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記者在北京、廣東、新疆等地調研發現,一些文博單位在文創開發上的嘗試與創新取得較好的效果,文創正在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新抓手,吸引年輕一代更好地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播中來。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文創開發還存在機制束縛、創意不足以及文化解讀偏差的問題,文創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記者走訪北京、廣東、新疆等地看到,博物館等文化場所成為節假日的熱門旅遊地。隨著消費升級,既承載文化元素又切合新消費群體命脈的文創產品成為消費新時尚。

故宮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等博物館的文創商店成為遊客熱門打卡點,在烏魯木齊,具有當地文化元素、個性小巧的文創產品十分暢銷。這些文創產品不僅受到外地遊客的喜愛,也吸引本地青年成為「粉絲」。他們通過購買、贈送這些產品,表達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

「讓文物活起來」正在成為博物館界文創開發的共識,文創讓傳統文化得到現代化的闡釋,正在成為傳播傳統文化、讓文物「活躍」在年輕群體中的重要載體。

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元素正在率先「活」起來。2019年8月,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發布的《新文創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許多博物館入駐電商平臺,2018年,在淘寶、天貓逛博物館旗艦店的訪問達16億人次,是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1億用戶為「90後」。與「乾隆皇帝」有關的貼紙、扇子、帆布袋、耳機等產品,兩年內營業額翻了6倍以上。

除了傳統的筆記本、日曆等日用品外,文創產品的形式也日益多元,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方法進行互動融合,並以年輕人喜歡的時尚方式進行「活化」表達和現代化的詮釋,讓傳統文化變得「潮」起來。

一些博物館選擇與遊戲廠商、文創公司合作,採用數字文化這種世界年輕人的「通用語言」傳播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故宮博物院、敦煌博物院等與騰訊、網易等遊戲廠商合作開發手機遊戲、微信小程序等,讓建築、國畫、壁畫等在年輕一代中流行起來。

此外,VR、AR、AI、5G直播、沉浸式展覽等多種技術手段和形式也不斷應用於文創中,深入挖掘各地文化內涵,文創業態進一步豐富,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

三大問題束縛文創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故宮博物院等優秀文創案例珠玉在前,但目前掌握大量傳統文化資源的文化文物單位難以複製效仿,當前國內文創發展仍受諸多限制,活力亟待持續釋放。

文創開發機制不順。廣東省博物館副館長陳邵峰表示,目前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的體制機制上有所突破,但尚未完全理順,實施細則尚不明確。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楊代友認為,由於在財政資金、激勵機制、企業經營、稅收、人事等方面政策執行不明確,文創試點單位在文創工作推進中有觀望情緒,職工從事文創開發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阻,不想幹、不敢幹、不會幹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些文創企業主動聯繫文博單位開發產品,卻被拒絕的情況時有發生。

創意能力不足,文創產品質量、營銷手段仍需提升。當前多數文創開發的思路還只是把文化屬性圖文附加在現有的簡單產品上,低質、雷同。一些博物館文創部門負責人表示,文化和高科技結合優質文創產品往往需要大量精英創意人才團隊來打造,而目前技術和創意兼備、原創能力和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人才缺乏,且人才培養與實踐需求錯位,「人才找不到市場」與「市場找不到人才」現象並存。

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陳少峰說,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文創產業鏈尚未完全打通,營銷方式相對單一。例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開發的藝術衍生品數量達2萬餘種,年銷售額高達4億至5億美元,佔其全部收入的80%。我國文創產品的創造力還相對匱乏,宜借鑑發達國家成熟的宣傳營銷方式。

文創開發中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和傳播水平參差不齊。陳邵峰、楊代友等人表示,文創核心在於「文化內核」。文創開發不單是文化元素的解構整合,更應要求文化的準確傳達解釋,而在開發中一些文創公司對文物本體故事的挖掘不夠,專業人才不足,導致文化解讀不深,文化內容不足。

當前文博單位與公司合作開發遊戲、動漫等「承載社會價值的文化創新產品」,業內專家學者對此表示一定擔憂。廣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謝開來認為,市場化遊戲追求傳統文化元素的本質是增加用戶對遊戲的黏性,這與文博單位的出發點截然不同。一些遊戲廠商對歷史文化的理解不夠到位,遊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存在娛樂化和媚俗化傾向。

此外,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禁忌」等制約仍然存在。

探索文創發展有效路徑

業內人士認為,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創意產業的方法進行互動融合是文創的重點,建議借鑑文創行業內的一些有益的嘗試,探索文創發展有效路徑。

優化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力量合作機制,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文創產品開發。楊代友等人建議,文創開發仍需相對靈活、明確開放的政策措施,解決文化事業單位、企業的後顧之憂。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探索文物資源IP的推廣、利用和交易,實現文物資源共享利用、挖掘創新,推動文創產品從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到品牌推廣的全產業鏈打造。

