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廟鄉土樓村:手寫春聯、手繪年畫,讓2020年更有年味兒

2020-12-25 睢縣融媒體中心

在鼠年新春到來之際,土樓文化藝術村駐村書法家舞文弄墨,書寫著一副副飄著墨香的春聯。農民畫室裡,手繪的年畫透著喜慶,給2020年的新春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走進農民畫室,幾位老人家正在繪製年畫,從2018年啟動土樓文化藝術村農民畫室到現在,上至75歲的老人,下至5歲孩童,都在學習美術書法,如今的土樓村已成為集書畫、餐飲、住宿、娛樂於一體的農家藝術村莊。

在土樓村梅花別苑內,駐村書法家朱永章老師、劉勤建老師正在為前來選購春聯的客人們寫著春聯,一幅幅「福」字,讓整個畫室年味十足。

印刷版春聯精美大氣,這成為老百姓喜歡的原因之一,但這種春聯老百姓往往還會因為買不到自已心儀的聯句而稍有遺憾,而藝術家手工春聯及年畫與印刷品價格相當,可根據消費者的要求書寫自己想要的聯句,成為大家的首選。手工春聯有它的唯一性,參與感,故事性。請藝術家書寫春聯,既有藝術欣賞價值,又可滿足自己的心願,兩全其美。

土樓村藝術家的手寫春聯、農民畫室的手繪年畫讓文化回歸傳統,使春節更有年味,家庭更顯文化,同時可以自己題詞個性定製,送親人、客戶、朋友也是佳品!歡迎大家到土樓文化藝術村選購手寫春聯、手繪年畫,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助力。

