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青藏,荒涼壯美柴達木,逐漸過渡到戈壁灘

2020-10-04 行者毅凌

說到西寧到茶卡這一段的騎行,可以說是一直穿行於風景區中,各類美景相繼出現。然西出茶卡,深入柴達木,感受到的只有戈壁灘的荒涼與壯美。許多騎友在這裡選擇搭車通過,我當然不會因為這些而提前選擇搭車,是風是雨,邊走邊看,順其自然吧。

離開茶卡時路旁雕塑

離開茶卡,兩側的植被漸漸稀少,土石露出本來的面貌。這邊路上主要都是大貨車,幾乎不見有當地人騎摩託經過,高速路口停著幾輛大車,上面裝的可能是風力發電機的葉片,長度足有二三十米,在荒涼的背景下顯得很威風。

車上裝的是什麼呢?

運氣還不錯,出茶卡沒一個小時就遇到一隊湖南來的騎友,今天的目的地相同,剛好可以搭個伴。有了同伴,騎行的壓力就小了很多,都有閒心和路邊的羊群打個招呼,再靜靜地看他們喝水,可能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與脆弱吧。

喝水的羊群

旺尕秀山是今天要翻越的唯一一座山,坡道不算特別長,幾公裡外就能看到埡口的位置,努力爬幾公裡坡感覺並不困難,只是又是個沒有標誌牌的埡口,還好在旁邊的高速上清晰寫著埡口的字樣。

旺尕秀上坡路


旺尕秀埡口

埡口那邊風景已是壯美而蒼涼。山體露出結實的筋骨,流水在其中雕刻出俊朗的線條,曾經的河床已經乾涸,沿岸被衝刷出的條痕似是生命的渴求與無奈。道路在這裡也懶得繞彎,筆直地衝向遠處的山巒,百公裡廖無人煙。幸運的是遇到了順風,車輪切割出的風聲呼呼作響,我正乘著風向著目的地遠航。

然而順風只是偶然的運氣爆棚,逆風才是這裡的常態。次日的計劃是此行中單日最長的,卻在一出發就遇到了風雨的考驗。幽谷灌風滿,濃雲使人愁,再加上山谷中的慢上坡,感覺真是又累又冷,想找個避雨的地方在這裡實在是奢望。滿布雨珠的鏡片讓視線模糊,長時間淋溼的身體不住地發抖,終於看見高速路下的一個橋洞,馬上躲了進去。煙雨朦朧,今天能到達預定目的地嗎?我幾乎已經準備啟用備選計劃。

遇大雨躲橋洞

在孤獨中,時間往往過得很慢,但憂慮又會讓時間重新加速。已經在這裡躲雨近一小時,見雨勢漸小,馬上出發。意外的是很快竟然雨過天晴,再見到陽光映射著藍天白雲時,才能真正體會什麼是幸福。所有的磨難都是為了長出更有力的翅膀,所有的悲傷都是為了喜悅時更有力量!

香日德鎮到巴隆鄉約40km,其間要過兩座小山,每段爬坡僅有兩三公裡,難度不大。公路邊開始出現沙漠化,藍天下的沙地色彩很明豔,可這沙化現象正是當地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能趕回上午耽誤的時間,我開始加速前行,中午一點多到達巴隆鄉時,已經趕回了計劃的進度。

很容易翻的兩座小山


巴隆至諾木洪共105km,幾乎全程平路,只要不遇逆風今天應該可以完成。路邊簡單地吃點乾糧,繼續出發。這段路何止是沒有坡,連彎幾乎都沒有,戈壁灘一望無際,騎個幾十公裡風景也不會有任何變化。看著風和日麗,我也開始放心了。

戈壁灘中植物稀疏,僅有一叢叢的沙棘在這種環境下倔強地生長。身邊的車輛飛速而過,也許自駕經過這裡的人們不會感受到戈壁灘真正的力量,置身其中,方能敬畏這一切。

走進戈壁灘

晚七點順利到達諾木洪鄉路口,路邊有不少餐館卻沒有住宿,只能繼續向北騎行七公裡左右到達鎮上,這一天完成了215km騎行,距離格爾木還有145km,已是信心滿滿,卻沒料到在第二天我將遇到更大的考驗……

(未完待續,歡迎持續關注)


詳細信息:

