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海派——上海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年展開幕

2020-12-19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10月17日電 近日,由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以下簡稱上海美院)主辦的「新興海派——上海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年展」在上海寶龍美術館6號展廳開幕。該展由上海寶龍美術館、上海美院青聯會承辦,《新聞晨報》協辦,展期持續至10月18日。展覽圍繞「新興海派」的主題,展出了上海美院國、油、版、雕、攝影、玻璃等專業的22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旨在呈現青年教師的整體創作力量與科研水平,展現骨幹教師的最新創作成果。

展覽現場

傳統與當代,傳承與創新,是青年教師們在創作與教學中不斷思考的問題,本次展出的中國畫作品某種程度上就反映出了上海美術學院在海派美術傳承與創新方面的多元化發展與探索。

毛冬華一直致力於探索用中國畫表現方法呈現當代城市生活的視覺感受和審美體驗。作品傳承了傳統山水畫積墨法和花鳥畫沒骨畫法,通過東西古今文化之間的「對話」,進行筆墨語言的轉化和應用。近年來創作了外灘、城市樂園、觀海、望京等系列作品。本次展出的「望京系列」表現了現代玻璃幕牆反射下的天壇、北海白塔等經典古建築,仿佛在上海用望遠鏡眺望北京,象徵著年輕一代立足當下回望傳統與經典。丁小真專注於中國畫語言的當代探索,作品追求空靈的審美意境與人文精神的表達。她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探索出一種當代的「沒骨法」,讓傳統在當代有了新的發展,本次展出的《看山》系列作品即是她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毛冬華, 望京系列, 紙本水墨, 230x230cm

丁小真, 看山-30, 紙本水墨, 120x240cm 2014

白瓔擅長將當代審美融入傳統筆墨,最具代表性的藝術風格是以獨具特色的筆觸和誇張的構圖描述都市女性,在本次展出的作品《和諧》《蓄鬚明志》中,除了明顯的個人風格外,也可以看出藝術家在表現不同情境與不同題材方面做出的新嘗試。謝赫的「六法論」中,「氣韻生動」位列第一,遠高於「骨法用筆」「應物象形」等技法運用。賀蘭山一直在探索「六法」在當代的運用,他認為後五法應是支撐「氣韻生動」的基礎,並試圖通過自己的創作實踐改變人們對於傳統的認知。李戈曄近年來在探索如何表現當代人的精神世界、生存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她通過獨特的視覺語言,將水與人的關係轉化為消隱、虛空等空間意境,表達了現實生活的物象轉化以及對生活洪流的隱喻。

除了對於傳統與當代的探討,更多的青年藝術家傾向於關注當下,關注城市發展與社會百態,用藝術展現自然風貌和都市精神。

金江波喜歡以新媒體藝術的方式觀察社會現實,通過作品表達對於當下生存環境、生活觀念與生活方式的反思,具有很強的當代性。本次展出的《原鄉·異鄉》系列攝影作品,源自藝術家心中的鄉愁情懷。在他看來,表現原鄉風景是對故鄉現實的反思,原鄉是觀念上與現實上回不去的故鄉,以及永遠在追尋的異鄉。因此,作品展現的即是故鄉和異鄉雙重疊影中的現實。潘文豔擅長表現城市風景,她的油畫作品細膩而富於表現力。畫裡中城市沒有鮮豔濃重的色彩,充斥者建築物與人的喧囂。她說她對上海這座城市充滿了感情,畫面表現出的這種混亂與忙碌正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現。

潘文豔, 盧浦大橋遠眺, 油畫, 200×450cm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藝術家,孫靈一直以蘇州河為表現對象。畫面中斑駁的河堤、中西合璧的廠房、高聳的煙囪以及在生鏽的鐵皮殼子下露出油漆亮色的各種船隻,寄託了她對於上海這座城市的熱愛。跳躍的人物是曹煒標誌性的表達方式。他喜歡以寫實、跳躍的都市青年反映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畫中人物是青春象徵,亦是時代縮影。用藝術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藝術家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與崇高使命。

對於藝術語言的當代探索一直是藝術創作和研究的重要方向,青年藝術家們從材料、形式等藝術本體語言出發,探索了藝術表達的更多可能性,展現出當代性與實驗性。

蔣鐵驪喜歡與自己的作品對話,他認為這樣的探索與研究,延伸著靈魂的遼闊原野,移步換景,生意盎然。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像潑向薄冰的熱水一樣,將生活中的一切予以融化和消解,如魚得水,寵辱不驚。肖敏的《世界觀》系列雕塑作品通過對材料語言的探索和研究,表達了藝術家對於如何認知、把握世界以及自我定位的哲學思考。高珊的《空間中的球體形態》在研究材料質感、觸覺和視覺特性與生物特徵、形象經驗關係的基礎上,探索了作品與空間的關係,同時強調了材料本身所觸發的心理感受與感官體驗。

