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3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 盼"把根留住"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 於海珍  昨日(4月18日)從市規劃局獲悉,為了更好地保護天津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五大道等歷史文化街區的歷史文化風貌,提升整體環境品質,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天津已經編制完成了解放北路、解放南路、海河、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廂、勸業場、中心花園、承德道、鞍山道等13處天津重點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並向社會公示。

  其中,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西洋古典風格為特色的、天津近代金融辦公建築集中區;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德式風格建築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天津小洋樓」最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天津近代商業建築群為特色的城市中心商業文化街區;中心花園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放射狀路網格局及花園別墅為典型特徵的、具有法式風貌特徵的商業文化街區;承德道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承德道為重要軸線、以法式住宅建築為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海河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和大都市魅力的文化景觀走廊;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中國北方傳統城市格局為典型特徵的商住綜合街區;鞍山道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窄街巷、密路網」街巷格局及歷史性居住建築為典型特徵的商住綜合街區;赤峰道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歷史名人故居為典型代表的天津近代生活街區;古文化街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傳統商業、旅遊服務為主要功能,體現天津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一宮花園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意式及奧式風貌為特徵、以文化展示和休閒商業為主導的混合型歷史文化街區;估衣街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天津獨特的商業文化街區。

  定位:以西洋古典風格為特色

  天津近代金融辦公建築集中區

  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其四至範圍按順時針依次為:張自忠路、臺兒莊路、保定道、大沽北路、營口道、吉林路。總用地面積44.8公頃。此次出臺的保護規劃中,解放北路地區被定位為「以西洋古典風格為特色的、天津近代金融辦公建築集中區」。

  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英法租界銀行辦公區,街道兩側有歷史上形成的西洋古典風格的金融辦公建築群體,以莊重典雅的建築形象、品質精良的建築細部而著稱,集中體現近代中國的金融業百年發展歷程,是最具保護價值的城市特色資源。同時,沿大沽北路東側和津灣廣場地區,近年來大量建造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商業辦公類建築,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縱橫交錯街道格局將被保護

  由於歷史原因,解放北路形成了通達海河、縱橫交錯、尺度適中的街道格局,界面完整、綠樹成蔭的街道空間,是具有保護價值的城市特色資源。沿海河自然彎曲形成的城市景觀,從大沽北路可步行抵達海河濱水的10條橫向道路,在濃鬱的歷史人文氛圍中獨特的步行體驗,也是本街區尚待挖掘與保護的城市特色資源。

  保護本街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街區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保護大量建築形式各異的殖民地公共建築和居住建築、通達海河的方格路網、連續並富有變化的街巷空間,幽雅舒適的整體環境氛圍,保護與天津近現代事件、名人活動相關的重要歷史場所、名人故居、歷史街道等歷史文化資源,整體延續城市歷史文化脈絡。

  解放北路等6條道路不拓寬

  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解放北路、大連道、大同道、營口道、承德道、赤峰道共6條道路被劃定為一類歷史街道,根據規劃,這6條道路應維持現有走向、線型及寬度。道路規劃紅線寬度、道路轉彎半徑、道路斷面形式應當保持現狀或恢復歷史上的道路紅線寬度和轉彎半徑,不得拓寬或壓縮。

  街區內的張自忠路、臺兒莊路、吉林路、長春道、濱江道、哈爾濱道共6條道路被劃定為二類歷史街道,根據規劃,這6條道路的道路規劃紅線寬度,除保護現狀或恢復歷史上的道路紅線寬度外,可根據沿線保護建築的位置、交通、行道樹、綠化等因素予以適當調整。

  振德裡、復新樓等街巷被劃定為歷史街巷,歷史街巷應維持現有走向、線型及寬度,不允許任意拓寬或取消,並應維持並恢復兩側沿街建築歷史形成的高度和特徵。

  建築表面禁用耀眼華麗顏色

  在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街坊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12米。街區內保護建築不做退讓規劃道路紅線的規定。本街坊或相鄰街坊有保護建築時,新建、改建、擴建建築退線可與相鄰周邊保護建築退線保持一致,且主體建築與一層的附屬建築可分別對待。當建築的沿街長度超過20米時,必須採用適當的凹凸變化以打破單調的感覺。

