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成立,53家單位首批入駐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天壇的公仔蠟燭、頤和園的扶貧沙棘汁、老舍故居的茶壺套裝……創意十足、京味兒濃鬱的各式文創產品在本屆服貿會上頗為吸睛。未來,將有更多帶有北京文化印記的文創產品「組團」上線。作為服貿會推介交易板塊的重頭戲,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今天正式籤約,這一平臺的搭建將進一步整合北京文創資源,把北京文創品牌擦得更亮,為北京市民及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資料圖,武亦彬 攝

觀展·解碼

搭平臺

首批入駐53家文化文物單位

在上午舉辦的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市公園管理中心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籤署了「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北京文化文物單位的文創產品。

首批入駐該平臺的文化文物單位共53家,其中既有「紅色教育基地」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也有首都圖書館、北京畫院美術館這樣的公共文化機構,還包括首都博物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等20家博物館和天壇、頤和園、慕田峪長城等公園、景區。

北京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的建設,有助於創新體制機制,深入挖掘文化文物資源內涵,聚集優秀企業和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首都文創產品開發水平。」

挖內涵

提純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

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雖在文創開發方面起步較晚,但近幾年漸成規模。2018年,頤和園、動物園實現了平均每位到園遊客消費1元錢的「小目標」,文創年收入均超過千萬元。由「小目標」邁向打造北京文創品牌的「大願景」,這正是北京市搭建文創產品開發平臺的目的所在。

去年,設計周公司與頤和園合作的「百鳥朝鳳」月餅銷售火爆。設計周公司董事長王昱東告訴記者,這款產品對「百鳥朝鳳」的解讀並沒有停留在「粵繡百鳥朝鳳屏風」文物本身,而是通過講述「百鳥朝鳳」傳統文化故事引發更多人的共鳴。後來,「百鳥朝鳳」圖案又應用在暖手寶等產品上,逐漸成為頤和園的一大IP。除此之外,天壇的祈年曆、二十四節氣紀念門票等,也頗受歡迎。

王昱東希望,新平臺的搭建,能調動起更多入駐單位的積極性,通過平臺舉全市之力,把最能代表北京的元素提純出來,讓北京文創開發再邁出一大步。「做紮實了,大量的IP會產生,這些文化IP將成為北京重要的軟實力。」

開新店

打造北京文創樣板間

從故宮的「寶蘊樓」品牌,到網紅的角樓咖啡,背後都有文服公司的深度參與。「我們會把開發故宮文創的經驗,運用到北京文創平臺上。」文服公司總經理王京表示。「文博單位有資源,但欠缺市場資源整合能力,而企業有市場化運營的經驗,也有創造商業價值的熱情,唯獨沒有資源。」王京認為,北京文創平臺將資源、人才、資本三方面有機結合起來,打通了文創產業的三要素。

王京透露,目前文服公司正在著力打造北京文創樣板間。「這起源於我們在故宮神武門外建的一個小型商業街區,其中有角樓餐廳、角樓咖啡和文創商店,融合了幾種業態,銷售非常火。」

接下來,天壇文創樣板間也將於「十一」前後向公眾開放。其中,位於東二門附近的店鋪以「福飲」命名,是一家具有文化韻味的特色茶飲店。另一家店鋪坐落於回音壁一側。

觀展·亮點

【文創案例】

北京畫院美術館

在齊白石畫韻中融入匠心

並非只有故宮、頤和園這樣的大IP適合做文創開發,小而美的機構也能做出自己的特點。

以收藏、陳列、研究齊白石作品為特色的北京畫院美術館,一直圍繞齊白石做文創。「十年前,我們做過一套齊白石工筆草蟲的盤子,藝術家以淺浮雕的方式把草蟲雕在白盤上。」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告訴記者,做文創要找到作品背後的文化內涵,在設計上也要有匠心。

1919年,齊白石偶然發現地磚上有石漿印子,形狀像一隻小鳥,於是就拿來一張紙描摹下來,並題字「真有天然之趣」。去年,北京畫院給這隻小鳥慶祝了100歲生日,還把它做成了呆萌有趣的卡通形象,取名「趣兒」。根據這一形象開發的工作證、行李牌等文創產品受到消費者歡迎。吳洪亮希望,藉助北京文創平臺的搭建,北京畫院美術館的文創產品能夠在設計、質量和銷量上都有所提升。

玉淵潭公園

圍繞櫻花做足文創「花樣」

到玉淵潭賞櫻,喝一瓶「小櫻」汽水,買一份別致的櫻花伴手禮,已經成為遊客們的標配。這幾年,玉淵潭的文創圍繞櫻花做足了「花樣」。

在這些櫻花文創產品中,櫻花冰淇淋最受歡迎。玉淵潭公園管理科副科長郭欣告訴記者,雖然疫情期間公園限流,但櫻花冰淇淋的銷售態勢一直很好,不少錯過櫻花季的遊客還特意來買一個櫻花冰淇淋彌補遺憾。

