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新坡一處神奇冷泉,相傳是八仙變化而出,冼夫人為其命名

2020-08-20 阿韜探古村

或流徜在鄉野田邊,或蓄積在石縫窪地,或匯入小溪流之中,海南冷泉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還處於原始自然的狀態。

離海口30多公裡的新坡鎮,有一處的天然冷泉,冬暖夏涼,清澈見底,不但周圍環境優美,而且流傳著眾多美麗的傳說。

四季有景

要說新坡鎮久負盛名的冷泉,潭豐洋溼地公園周邊水系的八仙泉可謂當之無愧。八仙泉冷泉泉眼有三,一大兩小,從石縫間常年冒出汩汩泉水,匯成涓涓溪流,綿延流淌數十裡,滋養哺育了一方百姓。

夏日的清晨,三三兩兩的農婦在泉邊洗菜、洗衣。到了午後,十裡八鄉的鄉民們便紛紛雲集於此遊玩消暑,孩童們在水裡盡情地玩耍和嬉戲,非常熱鬧。在冷泉浸泡半小時,清涼感覺可以持續很久很久,身心的舒爽,甚是舒服。

不同於夏日的風情,冬日的八仙泉自有獨特的景色讓人稱奇。在晝夜溫差較大的冬季,八仙泉的水體溫度和環境溫度相差較大,氤氤氳氳的雲霧在水面騰空而起,形成了虛無縹緲、煙波浩瀚的人間仙境,讓人心曠神怡。

仙泉傳說

由於海口市新坡鎮是海南冼夫人文化的發祥地,也是海南軍坡文化的發源地。在這個神奇而又古老的鄉鎮,似乎什麼事都能跟冼夫人扯上關係,八仙泉自然也不例外。

相傳,當年冼夫人行軍至此,時逢天氣久旱無雨,百姓民不聊生。為拯救百姓,她親自率領將士四處尋找水源,卻一直尋找未果。由於心急如焚,又因天氣炎熱,她不幸病倒。

當地淳樸善良的百姓得知冼夫人病倒後,自發組織一同探望她,久久不舍離去。這天,巡天的八仙經過了此地,只見人群雲集,好生奇怪,便化成凡人一探究竟。八仙知道其緣由後,各顯神通,在梁沙坡西方一座山腳變出八口甘泉。

甘泉變出後,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化作一位老太婆,捧著一碗甘泉給冼夫人飲用,並告訴她西山發現了泉水。迷迷糊糊的冼夫人喝了後,病奇蹟般地一夜之間好起來了。

第二天,冼夫人帶著官兵和百姓在西山腳,果真找到了從亂石灘中奔湧而出的八口甘泉水,想起昨天的事,感念八仙的恩典,跟眾人說道:「這是八仙泉」。大家歡欣雀躍,高興得笑眯了眼,合不上口。