  • 道路裡程:D3茶卡鎮-130-都蘭縣 ; D4都蘭縣-60-香日德鎮-40-巴隆鄉-115-諾木洪鄉
  • 道路信息:出茶卡鎮110km左右為無人區,需帶足水和乾糧。平路23km+上坡12km,到達旺尕秀山埡口。之後主要為起伏路,77km後到達夏日哈鎮,20km平路緩坡到達都蘭縣。離開都蘭,30km平路緩上+30km平路緩下到達香日德鎮,40km過兩座小山到達巴隆鄉路口,之後是115km平路戈壁段到達諾木洪鄉(從路口向北8公裡左右)。
  • 海拔信息:茶卡3100m,旺尕秀山埡口3666m,都蘭縣3180m,諾木洪鄉2850m
  • 騎行建議:深入柴達木盆地,以戈壁、沙漠為主,天氣多變,午後極易逆風,氣候乾燥,紫外線強,需注意皮膚保養。此段鄉鎮相隔距離長,之間全部為無人區,需帶足補給。註:距離諾木洪約50km左右的地方有商店可住宿,可考慮從都蘭一天到這裡住宿。

相關焦點

  • 騎行青藏,戈壁灘狂風肆虐,逆風而行蹣跚向前
    經過前一天順利騎行215km,從諾木洪出發前我對於到格爾木這145km充滿了信心。想著今天就能穿過戈壁灘,從而按計劃完成第一階段的騎行,出發前充滿鬥志。然隻身在外騎行,真的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柴達木終於在我接下來的路程中露出了他暴烈的一面。
  • 騎行青藏 第5天 都蘭~巴隆鄉 104公裡
    作者:大石​2020.7.20騎行青藏 第5天 都蘭~巴隆鄉 104公裡行者路書編號:839257今天的行程, 都蘭縣(海拔3191米)-無名埡口(3513米,31公裡)-香日德鎮(海拔3083米,61公裡)午飯-烏蘭山(海拔3114
  • 海水稻在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插秧
    中新社西寧6月6日電 (孫睿 王海防)記者6日從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官方獲悉,經過平整,柴達木盆地部分戈壁灘變成水田,海水稻在柴達木盆地正式插秧。據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海水稻青島團隊——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鹽鹼地稻作改良技術處處長吳佔勇介紹,今年是該團隊首次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做水稻種植實驗,通過對水稻耐鹽(鹼)、耐寒、耐旱試驗等方法,篩選和培育耐寒耐旱水稻品種,培育高原寒地「海水稻」,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青海農業現代化轉型,打造「鹽鹼地改良+海水稻種植+數位化農業」的新模式,為格爾木乃至青藏高原地區、
  • 柴達木盆地絕不是荒涼的不毛之地,而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寶地
    柴達木盆地絕不是荒涼的不毛之地,而是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無限開發前景的寶地。汽車離開烏蘭縣城,由盆地北緣公路向西行駛,開始經過一帶裸露的黃土和石山,接著出現大片的茫茫草灘,一直延伸至折令溝以東,以往這裡有成群的野馬出沒,故稱為野馬灘。
  • 荒涼的戈壁灘,溫暖的金絲玉
    ,炙熱的陽光烘烤著地面,人在這驕陽下堅持不了多久就有一種虛脫的感覺,新疆的金絲玉就是這樣裸露在這驕陽下,吸收著太陽的光芒,最終成為了戈壁灘上最溫暖的美玉。 新疆的地大物博,如果你不是親自來過,根本無法感知,我們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
  • 柴達木盆地氣候的「前世今生」
    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自東南部的200毫米可以逐漸遞減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最小可低於5%。這裡氣溫變化劇烈,絕對年溫差可達60℃以上,日溫差常在30℃左右,夏季夜間的氣溫有時可以降至0℃以下。常年風沙四起,乾旱缺氧是詮釋這個地區最恰當的詞語。  柴達木盆地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海拔自3000米逐漸降至2600米左右。
  • 騎行青藏 第6天 巴隆鄉~格爾木
    作者:大石2020.7.22行者路書編號:839257騎行青藏 第6天 巴隆鄉~格爾木今天本來計劃從巴隆鄉騎行到諾木洪鄉110公裡,今天路程全是平路,沒有上坡,原以為今天會早早到達目的地,早點休息,誰知道遇上沙塵暴,人都站不穩,能見度不到1000米,車子也騎行不動,我們幾個騎行60公裡,只有搭車到格爾木。
  • 柴達木戈壁灘鹽泉猶如寶石落人間
    國慶長假期間,在柴達木盆地深處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尕斯湖畔,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途中發現了大小不一的鹽泉,猶如寶石鑲嵌在茫茫戈壁灘。  國慶長假期間,在柴達木盆地深處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溝鎮尕斯湖畔,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途中發現了大小不一的鹽泉,猶如寶石鑲嵌在茫茫戈壁灘。
