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浙江奉化、新昌等地水蜜桃上市熱銷,這個讓果農朋友撓頭皺眉的水蜜桃保鮮問題,又成老鄉們的「心病」。由於保鮮時間短,水蜜桃長距離運輸或快遞延遲,會嚴重影響外觀和口感,甚至會腐爛。
最近,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的幾位黨員教師取得的科研成果,有望解決這一困擾果農多年的「頑疾」。而且每箱只需5毛錢左右成本,就能讓水蜜桃「駐顏有術」。
7月17日上午,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邵興鋒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成果「植物精油對生鮮食品防腐保鮮的作用機制研究」獲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在經濟恢復按下快進鍵的關鍵時刻,我們作為涉農科研工作者,要急農民之所急,到田間地頭發現實際問題,在田間地頭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實施,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邵興鋒說。
鑽研水蜜桃「駐顏術」
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急果農之所急」
在新昌縣沙溪鎮孫家田村的慶興家庭農場裡,農場主呂賢慶正焦急地等待著實驗結果。
另一邊,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果蔬貯藏與加工實驗室裡,韋瑩瑩、姜舒兩位老師和研究生們正在分離培養腐爛水蜜桃上的微生物,以找到解決真菌引起的水蜜桃病害的防控方法。
呂賢慶,新昌縣沙溪鎮水蜜桃種植大戶;韋瑩瑩和姜舒,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黨員教師,也是青年博士,其中姜舒在美國學習深造了果蔬加工技術。兩撥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在新昌縣科技局的牽線下,因為水蜜桃保鮮貯運的難題,走到了一起。
「通過走訪調研,我們了解到沙溪鎮桃農一直想要解決水蜜桃的常溫保鮮難題,回來後我們開始物色專家,找到了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副院長邵興鋒教授。」新昌縣科技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梁軍表示。此前,寧波大學在新昌成立了寧波大學新昌技術轉移中心,根據實際生產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校地和校企科技服務工作。
4月疫情好轉後,邵興鋒教授便帶著韋瑩瑩、姜舒來到沙溪進行實地調研,回去後決定利用現有的保鮮劑在沙溪進行相關試驗。
7月16日,韋瑩瑩和姜舒再次來到慶興家庭農場,在呂賢慶帶領下,現場採摘、挑選水蜜桃,並開始裝箱對比試驗。「第一階段的試驗其實很簡單,我們將水蜜桃裝箱後,分別放入1包保鮮劑和2包保鮮劑,與不放保鮮劑的作對照。快遞運回寧波的實驗室後,我們再查看結果並測定品質。」韋瑩瑩告訴記者。
回到學校後,韋瑩瑩收到了從沙溪寄出的水蜜桃,打開後,果實色澤和硬度都不錯。室內放了兩天後,不同處理組的水蜜桃發生了明顯變化:沒有放保鮮劑的桃子出現了嚴重腐爛現象,放1包保鮮劑的桃子腐爛情況顯著減輕,維持了果實硬度和色澤,狀態明顯好於放2包保鮮劑的桃子。「保鮮劑並不是放得越多越好,我們希望能找出保鮮劑的最佳使用濃度。」韋瑩瑩說。
她們是桃農的貼心人
每箱5毛錢成本讓水蜜桃「走得更遠」
從科學角度來看,水蜜桃為什麼特別容易腐爛呢?
「桃子是呼吸躍變型水果,成熟過程中會釋放乙烯,乙烯會進一步加速果實成熟和衰老,成熟的桃子特別容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常溫下放置三天就會發生腐爛。」在桃子裝箱時,韋瑩瑩作出了解釋,「所以我們在採摘時一般會選擇七八成熟的果實,此時果實已經達到了生理成熟,在貯藏、運輸途中完成後熟,達到最佳的食用狀態。」
7月23日,在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果蔬貯藏與加工實驗室裡,經過一段時間的分離培養鑑定,韋瑩瑩、姜舒等人發現匍枝根黴、褐腐病菌是導致水蜜桃易腐爛的最主要的兩種病原菌。
拿到實驗數據後,韋瑩瑩和同事們並不急於推廣,「雖然從實驗角度來說,我們在快遞紙箱裡放入保鮮劑的做法已經獲得了很好效果,但從桃農角度,是希望消費者收到沒有一個發生病害腐爛的桃子。只有達到了這樣的保鮮效果,我們才會制定技術規程,推廣給種植戶。」韋瑩瑩對此很是謹慎。
科研團隊還充分替果農們考慮了經濟成本因素,每箱只需要放一袋保鮮劑就可以達到效果,而其成本才僅僅5毛錢。
那麼,保鮮劑是否會造成安全風險呢?
邵興鋒告訴記者,該保鮮劑其實就是通過控制水蜜桃乙烯的產生,來延緩水蜜桃果實的成熟衰老,是安全無毒的。新昌縣果農們認為,這項技術推廣後,對新昌乃至對整個浙江的水蜜桃產業都將有很大助益。
新聞多一點
這是一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隊伍
出色的科技服務成果離不開黨建的堅實引領。寧波大學食品與藥學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教師黨支部結合基層黨建工作實際,以「黨建+學科」融合式發展模式」為支部特色,下好「黨建與學科」融合一盤棋。
戰「疫」期間,支部黨員開展線上「服務橋」,依託科技特派員團隊,為疫情期間企業「菜籃子」的配送保駕護航。支部累計共幫助如「臺灣精品水果種植園」等10餘家企業解決種植、養殖、保鮮等20餘個問題,搭起「線上服務橋」;利用「網際網路」「雲平臺」為10多家企業解決「菜籃子」配送過程中的肉製品、農產品、水產品的保質保鮮等20多個技術問題;並開展80餘次雲端答疑,保障疫情服務「不斷線」。
除了水蜜桃保鮮難題,該院科技工作者還在其他地方服務領域「出智獻力」。執行院長潘道東教授為浙江五蓮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醬滷製品質量控制技術及相關產品進行了開發,對浙江卓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禽製品屠宰加工保鮮技術進行了優化;婁永江教授為寧波復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水產品加工SC認證車間進行設計,為寧波甬農優品科技公司、寧波市綠安菜籃子配送公司、浙裡優鮮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網上技術諮詢,為寧波東富水產有限公司開發餐桌海鮮水產新產品……
記者 王冬曉 通訊員 鄭俊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