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的公仔蠟燭、頤和園的扶貧沙棘汁、老舍故居的茶壺套裝……創意十足、京味兒濃鬱的各式文創產品在本屆服貿會上頗為吸睛。而在未來,更多帶有北京文化印記的文創產品將會「組團」上線。
作為服貿會推介交易板塊的重頭戲,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今天正式籤約,這一平臺的搭建將進一步整合北京文創資源,把北京文創品牌擦得更亮,為北京市民及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即將開放的天壇文創樣板間設計圖
搭平臺:首批入駐53家文化文物單位
在今天上午舉辦的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市公園管理中心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籤署了「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北京文化文物單位的文創產品。
記者了解到,首批入駐該平臺的文化文物單位共53家,其中既有「紅色教育基地」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也有首都圖書館、北京畫院美術館這樣的公共文化機構,還包括首都博物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等20家博物館和天壇、頤和園、慕田峪長城等近30家公園、景區。
北京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的建設,有助於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資源內涵,聚集優秀企業和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首都文創產品開發水平,促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更好地推動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挖內涵:提純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
說到文創熱,幾乎所有人都會首先想到故宮文創。僅2017年,故宮文創就實現了15億元銷售收入。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雖在文創開發方面起步較晚,但近幾年也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熱度。2018年,頤和園、動物園實現了平均每位到園遊客消費1元錢的「小目標」,文創年收入均超過千萬元。
如何由「小目標」邁向打造北京文創品牌的「大願景」,這正是北京市搭建文創產品開發平臺的目的所在。
頤和園「百鳥朝鳳」暖手寶
去年,設計周公司就已經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也做出了一些「爆款」。「我們和頤和園合作的『百鳥朝鳳』月餅銷售火爆,從選品到模具,乃至每個月餅盒上的景點故事,都做了深度設計。」設計周公司董事長王昱東告訴記者,這款產品對「百鳥朝鳳」的解讀並沒有停留在「粵繡百鳥朝鳳屏風」這件文物本身,而是通過講述百鳥朝鳳這個傳統文化故事引發更多人的共鳴,也使這盒月餅帶出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後來,他們還把「百鳥朝鳳」的圖案用在暖手寶等產品上,逐漸把它打造成頤和園的一大IP。除此之外,天壇的祈年曆、24節氣紀念門票等,也頗受歡迎。
「經過去年一年的發展,據北京公園系統的統計,平均每位到園遊客消費金額已經從1元增長到1.8元,進步還是很大的,但動起來的單位還不夠多。」王昱東希望,新平臺的搭建,能調動起更多入駐單位的積極性,讓北京文創開發再邁出一大步。
設計周與頤和園合作的「百鳥朝鳳」月餅
在他看來,文化文物單位雖然對所屬資源有一定的掌握和研究,但是,什麼資源適合開發成文創產品,需要交給更專業的團隊去調研。「文化資源的梳理是個大活,既要帶著一定的文化傳播目標,又要具有一定的市場化眼光。」他認為,這一平臺就是要舉全市之力,把北京文化的根刨出來,把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提純出來。「這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把它做紮實了,大量的IP會批量產生,而這些文化IP,將成為北京最重要的軟實力。」
王昱東表示,設計周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發動全國乃至全球的優秀設計師為北京文創平臺做設計,把北京故事視覺化,更好地傳播出去。
開新店:打造北京文創樣板間
從故宮的「寶蘊樓」品牌,到網紅的角樓咖啡,背後都有文服公司的深度參與。「我們會把開發故宮文創的經驗,運用到北京文創平臺上」,文服公司總經理王京表示。
「文博單位有資源,但出於體制機制的問題,欠缺市場資源整合能力,而企業有市場化運營的經驗,也有創造商業價值的熱情,唯獨沒有資源。」他認為,北京文創平臺恰恰將資源、人才、資本三方面有機結合了起來,打通了文創產業的三要素。
王京透露,目前文服公司正在著力打造北京文創樣板間。「這起源於我們在故宮神武門外建的一個小型商業街區,其中有角樓餐廳、角樓咖啡和文創商店,融合了幾種業態,銷售非常火。」
接下來,天壇文創樣板間也將於十一前後面向公眾開放。其中,位於東二門附近的店鋪以「福飲」命名,是一家具有文化韻味的特色茶飲店。另一家店鋪坐落於回音壁一側,店內將設置文創商品售賣區和「美映」攝影棚。遊客在此不僅可以拍攝天壇各個景點的照片,還可以「打卡」北京其他地標景點。
呆萌小鳥化身齊白石藝術文創形象代言
【案例】
北京畫院美術館:化齊白石畫韻為產品匠心
別以為只有故宮、頤和園這樣的大IP適合做文創開發,小而美的機構也能做出自己的特點。
以收藏、陳列、研究齊白石作品為特色的北京畫院美術館,一直在圍繞齊白石做文創。「十年前,我們做過一套齊白石工筆草蟲的盤子,藝術家用淺浮雕的方式把草蟲雕在白盤子上,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來,但一旦吃完剩下菜湯在盤中,就能看到這份驚喜。」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告訴記者,他早就意識到,做文創不是簡單地把藝術家作品印在文化衫上,而是要找到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在設計上也要有匠心。
1919年,齊白石偶然發現地磚上有石漿印子,形狀像一隻小鳥,於是就是拿來一張紙,把其形象描摹了下來,並題字「真有天然之趣」。去年,北京畫院給這隻小鳥慶祝了100歲生日,還把它做成了呆萌有趣的卡通形象,取名「趣兒」。根據這一形象開發的工作證、行李牌等文創產品非常受歡迎。
「雖然我們做了不少嘗試,但無論從人力、物力還是制度建設上,還是有所欠缺。」吳洪亮希望,藉助北京文創平臺的搭建,北京畫院美術館的文創產品能夠在設計、質量和銷量上都有所提升。
玉淵潭櫻花冰淇淋
玉淵潭公園:圍繞櫻花做足文創「花樣」
到玉淵潭賞櫻,已經成為不少北京市民春季必打卡的活動之一。這幾年,玉淵潭的文創也圍繞櫻花做足了「花樣」。喝一瓶「小櫻」汽水,買一份別致的櫻花手伴禮,逐漸成為遊客們賞櫻的標配。
這其中,櫻花冰淇淋最為「網紅」,它也成為朋友圈裡出現頻次最高的公園文創。「經過幾年的培育,櫻花冰淇淋已經成為了玉淵潭新的文創品牌。」玉淵潭公園管理科副科長郭欣告訴記者,因為疫情公園採取預約限流,但櫻花冰淇淋的銷售態勢一直很好。往年可能只在櫻花季期間熱賣,今年則一直保持了持續的熱度,不少錯過櫻花季的遊客現在還特意來買一支櫻花冰淇淋,彌補遺憾。
玉淵潭正在舉辦的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
她透露,玉淵潭的文創新店將於近期開門迎客,玉淵潭為新店自主開發的一系列文創新品正在服貿會上展示。此外,正在玉淵潭舉辦的「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也將持續至年底,它是園林藝術與現代科技跨界融合的新嘗試,是基於城市公園景觀地緣優勢,助力北京夜經濟繁榮發展的公園新文創,不僅豐富了遊客的夜間遊園體驗,更是將歷史名園的生態景觀及現代科技的內在活力充分展示,實現價值拓展,形成了北京市民夜間遊覽新的打卡地之一。
談到對北京文創平臺的期待,郭欣表示:「玉淵潭將進一步做好文創工作,豐富產品設計,為平臺提供更好的資源,通過與平臺的互助合作,打造文創品牌,提升公園的社會形象。」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俐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