  建築表面色彩的主色調應與周邊原有特徵相一致,包括:自然的磚色,淺淡的暖色,柔和的顏色。禁止使用與解放北路地區原有風格不一致的顏色,特別是除灰色系以外的冷色或耀眼華麗的顏色。

  交通

  地鐵3、4號線在街區內設站

  地鐵3號線(張家窩—小澱)從解放北路歷史文化街區通過,在解放北路、濱江道、松江路和張自忠路圍合地塊內設解放路站。此外,規劃中的地鐵4號線(雙街—民航學院)也將從街區通過,在大沽北路與大連道交口處設保定道站。地鐵中心線線路段兩側各20米(車站段兩側各25米)為地鐵控制用地,不準建設建築物。

  中心花園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花園別墅為典型特徵

  具有法式風貌的商業文化街區

  中心花園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天津市和平區核心地帶,其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和平路、營口道、新華路、哈爾濱道。總面積9.9公頃。其地理位置為天津原法租界的中心地帶,區內街道格局以極具法國特色的中心放射式路網為主,居住建築沿花園路環狀布置,其形式異彩紛呈,環境幽雅,是花園環境與居住空間協調最具特色的地區,是最能代表天津法租界特色的精華之地,也是反映天津近代發展的重要物質載體。此次規劃的定位為:以放射狀路網格局及花園別墅為典型特徵的、具有法式風貌特徵的商業文化街區。

  規劃將保護以花園路沿線花園洋房為代表的近代居住建築群,保護以花園路、丹東路、遼寧路、承德道為代表的中心放射狀路網構架,保護以國民飯店為代表的記載著天津歷史文化的公共建築,保護與天津近現代事件、名人活動相關的重要歷史場所、歷史故事等歷史文化資源,整體延續城市歷史文化脈絡。

  街區將劃分為三個功能引導區:購物休閒區、文化博覽區、餐飲娛樂。除主導功能之外,允許一定的與主導功能不相衝突的其他功能兼容。核心保護範圍內鼓勵安靜幽雅的功能,禁止低俗喧鬧的活動。

  交通

  將建500車位地下停車場

  地鐵3號線(張家窩—小澱)沿赤峰道路中心線地下敷設通過,地鐵線線路段兩側各20米(車站段兩側各25米)為地鐵控制用地,不準建設任何建築物。根據規劃,將在中心花園安排一處地下停車場,設置500個停車位。由於本地區多為歷史建築,停車設施供應不足,目前區內主要通過設置單側路內停車設施解決停車問題,未來對於地區內改建項目,在建築面積不增加的情況下,其配建停車數量應不少於未改建前數量,對於新建建築,應儘量利用地下空間發掘停車潛力。

  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天津小洋樓」

  最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

  天津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英租界高級住宅區。規劃布局為略帶彎曲的方格路網,大量建築形式各異的殖民地居住建築和配套公共建築形成了連續並富有變化的街巷空間,整體環境幽雅,配套設施完善,是「天津小洋樓」最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

  世界裡、生牲裡、民園西裡、燕安裡、小光明裡、山益裡、義生裡、桂林裡、鴻德裡、永安裡及安樂邨、大興新村等街巷劃定為歷史街巷,將維持現有走向、線型及寬度,不允許任意拓寬或取消。街區將劃分為三個功能引導區,即生活會所綜合區、會議商旅綜合區、文化體驗綜合區。

  交通

  3條地鐵線途經此區域

  地鐵1號線沿南京路地下敷設從本區通過,區內設小白樓站。規劃地鐵10號線(西青新城—海河中遊)沿西康路地下敷設通過,在五大道歷史文化街區內設成都道站。規劃地鐵13號線(大寺—北部新城)沿馬場道地下敷設通過,並在本地區內設有2處地鐵車站。

  規劃在山西路、成都道、西安道圍合地塊內設置一處公共停車場,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

  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天津近代商業建築群為特色的城市中心商業文化街區

  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規劃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興安路、哈爾濱道、遼寧路、長春道、和平路、原浙江興業銀行界線、濱江道,總面積3.67公頃。

  該街區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法租界商業區。隨著法租界建設的日趨完善,勸業場街區內逐步形成了規整的方格路網格局,兩條商業步行街和平路、濱江道十字相交,成為街區主要的道路骨架。路口四周建成的勸業場、惠中飯店、交通飯店及浙江興業銀行,四位一體,形成和平路、濱江道商業區的龍頭和心臟。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是天津近代商業建築最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

