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勝數!赫章縣這名「兵支書」在脫貧攻堅 戰場上收穫滿滿

2020-12-18 天眼新聞

農曆十月的陽光在赫章縣已經持續照耀了兩個星期,赫章縣秋冬種已全面拉開序幕。

記者在輔處鄉輔處社區看到,社區「兩委」班子正在向鄉黨委書記譚家文匯報工作,盤點著這些年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收穫。

「我們村依託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搶抓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對照產業發展『八要素』,大力發展突尼西亞軟籽石榴、楊梅、蘋果梨等產業。目前,200畝軟籽石榴今年已掛果、100畝楊梅已經進入市場銷售,試種的蘋果梨長勢很好......」輔處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道國高興地說。

輔處社區「兩委」正在向鄉黨委書記匯報工作

張道國今年50歲,1990年參軍入伍3年後退伍返鄉,2016年,張道國因帶富能力強、群眾口碑好被選舉為鋪處社區黨支部書記,開啟了張道國的第二戰場,這名「兵支書」向脫貧攻堅硬仗發起了「進攻」,他幫助鋪處社區群眾鼓起了「錢袋子」、暖和著身心。

今年張道國又被選舉為輔處社區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的理事長。

據輔處社區扶貧幹部馬關訊介紹,四年多來,輔處社區在張道國的帶領下,群眾們的內生動力不斷得到激發,輔處村的安全住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飲水都有了保障,交通、環境衛生更是得到了較大改觀,社區167戶71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輔處社區發展的產業比「小陽春」還溫暖,十多名群眾正在石榴地裡勞作。

在輔處社區石榴種植基地裡,村民李陽全正在為其他村民分發農家肥。據他介紹,他家裡有5口人,有3個學生,妻子因為生病幾乎沒有勞動力,一家人的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要不是張支書帶著我們發展了這些產業,讓我有那麼好、離家那麼近的事情做的話,都不知道要怎麼辦才好了。」

李陽全把農家肥分發完畢後,又向記者算起了收入帳。「我家1年有10000多點的低保、我在地裡幹活每個月都超過2000元,養個牛一年也有6000元,年底還能有產業分紅,人均收入都上萬了。」說完話,他的臉上已經樂開了花。

像李陽全一樣在幾個基地上長期務工的群眾有70餘人,他們都在黨支部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上獲得多種收入。除了務工收入外,他們全部都能得到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分紅,有的還能得到土地分紅,有的還有扶貧資金入股分紅。

據了解,輔處社區在產業發展中,以黨支部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經營主體,還發展了500畝蔬菜,讓20戶貧困戶連續三年得到1200元分紅,帶動30餘人就近就業。

此外,輔處社區黨支部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讓利於民,發動群眾種植500畝高粱。合作社統一提供種苗、技術和肥料,由農戶自行種植,合作社以2.7元/斤的收購價進行保底收購。

58歲的毛平英一邊用鋤頭翻土,一邊微笑著告訴記者,她說:「我家住在輔處街上,出租了一個門面,每年4000元租金,平時都是在家裡帶孫孫讀書,看著村裡的產業那麼多,我也跟著大家到地裡來做點活,每天有80塊,一個月下來也有2000多,還不錯。」

「好,太好了,政策好,落實政策的人也好,我們鋪處現在比以前美多了、富多了。」提起近年來鋪處的變化,毛平英更加激動。

今年來,輔處鄉除了發展產業外,還大力推進就業培訓、民政兜底等惠民政策落地落實,培訓引導外出務工近300人、就近安置扶貧專崗60人。

「我帶領社區「兩委」班子不停地走、不斷地訪、不厭其煩地問、不留餘地地補,現在我們社區在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安全住房保障、安全飲水保障方面的問題已經全部得到解決,環境衛生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後,我們一定會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張道國說話間,那種「戰必勝」的信念更加堅定。

機會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的。

張道國退伍後,開過貨車、客運車,做過生意,多年的打拼為他的慷慨無私創造了經濟條件。

「以前我們門前這條路,長期都是坑窪不平的,張支書經常免費用自己的挖機、貨車、砂石鋪路。因為白天我們都要上班,他都是晚上帶著我們幾個一起去幹,有時候會幹到凌晨兩三點,可能到今天老百姓們都不知道這個事。」社區孫志國對張道國很敬佩。

說到張道國,輔處鄉黨委書記譚家文豎起了大拇指:「張支書是轉戰兩個戰場的『老兵』,他為人正直,作風正派,帶富能力強,非常熱衷於公益事業,在輔處社區脫貧攻堅硬仗上下了大力氣、花了大功夫,是鋪處社區的致富能手。」

