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的冷知識,提轄是個多大的官?北京又是哪裡?

2020-12-17 石湖魚

時隔多年再讀水滸,才發現施耐庵文筆不是一般的好,四大名著裡,單論文筆,水滸絕對可以和紅樓夢平起平坐。紅樓夢強在細膩,水滸卻是大開大合,縱橫捭闔,將一部上百回的小說,數百個人物,寫的一氣呵成,讀來全不費力。

最為人稱道的是講故事節奏,好到什麼程度,你明知道接下來會如何,結局怎麼樣,讀到關鍵處一樣的血脈賁張、如痴如醉。

誇施老先生的話不多說了,建議大家有時間重讀一次,我個人認為,從可讀性來說,水滸排名四大名著之首。

宋代刺面制度

水滸中好多人都曾享受過發配充軍待遇,好漢嘛,免不了惹是生非。每個人在發配前,都會經過一個常見流程,刺面,在臉上刻字,多半有關姓名籍貫,以及罪名發配地等等。

施耐庵畢竟是元末明初人,對宋代制度或許不太了解,所以這裡有一個明顯錯誤。

第一、宋代發配是發配,但並不見得會充軍,發配大多被送去做苦役,充軍是元朝明朝才興起的制度。為什麼?因為宋朝並不缺人當兵,原因我們一會再說。

第二、犯人刺不刺面另說,宋代士兵必須刺面,也就是說,不管你當什麼兵,哪怕禁軍,臉上都要刺字。

林衝是禁軍教頭,魯智深是經略府提轄,他們原本就是軍人,臉上本來就有字,想要再刺恐怕找不到地方。

宋代軍制傳襲自五代,那是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天天打仗,什麼人都被強拉去參軍。五代逃兵非常嚴重,經常打著打著,仗沒打完,兵先跑光了,比如朱溫攻打潞州時,圍了一年,潞州沒打下來,自己士兵倒逃的差不多了。

這就導致五代軍紀非常的殘酷,朱溫有個著名的拔隊斬,打仗時如果隊伍裡有一人逃跑,全隊都要處死。但即使這樣也攔不住,全隊人都跑了咋辦,所以為了控制逃兵,士兵每人臉上都要刺字,刻上姓名部隊番號等等,讓你無處可逃,就算溜回家鄉,也難逃地方官的法網。

北宋統一了五代,也繼承了這點,諸如名將狄青,因為從底層士兵做起,臉上有刺字,所以在打仗時,為了避免敵方恥笑,不得不戴上青銅面具。

提轄不是提轄

楊志殺人犯事,發配去了北京,受到梁中書賞識,被提拔為統軍提轄,而魯智深最初職務,也是小種經略相公府中的提轄。那麼,提轄究竟是個多大的官?

前面我說了,施耐庵不是宋代人,對宋代制度不太熟悉,而且他用了很多非官方稱呼,水滸裡很多官名都不是書面語,理解起來非常頭疼。

比如這個提轄,按道理,提轄是個大官,級別很高,因為它全稱叫提轄兵甲盜賊公事,負責訓練士兵以及緝拿盜賊,通常設於路或者州,由本地長官兼任。

也就是說,如果經略府設有提轄官,那也是小種相公兼任,而魯智深如果真擔任了這個官,級別不說跟小種相公一樣,至少也跟知府平級。

書中所謂提轄,應該是楊志擔任的這個統軍提轄官。統軍提轄啥意思,什麼級別?很遺憾,不知道,這官根本查不到來歷,不是施老先生瞎掰,就是民間俗稱。因為按照慣例,某一官名上級用了,下級單位就不會再使用,以免混淆,比如丞相,州縣級不可能再設州丞相縣丞相,但本州縣人可能會對主薄一類私下尊稱為州相。

根據索超從正牌軍提拔至提轄來猜測,這個提轄,應該是低級軍官,地位並不高。

小種相公

說到經略府,解釋一下小種相公是誰。北宋名將種世衡是跟楊令公齊名的重臣,一生都在戍邊,他死後子孫繼承事業,兒子叫種諤,孫子叫种師道,其中種諤被民間稱為老種,种師道就是小種。

