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題一:(2019·四川省瀘縣第四中學高二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波札那位於南非高原內部的卡拉哈迪盆地,西北是世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中部和西南部為沙漠,北方多為草原,東南部為丘陵。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乾旱草原氣候。境內無大河。全國38%的國土為野生動物保護區,每年動物大遷徙景象壯觀。可耕地佔國土面積的15%,糧食高度依賴進口;畜牧業佔農業產值的70%,是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之一。上世紀70、80年代,該國在北部牧區和東部農牧混合區豎起了數千米長的圍欄,劃塊經營管理,統一發展養牛業,養牛業迅速發展成為該國支柱產業。然而有學者認為從生態安全和國家安全而言,波札那「圍欄放牧」經濟發展方式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材料二:下圖為波札那簡圖。
(1)從自然方面分析波札那畜牧業農業產值大和種植業農業產值小的原因。
(2)簡述該國北部地區圍欄放牧的有利條件。
(3)指出「圍欄放牧」對波札那發展養牛業的積極作用。
(4)有學者認為波札那「圍欄放牧」經濟發展方式就是一顆定時炸彈,請你為該觀點闡明理由。
參考答案:
(1)地處高原內部盆地,氣候乾旱,植被以草類為主,適宜發展畜牧業;可耕地面積佔比小,無大河發育,不利於發展種植業。
(2)北部地區降水量在500mm左右,相對較多;多為草原,草場資源較豐富;有河流和湖沼分布,牲畜的飲用水源較多;可利用土地多。
(3)阻止野生動物對牛群的傷害;預防疫病在牛群之間傳播;劃區管理,管理更高效(實現集約經營);獲得規模經濟效益。
(4)大修圍欄,阻隔野生動物遷徙,破壞草原生態平衡;高強度(過度)利用草場,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結構單一,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典型例題二:(2019·四川高三)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松露是一種附著於樹根下的莖塊菌類,一般生長在地表下8~30釐米處,3月開始發芽,12月進入收穫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與魚子醬、鵝肝並稱為法國美食的「三大天王」。黑松露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其苛刻,人工培育困難,產量稀少,主要產於法國南部地區。傳統上法國南部地區的農民靠母豬的嗅覺來尋找松露,所以松露又被稱為豬嘴拱出的「鑽石」。在非洲也有少量分布,其南部內陸高原的卡拉哈裡沙漠乾涸河谷中的黑松露近乎瘋長。圖甲示意法國南部某黑松露產區的氣候資料,圖乙示意卡拉哈裡沙漠的部分區域。
(1)解釋黑松露是豬嘴拱出的「鑽石」。
(2)據圖推測法國南部地區黑松露生長期內各季節所需的氣候條件。
(3)分析黑松露在卡拉哈裡沙漠乾涸河谷中瘋長的主要原因。
參考答案:
(1)產量少;價格昂貴;藥用價值高;著名美食;松露生長在地下,難易發現,需要靠豬來尋找和挖掘。
(2)春季(發芽期)溫暖溼潤;夏季(生長前期)高溫少雨;秋季(生長後期)水熱條件較好。
(3)地處低緯,熱量充足;內陸沙漠晝夜溫差較差大;北部季節性河流雨季下滲,補給土壤水分;晚上氣溫下降快,地表形成冷凝水(露水);
沙質土壤疏鬆通風透氣;地廣人稀,人類活動對松露生長影響小。
典型例題三:(2019·湖北荊州中學高三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裡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成因的差異。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髮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並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
(1)A處的三角洲是由奧卡萬戈河上遊流域發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蝕進入河流,並通過流水搬運作用,搬運至卡拉哈裡沙漠北部的沼澤地,由於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的。
(2)甲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受到沿岸寒流影響;乙地沙漠則因為處於內陸,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
(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發展潛力(前途)大。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而丙聚落處於沙漠地區,水源不足;且丁聚落有交通線路經過。
典型例題三:(2017·江蘇高三課時練習)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裡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材料三:南非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運交通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而聞名。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形成的成因差異。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髮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並分析原因。
(4)據材料三, Q區域(陰影部分)是世界海霧的多發區之一,試分析該海區多霧的原因。
(5)據材料三, 開普敦所處的自然帶為 。南非不僅有「黃金寶石之國」的美譽,而且其漁業資源也比較豐富。試分析圖中M附近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
參考答案:
(1)形成過程:A處的三角洲是奧卡萬戈河上遊流域發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蝕(2分)進入河流,並通過流水搬運作用(2分)搬運至卡拉哈裡沙漠北部的沼澤地,由於流速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2分)
(2)甲地沙漠受到沿岸寒流影響(2分),乙地沙漠則因為較處於內陸(2分),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2分)
(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2分),發展潛力(前途)大(2分) 丁聚落有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2分),且有交通線路經過(2分);丙聚落處於沙漠地區,水源不足(2分)
(4)本格拉寒流(2分)經過該海域,對海域有降溫(2分)作用,氣流經過冷海面時,受寒流影響溫度降低,水汽凝結(2分)而形成海霧。
(5)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2分)。沿岸有上升補償流(2分),大量營養鹽類上泛有利有浮遊生物的生長,給魚類帶來了豐富的餌料,因此漁業資源豐富。石油運輸過程可能導致石油汙染(2分)、過度捕撈可能造成海洋生態破壞(2分)等。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