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小區域——卡拉哈迪盆地(沙漠)

2020-12-25 地理興說

典型例題一:(2019·四川省瀘縣第四中學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波札那位於南非高原內部的卡拉哈迪盆地,西北是世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中部和西南部為沙漠,北方多為草原,東南部為丘陵。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乾旱草原氣候。境內無大河。全國38%的國土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年動物大遷徙景象壯觀。可耕地佔國土面積的15%,糧食高度依賴進口;畜牧業佔農業產值的70%,是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上世紀70、80年代,該國在北部牧區和東部農牧混合區豎起了數千米長的圍欄,劃塊經營管理,統一發展養牛業,養牛業迅速發展成為該國支柱產業。然而有學者認為從生態安全和國家安全而言,波札那「圍欄放牧」經濟發展方式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材料二:下圖為波札那簡圖。

(1)從自然方面分析波札那畜牧業農業產值大和種植業農業產值小的原因。

(2)簡述該國北部地區圍欄放牧的有利條件。

(3)指出「圍欄放牧」對波札那發展養牛業的積極作用。

(4)有學者認為波札那「圍欄放牧」經濟發展方式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請你為該觀點闡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地處高原內部盆地,氣候乾旱,植被以草類為主,適宜發展畜牧業;可耕地面積佔比小,無大河發育,不利於發展種植業。

(2)北部地區降水量在500mm左右,相對較多;多為草原,草場資源較豐富;有河流和湖沼分布,牲畜的飲用水源較多;可利用土地多。

(3)阻止野生動物對牛群的傷害;預防疫病在牛群之間傳播;劃區管理,管理更高效(實現集約經營);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4)大修圍欄,阻隔野生動物遷徙,破壞草原生態平衡;高強度(過度)利用草場,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結構單一,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典型例題二:(2019·四川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松露是一種附著於樹根下的莖塊菌類,一般生長在地表下8~30釐米處,3月開始發芽,12月進入收穫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與魚子醬、鵝肝並稱為法國美食的「三大天王」。黑松露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其苛刻,人工培育困難,產量稀少,主要產於法國南部地區。傳統上法國南部地區的農民靠母豬的嗅覺來尋找松露,所以松露又被稱為豬嘴拱出的「鑽石」。在非洲也有少量分布,其南部內陸高原的卡拉哈裡沙漠乾涸河谷中的黑松露近乎瘋長。圖甲示意法國南部某黑松露產區的氣候資料,圖乙示意卡拉哈裡沙漠的部分區域。

(1)解釋黑松露是豬嘴拱出的「鑽石」。

(2)據圖推測法國南部地區黑松露生長期內各季節所需的氣候條件。

(3)分析黑松露在卡拉哈裡沙漠乾涸河谷中瘋長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

(1)產量少;價格昂貴;藥用價值高;著名美食;松露生長在地下,難易發現,需要靠豬來尋找和挖掘。

(2)春季(發芽期)溫暖溼潤;夏季(生長前期)高溫少雨;秋季(生長後期)水熱條件較好。

(3)地處低緯,熱量充足;內陸沙漠晝夜溫差較差大;北部季節性河流雨季下滲,補給土壤水分;晚上氣溫下降快,地表形成冷凝水(露水);

沙質土壤疏鬆通風透氣;地廣人稀,人類活動對松露生長影響小。

典型例題三:(2019·湖北荊州中學高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裡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成因的差異。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髮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並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A處的三角洲是由奧卡萬戈河上遊流域發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蝕進入河流,並通過流水搬運作用,搬運至卡拉哈裡沙漠北部的沼澤地,由於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的。

(2)甲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受到沿岸寒流影響;乙地沙漠則因為處於內陸,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

(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發展潛力(前途)大。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而丙聚落處於沙漠地區,水源不足;且丁聚落有交通線路經過。

典型例題三:(2017·江蘇高三課時練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裡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材料三: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運交通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而聞名。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形成的成因差異。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髮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並分析原因。

(4)據材料三, Q區域(陰影部分)是世界海霧的多發區之一,試分析該海區多霧的原因。

(5)據材料三, 開普敦所處的自然帶為 。南非不僅有「黃金寶石之國」的美譽,而且其漁業資源也比較豐富。試分析圖中M附近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

參考答案:

(1)形成過程:A處的三角洲是奧卡萬戈河上遊流域發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蝕(2分)進入河流,並通過流水搬運作用(2分)搬運至卡拉哈裡沙漠北部的沼澤地,由於流速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2分)