之後,冼夫人組織官兵和百姓開挖水渠,搶救快要枯死的莊稼,組織生產自救。一段時間後,她驚奇地發現,周圍的百姓和自己隊伍的官兵,身體越發壯實,各個長得眉清目秀。

她想一定是常用泉水煮飯、泡茶,常到泉邊洗澡洗衣服的緣故。於是,冼夫人把八仙泉附近的水域稱為「美面溪」。

如今,新坡鎮的人們對冼夫人的崇敬延續了千年,今天的八仙泉古樸、雅致、天然,讓更多的遊人流連忘返。在八仙泉和美面溪遊玩一番,就是體驗清涼一夏的感覺,令人如沐春風。

相關焦點

  • 海口這一處天然冷泉,風景優美,是避暑的好地方,卻少人知曉!
    在海口龍華區新坡鎮有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八仙泉。從東線高速新坡出口下,向西走約2公裡,便到八仙泉。八仙泉是一處天然的地下噴泉,因有八個泉眼從地下冒出而得名。泉水自潭邊渾圓、平扁的磐石上的 「品」字巖孔噴湧而出,一年四季從無涸歇。泉水噴湧之後,蓄於一個個方圓的巖池裡,淺處水及膝或沒腰,深處則達胸部。水清透底,遊魚卵石,歷歷可數。八仙泉背靠蒼翠寬厚的羊山,泉水匯集而成碧流小溪——美面溪。溪下遊有約為1畝的沙洲,形似靈龜,洲上水草如茵,人稱風水福地,溪上一古橋接通東西岸,泉水繞過橋墩流入小溪。
  • 桑、芋頭、薤蔥… 冼夫人文化節民俗味濃
    海口市新坡鎮冼夫人紀念館的杜文瑞說,紀念冼夫人的新坡軍坡節每年不僅有自發組織的各種儀式,各村村民們還會依照著相傳多年的多個民俗習慣來過軍坡節。根據老一輩人的口傳,這一齋戒與冼夫人的一個傳說有關,相傳冼夫人及其士兵每與敵人交戰出軍前3天,都會聽從其師傅的訓導戒吃豬肉,認為這樣才能容易打勝仗。
  • 一版縱深桑葉、芋頭、桔葉、薤蔥熱買新坡軍坡「吉祥物」透著濃濃...
    本報記者 陳德雄  本報海口3月8日訊 (記者謝向榮 吳仁輝特約記者羅海睿實習生王靈鳳)「每年的二月初六到十二,對於新坡人來說又好像是一個隆重的春節。」海口市新坡鎮冼夫人紀念館的杜文瑞說,紀念冼夫人的新坡軍坡節每年不僅有自發組織的各種儀式,各村村民們還會依照著相傳多年的多個民俗習慣來過軍坡節。
  • 【11·11冼夫人傳奇】 冼夫人:獨一無二的「女神」尊榮
    在中國歷史上冼夫人具有獨一無二的偉大之處即便身為男性,能得到萬民祭祀也極為不易,顯赫一時的王侯將相多矣,又有幾人能得萬民祭祀?身為婦女則更為不易。這個地位不是憑空得來,是因為冼夫人具有極為不凡的豐功偉績,更有「唯用一好心」的崇高境界。冼夫人在世為女英雄,身後成女神,「亦神亦祖」,從「祖」到「神」,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傳奇。
  • 海口「得勝沙」的由來,周總理盛讚這位夫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是每位到海口的遊客必去的之處。冼夫人千百年來是海南民眾心中的」神"。得勝沙路在古時原是一片沙灘,當年稱外沙。傳說清道光二十九年,海盜侵犯海口沿海沙灘一帶,當地民眾奮起抵抗。但敵強我弱、眼看城池不保,生民塗炭。千鈞一髮之際,忽然一聲巨響,冼夫人挾風雨自天而降,狂風巨浪將海盜船隻盡數掀翻,海盜丟盔卸甲,溺斃無數。
  • 八仙泉是來了一次就讓人愛上的大型冷泉,它有三個與從不同的妙處
    作者 海軍山 文/圖海口「新坡冷泉」與瓊北地區所有的冷泉都不一樣,這是一個來了一次,便會永遠愛上它的冷泉。前提當然是你喜歡在冷泉裡自由地遊泳的那一種。新坡冷泉在當地又被稱為「八仙泉」,意即有8個冷泉出水口。
  • 尋訪冼夫人故裡,感民族情懷
    冼夫人故裡旅遊景區位於今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在2018年被評定為4A旅遊景區,安靜古樸,有著幾千年沉澱的韻味。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嶺南古村調研小隊於2020年7月20號進行實地探訪,親身對當地文化和對古建築保護和發展進行探尋,感受其民族情懷和如今世代相傳的美譽。
  • 已亥年(2019年)紀念冼夫人誕辰儀式在冼夫人故裡景區舉行
    ,來自各地的冼夫人研究、俚人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特邀嘉賓,冼馮後裔宗親代表、社會各界代表,各鎮(街)和區有關部門領導,幹部群眾共500多人參加儀式。冼太夫人故裡景區負責人、海南馮氏聯誼會副會長分別作了講話。參加儀式領導、嘉賓代表等分批向冼夫人敬獻了花籃。最後由謝金堅恭讀拜冼夫人文,全體人員向冼夫人行施拜禮。現場還舉行了《巾幗英雄冼夫人》連環畫首發儀式、《俚人文化》第二期發布儀式、冼夫人研討會、講冼夫人故事、書法展,並舉行2019年第二屆「好心茂名」冼夫人文化周活動電白區、濱海新區分會場非遺展演。
  • 海口擬建潭豐洋溼地公園 具獨特火山熔巖溼地景觀
    在擬建的潭豐洋溼地公園範圍內及周邊,出現過五裡三進士、五朝八遺址的繁榮,也衍生出了多處公廟公墓、古橋、古水渠以及古樹。這些數不清的古物是羊山地區多元文化的生態載體,也是天然的文化遺產博物館。日前,記者在龍華區農林局主任科員林政雄的帶領下,走進新坡古鎮,深入潭豐洋地區,探秘其自然和文化的密碼。本次潭豐洋文脈整理系列總共分為「潭豐洋之古色古香」、「潭豐洋之紅色聖地」和「潭豐洋之綠色未來」三篇。
  • 茂名地方特色文化研究 冼夫人是開拓萬泉河文化的傑出人物(五)
    據傳說,冼夫人到了南渡江邊的新坡,看見百姓吃甘薯,她也愛吃甘薯。在我家鄉,還有一種野生的藤狀植物叫「山薯」(屬於淮山類,是中藥)。它多數長在深山老林裡。抗日戰爭時,我沒飯吃,就跟大人到深山裡挖山薯吃。冼夫人認為這種「甘薯」、「大薯」或「山薯」都很好。她號召萬泉河兩岸和南渡江兩岸的老百姓都要種這種「山薯」。據傳說,冼夫人去世後,每年「祭祀」冼夫人節時,百姓都以甘薯等薯類來祭祀冼夫人。
  • 廣東高州建冼夫人文化特色小鎮
