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見綠、出門爬山,泉城山色添新意

2020-12-24 瀟湘晨報

推窗見綠、出門爬山,泉城山色添新意大眾日報記者 晁明春

2020-09-21 20:35: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的絕美山色古已有之。近年來,隨著山體綠化提升及山體公園建設,濟南的山不僅更具觀賞性,也給市民帶來更多舒適體驗。「推窗見綠,出門爬山」已經成了市民的生活日常。

自然生態修復,打造休閒好去處 近段時間,整修之後的燕翅山西坡成了居民張先生和家人散步休閒的好去處,既可賞景又能娛樂,十分愜意。 據悉,燕翅山西坡山體公園位於歷下區解放東路以南、窯頭路以北,海拔約200米,新命名的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硯池泉便位於山腳下。山體之前存在局部基礎設施不完善,景點不銜接、道路不貫通、區域山體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等問題。今年,歷下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將山體公園建設作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精心組織,強化落實,將燕翅山打造成為了具有綜合性功能的城市特色公園。公園建設以「生態優先、生物多樣、適地適樹、因地制宜、注重景觀」為原則,提升山體綠化面積約3.1萬平方米。 工程依託現有自然地勢資源,整理綠化用地2萬平方米,回填種植土1.5萬立方米。按照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優先選種鄉土樹種,栽植喬灌木、竹類2萬株、地被2萬餘平方米,成功打造了一條亮麗的綠色山脊線。在實施山體覆綠的基礎上兼顧休閒健身功能,新建生態環保公廁1座、休息平臺3處,鋪設登山遊步道1000餘平方米等,為市民打造了良好的登山遊玩環境。

而與燕翅山相隔不遠的荊山山體公園,同樣讓周圍的居民讚不絕口。這裡位於旅遊路北側,荊山東路以西,佔地面積116畝。公園建設依託荊山自然地勢資源,堅持「增綠透綠、人文生態」理念實施綠化提升,新建登山遊步道、休閒景觀涼亭,將荊山融入周邊居民生活,打造了集「靜謐、生態、休閒」於一體的城市山體公園。沿著山間小道,穿行於林蔭下,近處的亭臺樓閣,遠處的高樓青山,一邊是鳥兒的婉轉鳴叫,一邊是各種樹木的搖曳風姿,城市將森林映襯得神秘而美麗,森林將城市點綴得生機盎然,讓人儼然置身於一幅森林城市的美麗畫卷。

渣土山體治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同樣是山體公園,位於市中區十六裡河街道辦事處的小東山山體公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據市中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小東山山體公園位於市中區中海社區,陽光東路以北,佔地34公頃。公園建設以「青山入城、綠色市中」為目標,著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修復城市與山體生態系統,促進城市與自然的交融,打造以活動健身、觀光休憩等服務功能為主的山體公園。山頂建有「攬岱亭」,沿新修環翠路的多處休憩廣場與平臺設置了景觀廊架和健身器材。小東山公園風景優美,樹木茂盛,盛開的花朵隨處可見,來此鍛鍊休閒的人絡繹不絕。 家住中海國際社區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這裡就是渣土山,一颳風就有土,一下雨就是泥。現在好了,山體公園的建設,讓他們從家中就能看到綠色,一到春天,還有漫山遍野的鮮花,垃圾山成了「打卡地」,周末還能帶孩子去爬爬山,感覺森林來到了家門口。

鏊子山山體公園位於市中區領秀城社區內,總面積14公頃,因形狀酷似倒扣的烙餅鏊子而得名。公園建設遵循生態優先、傳承文化、服務於民理念,集娛樂、運動、休閒和傳統文化教育於一體。園內文化氣息濃厚,廣場設有我國古代思想三大家老子、孔子、墨子的塑像,映入眼帘的「文曲星」群體塑像,既有商朝的比幹、南宋的文天祥、明朝的劉伯溫、北宋的包拯、蘇軾、範仲淹,又有匡衡「鑿壁偷光」、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等古代勵志故事,一座石書「知識就是力量」的雕塑分外醒目,入園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能受到傳統文化和思想的薰陶。

合理規劃路線,打造新區生態綠核 槐蔭區峨嵋山位於槐蔭區京滬高速以西、經十路以北、物流大道西側,歷史上稱為「糜笄山」,山上有碧霞祠及大悲寺遺址。山體高度68.6米,東西狹長,脊背曲折,猶如古人習字的筆架,又稱「筆架山」。該山體公園設計獨具匠心,石塊臺階及毛石碎拼環山而行,既方便遊客遊覽又不失趣味。景亭位於山體西側,是山體的制高點,遊客登高望遠,在此小憩,身心舒暢。山體綠化在保留原有苗木的基礎上,喬灌木配合,連翹、爬山虎等地被植物分布其中,美不勝收。