夏陽的作品突破了原有的藝術風格,通過多種媒介的綜合運用,表達了藝術家對當下生活的細緻觀察與體悟,探索了綜合材料在當代藝術中多元表達。蔣進軍喜歡用石材創作,因其質感和紀念性屬性與藝術家想要表達的觀念相吻合。他近年來較多地探索了雕塑語言的傳承與傳統文化的當代對映,以及石材拓展的更多可能性。邱加的作品是他從具象走向抽象風格的實驗性探索,通過對木質舊家具殘件、廉價三夾板、木條,切割、拼貼、組合、結構,探索傳統與當代相結合的表現方式。唐天衣的作品《因有而無》系列,聚合了意象化的表現方式,以其獨特而自由的語言圖式,通過綜合材料的質感形態,以及強烈的色塊對比和形線構成,在大尺幅的畫面上展現了雄強的視覺張力,讓觀者進入到東方意象的冥想裡。

周胤辰的藝術風格以具象表現為主,畫面具有強烈的形式感與節奏韻律。《天空》系列作品的靈感來自旅行和風景的「敘事」,試圖用碎片化的組合方式重構秩序與時空關係,從而引發出的「詩意」的視覺質感。金卿認為繪畫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她希望作品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每一塊色彩、每一筆筆觸的自然生發與碰撞,試圖表達某些中國氣派和東方意蘊,又或者只是純粹的愛和慈悲。倪巍的創作 「新」在於一筆一墨的微觀漸變,包前孕後,具有生命有機的特徵。他認為筆墨的意義不在於材料與形式,而在於自我的時時在場,時時努力,以及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持續注入的前所未有的新東西。生命的活力,永遠走在形式的前面。

楊守春,重量之印 No.1-8,紙本,550cmX215cm X8 2016

王沁的玻璃作品以「物性」為出發點,旨在探索玻璃與木頭材質之間純粹的,相互映照的材料關係,以意象的表現手法,傳達一種心境的空間和物態的距離,引導觀者進入一個靜寂之境,在深邃的空無中體悟淡淡的傷逝。桑茂林通過自己特有的藝術表現語言,探索著事物的本質,以獨特的觀察角度體察物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精微,並使這些精微從不同運動狀態之間的臨界點顯現出來。楊守春的《重量之印 No.1-8》這組作品用獨特的方式記錄和保留下的時代記憶。作品用鋼圈邊緣厚度的曲狀形態來表達現實中明確有力的重量,它高懸空中,抽離了具體明確的形態,更能夠在我們的內心產生厚重的力量,用強烈的視覺衝擊和豐富內涵,將大工業時代的輝煌與記憶烙印在人們心中。

通過現場展出的22件作品,觀眾可以了解到上海青年藝術家群體多元化的藝術風格,看到他們在海派美術傳承與創新,以及藝術本體研究等方面付出的努力。在新時代背景下,這些圍繞專業藝術創作和教學理念等方面所展開的探索,將進一步推進高等美術教育基礎教學與科研創作的實質性發展。(周嫻)

(責編:實習生、軒召強)