  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的整體定位是以天津近代商業建築群為特色的城市中心商業文化街區,被劃分為高端精品商業板塊,中高端大眾消費板塊,特色商業、精品酒店及文化娛樂板塊以及中高端商業娛樂板塊四個功能板塊。

  根據規劃,將保護以勸業場為代表的近代商業建築群,保護以和平路、濱江道為代表的歷史形成的商業步行街,保護以「八大天」為代表的天津傳統歷史文化場所,保護與天津近現代事件、名人活動相關的重要歷史場所、歷史故事等歷史文化資源,整體延續城市歷史文化脈絡。

  此外,還將保護勸業場地區歷史久遠的老字號,如南京理髮店、中國照相館、亨得利鐘錶店等商家。同時,還要保護名人書寫的牌匾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老字號店牌店招等;歷史形成的「十」字形步行空間將被重點保護。

  街區內的新增裡、華中裡被劃定為歷史街巷,將維持現有走向、線型及寬度,不允許任意拓寬或取消。

  交通

  周邊道路禁止路邊停車

  勸業場歷史文化街區內和平路、濱江道、遼寧路均為步行街;安路街、哈爾濱道、長春道為機非混行道。街區內無交通「場、站、點」設施。停車採取地上地下相結合的形式,未來地區周邊道路將禁止路邊停車,通過提高佔路停車收費標準,引導車輛進入地下停放。

  承德道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承德道為重要軸線、以法式建築為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

  承德道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天津和平區,規劃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哈爾濱道、吉林路、營口道、和平路。總面積16公頃。

  承德道歷史文化街區是原法租界的生活街區,街區內存有大量建築形式各異的公共建築和殖民地居住建築,近代建築由於受西方建築的影響有其特點,在中國建築史上有一定的地位。1911年辛亥革命後,地區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在這片街區得到了發展,基督教、天主教也得到了發展壯大。對天津城市特色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規劃將承德道歷史文化街區定位為「以承德道為重要軸線,以法式住宅建築為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

  交通

  公交線路將不少於10條

  地鐵3號線(張家窩—小澱)從本規劃片通過,在和平路北側設1處車站。地鐵4號線(雙街—民航學院)從本規劃片通過,在大沽北路和赤峰道交口設1處車站。

  大沽北路、赤峰道、安路街、哈爾濱道圍合地塊為公交樞紐用地,主要包括不少於400個公共停車位的停車設施,不少於10條線路的公交用地和地鐵3號線車站。

  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德式風格建築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

  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河西區,其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曲阜道、臺兒莊路、瓊州道、福建路、紹興道、解放南路、解放北路。總面積50.66公頃。張勳、王致隆、吳毓麟宅邸等多處德式建築在此坐落,這些建築的設計均在德式風貌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中式裝飾,中西建築文化在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內密集並和諧地融合在一起。街區內部擁有海河中學、臺灣路小學、河西一幼、河西婦產醫院等,在配套服務設施普遍缺乏的各歷史街區中,解放南路生產、生活相關配套設施比較完善,形成了寧靜祥和的市民文化。

  此次規劃將通過挖掘歷史文化遺產,注重德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展示,形成德國本土以外重要的建築文化展示平臺。並以德式風情區為主要載體,結合海河沿線旅遊開發,整合街區周邊業態。街區整體定位為「以德式風格建築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綜合街區」。

  德國總工會、張勳舊居、吳毓麟舊宅將被嚴格保護

  坐落在街區內的德國總工會、張勳舊居和吳毓麟舊宅為3處文物保護單位,將被嚴格保護。峽蝶影院、丹麥領事館、畢桂芳舊居、德僑公寓、東光大樓、川島芳子舊居等28處建築為街區內現存歷史風貌建築,將被認定保護歷史建築的風貌特徵與細部特徵,包括建築物及其界面、特色建築構件等。

  此外,街區內裡弄式布局、圍合式布局和混合式布局的建築肌理也將得到保護;街區內的解放南園、海河中學、市政協禮堂和紀念主題雕塑、小品以及建築圍牆等具有反映街區歷史文化及特色風貌的空間環境要素也被列為重要保護對象。