其實種家一門皆將才,史書上種諤和他的兩個弟弟更出名,三人一直負責駐守北宋西部,所以有「三種」之名而非「兩種」。

經略使類似節度使,獨攬軍政,通常設於邊界,但並不涉及賦稅、刑獄、倉儲等地方核心權力,你可以理解為閹割版節度使。但它名義上又是當地最高長官,所以魯智深犯了事,知府如何處置,必須先請示小種相公。

北京不是北京

梁中書所在的北京,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那個北京,而是大名府,也就是現今河北大名縣。

北宋有四京之說,東京汴梁、西京洛陽、南京應天府(不是江蘇南京啊,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汴梁是正式國都,另外三個屬於名義國都,也叫陪都。

梁中書官職叫北京留守,聽起來不咋滴,實際這是個比節度使還要大得多的官。留守就是代替某人,負責在當地看守,代替誰呢?皇帝。

所以留守只會用於國都,如果換做其他州縣,撐死只能叫節度使、經略使。如果看過古代小說,皇帝如果要親徵,就會委託太子為京師留守。

所以梁中書其實非常牛逼,誰叫人家是蔡京女婿呢。

八十萬禁軍教頭

提到林衝,大家就會想起八十萬禁軍教頭,聽起來很唬人,但其實是個低級軍官。道理很簡單,教頭嘛,又不是總教頭,軍隊裡當然不止一個教頭,史進師傅王進也是禁軍教頭,窮的連老婆都娶不起。

大家唯一可能不解的是,八十萬,北宋有這麼多禁軍嗎?

提到北宋,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就是窩囊,所以有弱宋之說,誰都打不過,一打就丟人,一個弱宋哪來這麼多兵?

答案是還真有,也許作戰部隊沒這麼多,但要把後勤等人員全算一起,可能八十萬還不止。

北宋為什麼要搞這麼多禁軍?原因和設大名府為北京一樣,迫不得已。

宋代軍制大體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軍權分離;二是強幹弱枝

所謂軍權分離就是指揮權和帶兵權分離,不放在一起。宋代最高指揮機關是樞密院,但它手裡沒兵,兵權掌握在殿前司、侍衛親軍司手裡,合稱兩司。

趙匡胤是政變起家,所以他老提防著別人也來這一出,於是將兵權做了非常細緻的劃分。樞密院負責調派指揮,兩司負責統兵訓練,兩者互相制約,只有到了要打仗的時候,才會指定某位將軍接管兵權,打完仗立即上交。

這樣還不夠,於是又做了強幹弱枝。增加中央禁軍數量,削減地方部隊數量,這樣就算有人想造反,先要掂量一下能不能打得過。

宋代士兵分為四類:「禁軍、廂軍、鄉軍、番軍。」

禁軍就是衛戍京城的中央部隊,廂軍本是部隊單位,這裡指地方部隊,鄉軍是民兵,番軍就是外族僱傭兵,這些不細說了,大家看懂就行。

這裡要解釋下高俅的職務,書中稱他是殿帥府太尉,而北宋掌管禁軍的部門叫殿前司,殿前司最高長官叫都指揮使,太尉雖然是北宋名義上最高武職,但一般是虛職,並無實權。高俅是個特例,他是以太尉身份遙領殿前司,也就是說,他是北宋太尉,並非殿帥府太尉,何況宋朝根本沒有殿帥府這個單位。

註:明朝有殿帥府,也確實掌管禁軍,而宋代太尉又被稱為殿帥,所以施耐庵八成是搞混了。

殿前司掌禁軍,侍衛親軍掌管其他軍隊,但因為強幹弱枝,北宋軍隊十之七八都是禁軍,駐紮在四京周圍(所以梁中書麾下,其實也是禁軍)。

宋朝為什麼要搞那麼多禁軍?跟兩件事有關,一是丟了燕雲十六州,二是國都在汴梁。

燕雲對於中原政權來說,幾乎無可替代。因為自北向南,只有燕山一帶可守,而且擁有天險居庸關。自古以來,中原政權防守北方,憑藉的都是居庸關山海關防線,所以這一帶長城修的異常堅固。

