日-12日亮相重慶大劇院,3天連演4場。晨報聯合演出方推出讀者優惠活動,今日起持 《重慶晨報》購票,還能享受指定票價「買1送1」的大優惠。
  • 百老匯音樂劇《芝加哥》有多迷人? 故事流傳近百年 獲得無數獎項
    去年,百老匯原版音樂劇《芝加哥》在杭州演了四場,因為票不夠賣,引進方大船文化直接宣布加演。1月17日(本周四),《芝加哥》將在杭州劇院上演,這次共演出六場。 對此,大船文化總經理尤興華說,「《芝加哥》從沒來過杭州,這樣的表現也跟我們的預計很接近。」
  • 以奧斯卡獲獎電影《芝加哥》為例,探討如何成功使音樂劇電影化
    關於這部電影故事情節的討論已經很多了,而我更想探討的是,作為一部改編自音樂劇的電影,《芝加哥》如何做到成功將音樂劇電影化?@初見魚子醬好萊塢歌舞片與百老匯音樂劇一直有著緊密聯繫,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兩者相互借鑑、互相映襯,共同發展。
  • 音樂劇《芝加哥》青島連演 呈原版濃鬱美國氣息
    音樂劇《芝加哥》資料圖  百老匯歷史上演時間最長的美國音樂劇,擁有全球12種語言版本,演出跨越全球261個城市,力壓《悲慘世界音樂劇《芝加哥》由國際音樂家約翰·坎德、弗雷德·埃伯以及獲得8次託尼獎的鮑勃·福斯共同創作。自問世以來,《芝加哥》獲得了超過50項的重要獎項。其中包括託尼獎、格萊美、奧利弗和赫爾普曼獎。根據它拍成的同名電影則獲得13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影片等6項大獎,其主要歌曲《爵士春秋》被改編為5種語言發行於全世界。
  • 音樂劇《芝加哥》北京再演,諷刺娛樂至死
    新京報訊 (記者 劉臻)11月1日晚,百老匯經典音樂劇《芝加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芝加哥》曾在2004年來京開演,闊別十四年後,《芝加哥》團隊再度亮相京城。音樂劇以黑色幽默的舞臺語言講述了《芝加哥》的故事,深入挖掘人性,諷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紙醉金迷、娛樂至死的社會狀況。在開演前,《芝加哥》兩位女主演卡門·普利托利烏斯和薩曼莎·佩歐及男主演喬納森·洛斯莫夫在排練廳舉行了一個簡短的新聞發布會,在首次與中國媒體見面的同時,也接受了媒體訪問。
  • 音樂劇《芝加哥》重登百老匯 主演陣容調整
    搜狐演出訊 贏得了6項託尼獎、奧利佛獎、葛萊美獎等諸多榮耀的復排音樂劇《芝加哥(Chicago)》於2011年3月25日在百老匯重新開演。截止目前,該劇超過《噢,加爾各答(Oh! Calcutta)》,正式演出5960場,躋身百老匯劇場演出時間最長前五位。
  • 音樂劇《芝加哥》首次實現中國巡演 演出時間地點在哪購票
    ­  作為百老匯最性感的音樂劇,《芝加哥》在1996年復排後便攬獲包括託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格萊美最佳音樂劇專輯等多項國際大獎,至今已連續上演22年,是百老匯上演時間最長的美國音樂劇。2018年該劇將首次實現中國巡演並將於11月1日-18日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重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