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汽車幾乎沒人了」,一位已經離職的樂視汽車工作人員向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在我離開時,高管團隊只剩下傅振興、高景深、呂徵宇這3位(樂視汽車中國)副總裁」。
早在去年10月,位於大洋彼岸的FF就已經遭遇高管「離職潮」。據外媒曝料稱,「10月,有6名高管相繼辭職,涉及法律、金融、戰略、公共關係和政府事務等部門」。
昨天(8月2日),一則「建行加入追債大軍」的消息,再次將賈躍亭和樂視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消息稱,此次「查封、扣押或凍結樂視網賈躍亭、樂視控股、賈躍民共計價值人民幣2.5億元財產」,其中,「賈躍亭所持樂視網股份已全部輪候凍結」。
賈躍亭的財務狀況如此,而與此「相映成趣」的是,自今年年初以來,樂視高管「離職潮」在旗下各「子生態」持續上演。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已經有20餘位樂視高管離職;其中,汽車板塊又是最瘋狂的一個。
在連續發表了《躍躍御市:回不回國,10億美元都難圓賈躍亭造車之夢》、《躍躍御市:圓夢的利器?FF91算得上汽車產品嗎》、《躍躍御市:前車之鑑歷歷在目,誰還敢給賈躍亭代工》、《躍躍御市:面對樂視無理要求,汽車零部件商選擇拒絕》和《躍躍御市:遭遇關店潮和大聖股份被凍結 賈躍亭怎麼賣車》之後,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今天再次與您一道探討樂視汽車的高管們為何來去匆匆?新加盟的高管們又能為賈躍亭的「造車夢」守護多久?
2016年北京車展前,丁磊和張海亮首次雙雙亮相樂視汽車發布會
繼原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CEO丁磊離職後,從5月開始,剛剛履新樂視超級汽車全球CEO不到兩個月的張海亮也「消失」在公眾面前;緊隨其後,樂視汽車中國首席技術官牛勝福被曝離職……
「樂視汽車幾乎沒人了」,一位已經離職的樂視汽車工作人員向中國經濟網記者透露,「在我離開時,高管團隊只剩下傅振興、高景深、呂徵宇這3位(樂視汽車中國)副總裁」。
遙望3年前(2014年),賈躍亭宣布「進軍」造車領域起,依靠「高薪加期權」迅速地打造了一支高調、招搖的所謂「樂視汽車高管軍團」。包括原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呂徵宇、原一汽-大眾某下屬企業生產總監弗蘭克·施特則(Frank Sterzer)、原廣汽吉奧總經理高景深、原上汽集團副總裁丁磊、張海亮等傳統車企的高管陸續加盟。
在上述人員中,尤以上汽集團兩位原副總裁丁磊和張海亮尤為引人關注。在張海亮宣布加盟樂視的當天中午12點30分,賈躍亭興奮地在微博上留言,「丁磊+張海亮,上汽通用+上汽大眾,中國最牛的兩家主機廠領頭人匯聚到LeSEE,超級汽車夢之隊無敵了。」
賈躍亭微博留言截圖
不過,對於樂視等網際網路企業的「挖角」,上汽集團某高管在一次媒體交流會上曾毫不留情地說,「挖走我幾個人就想造車?」在他看來,汽車是一個資金、技術、人才密集型產業,研發、生產、檢驗和檢測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團隊協作,「挖走某個環節中的一、兩個人對企業來說影響不大,畢竟我的團隊還在,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為了保證汽車產業鏈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車企都更看重團隊的打造。以自主品牌為例,據江淮汽車方面介紹,其擁有一支近4000餘人的高水平研發團隊,覆蓋了整車、核心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開發、試製試驗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正向研發體系。吉利控股集團總裁、CEO安聰慧還曾舉過一個實例,「吉利汽車杭州灣研發中心總投資62億元,擁有10000多名技術研發人員,其中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外籍研發人員就有近3000人」。
有不具姓名的業內人士感嘆:「對比傳統車企的做法,樂視汽車依靠『挖角』組成技術團隊暗藏風險和隱患」。在他看來,建立在資本上的「挖角」行為,一旦遭遇資金斷裂便難以為繼。正如該人士所言,去年年底,樂視遭遇資金鍊條斷裂危機後不久,就有媒體曝出丁磊離職的消息;儘管當時遭到丁本人的否認,但過了三個月後,雙方「分手」消息被坐實。而賈躍亭引以為傲的「無敵夢之隊」中的張海亮,因久未露面被質疑後,給外界的最新回復是:「正在美國『休假+出差』。」或許張海亮也在學丁磊,正等待「合適」的時間公布離職消息。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位於大洋彼岸的FF就已經遭遇高管「離職潮」。據外媒曝料稱,「10月,有6名高管相繼辭職,涉及法律、金融、戰略、公共關係和政府事務等部門」。對於離職原因,一位已經離職的FF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家公司沒有真正的領導力,美國這邊的一切都是由中國那邊(投資者和戰略合作夥伴LeEco)決定」。
烏爾裡希·克蘭茨(Ulrich Kranz)正式加盟法拉第未來
即便如此,「撤」到美國的賈躍亭仍在「招兵買馬」。上個月,賈躍亭通過微博發布消息稱,被譽為「寶馬i系列之父」的烏爾裡希·克蘭茨(Ulrich Kranz)正式加盟法拉第未來(FF),出任首席技術官(CTO)。據外媒報導,加盟FF的烏爾裡希·克蘭茨第一時間表態,「自己短期目標是讓FF91上路,向世界證明FF不僅有能力量產電動車,而且能量產高品質的電動車」。那麼,烏爾裡希·克蘭茨真的能兌現其承諾:實現量產FF91上路之後再考慮離開賈躍亭和FF嗎?
或許,賈躍亭轉戰美國後,FF會有更多的主動權;但是在高管團隊的打造上,樂視似乎還在沿用以往的「老辦法」。在資金富裕的情況,尚且可以「挖角」成功;尚若「新一輪10億美元融資」一直無蹤無影,誰又願意陪賈躍亭一道在其實現「造車夢」的道路上「蒙眼狂奔」呢?(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躍躍)
相關閱讀:
躍躍御市:回不回國,10億美元都難圓賈躍亭造車之夢
躍躍御市:圓夢的利器?FF91算得上汽車產品嗎
躍躍御市:前車之鑑歷歷在目,誰還敢給賈躍亭代工
躍躍御市:面對樂視無理要求,汽車零部件商選擇拒絕
躍躍御市:遭遇關店潮和大聖股份被凍結 賈躍亭怎麼賣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