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洛浦: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

2020-12-21 國際在線

成箱的紅棗正在裝車(買買提艾力攝)

寒冬凜冽,新疆洛浦縣依然冬陽和暖。12月9日,在該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棗農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帶著家人正在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這是最後一批紅棗,收購商早就預定了,今天發完,今年的棗就賣完收工啦!」買吐送喜笑顏開地說道。自10月底開始,買吐送一家就奔走忙碌在棗園裡,打棗、撿棗、晾曬、分揀、裝箱、銷售,紅紅的大棗將一家人的生活也映襯得紅紅火火的。

忙碌的裝箱現場(買買提艾力攝)

拜什託格拉克鄉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有著特殊的地理環境、沙質土壤和豐富的光照資源,是紅棗優生區域。因此,紅棗種植成為該鄉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全鄉85%的農民依託紅棗種植增收。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就是其中之一,他自2005年開始種植紅棗,現種有150畝灰棗,年產量達60噸左右,年利潤達10萬元。

工人們正在棗園收撿紅棗(買買提艾力攝)

紅棗產業的興起,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新的務工就業渠道。在洛浦縣早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院落裡是堆成山的灰棗、駿棗,數名工人正在進行初級分撿;車間裡,清洗、烘乾、分撿、包裝,各道工序井然有序,幾十名工人各司其職。該公司有固定員工80餘人,但每年紅棗收購旺季都會招用一批臨時工滿足用工需求,茹則妮薩·亞森就是其中之一。「在這裡每天收入有200元左右,我每年就這個時節來,已經連續四年了。」正在熟練地分撿紅棗的茹則妮薩笑著說道。

滿滿的收穫(買買提艾力攝)

近年來,洛浦縣結合需求和發展趨勢,大力扶持紅棗種植大戶、致富能手牽頭成立合作社,統籌銷售維護棗農利益。同時,遵循「育龍頭、促加工,在做大二產上求突破」發展思路,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逐步完善紅棗保鮮、儲藏、烘乾、分級、包裝等加工流程,延長農副產品加工鏈條,帶動紅棗種植邁向產業化發展道路。目前,洛浦縣有農民紅棗專業合社15家,有紅棗種植大戶、企業100餘家。紅棗管理、採收、加工等環節解決了季節性就業6萬餘人次,帶動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晾曬場上堆成小山的紅棗(買買提艾力攝)

洛浦縣位於新疆西南部,玉龍喀什河下遊,地處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緣,是和田地區「和墨洛」核心區,也是和田大棗的源產地。紅棗是洛浦縣第一大果品產業,自上世紀60年代起,該縣紅棗從無到有、從有到興,已經走出一條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的發展之路。2020年,洛浦縣紅棗種植面積為17.33萬畝,總產量達5萬餘噸,1萬餘戶農民通過種植紅棗增收。(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瑟 通訊員李蓉)

