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魚地方美食系列(13)——龍骨煨野藕吊鍋

2021-02-16 嘉魚旅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旅遊活動中「吃」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們到一個地方旅遊,一定會品嘗下當地的特色美食。嘉魚有哪些地方特色美食,來嘉魚後吃些什麼,本美食系列將會為您一一揭曉。

我曾說過,被稱作湖北人的火鍋——吊鍋,應該與居住於深山密林中的山民關係更為親密,而現在興起吃吊鍋的地方,遠不止山大林深的地區了,山區有,湖區有,鄉裡有,城裡也有。

譬如,湖北省嘉魚縣,是典型的湖區,現在那裡的吊鍋菜式大行其道,聲名遠播,並且成為餐飲輸出品牌,在像武漢這樣的大城市餐飲市場上,都佔有了一席位置。

至於嘉魚吊鍋的魅力,我舉一個例子,每到周末或雙休,百十公裡開外的武漢吃貨們,便不辭勞苦,開車兩小時去嘉魚,還願意坐在餐館外面排隊等號,只是為了吃一餐嘉魚的吊鍋。

客觀地說,嘉魚吊鍋,只是湖北吊鍋家族中的新成員,並沒有久遠的歷史傳承。嘉魚吊鍋能有如今的局面,我以為全拜央視拍攝並熱播過的一部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所賜。

那麼,過去嘉魚人就不吃吊鍋了嗎?

那倒不是。只是過去嘉魚人所吃的吊鍋,不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畫面中的那個樣子,而是煮飯燉菜熬湯一體化的生鐵鼎鍋。現今吃客在嘉魚縣城和武漢餐館裡吃到的吊鍋菜,則是餐館經營者們師承了鄂東大別山吊鍋的形式,在吊鍋裡加入了嘉魚當地特色食材內容的改良結果。

嘉魚緊傍長江,雖然從行政區劃上歸於鹹寧,卻是江漢平原的一部分。嘉魚多湖,湖寬水廣,嘉魚的湖泊,不僅盛產魚蝦水鮮,而且出產漿足質優的蓮藕。

過去許多沿湖而居的嘉魚村民,確切地說,更應劃作漁民的行列。漁人在打漁季節,一日之中有大半時間活動在船上。一條木船既是漁人幹活的地方,也是漁人做飯吃飯的地方。

到了中午吃飯時間,漁民們捨不得划著船蕩著槳勞力費神地回到岸上吃飯,往往中飯這一餐是因陋就簡地在船上將就解決。

船上的空間狹小,漁人生火做飯時,就在木船艙前的船板上,鋪上一塊隔火的石板。講究的人家,在生鐵鑄成的灶缸裡生火,不進究的人家,則用三塊紅磚壘灶,灶上架上一口生鐵鼎鍋。鼎鍋上方沒地方生根,即令想把鼎鍋弄成能伸能縮的樣子,也無可能。

鼎鍋有大小之分。小號鼎鍋用來做飯,大號鼎鍋用來做菜。漁人的主食一般是大米做的米飯,生活困難的漁民,就拿自家栽種的蓮藕和著大米當主食。

漁民的下飯菜,多半是從湖裡打起的野魚。在鼎鍋裡滴上幾滴油,把魚稍稍煎了,舀一瓢湖水倒進鼎鍋,將魚煮了,也沒用更多的調料佐料,只需往鼎鍋裡灑上稍許鹽花,一鍋魚湯便告煮就。然後將從家裡帶來的豆腐、白菜、蘿蔔等等,一齊放進鼎鍋裡煮了,煮成了一鍋大雜燴。

漁人蹲在艙板上,圍著一口大鼎鍋吃得津津有味。盛一碗飯,搛幾筷子蔬菜,夾兩三塊魚肉,淘幾勺湯擱在飯裡,三下五去二,一餐中飯便吃進了肚裡。然後漁人們收拾家什,又開始了張網打漁,划船蕩槳的勞作。

如果非要為嘉魚吊鍋追根溯源的話,漁民船上那一口被柴火燻得黝黑的的鼎鍋,大概就是今天嘉魚吊鍋的前身吧?