    中新社茂名11月27日電 (梁盛 梁晶晶)目前,冼夫人故裡廣東高州市正在長坡鎮舊城如火如荼建設「冼夫人文化特色小鎮」。中共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27日受訪時表示,冼夫人是東南亞華人華僑和當地民眾一致認同並崇尚的、信仰的巾幗英雄,冼夫人文化更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一條重要紐帶。
  • 在海南,我尋幽到一處「最低調」的冷泉
    說到冷泉的「低調」,一是世間稀有;二是海南的溫泉不少,許多旅遊地產以溫泉入戶為賣點廣為宣傳;而對旅遊者來說,聽說過官塘溫泉、藍洋溫泉、七仙嶺溫泉、興隆溫泉等幾處著名溫泉,而海南定安的久溫塘冷泉、澄邁的紅光冷泉,恐怕鮮于了解吧!
  • 《冼夫人傳奇》落戶廣東茂名,「好心之城」文旅融合發展
    「冼夫人文化是有說服力的,是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地方特色傳統文化的重要IP,冼夫人獨具嶺南特色的『好心精神』體現出的思想和文化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民間相傳,電城炒米餅的出現也與冼夫人有關。有一年臘月,冼夫人率部與叛軍決戰,她夜觀天象推斷必有大雨,遂傳令各將士加緊造炒米餅,充作軍需乾糧。三天後,果然大雨滂沱、月餘不止,但由於炒米餅營養豐富,將士們吃後精力倍增將叛軍打得一敗塗地。因此,炒米餅又稱「軍糧餅」「娘娘餅」,已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冼夫人為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遺產。
  • 「冼夫人傳奇」一個人,一部戲,一座「嶺南文化」地標!
    「南海之濱,冼太故裡」。冼太即冼夫人,先後被封為石龍太夫人、譙國夫人、誠敬夫人。她出生於南北朝時期的古高涼,她一生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為嶺南百姓免去戰亂之苦,是嶺南地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至今,冼夫人提倡的開放與包容已融於嶺南文化,不少人初識茂名也是因為冼夫人。
  • 瓊州海峽經濟帶 | 海口和湛江這些習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海口和湛江真的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嗎?不然怎麼會有辣麼多同款美食……  發現海口和湛江的美食、景點都很多相似之處,  辣麼,兩地的民俗文化是否也有同款呢?這是為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也是在徐聞和海南地區相傳1300多年的鄉情民俗。冼夫人(513—603),是公元6世紀我國南方百越民族中傑出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歷史上第一位深得民心的英雄。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相傳南方當時境內不安,民不聊生,冼夫人出軍治亂,使各地群眾過上了太平日子。
  • 為什麼《冼夫人傳奇》在高州馬貴取景?看完瞬間明白!
    高山草甸,冼夫人率軍出徵的最佳場所。楊公文化,與冼夫人好心文化形成合力。楊筠松一生致力於風水之術,扶危濟困,在地理堪輿學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創立了一千多年的「楊公文化」,在高州地區留下了眾多美麗的傳說和歷史遺蹟,並在世世代代以造福人民、懂得感恩等文化教化當地群眾,與冼夫人的好心文化不謀而合。《冼夫人傳奇》電視劇的拍攝,把冼夫人的好心文化深深植入馬貴,與楊公文化交融起來,兩股文化的整合,能為冼夫人文化注入新鮮血液,為「好心茂名」品牌再度擦新亮度,增加內涵。
  • 湛江特呈島之謎:村民講雷州話,為何會有7座高州文化的冼太廟?
    比如雷州市英利鎮英利圩中街東側就有一處冼太廟,雖歷經波折,現已修復,香火鼎盛,1994年該廟被列為廣東省雷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更奇特的是,湛江霞山的一個小島特呈島,居民僅為4500名左右,島上7條自然村有紀念冼夫人的「會宮廟」和「冼太廟」共7座,在全國都實屬罕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熱島出冷泉
    海南已發現18處冷泉  為了調查和研究冷泉,李福帶領的研究機構走遍了海南各地。6月14日,他們又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找到冷泉,是最新發現的一處,當天上午氣溫為26℃,現場測得水溫19.5℃,是該研究所6年來發現並取樣化驗的第18處冷泉。  海南冷泉主要分布在海口、定安、三亞、五指山、瓊中、保亭、昌江、樂東、白沙、澄邁、瓊海等縣市。
  • 特呈島掠影| 冼夫人誕辰節
    但是,今天我們不說年例,帶大家了解特呈島不一樣的習俗——冼夫人誕辰節!    特呈島村民為紀念中國古代嶺南百越女首領——冼夫人,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三、二十四隆重舉行系列祭祀活動。誕辰節期間,除不遊神外,其他紀念活動內容均多於年例。冼夫人,本名冼英,1500年前我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為維護民族團結,堅持統一反對分裂作出卓越貢獻,民間稱之「嶺南聖母」。
  • 電視劇《冼夫人傳奇》熱拍中!市民期待早日播出
    冼夫人是廣東南部俚族人,梁、陳、隋三朝時期嶺南部落首領,史稱譙國夫人。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傳奇》這部電視劇重點講述冼夫人一生矢志於反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