文博單位聯手高校、企業,培養文創人才。針對文化文物單位專業創意設計人才短缺,難以將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文創產品的情況,一些博物館嘗試與高校、企業等機構聯合,將博物館打造為教學及課堂實踐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培養文創人才。

如廣東省博物館和設計院校、企業合作培養創意人才,組織了自主設計團隊、特許生產企業設計團隊、館校合作設計資源、專業設計機構組成的研發力量,促進創意成果的產品轉化。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的文創課堂設置在博物館內,館方專家學者對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幫助師生更好理解闡釋傳統文化。

挖掘文物資源,利用新技術手段開發文化資源。目前,多地政府部門牽頭對文化資源進行梳理,並鼓勵博物館與科技企業合作,將館藏資源數位化,豐富文創設計素材庫。廣州歐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多家文博單位打造智慧博物館,從文化保護和傳播的角度對文物進行數位化採集和呈現。副董事長王勇說,利用數位化、虛擬化技術使文物資源標準化、數位化、智能化、可視化、網絡化,有利於文創進一步開發,將文化傳播地更遠。

相關焦點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記者在北京、廣東、新疆等地調研發現,一些文博單位在文創開發上的嘗試與創新取得較好的效果,文創正在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新抓手,吸引年輕一代更好地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播中來。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文創開發還存在機制束縛、創意不足以及文化解讀偏差的問題,文創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 文創產品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載體
    記者在北京、廣東、新疆等地調研發現,一些文博單位在文創開發上的嘗試與創新取得較好的效果,文創正在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新抓手,吸引年輕一代更好地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播中來。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文創開發還存在機制束縛、創意不足以及文化解讀偏差的問題,文創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 「傳統工藝+巖畫」 讓非遺產品成為傳播寧夏文化的有效載體
    來自全區參加「傳統工藝+巖畫」研修班的全體學員與參會的專家、嘉賓和遊客面對面,近距離見證了一場「傳統工藝+巖畫」文創作品展暨研討推廣公開課」的舉辦。此次研修班的舉辦旨在將寧夏傳統工藝與悠久的寧夏巖畫這張「寧夏文化名片」結合起來,增加傳承活力,快速推動我區文化走出去,實現我區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實踐活動。
  • 以數位技術創新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對文化而言,數位技術不僅是文化生產要素和載體,也形成新的文化業態,進而塑造文化新生態,開闢文化創造新語境。中國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相遇,會碰撞出嶄新文化產品,帶來豐富別樣的文化體驗。新技術手段已經深入影響文化生產方式、傳播方式、消費方式,催生文化生產新業態、新生態。例如,2018年用戶已超4億的中國網絡文學,成為影視文學最大來源,且受到海外讀者追捧。
  • 故宮文創這樣造品牌 運用多種方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故宮文創官網)故宮的雪、故宮的貓、故宮文創、故宮展覽,如今,故宮已不再僅僅是一座博物館,更是利用文化創意產品走進百姓生活的一個樣板。作為一個擁有近600年歷史的文化符號,故宮擁有眾多皇宮建築群、文物古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象徵。近年來,在文創產業帶動下,故宮化身成為「網紅」。
  • 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博物館文創」產業潛力巨大
    昨日,本報記者專訪了王鋒鈞,談及文創產業的未來發展,他認為,不管是博物館文創產業,還是其他領域的文創產業,都需要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念升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好生活環境塑造和日常用品開發兩條路徑。」「唐小西」等文創產品受歡迎小到一枚凝結歷史元素的徽章,大到拔地而起的創意產業園,文創產業如今在西安彰顯蓬勃活力,其中,博物館文創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多元的文化服務。
  • 如何打造優秀傳統文化IP之「新文創篇」
    優秀的傳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以更親切、更生活化地姿態走近普通人,文化價值通過市場價值實現了傳播放大。  文化學者侯印國認為,當下很多年輕人願意為傳統文化貢獻購買力,在文創產品購買上,他們更注重產品的文化內涵、創意設計和實用性。在了解傳統文化的方式選擇上,80.5%的年輕人通過網絡媒介了解傳統文化。
  • 文創產品創新開發 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士忠 湯贇瑞 張東)曲阜市依託資源富集優勢,創新元素技藝,加大文創產品研發力度,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體驗感比較強,而且這個很直觀,現在年輕人可能都比較喜歡這些東西。」這款伴手禮以孔子、文廟、古建築等IP為設計主旨,一經推出,憑藉濃厚的文化氣息、新穎的設計、豐富的內涵,贏得了眾多遊客喜愛。「遊客在遊覽孔府孔廟後,增加了一些創意禮品的體驗,感受到了文創產品的藝術感染力。」夫子文創·文廟伴手禮聯盟經理江中海說。萬國古建是一家從事古建磚雕、古建木質構件以及工藝品設計生產的公司。
