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北京晉商聯盟控股的上市公司通化金馬發布公告:啟動重大資產重組程序,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七煤醫院、雙礦醫院、雞礦醫院、鶴礦醫院和鶴康腫瘤醫院等五家醫院(含分院)股權,實現藥業與醫療「雙輪驅動」,為改制後的龍煤醫院展示了新前景,同時也實現了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的「雙贏」。
「截至一季度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取得階段性成效,完成改革或籤訂協議的醫療機構達到40%左右。」日前,在首屆東湖健康論壇暨國企醫院改革發展研討會間隙,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吳同興向健康界表示,剩餘2000多家企業醫院的剝離工作進度基本符合預期。「當然,肯定會有一些難度,但是今年底完成已經無需討論」。
2018年已近過半,距離年底的改革時限開始按天計算,遲遲未能找到「婆家」的企業醫院顯然並沒有太多選擇機會。
「到時國資委指定的六家平臺估計要發揮很大作用。」關於如此大體量的企業醫院剝離工作如何按期完成,中國醫院協會企業醫院分會會長金永成曾如是回復健康界:「先接收再引入社會資本,至少實現平穩過渡。」
金永成提及的「六家平臺」是指華潤健康、國藥集團、誠通集團、中國國投、中國國新、中國通用。它們被寄望憑藉專業化管理、資金和國企三大優勢,以打包方式整合現有企業醫院資源,促成分散於其他行業的資金以資源整合方式轉移至醫療衛生行業,同時實現「兜底」。
不過,健康界多方接觸後發現,市場對上述「安排」仍在觀望。與此同時,包括「四大醫療集團」在內的社會資本正嘗試與母體企業達成共識,進而推動多家企業醫院的打包改制、轉讓。
晉升「婆家」
在此輪企業醫院改制趕考中,晉商聯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晉商聯盟)憑藉打包收購東北最大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集團旗下近40家醫院85%股權一事,成為社會力量辦醫中鮮有的黑馬。
2017年年底,中國人壽曾在一份內部《醫療服務行業投資策略研究報告》中指出,國家134號文(即《關於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資發改革[2017]134號)的發布,意味著此次企業醫院剝離是建國以來最大體量的醫療資源放諸市場。
很顯然,以晉商聯盟為代表的社會資本方們正爭奪機會。
時間回溯至2016年6月21日11時18分,黑龍江聯交所,龍煤集團所屬6家醫院公司的85%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格為17.85億元。消息甫出,隨即吸引國內醫藥企業、醫療機構、投資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幾十家頗具實力的意向投資人追逐。據悉,黑龍江聯交所方面曾表示,龍煤集團所屬6家醫院掛牌當日,即有3家意向投資人來人來電諮詢,市場熱度可見一斑。
不過,三個前置條件很快將本次投資門檻拉高。按照黑龍江省政府要求,第一個核心要點就是八年不能變更實際控制權--出於員工穩定考慮;第二,投資方必須要有二甲以上醫院的管理經驗;第三,需要提前交付3億元保證金。
「一開始有三十多家,第二輪大概十幾家,第三輪下來只剩五六家了。」晉商聯盟董事長李建國回憶稱,當時不少投資者談判的重點,是希望單獨收購營收狀況較好的雞西礦務局總醫院和雙鴨山雙礦醫院,而非打包收購整體醫院資產。
關於這一點,晉商聯盟並非沒有考慮過。深入分析後,李建國認為,如能扭轉局面,這其實是一種極好的實施分級診療的組織形態,而不應成為「包袱」。「它有三級二級一級醫院,從市中心區一直輻射到各個鄉鎮,正是國家倡導的分級診療架構。」
綜合考量後果斷出手,晉商聯盟第一家交納了3億元保證金,因此脫穎而出,成功摘牌受讓,自然晉升為龍煤集團旗下醫院的「婆家」。
時隔一個月,在黑龍江省政府和省國資委的見證下,晉商聯盟與龍煤集團正式籤署股權轉讓協議。至此,全國最大的醫療產業併購項目(共涉及醫療床位8200張、職工8100多人)塵埃落定,晉商聯盟也因此體量驟增,成功實現床位規模突破萬張,並一躍躋身全國醫療集團第一梯隊。
不止保值
