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城區總人口全國第9!超過19個省會!

2020-12-20 網易新聞

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近日,住建部官網發布《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東莞2018年城區總人口居全國第9位,超過全國19個省會以及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東莞城區暫住人口排名全國第2,與很多省份相當;東莞一系列關鍵用地指標,躋身全國前10位。

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

小編對相關數據進行了梳理分析。下文數據,均整理自住建部《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

東莞城區總人口居全國第9

超過19個省會

住建部年鑑中,關於人口的統計,有四項關鍵指標,分別是市區人口、市區暫住人口、城區人口、城區暫住人口。

住建部發布最新年鑑本文採用城區總人口展開分析,將城區人口、城區暫住人口累加,得出全國城區總人口排名表。見表1。

從表中可見,東莞以685.03萬人的城區總人口規模,排名全國第9位,廣東省第3位,超過全國19個省會以及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包括南京、杭州、西安、長沙等。詳見表2。

在全國各城市城區總人口排名前10名中,有4個直轄市、4個省會城市、1個經濟特區,東莞是唯一以地級市身份衝入榜單的城市。

需要指出的是,因為統計口徑不同,將住建部發布的人口數據,作為衡量城市屬於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標準,是不夠嚴謹的。

根據2014年11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住建局的統計口徑,並沒有「城區常住人口」這項指標,只有城區人口和城區暫住人口。雖然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城市將城區人口和城區暫住人口統一歸為常住人口,但據此判斷東莞在全國城區常住人口數量上排名第9,已經成為特大城市,是否準確?尚待商榷。

東莞城區暫住人口排名全國第2

與很多省份相當

另一項值得關注的人口數據,是東莞城區暫住人口。

除了上海、北京、天津、深圳,以及部分城市該項統計數據顯示為「0」外,其他載有具體數據的城市中,東莞城區暫住人口453.45萬人,僅次於廣州,排名全國第2。見表3。

這個數據,與很多省份全省的數據相當。例如,四川441.64萬人、湖北422.97萬人、河南413.97萬人、山東514.84萬人、江蘇438.19。

城區暫住人口的數量,直觀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流動人口基數、工作崗位供應、人口更新速度等情況,其更深層次反映的則是,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活力、製造業發達程度、對人才的吸引力、城市品質提升等。

東莞城區暫住人口排名全國第2,與很多省份相當,充分說明東莞經濟活力旺盛,製造業轉型卓有成效,城市品質和吸引力不斷提升,發展後勁極為充足。

東莞6項關鍵用地指標進入全國前10

凸顯高質量發展追求

在公布城市人口的同時,住建部還公布了8項城市建設用地指標。其中,東莞有6項關鍵用地指標進入全國前10。這些用地指標,凸顯出東莞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和成效。

首先,東莞有3項用地指標進入全國前5。見表4至表6。

東莞的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道路交通設施用地,均進入全國前5位。這反映出東莞的人口密度、工業發展強度和基建投入力度。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東莞的道路交通設施用地,相當於居住用地的62%、工業用地的46%。

與同樣上榜前5名的各城市對比,北京、重慶、成都的道路交通設施用地與居住用地的比值分別為62%、66%、51%,北京、重慶、深圳的道路交通設施用地與工業用地的比值分別為103%、97%、87%。

考慮到東莞以製造業為主,工業用地面積的分母較大,導致比例與其他城市有所偏差。總體來看,目前東莞道路交通設施用地的投入力度,與北京、重慶、成都等一線城市,是基本相當的。如此高強度的基建投入,就是為了撐起東莞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骨架,為未來新的發展跨越奠定基礎。

其次,從用地指標中,我們還能看到東莞城市建設中的「共享」理念,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東莞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居全國第6位,公用設施用地居全國第7位。見表7、表8。

近年來,東莞提出建設「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形象,優化城市公共服務。過去公用設施的短板被迅速補齊,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一個「宜居宜業宜遊宜學」的新東莞,呈現在市民面前。

最後,通過用地指標,我們還看了東莞的「綠色」發展理念。在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上,東莞排名全國第8位,達到88.39平方公裡。見表9。

88.39這項數據,高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55.99)和杭州(72.19),高於被譽為「中國春城」的昆明(50.18),高於「六朝古都」南京(81.55)。僅此一項數據,就足以表明東莞在綠色發展方面的硬投入,昭示新東莞的生態之美。

