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當下春聯,一些書法研究者認為,當下,印刷品春聯因便捷、產量大流行於市場,大部分春聯的句式、內容並不講究。人們貼春聯只是為了增添喜氣,忽略了其文化內涵,以及春聯與詩賦語言、書法雕刻的關係。「在楹聯千餘年的歷史中,一直與書法緊密相聯。古代大部分楹聯作者都有書法修養,許多聯、書俱佳的楹聯都是書法家自撰自書的。印刷品楹聯的出現看似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事實上卻是對文化傳承的一種破壞。」
上海北外灘「迎新年、寫春聯、送福字活動」現場,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副院長張耀偉書寫對聯日前在上海北外灘「海派墨韻,中國精神——中外書法家及愛好者迎新年、寫春聯、送福字活動」便是上海書法家們牽頭舉辦的手寫春聯活動,這一由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上海中國書法院、中共上海市虹口區委宣傳部等主辦的活動包括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周志高與副主席戴小京、丁申陽、張偉生、徐慶華、晁玉奎等十餘位書法家及上海書法院執行副院長張耀偉等。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幾位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籍留學生也參加了本次活動,她們表示喜歡上海這座城市,喜歡中國的書法藝術,並在現場用毛筆書寫了福字展示給觀眾。
百年老字號朵雲軒主辦的書法家書寫春聯活動,書法家劉一聞現場書寫對聯。在百年老字號上海朵雲軒,在「吉祥安泰——海上名家書畫印展」展出的同時,包括劉小晴、劉一聞、張偉生、丁申陽、陸康、孫慰祖等也現場對觀眾書寫春聯。
在北京,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書法家協會攜手頤和園管理處舉辦的「書法名家送春聯送祝福」公益活動,僅一個小時送出百餘副春聯和「福」字。
中國民間在春節前自發書寫春聯的傳統雖然一直在延續,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刷春聯已成為越來越多民眾的選擇。在一些書店、賣場,年關之際,賣春聯、福字的商鋪,遠遠望去紅彤彤一片。縱觀所售對聯的內容,傳達了人們期望健康、幸福的美好願望,「居福地家業興旺,入華堂如意吉祥」等不一而足,「福」「康」「祥」「順」「和」等字眼在不同商鋪出售的對聯中,出現頻率最高。在對內容不甚考究的情況下,不同商鋪出售的對聯,不僅用語、格調非常接近,有的連錯誤也如出一轍。
「現代化技術大量印刷對聯,對對聯文化的傳承不利。」北京一位民俗學專家說,在他記憶中,直至上世紀中葉,手書春聯還非常流行,這種對聯最吸引人之處,就是緊貼創作者、張貼者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而這一點恰恰是當今批量印刷的對聯最致命的問題所在。「現在市場上的印刷對聯年年一成不變、千篇一律。那些陳詞濫調實際上降低了對聯整體的文化品位。」
來楚生書嵌名聯儘管如此,民俗研究者並不認為這意味著對聯文化的式微,「近年來,書法組織、楹聯學會,每年都會為群眾寫聯、贈聯,這種有針對性的對聯非常受歡迎,喜歡對聯的人還是很多的。」
在他們看來,所謂「式微」,主要是傳承發展的方式不夠恰當。讓對聯文化的流傳方式回歸歷史軌跡——在保留傳統形式的基礎上,手書有個性、有切實內容、與創作者、使用者密切相關的對聯,是延續對聯文化的一劑良方,「當我們把一種傳統文化,轉化為新的文化傳統,那麼這種文化就真正具有了繼續發展的活力。」
書法對聯延伸閱讀:大紅春聯表達了自己對新的一年的希望,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是用民間藝術形式表達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貼春聯也有很多講究,若是貼得不當,就會被人笑話。
傳統貼春聯的方法為,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另一種是常用的貼法。解放後由於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適合人們的閱讀習慣。若是將兩種春聯貼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好。
如果從秦漢開始計算,中國貼春聯的歷史已有兩千年,中國百姓對貼春聯一直情有獨鍾是因為中國百姓傳統的思維觀念問題。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中國人民自古就有個樂觀的思維觀念,就是寄希望於未來,祈盼未來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無論在過去的一年裡有什麼高興、得意的事,還是有什麼不如意的事,總是希望未來的一年過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將到來之時,貼春聯恰好是達到這種目的的最佳選擇。他們藉助春聯表達對即將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他們的傳統觀念裡,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愜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