我有一個位居要津、經多識廣的朋友,不止一次向我推薦嘉魚「忘不了」餐館吊鍋菜的美妙。於是,我們這些經不起美食誘惑的一行好吃佬朋友,擇了一個得閒的日子,就奔著嘉魚縣城的嘉魚吊鍋美食而去。

在嘉魚縣做吊鍋菜的餐館,「忘不了」名氣最大,原因無它,《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的許多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到了「忘不了」正好是中飯時間。環視店堂,每一張餐桌的正中,都從屋頂上懸下一根鋼筋,鋼筋的最下端有一個鋼製吊鉤,吊鉤可伸可縮。每一張餐桌上,都吊有一口鐵鍋,鐵鍋下邊,是一口倒置鋼盔式的火塘,火塘裡燒的是木炭。吊鍋各個部件形成的視覺效果,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印象。

嚴格地說,「忘不了」的吊鍋菜並不是以吊鍋為炊具烹飪的,而是事先已在廚房把菜品加工完成,吊鍋只是菜品裝盤的盛器而已。譬如我們點要的龍骨煨野藕吊鍋,是用砂吊作為烹飪炊具,在燒蜂窩媒的小火爐上煨制了很長時間成菜的。在我們點要了這款菜品後,傳菜工就把一砂鍋吊已經煨好的龍骨煨野藕湯,裝在鐵鍋的器皿裡端出饗客。吊鍋在這裡起到的作用,顯然只是為菜品保溫加熱而已。

「忘不了」的吊鍋菜已經做成了系列。菜品有土雞吊鍋、鴨吊鍋、魚吊鍋、龍骨野藕吊鍋等上十個品種。「忘不了」的吊鍋菜不當涮鍋,吊鍋裡不再添加別的食材,一鍋一主題,這與大別山的吊鍋一鍋大雜燴是有明顯差別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大別山吊鍋是打桌球中的「男女混合雙打」,而嘉魚吊鍋是「男、女單打」。

龍骨煨野藕吊鍋是「忘不了」的主打吊鍋當家菜,《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拍攝播放的吊鍋品種,正是這道菜。

我們這一桌點的菜餚,亦是龍骨煨野藕吊鍋作主菜,並搭配了幹煸刁子魚、農家柴火豆腐、農家酸豆角等葷素菜品,形成了主次分明的一桌席面。

排骨煨湯是武漢人的最愛,每個老武漢的居民都有煨好一吊子排骨藕湯的絕招。武漢好藕湯的標準是濃白,藕湯沾了星點鐵器就會變黑,在武漢人的眼裡,黑藕湯算不上好湯。「忘不了」的龍骨煨野藕吊鍋與武漢人的藕煨湯大相逕庭,因為用了鐵鍋作盛器,湯呈黑色,但也成了「忘不了」的好湯標準。這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好壞標準,此地的好標準未必是彼地的好標準。好壞實在不可一概而論。

「忘不了」的龍骨煨野藕吊鍋選用的是當地農家飼養的土豬豬背上的大脊骨,俗稱豬大骨、龍骨。這一點與武漢人煨排骨湯又大有不同。武漢人認為豬排骨煨湯為上,豬脊骨煨湯次之。但豬龍骨煨湯的好處是骨頭經熬,煨出的湯豬肉味重。

藕則選用的是嘉魚周邊湖裡出產的野藕。野藕比家藕的藕節要長許多,纖維較粗,不適合爆炒,卻特別適合煨湯。排骨蓮藕湯本是嘉魚的一道傳統「迎客菜」,以前生活條件差,蓮藕煨排骨可算是當地的名貴大菜,用於接待尊貴客人。有了歷史的傳承,再加上在動、植物兩種主要食材上的嚴格把關,「忘不了」龍骨煨野藕吊鍋的出品水準,又能夠差到哪裡去?其成為店家的招牌菜式,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於我們這些吃了一輩子排骨藕煨湯的武漢好吃佬而言,「忘不了」的龍骨煨野藕吊鍋,與我們經常吃的排骨藕煨湯,味道大同小異,如要找出兩者間的差異,只是吊鍋的味道比武漢人排骨藕煨湯的味道更大更重了些而已。

但「忘不了」店面的吊鍋式樣和吃吊鍋形成的熱鬧氛圍,則會讓我們的記憶久遠而深刻。(文:湖北省烹飪酒店行業協會秘書長 曾慶偉)

