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空調銷售的傳統旺季隨之到來。然而不少市民表示,雖然很多商家承諾空調安裝免費,但到了實際安裝時卻被加收各種費用,尤其是一項「高空作業費」讓很多人不解。該費用是否為必須收取的費用?有無清晰的收費標準呢?
目前,高空作業費的收取還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市消協提醒,對於此類收費項目,消費者可與商家協商而定。若是因購買時商家沒有明確告知而產生糾紛,可以找消協解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高空作業費像筆糊塗帳
據薛女士介紹,今年五一期間,她在國美電器購買了兩臺格力空調,價格相比其他電商實惠。然而安裝工作開始後,她卻感覺煩惱來了。「說是安裝免費,但是材料和施工卻要收費。比如拆舊機60元;管線不夠長得加,每米70元。搭不鏽鋼架子70元;另外還有一項高空作業費,100元/臺。」對於這個高空作業費對應的權利和義務,她感到根本就是一筆糊塗帳:「國美的客服說是外包安裝公司的行規;安裝公司說,工人高空作業都買有保險。那高空作業費是幹嘛用的?」
黎先生也遇到了同樣的煩惱。他告訴記者,前兩天空調加雪種,120元/臺。由於主機外置,工人要求加收高空作業費掛機100元/臺,櫃機150元/臺。「施工過程中,工人徒手在9樓爬進爬出。在我反覆要求下,工人才勉強繫上安全帶,並笑言『沒事的,每天都這樣』。」黎先生說:「消費者按100~150元/臺的標準把錢掏了,卻不是用於購買保險,萬一發生高墜事件,工人的家屬是否就不找客戶麻煩了?」
高樓層加收安裝費
前段時間,市民王女士購買了一款價格2000餘元的空調,並協商好免費安裝。然而到了安裝當天,王女士才知道,雖然安裝是免費的,然而如果住的樓層較高,進行空調外牆安裝時要收取高空作業費。安裝工人告訴她,「7層到10層的安裝費用是50元,11層到15層要交100元。」而住在18層的她,則需要再另支付50元,即150元給安裝工人。「而安裝公司說,工人高空作業都買有保險,那麼為何還要消費者來埋單?」王女士覺得非常不解。
實為工人「辛苦錢」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大型家電賣場,發現大部分品牌的空調都涉及高空作業費一說。該費用近幾年在國內空調安裝行業悄然興起,目前屬於監管盲區,由空調廠商與消費者自由定價,還沒有統一標準。
記者看到,大部分空調廠商都根據樓層高度劃分收費標準。起收樓層的差異也較大,有的廠商從2樓開始收費,也有廠商表示5樓及以上才會收。費用根據樓層不同一般在100元到300元以上進行浮動。
據一家電器城的售後經理介紹,隨著樓層越蓋越高,高層空調的安裝難度也越來越大。每到空調銷售旺季,安裝工的需求量激增,然而由於薪水低且危險指數高,使得應聘者並不多。基於此種考慮,產生了這項高空作業費並且最終由消費者來埋單。
據了解,實際上安裝公司會為每名工人購買保險,所以高空作業費的確是給安裝師傅的「辛苦錢」。
高空作業費可協商
對此,市消協許毅敏秘書長表示,此類收費標準國家並沒有規定,則為市場調節價,即由經營者自主制定價格。針對空調安裝外牆高空作業費來說,並沒有相關規定明確應由誰來承擔,消費者可與商家協商而定。同時,經銷商應當在消費者購買之前通過書面等方式告知消費者收費標準,以及安裝過程中將會產生的費用。
市消協提醒大家,對於尚無標準的收費項目,消費者可以與商家協商而定。如果消費者在知情前提下進行消費,則被視為認同收費標準。如果經銷商事先並未告知消費者,則消費者若是和對方發生糾紛可找消協解決,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