春聯既是根據中國古代駢體文衍生出來的一種新文體,又是借鑑了中國詩歌傳統的文學形式。它與古代的駢體文和詩歌不同,是一種特有形式的獨立文體。儘管律詩或駢文中的對仗句,往往就是絕妙的對聯,但只有在它們脫離律詩或駢文而獨立存在時,才能稱為對聯。它的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形式上成對成雙,兩聯彼此相「對」,內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繫。一副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
字數上下聯字數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副春聯每聯都是七個字,上下聯字數相等,這是春聯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類的現象。在1916年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後,驚愕不解,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一看,寫著:「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人們看後,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說:「上聯的『袁世凱 』三字,怎麼能對得住下聯的『中國人民』四個字呢?」這個文人聽了「哧」的一聲笑了起來,說:「對了,袁世凱就是對不住中國人民!」這個故事說的是「輓聯」,「輓聯」也屬於對聯的一種,這說明對聯都必須做到上下聯字數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極個別的另類。
詞組詞性上下聯詞組要相同,詞性要一致。就是說組成上聯的各個詞組分別是幾個字,下聯的對應詞組也必須分別是幾個字。上下聯的詞性,就是說詞的類別性質,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要對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對。如剛才列舉的「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每聯都是三個詞組,即: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上下兩聯詞組相同。這副春聯裡的「新」、「佳」都是形容詞。「春」、「歲」,「富貴」、「平安」都是名詞。「年年」、「步步」都是副詞,「好」 和「高」都是形容詞。這種要求,主要是為了用對稱的藝術語言,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
結構上下聯對應語句的語法結構應儘可能相同。
如「 一心常忍辱;萬事且隨緣。」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賓結構,其中,「一心」對「萬事」皆為偏正結構,「忍辱」對「隨緣」皆為動賓結構。
平仄關係上下聯平仄要相調。對聯上下聯的表現方法,要注意聲律相對,也就是平仄相調。這主要是為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相傳紀曉嵐一次南行來到杭州,一位友人為他設宴洗塵。席間,賓主之間聯句對答。紀曉嵐才思敏捷,出口成聯,友人心悅誠服,誇他為北國孤才。曉嵐則不以為然地說:「北方才子,遍及長城內外;老兄之言從何談起?」友人道:「前幾年我曾到北方去,帶去一個上聯,竟然沒有人對得上來。」曉嵐半信半疑,問道:「老兄你出了什麼句子,竟讓對方對不出來?」他的友人就順口念出了上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紀曉嵐聽罷哈哈大笑,說:「這樣簡單的出句,是他們覺得不屑於回答,才表示不會對的!」這位友人不解地問:「那麼,下聯應該怎麼對呢?」紀曉嵐脫口而出道: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這位友人聽了,不僅尋得了下聯,還十分佩服紀曉嵐的才智超群。這副「雙塔隱隱,七層四面八方;孤掌搖搖,五指三長二短 」的對聯做到了平仄相調,達到了音韻和諧,錯落起伏,悅耳動聽,鏗鏘有力的藝術效果。
弊忌所謂「合掌」,語義重複,浪費筆墨。譬如舊時商家常用的春聯,有一副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這副春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且與爆竹聲中「恭喜發財」的氣氛相協調,很受商界歡迎。但深一步研究就會發現,「通四海」和「達三江」是一個意思,語義重複,對聯的術語就叫「合掌」。七言聯一共才十四個字,其中六個字表達的是三個字的內容,這就導致語義重複。對聯是文章中最精練的文體,絕不允許浪費筆墨。為了以較少的文字提供較多的信息,必須避免上下兩聯說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聯中用「震乾坤」對「驚世界」,「發祥光」對「騰瑞氣」,也都屬於「語義重複」的毛病。
橫披橫披,又叫橫批,橫額,橫聯,橫幅。橫披除輓聯、壽聯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橫披與對聯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好的橫披,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換句話說,一句橫披,就是一副對聯的內容的升華,是對聯的主題,更是點睛之筆。橫披在寫作手法上,常見的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對聯寫意,橫披題名,如「歡度春節」、「新春大吉」等,直接點名貼春聯的目的;
二是對聯寫意,橫額點睛,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的橫批是「吉星高照」,則是揭示出實現對聯內容的關鍵所在就是「吉星高照」,屬於點睛之筆;