融媒體中心記者:吳冰峰

相關焦點

  • 白廟鄉文化大集真熱鬧
    近日,在中原高速睢縣分公司活動大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由白廟鄉政府和中原高速睢縣分公司聯合舉辦的「送福送春聯,民俗進企業」 文化大集在這裡舉行。在活動現場,白廟鄉土樓村的十多名農民書畫者現場潑墨,一幅幅工筆畫和新春對聯躍然紙上,引得數百名幹部、群眾和企業代表爭相欣賞,並踴躍購買。「現在過年鞭炮禁燃,春聯也都是機印,兒時的記憶日漸日遠。
  • 在睢縣白廟鄉土樓村尋找透著「土」氣的年味
    睢縣土樓村,本是一個貧困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幫扶隊員立足打造豫東傳統手繪文化村、讓村民通過鄉土文化致富的初衷,讓土樓變得更「土」,讓村子留得住鄉愁,尋得到老傳統老房子老院落老文化。土樓村全貌一年來,很多村民通過手繪傳統畫、書寫新春對聯等形式獲得了穩定的收入,北京、鄭州等地的畫家、書法家也入駐村子。土樓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鄉土文化村。「惠濟齋」主人、全國書協會員朱永章的書房裡,來了很多村民,有學書法的,有送寫的對聯的。
  • 「幸福中國年——年畫、春聯作品展」開幕 看年畫賞春聯,走進南京...
    「幸福中國年——年畫、春聯作品展」開幕 看年畫賞春聯,走進南京美術館感受年味 來源:南京日報
  • 蘭州流行貼「紅對子」 手寫春聯大勝印刷品
    中新社蘭州二月八日電(記者羅德惠殷春永)春節將臨,俗稱「紅對子」的春聯風靡蘭州。  「有錢沒錢,貼對子過年。」這句被人們淡化了數年的俗語,在此地又開始廣泛流傳。時下,在蘭州市酒泉路、和政路等繁華地帶,書寫、售賣春聯的攤點尤為人們注意,諸如「銀蛇飛舞辭舊歲,駿馬奔馳迎新春」、「家和人和萬事祥和,事順業順一帆風順」、「賀歲歡欣歌盛世,揚鞭奮發續長徵」……「紅對子」遍地開花。貼春聯,這一民族風俗無不傳遞著辭舊迎新的節日氣氛,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總把新桃換舊符 手寫春聯讓年俗更有儀式感
    北宋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傳唱千古,生動地記載了在古時,人們過春節三個最重要的習俗:放爆竹、飲屠蘇酒和貼春聯。每年過春節,最有儀式感的年俗之一就是貼春聯了。站在凳子上,將門上舊年那幅落滿了塵埃的春聯揭下來,然後將一幅紅彤彤的嶄新的春聯貼上去,家門立刻煥然一新,也讓人精神抖擻——又是新的一年了!
  • 徐州:巨幅春聯亮相雲龍山下 「手寫祝福」傳承傳統文化
    1月17日下午,2020「城門掛春聯,江蘇開門紅」徐州站活動在雲龍山西門舉行,長達6米的名家春聯在翹首以盼中正式亮相,為徐州帶來濃濃年味兒,盡顯古城厚重底蘊。  掛春聯迎庚子 合影框中展笑顏  弘揚優秀文化,彰顯城市精神。「城門掛春聯」活動已經在徐州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 去年,該活動入選了中宣部2019年度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活動,融合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資源,通過報、微、網、端共同發力,項目影響力蜚聲海內外。  2020「城門掛春聯」活動,自2019年11月4日起正式啟動。
  • 圖集 | 手寫的春聯 留住的年味
    寂靜的午後,騎樓廊下,樹影婆娑,佛山快子路上,滿牆手寫春聯映著斑駁的光影……新歲將至,這處老街巷每個角落都寫著「年味」。
  • 選年貨就來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戴爾筆記本年畫禮盒有心意更有新意
    大家盼望已久的2020年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這也意味著我們一步一步距離2020鼠年新年的到來更近了。備年貨,忙年俗,家家戶戶已經開始風風火火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還在為新年究竟要準備什麼年貨而發愁的朋友,來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啊,新年貨,新年味兒,京東通通為你準備,將現代科技與傳統年畫文化完美融於一體的戴爾筆記本年畫定製禮盒,可謂是新年換新機的必備首選。另外,1月2日-14日,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火爆開啟,爆款臺式機滿2020減1212、爆款遊戲本領券立減2000、5折搶購、好物低至9.9元等大額新年優惠等你領取,更多驚喜敬請期待!
  • 年貨大集、燈會、年俗文化節、春聯挑戰賽……2020年賀年會,濰坊將...
    12月27日,記者從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20年1月3日,濰坊市好客山東賀年會將在濰坊市十笏園文化街區啟動。活動將結合2020中國·濰坊年俗文化節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月活動,並同期舉行2020濰坊新春文化活動發布和中國木版年畫傳承發展聯盟、中國木版年畫雕版技藝傳承基地、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等配套活動。