相關焦點

  • 新疆洛浦:紅棗產業強起來 農民口袋鼓起來
    2月9日,冬日暖陽照在新疆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一片火紅。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和家人忙著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這是最後一批收購商預定的紅棗,今天發完貨,今年的棗就賣完啦!」買吐送喜笑顏開道。從10月底開始,他就奔走忙碌在棗園裡,打棗、撿棗、晾曬、分揀、裝箱、銷售。
  • 紅棗成富民增收主導產業 新疆洛浦農民過上紅火日子
    近日,在新疆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棗農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帶著家人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自10月底開始,買吐送·麥提託合提一家就奔走忙碌在棗園裡,打棗、撿棗、晾曬、分揀、裝箱、銷售,紅紅的大棗將一家人的生活也映襯得紅紅火火。村民搬運收撿的紅棗。
  • 「雙節」同慶 點燃新疆洛浦第二屆紅棗採摘節
    金秋十月的新疆洛浦,處處蕩漾著中秋國慶喜相逢的歡愉,而成熟的紅棗與斑斕的秋色,更為各族群眾的雙節添上了一抹濃烈喜慶。10月5日,在甜蜜棗香氤氳的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紅棗示範基地旁,該縣第二屆紅棗採摘節暨民間藝人才藝大賽火熱進行,再次將雙節的歡騰氛圍推向又一個高潮。
  • 「雙節」同慶,點燃新疆洛浦第二屆紅棗採摘節
    金秋十月的新疆洛浦,處處蕩漾著中秋國慶喜相逢的歡愉,而成熟的紅棗與斑斕的秋色,更為各族群眾的雙節添上了一抹濃烈喜慶。10月5日,在甜蜜棗香氤氳的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紅棗示範基地旁,該縣第二屆紅棗採摘節暨民間藝人才藝大賽火熱進行,再次將雙節的歡騰氛圍推向又一個高潮。
  • 新疆莎車: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
    進入十一月後,莎車縣各地紅棗飄香,棗農們忙著打棗枝,收紅棗,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阿爾斯蘭巴格鄉庫木霍依拉村,紅棗老闆梁春和棗農正在地裡挑揀紅棗,進行分類。  他們身後是3000畝紅棗地,當地的紅棗園為本鄉村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好機會,也為促進本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趙國華是阿爾斯蘭巴格鄉庫木霍依拉村村民,家住紅棗園附近,現在負責管理紅棗園,從紅棗施肥打枝到裝框裝車,他都會進行全程監管,每年都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 新疆洛浦:紅棗產業強起來 農民口袋鼓起來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12月9日,冬日暖陽照在新疆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一片火紅。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和家人忙著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這是最後一批收購商預定的紅棗,今天發完貨,今年的棗就賣完啦!」
  • 洛浦趁「棗」發財 小紅棗興起大產業
    上世紀60年代,一批支援邊疆建設的江蘇青年來到新疆洛浦縣,與當地群眾攜手開荒破野,在沙漠腹地將一片紅柳沙包地開墾平整成農場(即現在的洛浦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並帶頭種下了駿棗,開啟了和田紅棗種植的先河。此後雖然大部分支青們因轉崗離開了此地,並陸續返回了江蘇。但在史鶴山等紮根留下的支青們帶領下,洛浦紅棗種植持續至今並逐步發展壯大。
  • 新疆洛浦:做好「加減乘」 紅棗產業興
    提到紅棗,許多人會想到新疆和田。其實,大家不知道,和田地區紅棗種植髮端於洛浦縣。自上世紀60年代起,洛浦紅棗從無到有、從有到興,走出一條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發展之路。「紅棗已是全縣第一大果品產業。」洛浦縣副縣長張先平說,去年,洛浦紅棗種植面積達17.33萬畝,總產量近5萬噸,總產值4億多元。「紅棗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解答好了3道『產業算式題』。」張先平說。
  • 紅棗成民眾致富果 新疆且末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
    王小軍 攝   中新網新疆且末10月24日電(倪菁菁 仲澤平 王安妮)以「棗」為媒發展壯大「有機紅棗」產業,紅棗分外甜。10月24日,新疆且末縣第十一屆且末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這次節日不僅是和棗農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搭建平臺,向外界展示且末紅棗優質品質,持續鞏固和拓寬紅棗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當地紅棗產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做優做強且末的有機紅棗產業,幫助更多得棗農致富增收。疆內外媒體聚焦且末紅棗豐收節,媒體採訪且末縣委書記徐凱。