在晉商·龍煤醫院改制一周年活動上,黑龍江省國資委、雞西等市政府、市衛計委和龍煤集團主要領導悉數到場,且對晉商聯盟併購醫院的評價表述基本一致:開創了全省企業醫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河,成為國內企辦公立醫院改制中標的最大、改制最徹底、過渡最平穩、效果最明顯的成功範例。
上述評價最核心的考量標準之一便是杜絕國有資產流失。而晉商聯盟此次啟動重大資產重組程序,則為改制後的龍煤醫院展示了新前景,同時也實現了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的「雙贏」。能實現雙贏,主要得益於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為資委,各礦業集團的全力支持,得益於晉商聯盟和各醫院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
親身經歷了這場改制的人,都清楚地記得--股權轉讓籤約儀式過後,晉商聯盟和龍煤集團經過協商,立即啟動醫院資產接收程序。晉商聯盟成立兩個交接小組,組織公司高管、業務人員、法務人員、財務人員核實、接收各家醫院資產。同年9月,醫院資產股權變更完成。
為保證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在辦理各項改制手續的過程中,黑龍江省國資委代表省政府專門成立一個龍煤醫院改制督導組,專項負責統籌調度。這一機制的執行力度和工作效率在全國可謂鮮見。
得益於黑龍江省衛計委等部門的全力支持,以及各市政府和國土、房產、衛生計生等部門戮力同心,各礦業集團思想空前統一、全力配合,僅用半年左右就完成58宗土地由劃撥土地變更為出讓用地、393處房產更名、37家醫療機構營利性變更和幾十項醫療證照的變更。
期間,根據晉商聯盟與龍煤集團雙方達成的共識,醫院改制涉及款項均按預期推進,即完成股權接收並籤署接收確認書,支付交易價款的30%;制定公司章程,完成股權變更工商登記,支付交易價款的50%;完成土地、房產變更(土地為依法出讓的醫衛慈善用地),支付交易價款的80%;完成醫院營利性變更,支付交易價款的90%;自產權交易合同籤署起180天內,未發現對交易有影響的重大事件,支付全部交易價款。
改制平穩過渡後,近40家醫院如何做大做強開始成為晉商聯盟的首要考量。「改制後,醫院從原來的輔業變為主打產業,重視程度很不一樣。」在健康界採訪過程中,「被重視」是龍煤集團四大礦區總醫院院長提及的高頻詞彙。
除了解決3億多元的工資拖欠,過去近兩年時間內,晉商聯盟在醫院基礎建設、設備投入、學科發展等方面可謂「下了血本」:建築面積5.6萬平米的七煤醫院醫技外科綜合樓已經開工建設、建築面積7500平米的雞礦醫院城子河分院門診綜合樓進入報建階段、雞礦醫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PET-CT及回旋加速器投入使用、為各醫院配備美國瓦裡安直線加速器和荷蘭飛利浦頂級彩超等1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260臺(套)、先後投入近3000萬元用於各醫院信息化系統升級改造……
與其他社會資本方參與醫院改制的策略不同,晉商聯盟還做出另一個難得的決定,即接管後,保持醫院班子隊伍基本穩定。晉商聯盟方面沒有派駐一名人員,而是在現有隊伍的基礎上進行優化配置。
「其實,龍煤集團旗下的醫院資質都很好,只要機制和理念轉變,發展潛力還是蠻大的,而我們核心要做的事就是幫助它們補短板。」現在全面負責龍煤醫院項目的晉商聯盟副總裁楊建榮告訴健康界,這也是晉商聯盟給原有醫院管理團隊充分授權的底氣所在。
按照楊建榮的說法,除了建立授權體系,保證總經理在授權範圍內自主領導醫院業務和經營活動外,還實現了財務管控和採購供應的統一化管理。「對醫用設備,藥品、耗材統一組織採購配送,增強議價能力;藥品從藥廠出來後,通過統一選定的配送商,直達醫院,壓縮醫院供應鏈上的成本,以獲得一定的利潤空間。」
為了激發和保障改制後醫院的積極性,晉商聯盟過去一年著實下了不少功夫。在調整建立以工作量導向為核心、側重醫護隊伍的激勵機制,充分體現醫護人員的職業價值和工作回報的同時,通過優化組織結構,定崗定編,核心崗位競聘,建立公平公開、能上能下的晉升機制,為核心人員提供發展平臺。此外,針對核心崗位人才採取專項人才引進計劃,逐步針對發展較弱的科室擴大學科帶頭人或技術團隊的引進力度。
經營成效開始顯現。2017年,龍煤醫院整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34所分院總體扭虧為盈,淨利潤超過10%,員工平均工資增長32%。「把辦醫院當成一項長期而專業的事業,而不是追求資本快速收益,肯定能做好。」楊建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