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禹治水,即便是十來歲的小孩兒也會高高地舉起手來告訴你他知道,誰都能說一說大禹的故事,連大禹治水時曾經短暫休息過的巖洞,也留有他的歷史蹤跡,可見大家對大禹的喜愛與尊敬。我們今天要說的景區,也因大禹而得名,但不是他休息或者居住的地方,而正是他治水的地方。
大禹渡建設在山西省南部,臨近黃河。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祖先們最開始就是在黃河邊建造房子進而形成村落,黃河水養育著幾代人。但黃河也不是完全吻合的,歷史上幾次黃河決堤都讓人民損失慘重,生命和財物都被黃河水捲走,歷朝歷代都會有去治水的官吏,大禹渡這個地方無疑是黃河決堤的重點地區。
洪水先帶來了災難,隨後也帶來了水利文化。歷朝歷代的人們在反覆的治水過程中,總結前輩的經驗,並且大力開發水利技術,建造相應的工程,洪水威脅著人們的生命,更推動著人類的進步,比如七十年代的引黃高冠工程,更是中國水利發展的時代縮影,是水利技術進步的又一裡程碑。
在治水的過程中,隨之也興起了治水文化和水利文化。大禹渡景區有古老莊重的禹王大殿,殿中供奉著成功治理黃河的大禹,還有香火不斷的觀音廟,廟裡供奉著聖水觀音神像,生活在黃河邊的人們在千百年來總要受到黃河水的威脅,祈求上天成為古代人民最為看重的辦法,認為只要誠心參拜,就不會觸怒水神。古老的人民有虔誠的信仰,才使治水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發展,流傳至今。
大禹渡景區除了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之外,還有絕佳的自然風光。因為在黃河邊上,景區的生態環境優越,森林成片蔓延,四季茂盛,空氣也十分清新,人稱「森林氧吧」。如今城市發展速度飛快,各個地方都在發展工業,人們的居住環境汙染嚴重,空氣品質差,很多人克服起床困難症,只是為了呼吸一口清晨的新鮮空氣,而大禹渡這裡,隨時隨地都有新鮮空氣,是旅遊放鬆、修養身心的好去處。此外,大禹渡景區還有獨有的觀景設備,水陸兩棲的豪華氣墊船,人稱「水上飛機」,在黃河的中上遊暢遊。
山西又一景區走紅,黃河之上的千年古渡,千百年來都是焦點。對於大禹渡你有什麼認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河北又一景點走紅,樓房沒樓梯家家開後門,人稱「江北第一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