  • 你家今年的春聯是手寫的還是某單位贈送的?丨春聯隨想
    嶽母拿出了準備好的春聯讓我看看,該怎麼貼,為此嶽父母還起了爭執。嶽母說,按老規矩應該上聯在右,下聯在左;嶽父則不同意,說你看看橫批是怎麼寫的,明明是從左到右的,那麼對聯則應該和它一致,上聯在左,下聯在右。兩口子的事,哪家都一樣,嶽父母都是年過古稀之人了,為一件家庭小事爭起來也是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 年味淡了?青島老西鎮年俗文化節尋年味去!
    為了讓群眾感受最濃鬱的年節味道,在臘月二十三小年到來之際,大家歡聚一堂,用大紅的燈籠,手寫的福字、春聯,木版年畫、軟陶麵塑、剪紙、繪本畫年俗等作品和威風鑼鼓、歌舞表演,讓到場的居民群眾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青島市書協副主席、市南區書協主席高波和青島市美術館藝術總監薛波等島城藝術家也趕到現場,揮毫潑墨為居民們送上新春祝福。
  • 紫禁城過年的筆墨雅事:皇帝也畫「高級年畫」 春聯還有白色的?
    春節將近,很多人喜歡自己動手寫個福字、春聯貼在門上,甚至畫個年畫掛在家裡。清代皇帝也有這個愛好,紫禁城裡每到過年也總是有幾件筆墨雅事讓皇帝和大臣們忙得不亦樂乎。乾隆手繪《庚辰歲朝圖》《萬國來朝圖》局部,白色春聯赫然可見。
  • 春節不會寫春聯?教你3個方法,春聯既簡單又好看
    春節不會寫春聯?教你3個方法,春聯既簡單又好看春節寫春聯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尤其在「禁炮」嚴令下,年味消失殆盡,唯一能夠維持年味的就是春聯。所以,過年能不能寫出一副漂亮的春聯,不僅寄託了人們對來年的寄託,也是個人文化素養的體現。
  • 經典版Kindle搭檔開封年畫,京東電腦數碼年貨節給你別樣年味兒
    在迎接2020農曆新年的今天,用心準備的年貨總是比買年貨回家過年的人先一步到家。春節期間選購雞鴨魚肉必不可少,可是如果你在走親訪友拜大年的時候,還是一如既往地準備送菸酒、送水果,那可能有些落伍了。一份貼心的新年禮,不僅僅是對新年珍而重之的儀式感,更寄託著自己對親朋好友的殷殷祝福。
  • 綿竹手繪年畫門票欲申報吉尼斯
    將手繪年畫用作門票,精細之間顯現藝術美感。綿竹市年畫博物館館長胡光葵日前正加緊對民間工藝的綿竹年畫苦心打造製作,一張精心繪製的年畫門票將申報吉尼斯記錄。  綿竹年畫歷史悠久在國內享有盛名。四川綿竹年畫博物館館長、知名年畫畫家胡光葵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近日臨摹並創新完成了中國最大年畫清版《迎春圖》後,又開始了對年畫作門票方面的探索。
  • 年關將至,淶源縣蘇寧「年貨集市」請來書法家手寫春聯!
    從1月11日開始,蘇寧零售雲「年貨集市」陸續落地到近十個城市,在不同的地區,搞起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年味活動,從抽紅包、到手寫春聯、再到搭建舞臺扭秧歌……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年貨集市」,讓春節未到,過年的氣氛就已經熱火朝天。雖然無法一個個實地走遍,我們還是可以跟著蘇寧「年貨集市」的腳步,去看看各地的年味風潮。
  • 新春走基層丨年產6000噸春聯!市場上每10副春聯就有6副來自山東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今年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將連續第11年開展新春走基層活動。因為生產地紅紙顏色鮮亮,長時間不掉色,很多人就到這邊購買紅紙用來手寫或印製對聯。後來,當地人也盯上了紅紙的上遊產業——印製春聯。如今,夏莊鎮已經成了全國聞名的春聯生產基地,並被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春聯創作中心」。
  • 連雲港高速服務區志願者送春聯 手書的年味兒千裡傳
    在汾灌高速浦南服務區,志願者寫春聯為旅客們奉上充滿誠意的「年味兒」。中國青年網記者 康佳 攝  中國青年網連雲港2月13日電 (記者 康佳) 春節將至,在各大高速公路迎來春運高峰期之時,共青團連雲港市委員會不僅為服務站、客運站等地帶去了不少「幫些忙」、「搭把手」的志願者,還別出心裁的用贈送春聯的方式讓旅客把濃濃的「年味兒」帶上了路。
  • 臺北迪化街尋「年味」:年貨要討好彩頭 春聯手寫有講究
    春節將至,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年味濃鬱。街道上方紅色的條幅和燈籠將沿街建築布置得喜氣洋洋,街道兩旁各類年貨琳琅滿目,商家則不斷向過往民眾熱情推銷著。  臺灣民眾過年選食材或送禮都講究好彩頭,因此有「烏金」別稱的烏魚子在迪化街成為暢銷品。
  • 朝鮮年畫深受中國影響,春聯寫成這樣不如越南學得正宗
    關於朝鮮的宣傳畫大家都看過,比如2018年發展自強的宣傳畫。朝鮮的年畫很多人沒看過,在朝鮮,春節、端午、中秋為「三大民俗節日」,朝鮮人既過陽曆年,也過陰曆年,也就是春節。朝鮮春節放假三天,雖然沒有放鞭炮的習俗,朝鮮人也有在大門和家裡張貼對聯、年畫的習俗,「立春」日也張貼。像什麼「立春大吉」、 「事運亨通」 、「平安大吉」、「建陽多慶」、「長命富貴」、「豐衣足食」、「招財進寶」等吉語還有「福」、「壽」等到處都貼。不過朝鮮和朝國的春聯都寫在白紙上,而不是像中國那樣是喜慶的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