東莞高質量發展的精彩故事,還有很多。

素材來源:南方+

相關焦點

  • 50個普通地級市城區人口超百萬 蘇州東莞無錫前三
    撇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住建部公布的《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結合相關公開資料,通過對普通地級市的城區人口的統計發現,有50個普通地級市的城區人口超過了100萬大關,有4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超過了200萬,分別是蘇州、東莞、無錫和洛陽。
  • 東莞力壓濟南、石家莊、福州、哈爾濱省會連續四年晉級新一線城市
    東莞市夜景2019年,東莞生產總值達9482.50億元,同比增長7.4%,經濟增速珠三角排名第1位,快於全省1.2個百分點。東莞GDP距離萬億僅差一步之遙預計2021年正式加入萬元俱樂部城市,東莞GDP全國城市排名第19,東莞人均GDP11.2萬元折合1.67萬美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千米,201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51.06萬人,常住人口846.45萬人。東莞城鎮化率達到了92.03全國排名第三,2019年東莞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57元,比上年增長8.8%。
  • 中國人口最多的15個地級市:三城超千萬,總人口超1.3億
    中心城市,既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也包括一些普通地級市,尤其是一些人口總量較大的普通地級市。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發現,蘇州、臨沂、南陽、邯鄲、保定、濰坊、溫州、徐州、菏澤、泉州是目前常住人口總量最大的10個地級市;如果擴展到15強,還包括了贛州、周口、東莞、濟寧、阜陽,常住人口也都超過了820萬。
  • 我國當前有三個普通地級市的常住人口超過千萬大關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梳理發現,蘇州、臨沂、南陽、邯鄲、保定、濰坊、溫州、徐州、菏澤、泉州是目前常住人口總量最大的10個地級市;如果擴展到15強,還包括了贛州、周口、東莞、濟寧、阜陽,常住人口也都超過了820萬。15個地級市總人口超1.3億,佔全國人口近十分之一。這些城市中,既有蘇州、泉州、東莞和溫州這樣的沿海發達城市,也有南陽、邯鄲、保定、菏澤、周口、阜陽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城市。
  • 全國人口密度最高城市為鄭州 北京人口密度幾近墊底
    中房智庫研究員根據住建部披露的《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按城區人口總數(城區人口+城區暫住人口),從全國600多個城市裡篩查出城區人口總量排名前50名的城市,榜單顯示,我國城區人口總數超過千萬的超大城市共有5個,分別是上海(2415.27萬)、北京(1877.7萬)、重慶(1337.95萬)、廣州(1246.73萬)、深圳(1137.89萬)。
  • 全國地級市營商排行榜,東莞第三名:每7個東莞人有1個是「老闆」
    該份報告基於後疫情時代「國內國外經濟發展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以全國261個除副省級以上、計劃單列市以及省會城市之外的地級市為樣本,著眼於媒體及社會「關注熱度」,通過政策支持度、社會聚焦度、企業吸引度以及市場成長度等四大維度的評估指標,併集合今年前三季度超過2500萬條數據分析所得。
  • 東莞真是個好地方
    東莞的增速直接高出全國、全省的平均水平一個百分點[5]。論居民存款,東莞也在中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2015年,東莞市存款總量超過1萬億,在全國非省會地級市中排名第4,直接超過了海南、西藏、青海、寧夏4個省(自治區),對你沒看錯,就是一個市的數據超過一個省。
  • 鄭州城區常住人口670萬,躋身「特大城市」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住建部日前發布《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公布了全國主要城市的發展規模。統計顯示,全國有16個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500萬。其中有6個城市的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10個城市的城區人口在500萬至1000萬之間。鄭州城區人口規模670.41萬人,排全國第12位,躋身特大型城市之列。
  • 中心城區人口200萬以上!
    比如同處閩南的廈門和泉州,泉州作為福建經濟第一大市,經濟總量是廈門的1.75倍,人口總量也是廈門的兩倍多。但泉州轄下有7個縣市,經濟總量和人口主要來自這些縣市,中心城區的規模比廈門小很多,因此對周圍的輻射力也要小很多。再比如,河北的老省會保定總人口達1100多萬,但市區人口也就在百萬左右,只是一個普通的三線城市。那麼,到底該如何計算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
  • 福建兩城上榜I型大城市,廈門城區人口超過福州
    住建部最近公布了《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目前有30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300萬人,福建福州和廈門上榜。按照目前口徑,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城市為大城市;其中有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為I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II型大城市;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城市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 2020「東莞」榮升中國特大城市!
