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節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關於月亮的節日,賞月吃月餅是最傳統的習俗,但是大家在吃月餅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疑問: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寓意團圓。根據百科介紹,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
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
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月餅深受中國人民喜愛。在中秋節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開始。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時至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