一旦失去燕雲,呈現在北方異族鐵蹄面前的,只有萬裡平原,所以北宋對外屢戰屢敗,原因大都在此。而南宋抗金屢有成效,其原因也離不開淮河附近,都是水鄉澤國,不利於騎兵發揮。

所以說,丟了燕雲,抵抗正北方的敵人,防線只能布置在淮河一帶,這也是南宋抗元,主戰場一直維持在襄陽的原因。

註:從戰略角度來說,北京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這也是近代京都選擇於此的原因,我另有文章備述,如有興趣自行查閱。

但宋代國都卻在汴梁,汴梁雖名為六朝古都,實際上集中於五代,除了戰國時期的魏國,剩餘五個都在五代時期。梁唐晉漢周,除了後唐白痴李存勖,其餘四個都選擇了汴梁,趙匡胤替代後周,國都也定在這裡。

為什麼選擇汴梁?因為大運河。相對於南方,北方一直缺糧,這也是隋唐之後,國都不再選擇長安的原因。關中所產,早已滿足不了所需,唐朝就極度依賴漕運,一旦漕運不濟,長安城就要挨餓,所以有句話叫「餓死的唐朝」。

漕運不僅帶來糧食,也帶來了貿易,當時人口超過五十萬的大城市,全在運河兩岸,而汴梁作為南北運河間的樞紐,更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運河帶來了財富,也同時帶來了問題,那就是易攻難守。汴梁位於黃河衝積平原,沃野千裡,附近連個丘陵都難找,非常不利於防守。

所以趙匡胤一度打算遷都,但卻給攔了下來,沒奈何,只能宣布:「多種樹,多招禁軍」。

種樹是為了增加騎兵阻礙,擴招禁軍卻不全是為了強幹弱枝,還有保衛京師之用意,所以時值汴梁禁軍,稱不上八十萬,也八九不離十。

說來說去,還是跟丟了燕雲十六州有關,整個北宋,一直在挖空腦袋收回燕雲,甚至不惜聯金抗遼,以致丟人辱國,背負無數罵名。

大名府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提到陪都地位,駐守重兵時刻準備收復舊地。

但想擴招這麼多禁軍,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前面我說了,宋代軍紀非常變態,當個兵臉上還要刺字,所以北宋政府只能通過其他辦法刺激,那就是花錢。

雖然北宋名義上重文輕武,但武將俸祿卻比文官高得多。打個比方,丞相是百官之首,俸祿是每月300貫,而殿前司都指揮使,俸祿也是300貫,與丞相相同。

而像大小種相公這種衛戍邊境的重將,薪水更高,如果能掛個節度使虛職,月薪超過400貫,為宋朝最高。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在宋代當兵是個很熱門的事,罪犯即使發配也大多充為苦役,並不會送去兵營,諸如林衝武松等人充軍,只是想當然而已。

