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藏著的「人間仙境」景區,雖曾被責令整改,今卻以「99」聞名
在中國還有著很多我們不熟悉的景區,還有著非常多值得去觀賞的景區。而說到山東,真的有非常多著名的景區都受到了大眾的歡迎。先不說著名的泰山和沂蒙山,就連山東的名人故居,都是非常著名的旅遊景區。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山東日照的一個景區。
-
藏在北京的第一大迷宮,千年謎團至今無解
藏在北京的第一大迷宮,千年謎團至今無解在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著數不清的風景名勝,最為人們熟知的莫過於黃山、敦煌莫高窟、西湖、桂林山水等等。其中有一個景點,它被譽為是中華第一大迷宮,自帶千年謎團,至今未解。古人的智慧難以言喻,光是秦始皇兵馬俑就足以令現代人嘆服不已,這個地方雖然沒有兵馬俑的名氣大,但卻依然帶著秘密。
-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 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而原州區這座個頭只有2003米的小矮山,竟被稱為「須彌山」,不能不佩服當年起名者的勇氣。起名者何許人也?這是須彌山的第一個未解之謎。須彌山漢代稱逢義山,北魏、隋、唐稱石門山。須彌山石窟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專家們基本一致的意見是,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至499年),在北周、唐朝掀起了開鑿高潮,至明清時漸漸合上了帷幕。是誰最早開鑿了須彌山石窟?這是第二個未解之謎。
-
西千佛洞因位於敦煌莫高窟西而得名,開鑿於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
西千佛洞因位於敦煌莫高窟以西而得名,開鑿於黨河河岸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時間早於敦煌莫高窟,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均與莫高窟很相似。現存洞窟16個,只有其中9個窟可以觀賞,壁畫色澤豔麗,只是雕像基本全毀,其它窟因無法登臨只能在崖下仰望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城西南三十餘公裡處的黨河北岸峭壁上,雖然名氣遠不如莫高窟,但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鑿時間從北魏延續到唐代,現存16個編號洞窟,其中有5個對外開放參觀。
-
中國最早開鑿的石窟,不輸敦煌莫高窟,距今1700多年卻鮮有人知
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了十六國、北朝、隋、唐等歷代的修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嘎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
江西龍虎山,中國道教第一仙境,千古懸棺之謎至今未解
因山有左右兩峰對峙,左峰昂立如虎,右峰蜿蜒似龍,龍盤虎踞,氣勢雄偉,後改名為「龍虎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修道,旁有青龍白虎護衛。神丹煉成,名「龍虎大丹」,山亦改名為龍虎山。此為龍虎山來由的另一說法。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
威海有個「中國第一」爆紅,不僅具有神秘色彩,還藏於「神山」
,不僅具有神秘色彩,還藏於「神山」。這個在威海再次流行的「中國第一」,就是位於威海市石島港赤山風景區內的,赤山神明,相信很多人都猜到了,赤山神明就是赤山神,懂山東的都知道威海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沿海城市,由於其獨特的地理條件,它創造了許多奇蹟,創造了許多與山和海有關的神話故事,而赤山神明,就有因為有著非常多的神話傳說,才成就了如今的神秘,相傳赤山神明有著通天的法力,不但可以招收魂魄,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
-
一座寺院兩尊臥佛 北京臥佛寺的臥佛之謎
經過12年的努力,公元1333年終於鑄造成功這尊巨大的銅臥佛。元朝的統治者鑄造銅臥佛後,並沒有丟棄唐代的香檀木臥佛,於是,臥佛寺就有了兩尊臥佛。前殿,也就是今天的三世佛殿,供奉著唐代的香檀木臥佛;後殿,也就是今天的臥佛殿,供奉著巨大的銅臥佛,形成了「一座寺院,兩尊臥佛」的壯麗奇觀。此時,不禁有人會問,既然臥佛寺已經有了一尊唐代木雕臥佛,那么元代的皇帝為什麼還要再鑄造一尊銅臥佛呢?