記者在赫章縣委組織部黨建辦了解到,赫章縣現有50名「兵支書」,正大力實施「4個100」培養工程,計劃每年從退役軍人中培養100名「先鋒」人才,持續建強基層組織。

「下一步,我們要大力抓好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在規範提升、效益提升等方面下足下實功夫,為我們社區留下活力強勁的合作社和殷實厚重的村集體資產,大力提升村級治理體系,開啟鄉村振興華章。」張道國對全村村民承諾。

通訊員 劉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星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脫下軍裝 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貴州「兵支書」脫貧攻堅顯身手
    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貴州省,近年來注重選拔優秀退役軍人在村居「兩委」中擔任支書、主任、委員(統稱「兵支書」),培養許多幫助山村擺脫貧困的「領頭雁」。「兵支書」紀律嚴明,帶領群眾打通脫貧「最後一公裡」;「打法」多樣,走向小康的難點逐一消除。
  • 兵支書·新戰場⑤ | 從「負債」到「富美」,看這位兵支書如何讓新...
    在這期間姚建中的父親得了重病,癌症這個詞語著實能打擊一個人的鬥志,但姚建中一心撲在新農村建設中,無暇顧及父親的身體,只能囑託妻子細心照料。他知道他承擔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支柱,更是擔負這全村3500多人口的責任。新農村建設資金,85%來自土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費,15%來自村民的口袋。
  • 月亮洞亮了|追記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赫章縣月亮洞...
    李紹山生前照片「情牽山村,滿腔熱忱,英雄永駐烏蒙山;心系脫貧,一片丹心,浩氣長存扶貧路」。5月19日,灰濛濛的天空飄著零星細雨,赫章縣殯儀館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素花環繞,告別大廳牌匾上的這對輓聯寄託著赫章幹部群眾對月亮洞村第一書記李紹山的哀思。
  • 脫貧路上不幸隕落的「月亮」|追記赫章縣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書記...
    當日下午5點,月亮洞村草木含悲,上百名群眾自發矗立在公路兩旁,噙滿淚水的目光跟隨著殯葬車緩緩移動,目送李紹山最後一程。李紹山生前組織村幹部召開脫貧攻堅部署會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李紹山始終堅持親力親為,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在他的帶領下,今年以來,月亮洞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
  • 強龍頭 創品牌 帶農戶 ——赫章縣扶貧產業子基金助力脫貧攻堅
    這些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得益於赫章縣脫貧攻堅投資基金扶貧產業子基金的助推。統計顯示,截至目前,該縣共獲銀行批覆項目7個,金額91588.24萬元,其中實際使用基金項目5個,使用資金24829.6萬元,其包括赫章縣松林坡鄉香蔥基地、畢節柳江畜禽有限公司蛋雞養殖、赫章九股水溫泉旅遊度假區項目等。
  • 轉戰脫貧攻堅戰場 松原檢察官的駐村工作日記變化大
    2020年11月30日,中國吉林網跟隨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感知一線司法溫度 講好基層檢察故事」巡迴採訪團,走進松原市人民檢察院,被這樣一個故事觸動,有關檢察官,有關脫貧攻堅戰場。
  • 脫貧攻堅戰場 軍民魚水情長
    周 南攝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梭梭拉打村屬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重。兩年多前,土生土長、有語言優勢的武警涼山支隊執勤四大隊彝族教導員布哈,主動申請到梭梭拉打村擔任扶貧幹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我的扶貧故事」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的蛻變丨赫章縣...
    第一次感受到我這是上戰場的節奏,沒有撤退可言。一路跌跌撞撞,緩慢前行,越走越陌生,頓時,打破了我的期許和憧憬。   經過5個小時左右的顛簸總算是到了目的地——赫章縣德卓鎮壩塘村。第二天早早的起來,通過交流了解,原來我來這的工作是參與到偉大的脫貧攻堅事業中去。
  • 脫貧戰場的青春之歌①|大學生「志願萬人團」:服務貴州鄉村閃亮接力!
    共青團貴州省委供圖一次真誠的幫助、一句耐心的解答、一張溫暖的笑臉……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到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從農村產業發展、基層社會治理到基層基礎教育,在貴州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上,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貴州萬名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基層項目」志願者的身影。