相關焦點

  • 明明官至「關西五路廉訪使」,為何後面魯智深卻成了提轄?
    ——《水滸傳》這話意思就是,我當年投奔老種經略相公,一路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我叫鎮關西還差不多,你個殺豬賣肉的屠戶,哪裡配得上這個稱呼?很明顯,魯智深這是說,自己曾經官至關西五路廉訪使。需要注意的是,關西五路廉訪使,這絕對是個大官兒。但當時魯智深已經調到了渭州,官職是提轄官。
  • 魯智深好歹是個提轄,還有上司庇護,為什麼拳打鎮關西後卻逃了?
    楊角風談水滸第17期:一提到《水滸傳》,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武松和魯智深這兩個人物,這兩個人一個是武都頭,一個是魯提轄。同樣是殺了人,武松投案自首,魯達卻選擇了跑路,要知道在宋代,都頭連個品級都算不上,而提轄好歹是個六品武官了。
  • 水滸傳:從拳打鎮關西看魯提轄的鐵拳
    一部《水滸》,洋洋萬言,最顯著、光彩奪目的莫過於其中108個風風火火的英雄好漢,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他就在其中之列,而且千百年來家喻戶曉,他就是魯智深。水滸故事在民間口口相傳,圍繞魯智深的故事,膾炙人口的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當屬他的開山之作。
  • 水滸中多次出現茶博士,「茶博士」到底是啥意思?
    小談侃茶:第2集喜歡看《水滸》的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名詞—茶博士,這和我們理解的博士是一個意思嗎?顯然不是。那麼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這一稱謂,和茶到底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就帶大家一塊看看,水滸中茶博士到底是怎麼回事。
  • 笑談水滸:鎮關西面對魯提轄興師問罪,三套應急策略能活命
    水滸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故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這個故事中,鄭屠百般奉迎,說盡好話,賠盡小心,還是免不了魯提轄的鐵拳。從劇情需要來說,鎮關西非死不可。不過換一個視角來看,從應對突發事件的合理性來分析,鎮關西有沒有自保的方法呢?
  • 水滸傳:林衝是教頭,武松是都頭,魯達是提轄,哪個官最厲害?
    當年讀《水滸傳》的時候,教頭、都頭和提轄等等五花八門的官職名稱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後來根據主人公的遭遇,我的腦子自動統一地將其劃為「小官」的範疇。但是教頭不是官,沒有實權,相當於武術教練,上面還有一個都教頭管著。都教頭算是總教練,而教頭只是一個教練員,並且可以同時存在多個。林衝就是槍棒教頭,其他的還有射箭教頭、馬術教頭等等。
  • 林教頭、魯提轄,都是芝麻小官!
    比如在本縣當捕快的武松,在京城作為總教頭的林衝,還有隻吃肉臊子的魯提轄,這三人就是比較出名的人物,但是雖然他們出名,其實他們的官職不算大,真正的大佬真是名不見經傳的,相比上面的三個人物,至少還有兩個人的官職要比他們大。
  • 誰是水滸世界的第一大俠
    要論水滸世界的第一大俠,非魯智深莫屬。魯智深行事曆歷落落,了無牽掛。從第二回書《史大郎夜走華陰縣,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出場後,便一路散發著奮勇忘我的精神,帶給人溫暖、光明和希望。徵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宋江喜上眉梢,說:「吾師成此大功,回京奏聞朝廷,可以還俗為官,在京師圖個萌子封妻,光燿祖宗,報答父母劬勞之恩。」對宋江、楊志之流困守於功名者來說,萌子封妻,光燿祖宗,那是最美滿的追求。可是,魯智深心無掛礙,視功名利祿為浮雲,從來就不曾把這種追求放在眼裡。
  • 水滸中,東京是河南開封,那北京、南京、西京在哪裡?
    《淺說水滸》第500期(文/焦目) 水滸裡的冷門知識其實有很多,有時候一個字都可以說很多東西。 除了這些,水滸裡的一些地名也很有趣。比如無為軍、還道村、石碣村、梁山水泊、飲馬川等。今天,繼續來說一下水滸中的地名,那就是東京、西京、南京和北京。
  • 十個冷知識!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在哪裡?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冰凍知識1、 在做肉的時候,如果想要讓肉變得更加嫩一些,可以先把肉用澱粉水泡一會!6、 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在哪裡?海底隧道這種事情現在已經成為了現實,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是青函隧道,這個隧道位於日本的北海道與本州島之間!7、 古人口中所說的千金,但是這個詞語卻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指的女孩,而是形容一個非常出類拔萃的男人!