查看歷史消息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龍骨野藕湯的鮮香,只在嘉魚有!
    龍骨野藕湯的鮮香,只在嘉魚有!最愛的過冬方式是尋上一家嘉魚地道餐館喝上一碗熱氣氤氳的野藕吊鍋感受每一桌食客的歡喜和熱鬧看窗外車來車往野藕是嘉魚的特色農產品由於地處長江衝擊帶土地肥沃、氣候溫潤生長的野藕口感粉糯、香中帶甜。
  • 嘉魚挖藕人(遇見)
    嘉魚縣內有上百個大小湖泊,水多的地方,湖塘、河灣、港汊自然就多,所以嘉魚最豐盛的出產,除了魚蝦河蟹,尤多蓮藕與菱角。  這裡,單寫一寫令我難忘的挖藕人老梁。  老梁名叫梁大興,四十來歲。他不是嘉魚本地人,而是與嘉魚隔江相望的洪湖市藕池鎮人。藕池,顧名思義,也是出產蓮藕的地方。老梁家是「挖藕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挖藕人,到他這裡,已是第三代。
  • 家鄉的蓮藕湯,一位嘉魚籍法官的濃濃鄉情…
    蓮藕其實並不局限於電視展播中宣傳的野藕,野藕、家藕(指改良後人工種植的藕)煨湯各有特點,並且家藕因品種的不同煨出的湯味道風格也會迥然不同,比如用炒藕煨湯是煨不爛的,但湯是清湯,味道也是清甜的,合乎小孩子的口味。用粉藕煨湯則湯是濃濃的,藕可以煨得很爛,老人家多半更喜歡,野藕煨出的湯則屬於介乎它們中間的風格,因此,如何挑選藕的品種完全取決於家庭喜好。
  • 冬天最好的模樣,嘉魚都有!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將嘉魚珍湖的野藕,端上「忘不了」的餐桌,也讓它在全世界一炮打響。 龍骨野藕吊鍋是嘉魚人迎客的第一道硬菜。
  • 等疫情結束,歡迎你來嘉魚!
    這裡有藕有魚有溫泉,鮮濃的吊鍋野藕湯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開篇,斧頭湖的畫面入選過中國國家地理。它寂寂無名,卻也潤物於無聲之處。 在嘉魚,龍骨野藕吊鍋湯是嘉魚人迎客的第一道硬菜。 細長粉糯的野藕,與豬脊骨一起在銚子裡煨得軟爛…野藕比常見的家藕更加細長,顏色偏紫。
  • 半天在嘉魚怎麼玩?不用嚮導也能玩出「滋味」!
    美食美景藏匿在黑暗之中,卻能散發出奪目的光芒,找到一角影子,就像尋覓到了一處寶藏,挖掘不盡。 /夜遊版線路/�� 19:30��忘不了/根據地走在嘉魚的街道上,會驚奇地發現到處都是吃貨的身影,不少吃貨們都對美食沒有免疫力,他們用舌尖丈量嘉魚的長度。
  • 家鄉的蓮藕湯,一位嘉魚籍法官的濃濃鄉情…
    蓮藕其實並不局限於電視展播中宣傳的野藕,野藕、家藕(指改良後人工種植的藕)煨湯各有特點,並且家藕因品種的不同煨出的湯味道風格也會迥然不同,比如用炒藕煨湯是煨不爛的,但湯是清湯,味道也是清甜的,合乎小孩子的口味。用粉藕煨湯則湯是濃濃的,藕可以煨得很爛,老人家多半更喜歡,野藕煨出的湯則屬於介乎它們中間的風格,因此,如何挑選藕的品種完全取決於家庭喜好。
  • 嘉魚賞花線路 春遊二喬故裡,感受「花」樣年華
    中午可在珍湖農莊享用嘉魚特色美食,當仁不讓的兩道菜就是龍骨野藕吊鍋和藕夾子了。龍骨野藕吊鍋是入選《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美味佳餚,是嘉魚的一道招牌菜,選用土豬之龍骨和本地湖區野藕煨制而成,野藕甜糯可口,龍骨肉爛味香,藕湯更是鮮香甜美,營養豐富;出鍋的藕夾子色澤金黃,吃起來鹹淡適中油而不膩、酥脆可口藕香濃鬱。
  • 《舌尖上的中國》裡的藕,是嘉魚藕,百種味等你嘗!