  • 這支脫貧鐵軍 啃下文山州四分之一脫貧攻堅硬骨頭
    在文山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廣南專場上,中共廣南縣委副書記鄭錦針對以上問題作了全面解答。廣南縣脫貧攻堅任務之艱巨,不僅需要採取超常規舉措、付出超常規努力,更需要一支能打善戰、戰之必勝的脫貧攻堅鐵軍。廣南縣主要從四個方面來抓隊伍,強保障。
  • 鄲城縣:脫貧攻堅戰場上90後肩膀有力量
    「內業資料主要包括今年未脫貧戶的脫貧計劃,脫貧戶脫貧成效鞏固計劃等等,受疫情影響,不能大規模入戶走訪,但是脫貧攻堅工作一刻都不能停。」代萬濤說,這就是他三年來的日常工作狀態。2016年4月份,剛滿24周歲的代萬濤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南豐鎮工作,成為一名鄉鎮幹部。在脫貧攻堅最吃緊、任務最繁重的時候,代萬濤主動擔起了該鎮扶貧辦主任崗位職責。
  • 在烏蒙之巔繪就脫貧攻堅壯美畫卷
    這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畢節兒女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戰天鬥地、改變命運的精神和氣魄!    85年前,中央紅軍在川、滇、黔三省交界處召開著名的雞鳴三省會議,對轉變黨和紅軍的軍事戰略起到了重要作用。紅九軍團血戰貓場,衝出天險梯子巖。紅二、六軍團發起烏蒙山迴旋戰,跳出重重包圍圈。
  • 嵖岈山風景區紀檢監察幹部勇當脫貧攻堅戰場「尖刀」
    硬腕掛牌督戰 決勝脫貧攻堅——嵖岈山風景區紀檢監察幹部勇當脫貧攻堅戰場
  • 貴州機場集團:「空港先鋒」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貢獻力量
    11月23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貴州紫雲、納雍、威寧、赫章、沿河、榕江、從江、晴隆、望謨等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火熱戰場上,貴州機場集團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民航總局和省國資委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各項決策和部署,切實發揮行業優勢,通過「黨建扶貧」「黔貨出山」「農企對接」「農副產品宣傳」等方式,全力助推幫扶村產業發展,為助力全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積極貢獻貴州機場力量。產業幫扶「拔窮根」。
  • 「脫貧攻堅·村村道」赫章縣九股村:強基礎 興產業 促脫貧
    日前,記者走進赫章縣媽姑鎮九股村看到,許多村民正在前往鎮上趕集,購置年貨。只見一些村民把年貨往手裡提著,肩上扛著,背上背著,把身上能用的部位都用上了依然拿不完。  村民文武和大家一樣,都加入了購置年獲的大軍,對於他來說,今年算是一個豐收年。全家人搬進了新房,添置了一些新家具。他到附近做一些零工,日子逐漸地好了起來。
  • 青海:山河生動的寫照---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通訊員 談林明 報導)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讓我們一起高空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來把脈這一偉大進程,共同感受一個時代的發展。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是「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
  • 畢節赫章:陳錦秀脫貧攻堅戰線上的「賢內助」
    派駐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古達苗族彝族鄉發科村第一書記孫國龍的妻子陳錦秀望著村裡的脫貧攻堅工作隊生活無著落,甘當大家免費的「炊事員」,成為脫貧攻堅戰線上的一名「賢內助」。
  • 課堂搬到脫貧攻堅一線 湖南省委黨校這堂「實踐課」反響熱烈
    7月29日下午,省委黨校舉辦「脫貧攻堅幹部考察」主題論壇活動,學員代表結合學習、工作和個人實際暢談體會,這堂「實踐課」受益匪淺成為大家共同的心聲。省委黨校第58期中青班,3個班130餘位學員參加了脫貧攻堅幹部考察工作。
  • 「80後」第一書記李紹山家屬捐出20萬用於月亮洞村脫貧攻堅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思瑾 張玥 馬本立)5月20日,記者從赫章縣委組織部獲悉,赫章縣白果街道月亮洞村第一書記李紹山病逝後,其72歲的母親宮成芳代表家屬表示,將捐出20萬元用於月亮洞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宮成芳是赫章縣德卓鎮水爐小學退休教師。她在電話中告訴馬吉,黨交給兒子的脫貧攻堅任務還未完成,一些群眾還未脫貧,而月亮洞村全體村民脫貧一直是兒子最大的心願,拿到100萬元人身意外傷害險賠償款後,他們全家決定捐贈20萬元給月亮洞村,助力村民們脫貧。
  • ...脫貧攻堅戰場上的「指揮長」│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黨委書記代文波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上級交給石板鎮黨委政府的神聖使命。作為一個鎮級戰區的石板,黨委書記要在戰區中扮演好「指揮長」的角色。完善機制織牢「攻堅網」石板鎮建立完善機制,織牢指揮調度「攻堅網」,確保脫貧攻堅紮實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