  街區內寧波道、臺北路、臺灣路、溫州道不得拓寬

  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寧波道、臺北路、臺灣路、溫州道4條道路被劃定為一類歷史街道,將維持現有走向、線型及寬度。道路規劃紅線寬度、道路轉彎半徑、道路斷面形式應當保持現狀或恢復歷史上的道路紅線寬度和轉彎半徑,不得拓寬或壓縮。街區內的解放北路、解放南路、福建路、瓊州道、臺兒莊路、徐州道、蚌埠道、浦口道、南京路9條道路被劃定為二類歷史街道,曲阜道、紹興道、奉化道、瓊州道4條道路被劃定為三類歷史街道,二、三類歷史街道的道路規劃紅線寬度,除保護現狀或恢復歷史上的道路紅線寬度外,可根據沿線保護建築的位置、交通、行道樹、綠化等因素予以適當調整。

  牆體屋頂不得使用金屬板、鏡面玻璃或高反射性材料

  根據規劃,解放南路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街坊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24米,緊鄰核心保護區的街區建築高度控制在24至50米,街區外圍沿城市道路的地塊建築高度不超過現狀高度,原則上新建、改建、擴建等建設活動的高度不超過原有建築高度。在既有高層建築較為集中的地段,新建建築的高度控制可酌情放寬。

  此外,建築的表面材料必須與周邊的傳統材料和諧一致,包括:天然材料如磚、石材、有質感的抹灰或類似效果的其他材料等,但建築的沿街面不得完全採用石材。一層以上的建築外立面最多不能超過40%採用玻璃或其他類似於玻璃的材料。禁止使用與本地區現存特徵不一致的表面材料。包括:牆體、屋頂均不得使用金屬板;不得使用任何鏡面玻璃或高反射性材料。

  將保持步行道舒適的寬度和鋪裝品質,儘量減小道路的轉彎半徑以方便行人通過。每條街道選擇相同的樹種並以適當間距連續種植,各用戶單位不得砍伐門前樹木用以增加停車場地。

  交通

  解放北路徐州道交口設公交首末站

  規劃地鐵13號線沿曲阜道地下通過,規劃地鐵4號線在蚌埠道由南北向轉為東西向;規劃地鐵5號線沿奉化道地下通過。

  此外,還將在解放北路與徐州道交口東北角設置1處佔地5800平方米的公交首末站;在解放南路與溫州道交叉口東北角規劃安排公共停車場1處,佔地2200平方米,建設停車樓。

  海河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和大都市魅力的文化景觀走廊 

  北至永樂橋,南至劉莊橋的海河兩岸,總面積418.02公頃,其中建設用地面積341.85公頃,水域面積76.17公頃。多樣性是海河歷史文化街區的最大風貌特徵,從海河上遊到下遊,有呈現出傳統城鎮特點的西沽組團、中國傳統風貌的天津衛組團、風情各異的一宮花園組團、和平路濱江道組團、解放北路組團、解放南路組團和以近代產業建築為特徵的大直沽工業組團。 

  海河歷史文化街區是以「海河」為依託,承載天津多元城市風格,展示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和大都市魅力的文化景觀走廊。 

  建築「控」高「調」色 

  海河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街坊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8米。其中張自忠路、吉林路、哈爾濱道、大沽北路圍合範圍和濱江道、和平路、哈密道、興安路圍合範圍內,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24米。 

  沿海河第一排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24米,距本側河道外坡腳距離100米範圍內建築簷口高度不得高於50米。同時符合《天津市中心城區主要河流、公園及歷史街區周邊建築高度控制導則》。 

  建築表面的色彩的主色調應與相應組團特色相一致,採用柔和的色彩,避免大面積灰色或過重的色彩。此外,根據規劃,將在部分面積較大地塊增加開放空間,包括新文化中心、南站CBD、熱電廠、津門地塊。 

  交通

  海河上要增設3處碼頭 

  根據天津市軌道交通規劃,地鐵2、3、4、5四條線路均穿越海河。規劃範圍內的站點包括:東南角、百貨大樓、津灣廣場等。 

  根據規劃,將海河水上遊線進行延伸和優化,增設津門津塔、老海關(營口道)、熱電廠3處碼頭。 

  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中國北方傳統城市格局為典型特徵的商住綜合街區 

  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南開區,其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北城街、東馬路、東門內大街、城廂東路、南城街、城廂西路,總面積66.81公頃。街區內的建築組群具有嚴整的軸線對稱關係以鼓樓商業街南街、北街作為中軸,縱貫南北,東西兩側基本對稱。1901年天津舊城牆拆除後的城牆舊址被闢為東、南、西、北4條馬路,保留了街區整體的矩形邊界。 