    嘉魚的「湖蓮」歷史悠久,蓮藕一般10月份成熟取藕,藕身潔白,莖節較長帶圓扁形,有3—4節,澱粉多,藕絲多,第一前節嫩藕生食甘甜,後節老藕生食有沚味,無論炒、蒸、煨落口酥融,野生風味十足。,早收炒食香脆,晚收煨食易爛,落口消融,成熟早,產量高的「六月暴」新品種,這就是後來人們常稱的「嘉魚六月暴」 及「嘉魚藕」。
  • 鹹寧嘉魚縣6大推薦美食,到嘉魚縣這些美食你值得品嘗
    嘉魚縣地處長江中遊南岸北與武漢接壤,是湖北省的「蔬菜之鄉」、「螃蟹之鄉」和「黃金之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嘉魚縣的6道推薦美食。2、嘉魚蓮藕水鄉嘉魚素有「蓮藕之鄉」的美名,生產上栽培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有蓮藕生產的優勢,舊時荒年老百姓以藕代糧充飢,現今又為宴席上的美味佳餚。
  • 【萬豐盛宴周年慶】滷味火鍋(牛排 牛筋 牛肚)/ 野藕龍骨吊鍋 /臘排骨燉土雞吊鍋 168元買一份送一份
    商品:【萬豐盛宴周年慶】滷味火鍋(牛排 牛筋 牛肚)/野藕龍骨吊鍋/臘排骨燉土雞吊鍋,買一份送一份原價:336元秒殺價:168元消費說明:下單後請於2020年12月31日前到江夏區譚鑫培路忙碌了一整年就盼著團年的一天桌上熱氣騰騰的飯菜飄香團坐在桌前,相互問候總結著這一年的收穫365個日夜,8760個小時,525600秒鐘春花秋月、細雨飄雪,感恩一路有你陪伴周年慶典,鉅惠來襲吃貨福利  先到先得野藕龍骨吊鍋
  • 黃鶴樓正南50公裡,這裡是嘉魚!
    現殺的魚,熱油爆炒,加上老母雞和龍骨燉的高湯,最後再下一把手工面,湯白味濃,鮮掉眉毛。老闆還會特意加幾片臘肉或五花肉提香,25塊錢一碗也是超值。及至中午,我們又奔著一截原生野藕而去。嘉魚是產藕大縣,專業藕農的種藕挖藕技術世代相傳。
  • 秋天來了,在嘉魚吃一口初秋味道
    一陣秋雨一陣涼,最近嘉魚幾場秋雨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的寒意,猝不及防,夏天真的結束了。九月過半,在嘉魚一年中最宜居的季節裡,肆意享受山川湖海間的饋贈吧。秋涼人懶,空山新雨,微風不燥,這是一切都恰到好處的初秋,是不是嘴巴寂寞了?嘉魚旅遊君決定奉上嘉魚秋季養生美食。
  • 【鹹寧食單(七)】嘉魚蓮藕,舌尖上的美味!
    嘉魚產的藕,其節徑圓長,藕身亮麗,甜潤可口,澱粉含量高,炒食香脆,煨湯易爛,湯甜味美,蒸食脆嫩,接下來我們看看嘉魚的蓮藕有哪些吃法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一一介紹首先給大家看看這是一戶農家烹飪的野藕龍骨湯,削皮、切塊、碼堆,然後剁好龍骨,一起放入冷水,煨上一個小時,就是一碗地道的藕湯。
  • 【舌尖上的中國】湖北嘉魚蓮藕亮相CCTV
    這種植物生長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榮挖到的植物的根莖叫做蓮藕,是一種湖泊中高產的蔬菜藕。  作為職業挖藕人,每年茂榮和聖武要隻身出門7個月,採藕的季節,他們就從老家安徽趕到有藕的地方。較高的人工報酬使得聖武和茂榮願意從事這個艱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歡天氣寒冷,這不是因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氣冷買藕吃藕湯的人就多一些,藕的價格就會漲。
  • 嘉魚長江大橋通車了,對岸的朋友看過來!
    嘉魚長江大橋通車了,對岸的朋友看過來! 11月28日,鹹寧歷史上第一座長江大橋——嘉魚長江公路大橋正式竣工通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