(2)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響(2分),乙地沙漠則因為較處於內陸(2分),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2分)

(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2分),發展潛力(前途)大(2分) 丁聚落有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2分),且有交通線路經過(2分);丙聚落處於沙漠地區,水源不足(2分)

(4)本格拉寒流(2分)經過該海域,對海域有降溫(2分)作用,氣流經過冷海面時,受寒流影響溫度降低,水汽凝結(2分)而形成海霧。

(5)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2分)。沿岸有上升補償流(2分),大量營養鹽類上泛有利有浮遊生物的生長,給魚類帶來了豐富的餌料,因此漁業資源豐富。石油運輸過程可能導致石油汙染(2分)、過度捕撈可能造成海洋生態破壞(2分)等。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理小區域——剛果盆地
    材料一 剛果盆地,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位於中部非洲國家剛果(金)境內。剛果(金)國土54%被森林覆蓋。熱帶雨林的面積僅次於南美洲亞馬孫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稱。過度砍伐導致森林覆蓋率不斷下降。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森林採伐速度已經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極限。
  • 【玩轉地理】世界五大盆地都是哪?剛果盆地不是最大?中國最大的...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盆地是一種五大地形之一(盆地、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形成的,按照不同的地理環境,我們可以把盆地分為陸地盆地和海洋盆地,一般我們說的都是陸地盆地,世界上存在五大盆地,在非洲就有三個,那麼中國的塔裡木盆地屬於什麼水平?
  • 世界「十大沙漠」
    撒哈拉沙漠面積為906萬平方千米,是世界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荒漠。阿拉伯沙漠佔地面積233萬平方千米,從更新世早期就有人居住,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達到50度以上。比亞沙漠佔地169萬平方千米,位於南非黑人的故鄉。
  • 世界地理小區域——撒哈拉沙漠
    (1)分析撒哈拉沙漠內陸盛產食鹽的原因。(2)結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環境特徵,說出鹽商隊出發前應做的準備。(3)分析廷巴克圖在「食鹽之路」上成為重要中轉地的主要原因。參考答案:(1)撒哈拉沙漠鹽區曾為海洋,食鹽蘊藏豐富;因地殼抬升形成內陸盆地,地形封閉,鹽分不易流失;鹽分富集於淺層地下水中;氣候乾旱,水分蒸發強烈,鹽分易析出。
  • 中國地理小區域——四川盆地
    (2)①盆地地形,河湖較多潮溼,雲層多且厚,②白天大氣削弱作用強(地表吸收太陽輻射不多),對流不旺盛。大氣穩定③夜晚雲層(上部迅速變冷,)大氣的逆輻射較強,低層空氣相對溫暖產生對流。④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氣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氣流上升較旺,形成夜雨。
  • 世界地理小區域——納米布沙漠
    納米布沙澳位於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是一個涼爽的沿海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乾燥的沙漠之一,但卻有著比撒哈拉沙漠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該沙漠被凱塞布幹河分成兩個部分,其中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內有新月形、筆直狀以及星形的沙丘,有一些高達200米,沙丘底下有歷經100多萬年的礫石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石礦床。
  • 非洲地形圖+自然地理特徵
    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面積約62萬平方千米,佔全洲總面積不到3%。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佔全洲面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佔全洲面積5%。
  • 中國地理小區域——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西部,是中國四大沙漠之一,是中國第二大流動性沙漠,沙漠內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複合型沙山群。沙漠南部存在著多條斷裂帶,使沙山間形成大小144個內陸湖泊景觀,冬季不結冰。中國自從2010年開始,就對阿拉善旗地區的巴丹吉林沙漠進行治理,如採取流沙地質機械壓沙、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籬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鋪沙障、植物固沙等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 黑土學地理(普及版)48
    世界地圖黑土學地理(普及版):世界地理(四十八)繼續介紹陸地和島嶼之最。最大的盆地:西伯利亞盆地,分為西西伯利亞盆地(350萬平方千米)和東西伯利亞盆地(近350萬平方千米),絕大部分在俄羅斯境內,總面積近700萬平方千米;第二大盆地:剛果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處於喀麥隆、中非、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共和國境內,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第三大盆地:查德盆地,位於非洲中北部,處於查德