相關焦點

  • 上海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年展開幕,讓新興海派「深層互通,和而不同」
    呈現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造型藝術類青年中堅力量創作面貌的「新興海派——上海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年展」於2020年10月11日至18日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辦。開幕式由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超主持,上海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嶺山代讀上海美術學院名譽院長馮遠的致辭,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陳青、展覽的學術主持尚輝教授、上海寶龍美術館副館長呂美儀分别致辭,上海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宣布展覽開幕。
  • 從土山灣畫館到上海美術學院 中國新興藝術百年尋根路
    「新興藝術的策源地——海派美術教育與20世紀中國美術」文獻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圖說:「新興藝術的策源地——海派美術教育與20世紀中國美術」文獻展開幕 主辦方供圖「我國的現代美術教育最早起始於上海。
  •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青年教師提名展「呼吸」在大都藝術空間開幕
    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青年教師提名展「呼吸」於2019年12月16日在北京大都藝術空間開幕。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底蘊深厚、結構清晰、專業交融,教學一線的優秀青年教師不僅是學科發展的有力支撐,而且具備強大的發展潛力。造型學院立足新時代,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策劃推出「青年教師提名展」,一方面是為青年教師提供一個更為優質的展示平臺,另一方面也是針對他們的一次跟蹤式的調研。
  • 傳薪吐納 創意開新 上海美術學院的堅守與變革
    海派美術教育是一個豐富的礦場,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重要文化資源,對於上海地區美術發展和教育,以至於對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和影響都是持之久遠的,上海美專即為海派美術百年文脈的典型代表。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超認為,海派文化之中,美術教育是一個熱中見冷的話題,而恰恰是海派美術教育,是海派文化中具有繼往開來的活力部分之一。
  • 2019川美教師作品年展開幕
    12月4日,《2019四川美術學院教師作品年展》在位於大學城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川美專業教師們創作的322件作品集中亮相,其中部分作品還是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的獲獎和入選作品。院長提名獎頒獎現場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此次展覽涵蓋了油畫、雕塑、國畫、設計等各個門類的藝術創作。
  • 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美術學類)在天津美術學院開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美術院校新文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11月23日,「大美之藝厚德之行——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美術學類)開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美術院校新文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2020年11月23日上午10:30,「大美之藝厚德之行——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2020上海青年版畫展徵稿
    是魯迅先生倡導發起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90周年。新興木刻在藝術表現上直面人生,貼近生活,反映現實,開啟了中國美術的現代化運動。版畫藝術在上海這片土地誕生之初就帶有「紅色文化」基因,歷經近九十年的發展,逐漸與當下的「江南文化」、「都市文化」緊密結合,通過與國際版畫藝術的接軌與交流,生長出獨具海派特色的當代上海版畫。
  • 馮遠:持守與開新——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變革進行時
    以教育綜合改革和「雙一流」建設為目標的上海美術學院,以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為高峰高原核心支撐學科,明確以強化城市藝術資源、海派藝術創新和國際公共藝術為建設方向,輻射多個學科群。作為藝術教育綜改的先行試點學院,在政策保障、資金投入、辦學自主權等方面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 新文科建設下的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開幕
    在上海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的美術學院的戰略目標下,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的「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於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2019首屆成都國際青少年美術年展」在成都博物館開幕
    10月8日,2019首屆成都國際青少年美術年展在成都博物館拉開帷幕。本次年展系列活動由共青團成都市委員會、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主辦,成都市青少年宮承辦。現場照片年展開幕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之於青少年朋友,這既是一場愛祖國愛家園的生動教育,又是一次增加鄉愁記憶的難忘體驗;之於廣大市民,享受藝術盛宴的同時,更將真切感受成都建設公園城市創新實踐帶來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 探索者——上海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師作品展即將開展
    2003年起任教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國畫系副教授,巖彩繪畫工作室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啊!方塔!佟平原1970年生於遼寧朝陽,2003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中國民主同盟會盟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職於上海美術學院,工作生活於上海。
  • 「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開幕
    11月28日上午,「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在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溫古書房無用空間開幕。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基地負責人李鋼主持開幕式,並介紹了海派連環畫基地的基本情況。
  • 2017全國大學生藝術年度大展在滬隆重開幕
    現場千餘件青年藝術家優秀作品,源自九大美術院校及全國500多所高校,七萬餘名藝術學子及畢業生中徵集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種門類,集中展示中國大學生及青年藝術家創作的新興面貌。此次活動吸引了百餘位社會各界精英人士和企業代表參與,現場人氣爆棚,
  • 優遊涵泳——山西大學、呂梁學院教師美術設計作品聯展在呂梁學院...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 12月14日,在第四屆「呂梁論壇——黃河文化保護性開發與文創產業可持續發展」召開、呂梁市、呂梁學院共建的「黃河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之際,「優遊涵泳——山西大學、呂梁學院美術設計作品聯展」在呂梁學院藝術系開幕。
  • 鳳凰涅槃——「鳳凰藝術年展」喚醒湘西古城擁抱世界
    當代藝術與鳳凰古鎮的完美邂逅據悉,此次展覽由鳳凰藝術年展組委會主辦,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易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中國國家畫院、《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報》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 「IM信息新浪潮」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IM信息新浪潮:英國信息可視化藝術設計展」開幕現場2013年9月20日,「IM信息新浪潮:英國信息可視化藝術設計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主辦,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協辦,亞洲設計出版工程(ADPP)、北京星月吉祥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此次展覽展出的是英國信息可視化藝術設計領域的代表性作品,內容涉及數據新聞作品、雕塑作品、可視化影片以及平面作品等,形式多樣,膾炙人口。
  • 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開幕 VR科技助力線上展覽
    12月14日,「築夢計劃 美繪夢想」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開幕。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組委會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築夢計劃 美繪夢想」2020北京青年美術雙年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學術報告廳開幕。267位青年藝術家的300餘件作品入圍本次展覽,作品種類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漆畫、海報設計、攝影及影像裝置等,涉及脫貧攻堅、城市新風貌、冬奧、抗美援朝70周年、抗擊疫情5個專題。
  • 2021年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考研變化及資料整合
    今天介紹的是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專業的考研資料整合,研究方向等重要內容還與去年做了對比。希望能夠幫助到想要報考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專業的同學們。二、歷史悠久的綜合美院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是上海地區歷史最悠久和最具規模的綜合性美術學院之一。涵蓋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3個專業的設計方向。40多年來,美術學院為上海乃至全國尤其是華東地區培養了大量的美術和藝術專業人才。
  • 大美之藝•厚德之行——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美術學...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美術院校新文科建設和高質量發展,2020年11月23日上午10:30,「大美之藝•厚德之行——2020天津美術學院教師作品雙年展」在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