  老城以鼓樓為中心的十字街,形成縱橫的四條街道,城區呈「田」字形,分成東、西、南、北四片區,反映出中國城市傳統城市格局。舊城的四至範圍、街道格局、環境風貌和空間認知感覺仍保存完整。鼓樓商業街與周邊的古文化街、估衣街共同構成了天津中心城區西北部的中國傳統文化集中地區,形成了區別於以五大道為代表的西洋文化區的城市文化區域。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整體定位為:以中國北方傳統城市格局為典型特徵的商住綜合街區。 

  交通

  地鐵4號線在此設站 

  規劃地鐵4號線在東馬路和東門內大街交叉口設1處車站。 

  一宮花園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文化展示和休閒商業為主導的混合型歷史文化街區 

  位於河北區,處於中心城區地理位置的中心,其四至範圍東至五經路,南至博愛道,西至海河東路,北至建國道——勝利路——興隆街,總面積54.65公頃。形成於二十世紀初,勝利路以東為原意租界,以西為原奧租界的一部分,是當時的高檔社區。規劃布局為略帶彎曲的方格路網,並形成典型的意式街心廣場,大量的建築形式各異的殖民地居住建築和配套公共建築形成了連續並富有變化的街巷空間,整體環境幽雅,配套設施完善,該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體部分具有典型的意式風貌特徵,且保存完整。 

  一宮花園歷史文化街區是以意式及奧式風貌為特徵的,以文化展示和休閒商業為主導的混合型歷史文化街區。根據規劃,將保護大量建築形式各異的殖民地居住建築和配套公共建築、略帶彎曲的方格路網、意式街心廣場、連續並富有變化的街巷空間,幽雅精緻的整體環境氛圍。 

  交通

  地鐵2號線、12號線都設站 

  地鐵2號線(西青新城——機場)沿進步道地下進入本規劃片後穿過建國道、五經路,然後進入天津站後廣場,在民族路和建國道交叉口設1處車站。規劃地鐵12號線(中北鎮——東麗湖)沿勝利路地下敷設通過,在進步道和勝利路交叉口設1處車站。

  估衣街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天津獨特的商業文化街區 

  東至大胡同,南到北馬路,西至北門外大街,北至估衣街北側22米、宏濟裡北通道北側12米並包括文物保護單位謙祥益的建設控制地帶,總面積約為10.73公頃。 

  規劃對街區歷史文化梳理、強化,在街區內適當引入部分與街區文化相關的公共功能,如紀念館、博物館、餐廳和休閒會所等,實現歷史文化街區的公共參與和開放性,同時對地方民俗、地方戲曲等地方特色文化內容進行展示,強調街區歷史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樣化。重點發展特色商業,增加民俗客棧,融入民俗體驗內容。功能定位是天津獨特的商業文化街區。 

  街區主體色彩將以灰、灰偏黃、黑為主色調,以紅、褐、金為補充色調。 

  交通 

  地鐵4號線2處出入口 

  北側規劃地鐵4號線沿北馬路地下敷設,並在北馬路萬隆大胡同商業中心南側設2處地鐵出入口。 

  赤峰道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以歷史名人故居為典型代表的天津近代生活街區 

  位於和平區東部,南臨南京路,是城市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新華路、營口道、南京路、哈爾濱道。總面積17.47公頃。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法租界高級住宅區。規劃布局上窄路密網的格網式生活性街區尺度明顯。以赤峰道為軸,院落式和裡弄式建築布局有序,各式居住建築以及配套公共建築構成的街巷空間連續並富有變化。整體環境幽雅,配套設施完善,是天津以督軍和名醫為代表的名人故居最為集中的歷史文化街區。赤峰道歷史文化街區是以歷史名人故居為典型代表的天津近代生活街區,居住歷史文化氛圍濃厚,集中體現了天津法租界裡弄式住宅建設的特點。 