    其中顯示,東莞城區總人口規模排名全國第9位,排在廣東省第3位,超過南京、杭州、西安、長沙等19個省會以及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按照住建部標準劃分,東莞以685.03萬人的城區總人口規模,一躍晉升為和武漢、杭州、武漢、青島並肩的特大城市。
  • 榜單:城區常住人口榜,武漢、天津、成都、東莞、南京超六百萬
    城區常住人口數量是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人才流向的重要參數,那麼哪些城市的城區常住人口數量比較多呢?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區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上海,達到了2418萬,北京排在第二位,達到了1876萬,重慶、深圳和廣州分列三四五位,也都超過了1000萬,其他上榜城市還有武漢、天津、成都、東莞和南京。
  • 最新經濟、人口首位度排名:這11個省會一城獨大
    目前關於強省會並沒有明確標準,如果以30%為界線來看,強省會城市還有哈爾濱、成都、武漢、拉薩、西安、鄭州、海口和長沙,共11個,其中成都和武漢為全國經濟十強,二者的實力也旗鼓相當,差額只有500億左右,一個是西部領跑者,一個是中部龍頭。
  • 中國城市人口規模共分為5等,目前超大城市有6個,特大城市9個
    比如1980年的時候,我國將市區常住非農業人口超過100萬就列為特大城市,50到100萬為大城市,20到50萬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為小城市,當時還沒有超大城市的概念。而2014年之後,經過了三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對城市規模的標準進行了調整,增加了超大城市,標準為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500至1000萬城區常住人口為特大城市,100至500萬為大城市,50至100萬為中等城市,50萬以下為小城市。這樣算來我國目前大城市以上的城市有一大把,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特大城市以上的城市。
  • 中國人口密度版圖:深圳上海東莞居前三 珠三角最密集
    由於很多城市下轄不少縣市,或者遠郊區,一些城市的山體佔比較大,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口密度。深圳、上海、東莞位居前三統計數據顯示,人口密度超過1000人/平方公裡的城市共有19個,這19個城市中,共有16個城市均來自東部沿海,主要是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
  • 最新十大人口淨流入城市:上深北居前三,珠三角人口密度最高
    2019年,上海GDP規模達到3.8萬億元,位列全國城市第一。此外,上海擁有大量的跨國企業,以及上交所等金融機構,總部經濟、研發創新等十分突出。2019年,上海流入人才中9.9%流向商業服務,顯著高於其餘9個重點城市。  深圳以793.17萬的淨流入人口位居第二。2019年深圳市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達1343.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萬人。
  • 假如廣東換省會,佛山和東莞哪個更合適?
    廣東省,位於我國華南地區,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省會廣州舉全省之力打造,已經是國際大都市,國內第三大城市。今天我們來做個假設,假如廣東若換省會,佛山和惠州哪個更適合?截至2019年,佛山市轄5個市轄區:禪城區、順德區、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總面積3797.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90.57萬人,城鎮人口750.73萬人,城鎮化率94.96%。佛山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倚廣州,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千米和143千米。位於東經113°06',北緯23°02'。
  • 通過手機用戶數量看各省會城市常住人口,有些城市人口數據很迷惑
    (相較於東莞、蘇州之類以工業為主的城市或其他非省會城市) 上表數據均來自2019年各市國民經濟統計公報 其中拉薩和長春的人口數據為戶籍人口,這倆城市沒有在統計公報中公布常住人口數據。網上有拉薩的常住人口數據,為90多萬。由於二者相差巨大,本文不對拉薩的情況進行分析。 另外哈爾濱、廣州、南寧三個城市沒有公布手機用戶數據。
  • 各省會城市真實人口是多少?公報數據或偏差甚大
    與抽樣統計的人口數據存在偏差不同,手機用戶數量則是一個客觀真實的數據。而且由於各地人們使用手機的習慣基本相同,因此手機用戶數更能反映一個城市的真實人口數量。此外,由於省會城市承擔的職能大致相同,人口結構相近,因此可比性較強。
  • 泉州GDP總量和人口總量都超過東莞,為何不能入選新一線
    目前我國共有15個新一線城市,每年的排行榜都變動不居,根據2020年最新榜單,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光榮上榜。成都依舊穩居龍頭地位不倒,昆明、寧波不幸出局被合肥和佛山後來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