三是聯披互補、相輔相成,如「減負恤民,浩浩東風常送暖;扶貧解困,瀟瀟春雨總關情」的橫批是「前程似錦」,則是橫批與對聯相輔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對黨中央「常送暖」和「總關情」的無比感激之情,也讚頌了黨前程寬廣,輝煌燦爛。
橫披多為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該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體風格應與上下聯一致,上下呼應,這樣才更能體現出我國文化的統一性。
選擇春聯具有廣泛的特性,除了家家戶戶都在過春節時貼春聯之外,飯店、美發廳、賓館、雜貨店等一些商家、企業也都貼春聯。這就涉及如何選擇春聯的問題。
首先,春聯要突出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追求。
無論是居民住戶還是單位貼春聯,都應體現出一種健康的審美趣味和追求。這種審美追求,有的是從祖國的蒸蒸日上,繁榮富強著眼的。如,「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好時代好風光處處有好人好事,新社會新氣象天天譜新曲新歌」等。這樣的春聯概括了祖國百花爭豔,萬物生輝的繁榮景象,謳歌了新時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聯的創作者對祖國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的讚頌。有的春聯是表達了自家對未來的美好追求和嚮往,如,「一夜連兩歲歲歲如意,五更分二年年年稱心」。「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這種家庭春聯是表達了對未來一年的祈福和祝願,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其次,貼春聯最好體現出個性。
既然貼春聯是要寄託某種祈望和祝福,那麼,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身份都會有不同於他人的祈望與祝福,因此貼春聯應符合自身的特點與事業。譬如,「春好禾苗壯;人新稻穀豐。」這是體現農民對新的一年祈望與祝福的春聯。「百貨琳琅,櫃盈春夏秋冬貨;大樓興旺,客滿東西南北樓。」這是宣傳商業繁榮的春聯。「一枝粉筆,連綿化雨滋桃李;三尺講臺,搖曳春風撫棟梁。」這是教師家庭貼的春聯。這種體現各自特點的春聯,更突出了對本職工作的無比熱愛和忠誠的敬業精神。當然,那些從國家的宏觀出發,讚頌國家繁榮昌盛,表達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予以熱情謳歌的春聯,無論是家庭,還是單位都可以貼,這是毫無疑問的。體現個性主要是強調不要將春聯貼串行。就是說,作為工人家庭,如果貼一副「費勁養豬,三口人家甜日過;種田流汗,九秋果實旺年來」的春聯,就會惹人笑話。
對例1.根據時間順序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摘王勃《滕王閣詩》而製作的春聯
2.根據氣勢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上下聯均與去聲收尾,下聯氣勢要強於上聯,根據規則,即能區分上下聯。
3.根據平水韻
此木為柴山山出{平水韻出是仄聲}
因火成煙夕夕多{平水韻多是平聲}
此聯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區分。
4.根據橫額{橫批}:
由橫額「和氣生財 」
可知
天和人和全家和【上】
福多財多喜慶多【下】
橫額在上的貼在上面,橫額在下的貼在下面。
張貼規矩春聯的張貼,要符合傳統的規矩,春聯要豎貼。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譬如,「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就不可貼成「日暖神州萬物生輝,春回大地百花爭豔」,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因果關係,因為「春回大地百花爭豔」,才使得「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如果貼反了就顛倒了因果關係,也讓人讀著彆扭。再從平仄看,從春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斷出上下聯來。這副春聯的上聯尾字「豔」是四聲,即仄聲。下聯尾字「輝」是一聲,即平聲。一般地說,如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如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但也有的對聯上聯尾字是平聲、下聯尾字是仄聲,不要認為是仄聲的都是上聯。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從春聯的內容上來判斷上下聯。這就要求在張貼時認真讀聯,真正明白聯句的內容。
必要時,還要根據橫額來判斷上下聯。因為對仗有工對和寬對之分。在實例這一節,將進行具體分析。
另外,春聯的尺寸大小要與自家的門戶相協調。居民家的門戶貼15到20釐米寬的春聯最好,而商家鋪房店面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到30釐米左右的春聯最好,這樣能顯得協調、大方。至於某些高大建築的機關大門,如果貼春聯的話,其春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釐米為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