  交通

  設與地鐵M1線換乘營口道站 

  地鐵1號線沿南京路路中心線地下敷設通過,區內設營口道站;地鐵3號線(張家窩—小澱)沿赤峰道路中心線地下敷設通過,區內設有與地鐵M1線換乘的營口道站。 

  在哈爾濱道與山西路交口東南側設置一處地下公共停車場, 設置300個停車位。在赤峰道與山西路交口設置地鐵控制中心一處,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 

  古文化街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體現天津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 

  古文化街歷史文化保護區範圍:東至張自忠路、南至水閣大街、西至東馬路、北至通北路,用地規模18.1公頃。古文化街歷史街區是天津的城市發祥地之一,代表了天津老城區的形成過程。整體定位為:以傳統商業、旅遊服務為主要功能,體現天津傳統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 

  交通

  地鐵4號線通過此處 

  天津站至天津西站地下直徑線經過古文化街歷史文化街區東北角;地鐵4號線(雙街——民航學院)沿東馬路路中心線地下敷設通過。在水閣大街和東馬路交叉口設1處車站。 

  規劃在通北路與張自忠路交叉口西南角公園地下安排公共停車場一處,佔地7700平方米。本地區停車採取地上地下相結合的形式,未來地區周邊主幹路應禁止路邊停車,通過提高佔路停車收費標準,引導車輛進入地下停放。 

  鞍山道歷史文化街區 

  定位:「窄街巷、密路網」商住綜合街區 

  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其四至範圍順時針依次為:新華路、四平東道、 南京路、萬全道、陝西路、多倫道。總面積40.8公頃。是近代日租界的核心區域,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日租界住宅區與行政中心。主要為日式、兼有歐式建築風格的住宅建築,形式多樣,類型有花園別墅、教育建築,宗教建築等,主要分布於鞍山道沿街。 