  • 到底是誰讓魯提轄滅了鎮關西?是金翠蓮還是另有其人?
    到底是誰激起了魯提轄的憤怒,以至於三拳打死了鎮關西,真的就是因為金翠蓮嗎?讓我們細品水滸,看看是不是另有隱情? 鎮關西鄭屠夫正面的出場並不多,只在魯提轄找他時出場了一次,就這一次,結果慘死在魯提轄的拳下。
  • 02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茶博士說:「姓王的教頭倒是有三四個,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你說的王進。」  兩人正說著,一個軍官大步走了進來。史進看過去,只見此人身高八尺,腰粗十圈,圓面大耳,鼻直口方,絡腮鬍子。  茶博士說:「客官,你要找王教頭,問問這位提轄就知道了。」  史進起身上前施禮說:「官人,請坐。」  那軍官見史進高大魁梧,像是一條好漢,還了禮,就坐下了。
  • 魯提轄也非良善
    小時候看電視劇就喜歡看武松醉打蔣門神和魯提轄三拳打死鎮關西這兩段,英雄好漢懲奸除惡大快人心。後來看過了水滸傳原著之後,我發覺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武松只不過是黑社會之間爭搶地盤的一個打手,只是打贏了這場黑幫火拼而已,魯達魯提轄是除暴安良大英雄嗎?
  • 水滸中的官場老油條梁中書:坐擁數萬兵馬 卻錯失良機遭梁山擊潰
    水滸中的官場老油條梁中書:坐擁數萬兵馬 卻錯失良機遭梁山擊潰時間:2020-06-03 18:59   來源:燦爛海灘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水滸中的官場老油條梁中書:坐擁數萬兵馬 卻錯失良機遭梁山擊潰 前文介紹了梁中書的歷史原型,本文要說的是梁中書在《水滸傳》的表現。
  • 官都不小
    《水滸傳》的108將中,有許多將領曾經都在北宋朝廷做過官,例如開篇魯達就擔任渭州提轄,武松因為景陽岡打虎被封為陽穀縣都頭等。那麼這些官職,在現代相當於什麼職務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宋朝官職有正從之分,又有一品到九品,一共是18個等級。
  • 水滸中,林衝的禁軍教頭,呼延灼的都統制,你知道是什麼官嗎?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這些梁山好漢並非全是平民,他們有很多人在上梁山之前是在朝廷做過官的,比如宋江就做過押司,晁蓋做過保正,林衝做過禁軍教頭,而在這梁山108好漢中之前官職最高的要數呼延灼了,他做到了都統制,那麼這些官職究竟是什麼官呢?有多大呢?
  • 同時聽金翠蓮訴說,為何打鎮關西的是魯提轄,史進卻選擇溜之大吉
    史進因為仗義,幫助朱武、楊春和陳達躲避官府追捕,而落得無家可歸,也成了官府緝捕的對象,偌大的家業都被他敗完了,連家都被火燒了個精光。按說,遇上鎮關西強佔金翠蓮這樣惡劣的事情,史大郎是一定會義憤填膺,一定會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這應該是他該出手的時候。
  • 中學課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三人來到潘家酒樓上,揀個齊楚閣兒坐下。提轄坐了主位,李忠對席,史進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個喏,認得魯提轄,便道:「提轄官人,打多少酒?」魯達道:「先打四角酒來。」一面鋪下菜蔬果品按酒,又問道:「官人,吃甚下飯?」魯達道:「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酒保下去,隨即燙酒上來,但是下口肉食,只顧將來擺一桌子。
  • 哈利波特冷知識-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在哪裡
    那么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在哪裡?現實中又有哪些與這個地址相關的冷知識?愛冒險de魚帶你探索哈利波特中的地理冷知識。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六章中,第一次提到了九又四分之三站臺的地址:「哦--我明天得去國王十字車站--去霍格沃茨。」那麼國王十字站在哪裡?
  • 9個冷知識:北京時間並不是北京的地方時間
    冷知識帶你漲姿勢1、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這個詞有36個字母,它的意思是長單詞恐懼症。這是句子包含了26個英文字母,在以前的打字機時代,打字機維修工們只要用打字機打出這句話就能檢查打字機的字跡是否清晰了;現在程式設計師也用於測試Telex/TWX數據通訊設備的精確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