郭欣透露,玉淵潭的文創新店將於近期開門迎客,為新店自主開發的一系列文創新品正在服貿會上展示。此外,園內正在舉辦的「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也是助力北京夜經濟繁榮的公園新文創,體驗展將持續至年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俐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北京文化文物單位建立統一文創開發平臺
    作為服貿會推介交易板塊的重頭戲,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今天正式籤約,這一平臺的搭建將進一步整合北京文創資源,把北京文創品牌擦得更亮,為北京市民及遊客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即將開放的天壇文創樣板間設計圖搭平臺:首批入駐53家文化文物單位在今天上午舉辦的第七屆北京市文化融合發展項目合作推介會上,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園林綠化局、市公園管理中心與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國際設計周有限公司籤署了「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平臺戰略合作協議
  • 東城多家單位被授予北京市版權保護示範單位、示範園區
    會上,東城區推薦的中化創新(北京)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被評為「北京市版權保護示範單位」;東城區的77文創園(美術館)園區、詠園、人民美術文化園等3個園區被評為「北京市版權保護示範園區」;東城區的77文創園(美術館)園區和人民美術文化園成為版權服務中心授牌園區。
  • 33家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出爐
    1月25日,北京市正式發布33家首批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名單。產業鏈完善、服務體系健全、管理運營規範、運營效益顯著是上榜園區的共同特點。當前,北京正處在由城市發展轉向首都發展的關鍵節點,面臨著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深刻轉型。
  • 文物保護廣州在行動!15項優秀文創產品成首批推薦案例
    適值2020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6月9日上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主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產品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聚賢堂正式舉行。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第305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文博單位如火如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制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是否享有權利?館藏單位能否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館藏單位就藏品能夠授權第三方何種權利?
  • 1000多家文創開發機構、3000餘件文創產品匯集成都,接下來三天有看...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 攝影 向宇12月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拉開帷幕。此次活動以「大文創·新文旅」為主題,包括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及四川文創精品推介、「天府文創大賽」、「四川文創集市」線上開市線下授牌、發布《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名錄》及中國文化和旅遊企業品牌價值TOP50榜單、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年會、文創交流路演等系列活動。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2019年8月,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許多博物館入駐電商平臺,2018年,在淘寶、天貓逛博物館旗艦店的訪問達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1億用戶為「90後」。與「乾隆皇帝」有關的貼紙、扇子、帆布袋、耳機等產品,兩年內營業額翻了6倍以上。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等部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
    推進文化文物單位各類文化資源的系統梳理、分類整理和數位化進程,明確可供開發資源。用好用活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鼓勵依託高新技術創新文化資源展示方式,提升體驗性和互動性。支持數字文化、文化信息資源庫建設,用好各類已有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平臺,面向社會提供智慧財產權許可服務,促進文化資源社會共享和深度發掘利用。  (四)提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水平。
  • ...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
    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現場。  12月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拉開帷幕。  此次活動以「大文創·新文旅」為主題,包括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及四川文創精品推介、「四川文創集市」線上開市線下授牌、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年會、文創交流路演等系列活動。
  • 鼓勵開發文創產品 推進考古前置改革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品十分火爆,以文物博物館單位所藏文物為IP設計的產品尤其受歡迎。湖南省博物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花明樓劉少奇同志紀念館3家博物館被列入92家首批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成績亮眼。截至2019年底,3家單位3年開發文創產品800餘種,實現銷售收入2200餘萬元,在全國排名靠前。
  • 我館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籤署「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設計」合作框架協議,打造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眾包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加快兩岸高校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落實國家文物局
  • 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文創分會成立,姚戈任會長
    新京報訊(記者 於夢兒)為更好推動北京文創與旅遊行業的融合,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文創分會於近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文創分會成立初衷在於凝聚優秀的文創資源,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用文化為旅遊賦能,讓旅遊傳播文化,把文化創新創意深入到旅遊市場的各個環節,共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成員單位由北京多家文創運營機構及文創相關服務企業組成。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臨汾成立
    國家文物局歷來高度重視山西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多次對我省的博物館文創事業發展給予指導,提出要求,並對此次大會的召開和專委會的組建表示祝賀。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是山西省博物館協會擬設的六大專委會之一,也是省博物館協會成立的第三個專委會,由臨汾市博物館牽頭組建。
  • 22家博物館最新文創產品將亮相
    昨日,新京報記者探訪了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文創產品展區和文化體育融合展區。  看點1觀眾可現場領略文物修復  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展區聚焦「讓文物活起來」,展示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開展的重要探索及最新成果。
  • 一個館長關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的深度思考
    11月印發了 《關於公布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名單的通知》,全國 92家博物館入選,南京博物院位列其中。  2016年12月,印發了《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的通知》,創造性地把文化創意產品定義為「具有創造性的特展臨展、服務公眾的社會教育項目和文化創意衍生商品」等內容;  2017年3月,江蘇省文化廳、文物局確定37家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要求試點單位在「創新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模式
  • 「紅色文創聯盟」成立,探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
    近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創」研討會暨「紅色文創聯盟」成立大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來自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市文促中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香山革命紀念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博物館、景區,美團、阿里巴巴、清華大學文創研究院、北京文投等機構的60餘位各界專家、代表圍繞「文旅融合背景下紅色文創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這一主題從不同視角深入探討,並共同見證全國首個「紅色文創聯盟」的成立。
  • 18家四川文創聯盟專委會:2021年四川文創這麼幹!
    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遊勇,文旅廳資源開發處處長張肖,文旅廳資源開發處一級調研員李曉林,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魏湘軍,四川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張晶,文旅廳培訓中心副主任汪晨雨,首批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18家專委會理事代表及4家籌備專委會代表參加會議。
  • 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文創大會舉辦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鄒本堃)12月7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文創大會,將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舉辦。本次活動旨在構建行業交流平臺,引導開發更多符合生活需求的文創產品和更具文化內涵的旅遊商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需求。據介紹,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四川省文創大會分為交流活動和產品展示兩大板塊,其中交流活動將於12月7日舉辦,邀請創意產業鏈各環節的領軍人物展開交流研討。
  • 北京文博|讓北京歷史文化的金名片更加亮麗 服貿會文物及博物館...
    展區將首次推出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北京市文物局和天竺綜合保稅區等單位共同打造的「國際文物交流平臺」,發布《文物進出境數據報告》《文物輸出的影響力報告》《文物價值報告》以及文物科技相關裝備,充分體現文博事業發展國內國際服務水平及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