  整體定位為以「窄街巷、密路網」街巷格局及歷史性居住建築為典型特徵的商住綜合街區。 

  交通 

  地鐵1號線設鞍山道站 

  地鐵1號線沿南京路地下敷設通過,在南京路與鞍山道交叉口設鞍山道車站。

相關焦點

  •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
          將修繕四方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7處文物保護單位和6處歷史建築,將擴建現狀北京路小學和青島七中;將修繕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內的24處文物保護單位和11處歷史建築,將增設6處居民健身場地和1處文化活動中心……11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規劃局了解到 ,四方路、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正在社會公示,將一直持續到
  • 《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劃定8處歷史文化街區
    10月22日,東莞市城鄉規劃局對《東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公示。  《規劃》內容顯示,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市域)的總體保護、歷史城區的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的保護、文物古蹟與歷史建築等4個層次和東莞歷史城區、東莞歷史文化街區2個重點。同時劃定了歷史城區180公頃的規劃範圍及8處歷史文化街區。
  • 海口府城歷史文化街區將來啥模樣?保護規劃公示
    南國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 黨朝峰)記者從海口市規劃委員會獲悉,《海口府城傳統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和市民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編制更加科學合理,現按程序進行公示,公示時間30天。
  • 《海口府城傳統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進行公示 營造傳統歷史...
    本報海口12月15日訊 (記者葉媛媛)海南日報記者12月15日從海口市規劃委員會獲悉,《海口府城傳統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已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目前按程序在海口市規劃委員會官網公示,公示時間從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1月12日共30天,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可通過電子郵件、書面信件等方式提出建議和意見
  • 公示!大理這幾個街區擬入選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10月26日,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雲南省文物局發布了《關於擬報請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會澤古城等13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公示》,名單涉及4個州市7個縣區。詳情如下↓↓↓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雲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名街保護條例》及《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雲南省文物局關於印發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申報程序的通知》要求,會澤古城等13片街區已完成相關申報程序
  • 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公示
    湛江新聞網訊:為了突顯湛江城市特色,彰顯城市文化,體現城市品位,豐富城市形象,結合市委、市政府對創建湛江特色街區的工作部署,湛江市城市規劃局制訂了《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12月5日,該規劃成果草案在湛江市城市規劃局官方網站正式公示,歡迎社會各界對規劃草案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湛江市「三民路」片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規劃範圍北起北橋一橫路,南至中華路、光復路、中山一路、創業路,西起九二一路,東至民主路,面積共39.5公頃。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2歷史文化街區層次2.1歷史文化街區保護(1)歷史文化街區名錄珠海市6處歷史文化街區為:香洲埠歷史文化街區(香洲歷史城區內)、唐家歷史文化街區(唐家歷史城區內)、鬥門舊街歷史文化街區、南屏歷史文化街區、會同歷史文化街區、淇澳歷史文化街區。
  • 天津十大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出爐 包括勸業場 老城廂
    天津頻道 近日,天津一宮花園、泰安道、勸業場、老城廂、解放北路、古文化街、估衣街、赤峰道、承德道、鞍山道等10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面向社會公示,規劃中對歷史文化街區內的保護對象、建築物的外觀、顏色、形態等分別做出詳細規定。
  • 天津:喚醒歷史文化街區的生命活力
    多年來,天津市在保護與發展方面勇於創新,持續用力,讓14處歷史文化街區、854幢歷史風貌建築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解鎖城市文化「密碼」天津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是從保護一座座歷史風貌建築開始的。天津的「小洋樓」聞名遐邇。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2歷史文化街區層次2.1歷史文化街區保護(1)歷史文化街區名錄珠海市6處歷史文化街區為:香洲埠歷史文化街區(香洲歷史城區內)、唐家歷史文化街區(唐家歷史城區內)、鬥門舊街歷史文化街區、南屏歷史文化街區、會同歷史文化街區、淇澳歷史文化街區。
  • 宣城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公示
    3、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的保護  (1)保護內容  主要包括文物保護單位、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歷史街巷和古樹名木,對應於景德寺塔—謝朓樓歷史文化街區,夏渡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孫埠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紡織廠歷史文化風貌區。
  • 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布
    近日樂山市政府網站公布了《樂山市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主要內容規劃將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界線劃分為核心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兩個層次明確保護範圍、保護對象細化保護要求深入探討街區有效保護措施力求使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成為樂山名城保護的典範據了解,桂花樓-皇華台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內外城牆結合處,街區內現存內外城牆4段、城門5座,是嘉州古城現存城牆和城門最集中的片區。
  • 天津公布5份市中心歷史街區、步行系統規劃草案!這幾個地方都將變...
    11月8日,天津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一次公示4份城市文化街區城市設計草案,及1份步行系統建設規劃草案。本次草案涉及的4個歷史文化街區分別為:五大道,鞍山道,中心花園及周邊,解放北路及天津站地區。主要公示內容包括規劃定位、功能分區等方面。
  • 南京市規劃局微信解讀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
    而長江路上的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更是南京一張閃亮的名片。昨天,南京市規劃局官方微信「南京規劃」對《總統府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規劃》進行解讀。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原先2013年曾公示的一版規劃中,建議闊別十幾年的總統府大照壁回歸,原地復建。不過此次解讀中卻隻字未提。而總統府大照壁回歸一事從2013年一直討論到去年年底,專家還給出過3種回歸建議,現在是否能回歸?據了解,方案已經停下來,暫時可能沒戲了。
  • 關於《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草案)公示的公告
    為廣泛徵集社會各界人士意見,集思廣益形成科學規劃,更好服務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就《臨清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草案)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廣大市民或與之存在相關利害關係的單位、個人均可在公示期內到公示現場或指定公示網站.公眾號查閱規劃內容。
  • 廈門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
    XMHOUSE消息(文/林梅芳)本網獲悉,今日,廈門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任國巖做客在線訪談,解讀《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任國巖談到,廈門市規劃5處歷史文化街區,進一步加強歷史文化和傳統風貌保護。
  • 平潭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出爐 亮點頻頻
    作為平潭城市發展的見證者,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記錄著平潭城市之源,是一代又一代海壇人民的歷史記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27日,《平潭綜合實驗區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目前進入公示階段。
  • 新化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保護規劃批前公示
    【批前公示】湖南省新化縣梅山古鎮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向東街及東正街)保護規劃 2條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規劃; (土地利用規劃圖) 另外包含聖德堂、劉宅(誠園)2處重點歷史建築及大碼頭1處歷史遺蹟,總面積約為5.24公頃。
  • 《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公示 老城街區「妝容...
    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蹟、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千百年的沉澱,留下了一個底蘊深厚、獨一無二的北京。近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編制了《北京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更新設計導則》,使街區在具體規劃、設計及建設時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 大連3條街區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2020年2月7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了東關街、旅順太陽溝街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至此我市已有三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中山廣場、東關街、旅順太陽溝。3月6日,市自然資源局對3條街區的保護範圍進行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