  • 騎行青藏攻略行程表匯總
    D3:黑馬河~茶卡 81公裡住宿:茶卡明珠賓館:15202571868相關遊記:騎行青藏 第3天 黑馬河~茶卡黑馬河出門,23公裡爬坡到橡皮山埡口,海拔從黑馬河的3100上升到3817米,爬坡強度較大。
  • 騎行青藏第二天,從青海湖到茶卡鹽湖,是你想見的天空之鏡嗎?
    好在這裡是騎行的熱門地,每隔幾公裡就能見到騎友,或重裝紮營型、或輕裝帶保障車型,當然大多還是像我這樣的騎遊型。騎友一家人嘛,遇到就聊幾句,速度差不多的還能同行一段,即使逆風,慢慢騎也就不覺得累了。本以為在這能遇到同去拉薩方向的騎友,然而我失算了。
  • 青藏高原上的一座「大城市」,面積比江蘇省大,值得你今生來一次
    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不到青藏高原你不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美。在青藏高原腹地,有一個「大城市」,它的面積比江蘇省還大,不過人口就太少了,只有區區30來萬人,這樣的地方值得你今生來一次。
  • 自駕新疆,行駛在茫茫戈壁灘,領略了它的浩瀚、蒼茫、荒涼
    途徑新疆茫茫戈壁灘,車輛一直行駛在廣闊的荒漠和戈壁灘中,空氣在這兒是凝固的,兩邊的景致像是一副定格了的框畫,沒有什麼變化的單調,沒有莊稼、沒有村莊、甚至少有植被。路一直延伸到遠方,車走在戈壁灘的公路上,不用打方向盤,難得拐一個彎。
  • 柴達木,你的精彩從何而來?
    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遷移到青海一帶,建立吐谷渾政權,在南北朝時達到極盛,圖片出處:史圖館【1】經授權使用)西部則乾旱荒涼,生靈不豐,只有陽光和沙塵作伴,自古便是人跡罕至的死亡之地。柴達木盆地的雅丹地貌和同心圓狀線條,圖源:視覺中國畢竟,這是一個在地理課本裡,被稱作「聚寶盆」的地方,它所擁有的,肯定不僅僅是荒涼。
  • 青藏高原的明珠(47)——格爾木
    這裡看似荒涼,但還真是與格爾木這個蒙古語的意思相吻合——是個河流密集的地方。,它也成為整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最為敏感和顯著的地區。,這次騎行青藏線是由一個企業資助的。植被結構簡單, 植被稀疏,種類單純,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看到這樣「高大」的植物,真是讓人驚到了。
  • 走進柴達木,欣賞荒漠草原,丹霞地貌,群山連綿... ...
    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柴達木盆地,西北北抵阿爾金山脈;西南至崑崙山脈;東北有祁連山脈,面積約24萬平方公裡 。內陸盛產鐵礦、銅礦、錫礦、鹽礦等多種礦物,故被稱作「聚寶盆」。在柴達木盆地,你可以欣賞到荒漠草原、神奇的丹霞地貌……在柴達木盆地空曠的公路,因視野開闊,握緊方向盤,一路驅車向前隨時上演屬於自己的公路大片。
  • 青藏高原的明珠(50)——萬丈鹽橋到德令哈
    平時,一旦路面出現坑凹,養路工人從附近的鹽蓋上砸一些鹽粒,然後到路邊挖好的鹽水坑裡舀一勺濃濃的滷水,往上一澆,鹽粒很快融化,並凝結在路面上,坑凹處便完好如初。不遠處還有舉世聞名的青藏鐵路,一列列長蛇似的火車,吞雲吐霧,鳴鳴吼叫著從湖面上飛馳而過。
  • 新疆萬裡單車行騎行遊記 第四輯穿行戈壁灘 遇見德令哈
    2016年5月18日烏蘭煤化工有限公司至柯柯鎮,騎行71公裡。早晨吃完飯七點半出發,幸虧我又回房間檢查了一下,發現帳篷杆丟在床上。出發之後繼續在峽谷中騎行,山巒起伏,群峰相對,雖然荒蕪依然雄壯瑰麗。山谷間的小草剛剛返青,長袖善舞的春姑娘剛剛蒞臨此處。
  • 柴達木盆地到底有什麼,使得它成為了青藏高原的「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青藏高原的大山脈——阿爾金山、祁連山將它和塔裡木盆地、河西走廊分開了。柴達木盆地的海拔在2670~3200之間,高出塔裡木盆地、河西走廊在1200~2000米以上,堪稱世界上最罕見的高原「天盆」。並且它的面積非常大,它有多大呢?
  • 騎行青藏 第13~14天 唐古拉山鎮~唐古拉山兵站 142公裡
    作者:大石​​2020.7.29,7.30行者路書編號:839257騎行青藏 第13~14天 唐古拉山鎮~唐古拉山兵站 142公裡由於昨天住宿在雁石坪,手機沒有信號,今天在唐古拉山兵站把這2天的騎行合併在一塊兒寫了。
  • 戈壁鹽灘孕育「江南稻香」——海水稻種進了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戈壁鹽灘孕育「江南稻香」—— 海水稻種進了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技術人員正在鹽鹼地改造成的水田中進行插秧作業。趙倩攝/光明圖片  「經過插秧,海水稻的試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8畝。這是海水稻首次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試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