  • 網絡如何更好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資源,但如果不注重傳承,就無法體現其價值和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活在當下,必須藉助有效的傳播途徑,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絡媒介已成為信息交流和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使整個文化傳播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利用網絡媒介有效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其發揚光大,成為當下社會文化建設面臨的重要命題。
  • 文創產品=文化+創意+產品?
    於是,不少跟貓沾上邊的產品很容易一夜爆紅,之前故宮出品的文創產品中有關貓玩偶及其形象的,都收穫了很高的關注度。貓爪杯不只是一個杯子,而成為了一種潮流文化的載體,這是貓爪杯熱銷的內在邏輯。當下的社會文化極為多元,一件文創產品要「走紅」,在文化上有所歸屬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 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傳統文化禮品
    這幾年,文創產品盛行,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也漸漸走入我們的生活。中國文化是文明的基礎。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根基。而文化禮品的傳播就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和載體。文化禮品往往都有寓意在裡面,這是老祖宗賦予的。而這也是文化禮品區別於其他形式禮品的優勢。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文化產品,也越來越多人願意為文化消費。
  • 文創產品「帶的走的文化」
    「一體型」文創產品指的是:某種文創內容與其對應的產品載體及結合方式,以特定的關係結合為一體,同時,其中的文創內容脫離此種關係的產品載體後無法獨立存在,或無法再次與其它廣泛的產品載體進行結合,因此「內容、載體、方式」三種條件形成了特定「一體化」關係。
  • 文創產品創新開發 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濟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士忠 湯贇瑞 張東)曲阜市依託資源富集優勢,創新元素技藝,加大文創產品研發力度,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體驗感比較強,而且這個很直觀,現在年輕人可能都比較喜歡這些東西。」這款伴手禮以孔子、文廟、古建築等IP為設計主旨,一經推出,憑藉濃厚的文化氣息、新穎的設計、豐富的內涵,贏得了眾多遊客喜愛。「遊客在遊覽孔府孔廟後,增加了一些創意禮品的體驗,感受到了文創產品的藝術感染力。」夫子文創·文廟伴手禮聯盟經理江中海說。萬國古建是一家從事古建磚雕、古建木質構件以及工藝品設計生產的公司。
  • 文創產品——「帶的走的文化」
    」文創產品以「文創內容」、「產品載體」、「結合方式」的融合作為核心點。「一體型」文創產品指的是:某種文創內容與其對應的產品載體及結合方式,以特定的關係結合為一體,同時,其中的文創內容脫離此種關係的產品載體後無法獨立存在,或無法再次與其它廣泛的產品載體進行結合,因此「內容、載體、方式」三種條件形成了特定「一體化」關係。
  • 讓博物館文創產品講述陝西故事
    擁有9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的陝西,應該如何利用博物館的優勢資源讓更多遊客了解陝西的歷史文化?以陝西特色傳統文化為原型開發的文創產品又該如何跨界「出圈」?激活博物館潛能讓歷史文化融入生活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文創產品正成為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
  • 傳統文化傳播創新呈現出時代特點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創新傳播是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從國家到個體,從政策到市場,我們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創新的時代新特點。
  • 辭賦竹簡文創產品 宣傳惠州歷史文化
    近日,一部反映惠州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資源的辭賦竹簡文創產品成功上市。該文創產品由作家周后運領銜策劃,把羅浮山、南崑山、葛洪、鄧演達等代表惠州元素的形象採取現代工藝刻在竹簡上,每個竹簡還配上自己創作發表過的《羅浮山賦》《南崑山賦》《葛洪賦》《鄧演達賦》等詩詞辭賦,製成了辭賦竹簡文創產品。據介紹,這也是惠州首部辭賦竹簡文創產品。
  • 辭賦竹簡文創產品 宣傳惠州歷史文化
    近日,一部反映惠州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資源的辭賦竹簡文創產品成功上市。該文創產品由作家周后運領銜策劃,把羅浮山、南崑山、葛洪、鄧演達等代表惠州元素的形象採取現代工藝刻在竹簡上,每個竹簡還配上自己創作發表過的《羅浮山賦》《南崑山賦》《葛洪賦》《鄧演達賦》等詩詞辭賦,製成了辭賦竹簡文創產品。據介紹,這也是惠州首部辭賦竹簡文創產品。
  • 伴手禮成為城市文化載體,泉城元素玩出「花」-文創碰上夏雨荷
    「夏雨荷」展示文創產品。當你的外地朋友提到濟南,他們會想到什麼?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是千佛山、趵突泉等經典地標?在濟南,有很多文創企業致力於把這些元素打造成城市IP、設計成極具藝術感的生活用品,讓泉城文化被帶走、被傳播。
  • 魯曉寅:創新融合傳統文化與數位技術 打造喜聞樂見的文創產品
    12月2日下午,2020年「故宮以東×有夢有趣有你——完美世界文創校園設計大賽」頒獎典禮在京城圓滿落幕。頒獎典禮結束之後,完美世界總裁、完美世界遊戲CEO魯曉寅和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雪敏共同接受媒體專訪,詳細介紹了文創大賽的創辦理念和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