  • 以「棗」為媒壯大「有機紅棗」產業 且末縣第十一屆紅棗豐收節開幕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4日電 (倪菁菁仲澤平王安妮陳雪茹)以「棗」為媒發展壯大「有機紅棗」產業果香惹人醉,紅棗分外甜。10月24日,新疆且末縣第十一屆且末紅棗豐收節甜蜜來襲,這次節日不僅是和棗農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更重要的是搭建平臺,向外界展示且末紅棗優質品質,持續鞏固和拓寬紅棗銷售渠道,不斷提升當地紅棗產業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做優做強且末的有機紅棗產業,幫助更多得棗農致富增收。
  • 新疆洛浦:樂舞飛揚慶雙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國慶、中秋假日期間,新疆洛浦縣城鄉處處洋溢著喜慶的節日氣氛。紅棗節、演唱會等接連登場,豐富了各族群眾的節日生活。節日期間,洛浦縣在拜什託格拉克鄉紅棗示範基地,舉辦了第二屆紅棗採摘節暨民間藝人才藝大賽。洛浦縣文工團以一場精彩的文藝表演拉開活動帷幕,現場國旗飄揚,人聲鼎沸。
  • 又是一年紅棗豐收季
    眼下正是紅棗成熟的季節,在澤普縣阿克塔木鄉闊勒圖克艾日克村,看著那一串串紅彤彤的大棗,沙迪克·艾買提的心裡比蜜還甜。「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我的20畝紅棗園產量預計可達1萬公斤,純收入將達十幾萬元。」沙迪克·艾買提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沙迪克·艾買提是阿克塔木鄉闊勒圖克艾日克村地地道道的農民。
  • (經濟)(1)新疆和田:又到紅棗豐收時
    新華社照片,和田(新疆),2020年11月8日 新疆和田:又到紅棗豐收時 11月8日,在位於和田地區和田縣的新疆紅棗
  • (經濟)(4)新疆和田:又到紅棗豐收時
    新華社照片,和田(新疆),2020年11月8日 新疆和田:又到紅棗豐收時 在和田地區和田縣吾宗肖鄉,棗農展示收穫的紅棗
  • 民豐縣阿克墩村紅棗:棗農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眼下,民豐縣紅棗進入收穫季,棗農們搶抓農時,採收紅棗,田間地頭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民豐縣尼雅鄉阿克墩村的紅棗地裡,一顆顆顏色靚麗、果形飽滿的紅棗掛滿枝頭。幾經周折,我們來到村裡種植承包戶白雙印的紅棗地,記者看到工人們各自忙碌著紅棗採收工作,打棗、撿棗、篩棗、裝箱、搬運、裝車,都是僱傭附近的村民幫忙採摘。據了解,今年白雙印在阿克墩村承包了560畝的紅棗地,形成了從種植到運輸再到加工製作的產業鏈。眼下正值紅棗採收的高峰期,一星期就能發一車,前期發往河北的兩車紅棗都已到貨。
  • 新疆焉耆縣打瓜喜獲豐收(圖)
    新疆焉耆縣打瓜喜獲豐收(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09月07日22:59 新疆焉耆縣打瓜喜獲豐收。 9月5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縣良種場農民楊萬春忙著和幾位勞務人員一起摘打瓜,看著滿地個大滾圓成熟的打瓜,他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葡萄葉成墨玉農民增收「香餑餑」
    新疆新聞在線網8月16日消息(和田臺記者 李小東):以前沒有用處的葡萄葉,如今卻成了墨玉縣喀瓦克鄉農民脫貧增收的「香餑餑」。目前正值葡萄的採摘季,晶瑩剔透的葡萄串掛在枝頭,墨玉縣喀瓦克鄉其納村農民努爾曼古麗•買買提圖爾蓀這幾天並沒有摘葡萄,反而摘起了嫩綠的葡萄葉。
  • 新疆于田縣:「芳香」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新疆于田縣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舉措,因地制宜發展玫瑰花產業的同時,積極與新疆農業大學合作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和培訓,提高玫瑰花單產,促進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眼下,阿熱勒鄉拜什託格拉克村花香四溢,3000畝玫瑰競相綻放,村民們都忙著採摘鮮花,一派繁忙景象。
  • 聚焦中國農民豐收節:齊魯大地五穀豐登 豐收又增收田野氣象新
    原標題:聚焦中國農民豐收節:齊魯大地五穀豐登 豐收又增收田野氣象新 立體種養、精準滴灌、新型職業農民興辦「無人農場」…… 齊魯大地五穀豐登 豐收又增收田野氣象新山東省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23日將在這裡舉行。 「這是我們農民自己的節日,既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也有豐收的自豪!」開懷的笑顏掛在種植戶李寶先的臉上,他和妻子種的新式大棚,今年收了14000棵彩椒,1個棚收入50萬元。 在這個瓜果飄香、蟹肥菊黃的時節,齊魯大地共慶豐年。
  • 南疆農民種植紅棗十幾畝,年入百萬不是新鮮事
    若羌位於新疆最西北,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高品質的產品,喀什大棗是喀什地區主要特色林果之一,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品質佳,在疆內外久負盛名,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圖為當地新疆小姑娘在豐收晾曬的紅棗季節幫家人挑揀紅棗。若羌地處新疆巴音郭楞州東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南緣,土壤貧瘠,沙塵暴肆虐。以前,農民靠著種植小麥、棉花獲得微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