歷城區圍子山郊野公園位於濟南市歷城區唐冶新區,北臨世紀大道,南臨經十路,東至圍子山山脊線,西至環山路,是東部新城中心區域重要的生態空間。通過綠化栽植、建設遊路、廣場、休憩涼亭、景觀小品等,建成「一路七景」,包括唐冶流金、密林探幽、櫻花春曉、環翠雲臺、花海雅韻、黃櫨炫秋、玉蘭溪谷等在內的七個景點,使圍子山郊野公園別具特色。公園建成後已成為唐冶片區最大最完整的公園綠地,是打造「水在城中、城在綠中、綠在山中」新區生態綠核最重要的一環。幾年前剛搬到唐冶新區的王女士經常周末帶著孩子來爬山,一邊休閒健身,一邊教孩子認識植物,春天可以賞櫻,秋天可以看紅葉,生活非常舒適愜意。「七八年前來看房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山,沒想到現在修得這麼好,給周圍居民帶來不少綠意,在城市當中真的很難得。」

濟南林場所屬透明峰山體公園位於興隆山北部,北鄰103省道,東、南、西側至山脊線,佔地面積45公頃,為興隆山「五峰」之一。公園建設以山地景觀和生態景觀為特色,合理梳理遊覽路線,補植完善區域綠化,實現生態自然與山城共融。園內建有林下休憩廣場、溼溏、旱溪等景觀設施,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據了解,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生態修復為主的方針,秉承「生態、自然、野趣,節簡、安全、易遊」的原則,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注重地方特色,突出自然山色,弘揚鄉土文化,全力推進山體綠化提升和山體公園建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2017年以來,全市共完成建設山體公園、郊野公園43處,綠化提升山體71座,2020年新開工山體公園8處,使泉城「山」的特色得到進一步彰顯,為市民提供了數量更多、生態更好、景觀更美的休閒遊憩場所,得到市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晁明春 通訊員 薛在銀 高宏璟 報導)