  • 世界十大盆地,中國有兩個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之前寫了關於中國境內的十大盆地,今天再來看看世界十大盆地都有哪些、1、西伯利亞盆地西伯利亞盆地是俄羅斯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為地球上超級大型盆地,分為西西伯利亞盆地(盆地中有3000多個大小不等的湖泊或沼澤地,真正的陸地面積只有150萬平方千米)、東西伯利亞盆地(地圖上面積接近西西伯利亞盆地
  • 世界地理小區域——好望角
    典型例題三:(2019·吉林省實驗高二期中)下圖為非洲南部簡圖,圖中甲、乙兩地均為沙漠景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 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試比較1月和7月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異,並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
  • 世界十大盆地,中國有兩個上榜,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之前寫了關於中國境內的十大盆地,今天再來看看世界十大盆地都有哪些、1、西伯利亞盆地西伯利亞盆地是俄羅斯最大的、含油氣盆地,為地球上超級大型盆地,分為西西伯利亞盆地(盆地中有3000多個大小不等的湖泊或沼澤地,真正的陸地面積只有150萬平方千米)、東西伯利亞盆地(地圖上面積接近西西伯利亞盆地
  • 世界地理小區域——埃及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典型例題二:(2020·南開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月考)尼羅河發源於東非高原,古代埃及位於尼羅河的下遊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埃及地理位置示意圖;尼羅河下遊的景觀示意圖(l)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下表中的兩個象形文字,代表帆船不同的航行方向,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特徵,填寫下表。(2)填寫下表,分析古埃及民居特徵的地理背景。
  • 我國四大盆地的地理環境如何?其中四川盆地最宜居
    我國的地形十分複雜,擁有數量非常多的盆地。在地理上有比較著名的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那四大盆地分別都有怎樣的自然地理環境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塔裡木盆地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盆地,它的地理位置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南部,面積高達40多萬平方公裡,南北最寬520公裡,東西最長1400公裡。塔裡木盆地北部是天山山脈,南部是崑崙山脈。這裡有非常豐富的石油礦產資源,但是地貌主要是沙漠,所以不適合人類居住。
  • 世界地理小區域——維多利亞湖
    維多利亞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魚類資源豐富。尼羅河鱸魚是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屬肉食性魚,原產於尼羅河、剛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紀50年代,尼羅河鱸魚被引入維多利亞湖,並迅速繁殖。該湖的尼羅河鱸魚經捕撈、加工後多銷往歐洲,成為昂貴的美食。圖示意維多利亞湖的位置及周邊水系。
  • 剛果盆地全球最大?這個名號或要改一改了,有個盆地比兩個它還大
    從中學課本上我們就曾知道,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面積達300多萬平方公裡,但是如今最大盆地的名號卻成了個有爭議的話題,因為也有地理學家認為最大的盆地應該是西伯利亞盆地,其面積要比剛果盆地大一倍還多。
  • 世界地理小區域——尼羅河
    (4)簡析古埃及人利用帆船在尼羅河開展南北雙向航運中所運用的地理智慧。參考答案:(1)埃及尼羅河谷地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尼羅河流經谷地,便於引河水灌溉;谷地地形相對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尼羅河成為重要的天然航運通道,交通便利。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最大的半島,氣候乾旱、沙漠遍布,大部分地區無常年河流,被稱為無流區。讀阿拉伯半島地形圖。(1)繪出阿拉伯半島上沿北回歸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2)從大氣環流和地勢角度分析該半島降水稀少的原因。(3)結合圖文材料分析該半島除降水外大部分地區成為無流區的自然原因。
  • 世界地理小區域——死海
    (1)結合死海的地理環境特徵,簡述如何對死海進行經濟開發。(2)分析死海「將死」的原因。(3)面對死海「將死」的現狀,英國建築師福斯特提出從紅海引水補充死海,你是否支持此想法,請結合材料簡述理由。參考答案:(1)氣候類型:熱帶沙漠氣候(答亞熱帶沙漠氣候也可)(2分)原因:夏季受副高影響,降水較少(2分);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
  • 世界地理小區域——阿特拉斯山脈(摩洛哥)
    阿特拉斯山脈位於非洲西北部,自然風光獨特,山頂終年積雪,山脈東南側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熱浪滾滾,沙漠廣布;西北地區氣候宜人,花木繁茂,風景如畫,贏得了「北非花園」的美稱。甲國磷酸鹽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75%。下圖為阿特拉斯山及周邊地區示意圖。(1)描述阿特拉斯山脈的走向,並解釋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