-
甘肅唯一明代官員府第 被譽「隴上第一民居」 藏百箱金銀至今成謎
胡氏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兩處隔街相望的古建築群組成,一直由胡氏家族世代居住,被譽為「隴上第一民居」。胡氏民居按照中國傳統民宅的四合院形式構建,四面房屋相連,走廊相通,由於屋主的官員身份,房屋修建得比普通民居更加氣勢恢宏、肅穆凝重,展現了濃厚的明代官式建築風格。
-
花山迷窟:國內罕見景觀,關於它的開鑿,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而花山迷窟除了這特殊的緯度,它還有很多的謎,而「謎」這一字,也是它最大的特點,因為石窟至今仍然未解開的謎團,而它名為迷窟也是由此而來。花山謎窟與其他地方石窟不同的是:並非天然形成的,它是由人工開鑿而成的,經出土文物考證,石窟群開鑿年份大概在西晉年間,距今已有1700多年。而其中十分令人困惑的是,如此宏偉的石窟群,歷史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記載。
-
夾江縣竟藏有唐代石窟,年代比樂山大佛還久遠,卻基本無人知曉
樂山是四川省的地級市,提到樂山,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佛教,因為樂山的兩大世界遺產都與「佛」相關,除了四大佛山之一的峨眉山,就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這尊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即公元713年)大佛通高71米,早就成為了享譽中外的樂山名片。
-
千佛巖景區—藏於深閨的小家碧玉
如果說秀絕天下的峨眉山和全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是大家閨秀,那麼,夾江東風堰-千佛巖景區就是藏於深閨的小家碧玉。看慣了騰格里的大漠黃沙、太平洋的滄海橫流、中原地帶的平疇千裡、雲貴兩省的高山深壑,走進東風堰-千佛巖,總會使你眼前一亮,心頭一暖,神思一緩。
-
大同華嚴寺不僅有中國第一銅造地宮和第二木塔,還藏有難解之謎
大同華嚴寺佔地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蒲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明朝中葉前後,華嚴寺被劃分為上、下兩寺。
-
登千佛山,覽泉城-濟南千佛山一遊
1/濟南三大名勝之千佛山 濟南三大名勝,想必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千佛山與趵突泉、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它是泰山餘脈,山並不高,但峰巒起伏、林木茂盛。
-
歷世滄桑的「小西天」如今繁華重演,文殊寺千佛洞窟群再續輝煌
在全國,敢於稱謂為「千佛洞」的佛教場所(景區)並不在少數。但是如果你到了甘肅,可以稱得上「千佛洞」的景區則會跟隨你的遊走步伐而頻頻出現。聞名遐邇的敦煌的莫高窟也稱「千佛洞」,甚至是全世界聞名的佛教藝術勝地!
-
西千佛洞,開鑿早於同城的莫高窟,但因後人塗抹讓人哭笑不得
中國有四大石窟藝術寶庫,但位於首位的毫無疑問是敦煌的莫高窟,敦煌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擁有豐富的絲路遺產和歷史遺蹟,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千年以前的石窟藝術。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並不是莫高窟,而是位於敦煌市郊的西千佛洞石窟。
-
甘肅這個景點少有人知,卻比莫高窟早100年,藏近700尊造像
到了甘肅旅行最不可錯過的就是藏著這裡的石窟,畢竟這可是石窟大省,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這裡就不停地開鑿石窟,據說從甘肅的隴東到「河西走廊」分布有100多座石窟,其中有家喻戶曉的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和榆林窟,也有中國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等等,當然還有更多的小眾石窟可謂是比比皆是。
-
千手觀音身後藏著千佛壁 小佛灣9月啟動修復後將首次對外開放
石塔背後藏有大足石刻開鑿者詳細記述 邁進朱紅色大門的高高門檻,一路走去,耳邊除了腳步聲,還有清脆的鳥鳴。 順著米德眆的手指的方向看去,石塔正面的第一層上,「佛說十二部大藏經」的文字雖然已經模糊,但還能依稀辨認。 在這行大字的下方,一個身披袈裟的男子,捲髮蓄鬚,垂眉斂目,端然而坐。繞著塔身旋轉,一個個楷體小字密密麻麻地布滿了第一層的每一個角落。
-
與莫高窟齊名的寧夏最大石窟 藏四大未解之謎 國內獨此一例!
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477年)的須彌山石窟,位於固原城西北的須彌山東麓,其規模和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石窟相媲美,被譽為中國十大石窟之一。與國內大多數僅開鑿在一座山崖上的石窟不同,須彌山石窟開鑿在鴻溝相隔的八座山峰上,山峰之間有梯橋相連,格局極為奇特。
-
佛陀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克孜爾千佛洞
克孜爾千佛洞 佛陀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千佛洞位於新疆自治區拜城縣東南約60公裡處。克孜爾是維吾爾語的譯音,是"紅色"的意思。洞窟開鑿在木札提河北岸明屋達格山的峭壁之間。現存洞窟有編號的有236窟,其中的洞窟形制較為完整、壁畫遺存較多的約佔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