責任編輯: 劉田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推窗見綠,出門爬山!今年濟南新開工山體公園8處
    「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的絕美山色古已有之。近年來,隨著山體綠化提升及山體公園建設,濟南的山不僅更具觀賞性,也給市民帶來更多舒適體驗。「推窗見綠,出門爬山」已經成了市民的生活日常。公園建設依託荊山自然地勢資源,堅持「增綠透綠、人文生態」理念實施綠化提升,新建登山遊步道、休閒景觀涼亭,將荊山融入周邊居民生活,打造了集「靜謐、生態、休閒」於一體的城市山體公園。
  •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深圳成為「公園裡的城市」
    新華社深圳9月25日電 題:推窗見綠、出門見園——深圳成為「公園裡的城市」  新華社記者王豐、周穎  40年,從兩個公園到「千園之城」,深圳公園數量的變遷,從一個側面見證了特區的發展。  出門500米可達社區公園,2公裡可達城市綜合公園……在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園遍布山林、海邊、社區、街邊,這些公園夯實了特區的生態基礎,串聯起千萬深圳人的宜居夢想。  「全域公園」塑造綠色特區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時,全市只有兩座公園。
  • 深圳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80%的市民參與了這事
    原標題:深圳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80%的市民參與了這事深圳特區報2019年11月8日訊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深圳,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圍繞「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深圳已實現「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在「美麗中國」「美麗灣區」建設中始終走在最前列。
  • 推窗見景 出門見綠 株洲天元區深度打造城市綠洲
    近年來,天元區不斷完善「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小遊園」園林綠化建設體系,推動城市品質、「顏值」雙提升,讓老百姓開門見綠、推窗見景、臨園而居。 重點打造的 「一路一景」 項目 布局公園 打造城市「綠肺
  • 騰退土地留白增綠 北京這些口袋公園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在她們眼裡,新栽的花草樹木、新添的長廊條椅、新建的蜿蜒步道,都是辛福生活的源泉。張阿姨豎著大拇指說:「家門口新添的香河園口袋公園,遛彎散步方便極了。」邊角空地見縫插綠除了利用拆違騰退的土地留白增綠,各區也在珍惜利用好身邊的每一寸土地,見縫插綠,將公園和綠地引入城市,提升百姓獲得感。推開窗就能看到多彩的花草樹木,吃完飯帶著老人孩子在家門口的小公園遛彎鍛鍊……這樣的愜意生活,在西城區金融街街道已經實現。
  •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山東各地積極打造「公園城市」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7日訊(記者 劉自銳 楊廣科 韓蓓蓓) 「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近年來山東多地因地制宜,著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通過打造康養公園、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園」等形式,不斷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為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 生態石澎,推窗見綠,醉了醉了
    生活在推窗見綠、綠色生態的鄉村,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一期,讓我們跟著石澎村黨委書記謝鳳連走進生態宜居的石澎村,一起來感受下吧~串點成線,一條人文廊道呼之欲出穿過獅山鎮石澎村牌坊,驅車在石澎大道,兩旁的綠油油的農作物映入眼帘。在謝鳳連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石澎村。第一站是謝氏大宗祠。
  • 推窗見綠!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今日,推出系列報導第一篇:《推窗見綠!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閩南網12月2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吳圳烽 文/圖)城市之美,在乎細節。在泉州走街串巷,你可能隨時與盎然的綠意撞個滿懷。近年來,泉州合理利用大空地、小角落,通過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它們藏身在老巷子裡、街邊、居民樓間,分布在各個角落。
  •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煙臺芝罘區新建10處口袋公園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 芝罘區新建10處口袋公園 綠地面積3.7萬㎡ 11月底即將盛裝「靚」相 出門5分鐘,轉角遇見美 歷經兩個月的勘察論證,最終確定改造10處口袋公園,其中既有人流量較大、群眾訴求較強烈的白石路愛特啟迪幼兒園東南側綠地等點位,也有佳苑街交匯處拆違復綠的點位,新橋小區等老舊小區內的點位,確保口袋公園的點位選擇科學合理。
  • 成都:推窗見田 開門見綠 公園城市畫卷徐徐展開
    總規提出全域增綠建設公園城市,按照「生態投資是政府最優質資產」的理念,強化生態區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實施龍門山植被提升增綠、龍泉山植被恢復增綠、生態廊道增綠、天府綠道增綠、公園增綠、濱水增綠、道路增綠、小區綠化和立體綠化增綠。
  • 推窗見綠!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近年來,泉州合理利用大空地、小角落,通過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它們藏身在老巷子裡、街邊、居民樓間,分布在各個角落。錯落有致的綠植,古樸實用的設計心思,使得口袋公園備受青睞,成為很多市民家門口休閒、健身的新打卡點。
  • 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北京建50處「口袋公園」、小微綠地
    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為拓展城市生態空間,今年北京計劃建成50處口袋公園及小微綠地,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和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在百姓身邊「見縫插綠」。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城鎮綠化處副處長宋學民介紹,口袋公園是對較小地塊進行綠化種植,再配置座椅等便民服務設施,而小微綠地則是針對面積更小地塊,栽植喬灌花草。
  • 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建設口袋公園46個,讓「推窗見綠、出門遊園...
    原標題:2020年三民活動丨市園林和林業局:新造林9.5萬畝,讓「推窗見綠、出門遊園」成真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好建設口袋公園46個;新造林9.5萬畝,超額完成「綠滿青島」國土綠化行動造林任務;建立線上「古樹醫院」,對古樹名木提供健康檢查、診療、救治、日常保健四項服務;開辦首個園藝市集,助農增收,累積銷售額超120
  • 天府旅遊名縣 | 武侯: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城市宜居環境正在逐步實現。武侯紅、民國青、生態綠和現代灰......豐富的元素將武侯
  • 重陽登高,賞「一城山色」——首屆泉城市民登山節見聞
    (本報記者崔健張憲政攝)  10月25日,首屆泉城市民登山節在華山歷史文化溼地公園啟幕,來自全市各單位的代表和市民參與其中。當天是農曆九九重陽節,也正符合了登高的文化習俗,讓泉城市民享盡一城山色。  我國古來就有重陽登高的說法,也有很多文人以文記之,其中以王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最為出名。
  • 福州打造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綠島鏈」——推窗見綠 出門進園
    這些綠道依山傍水,各有特色,但是大都建設在市民家門口,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讓美麗的榕城山水融入百姓生活。」談起綠道建設,福州市園林局局長楊曉非常自豪。以沿岸綠道為「串」,以有條件、可拓展的塊狀綠地為「珠」,串綠成線、串珠成鏈,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內河景觀。按照「一個不少於、六個不能斷」的要求,即沿岸綠帶不少於6米,樹不斷、路不斷、林蔭不斷、景不斷、燈不斷、設施不斷,構建聯繫更加緊密、市民生活需要的「串珠式」公園綠地網絡和公共空間網絡,形成連續不斷、縱橫交錯的城市綠色通道、生態走廊、人文空間。
  • 茄子河:開門見綠,推窗現花
    肅慎石砮,金馬遼鞭,今日的七臺河市茄子河區,將奼紫嫣紅的「開門見綠,推窗現花,移步皆景」的八裡花海作為盛世獻禮!
  • 杭州這些小區大變樣了,真正實現「推窗見綠,開門看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屈姣 成徐芳推窗見綠,開門看花。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美好的生活願景吧?居民們每天出門,看著鬱鬱蔥蔥的小區環境,心情也更加敞亮。同時,針對垃圾亂堆亂放現象,由各小區綜合黨委結合各小區的區情,綜合統籌垃圾分類撤桶並點、定時定點投放等系列工作,統一按照省垃圾分類標準完善各類標識標牌,並聘請了垃圾房「房長」,定期組織督導員指導居民開展垃圾分類,並對一些垃圾分類頑症進行處罰。
  • 土耳其「四季華庭」:推窗見綠,出門賞景
    項目擁有良好的自然景觀,推窗見綠出門賞景,有著與眾不同的視覺體驗。四季華庭附近有一個非常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貝爾格勒森林公園,可以徒步、健身等,閒暇之餘,您可與親朋好友一起到周邊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 推窗見綠 開門見園 四季見花,深圳市民樂享「綠色福利」
    深圳灣畔,白鷺遊弋,大人和小孩在草地上嬉戲,微風輕拂帶來芬芳的花香 …… 生活在深圳的市民既能推窗見綠、開門見園、四季見花,這是深圳市民共享的 " 綠色福利 "。今年 4 月,在寶安中心區各處公園鮮花競相開放,市民如在畫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