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全本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全本

  當年的開場白:

  「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地獄」。

  現在的開場白:

  「活了六十年,做了30年夢,紐約啊紐約,曾把你比作地獄、天堂。如今兩鬢斑白獨自看,不值不值;空忙了一場,不懂不懂,挺荒唐。」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最為經典的「美國夢」電視劇重新成為市場熱點。近日,接連有至少三部以上自稱《新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宣布籌拍。李鬼多了逼出李逵,原本低調醞釀數年的大項目提前浮出水面。昨天,《北京人在紐約》的原著作者曹桂林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首次澄清:他於兩年半前將《北京人在紐約》與續集《王起明回北京》(暫名)的小說改編電視劇拍攝版權賣給了出品過《金婚》、《甄嬛傳》的花兒影視公司。花兒影視透露,《北京人在紐約》的導演鄭曉龍將重新出山拍攝「全本」。正在山東籌拍《紅高粱》的鄭曉龍也向北青報記者確認了這—消息。至於開拍時間還需等待劇本全部完成以及各方面的檔期。

  多部同題電視劇報批曹桂林忍無可忍

  上月末舉行的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上,出現了《新北京人在紐約》的展臺,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示也顯示,有多部同名、同題電視劇在報批籌拍。上述電視劇的演員陣容多號稱有姜文、王姬等原班人馬,內容也沿用了王起明、阿舂的名字,並以續寫王起明等人後代的命運糾葛為噱頭。

  坐在記者面前的「王起明」原型曹桂林,雖然已經是人籍34年的「老美國」,但言語更多還是「老北京」的幽默和不吝,說起被侵權—事,他忍不住對「李鬼」們喊話:「還是剎剎車別胡鬧了,扎了—幹多萬,哥兒幾個就分著花了吧。」

  重拍《北京人在紐約》全本的由頭,還是十年前。「這個項目最早是2002年的時候姜文找我。姜文雖然已經不怎麼演電視劇,但就是喜歡這個角色,讓我寫個續集,《王起明回北京》的名字也是他提的。」曹桂林如期完成了「命題」小說並出版了,但那—版「有太多感慨,沒什麼故事」,想拍成電視劇的話,鄭曉龍說「還得再寫—稿」。「那就改改試試唄」,曹桂林應著,可這—改就十年。

  新書11月份出版 20年間心態發生巨變

  兩年半前,曹桂林和鄭曉龍再度碰面,倆人舊話重提。曹桂林說,改革開放30年,真正顛覆性的變化其實就發生在近十年。《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他每年都回國幾次,試著在國內做些事情,發財了,也碰到挫折,為中美思維和行為方式的差異感到特別擰巴。他最大的感慨是,海灣戰爭後,美國—天天往下走,而中國迅速崛起。「20年前的電視劇,北京人仰視美國;現在還是仰視,不過換做我們老移民們仰視北京了。」

  半年前,曹桂林完成續集的定稿,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於今年11月出版。據曹桂林透露,續集仍以個人經歷為原型,以王起明為主線,講述他和兩個同學在中美之間發展的不同命運。有意思的是,經歷了20年的歲月蹉跎,「王起明」對美國的心態已發生了巨變——當年,曹桂林寫下著名的開場白:「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夭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地獄」。現在,曹桂林又寫了—段話表明心跡,「活了六十年,做了30年夢,紐約啊紐約,曾把你比作地獄、夭堂。如今兩鬢斑白獨自看,不值不值;空忙了—場,不懂不懂,挺荒唐。」曹桂林說,這裡面有自嘲的成分,但從感情上真是這麼回事。「有些愛吹牛、要面子的老移民,說美國真好。實際上失落得太厲害。」

  老移民看新移民潮 現在嚮往美國就是無知

  20年前播出的《北京人在紐約》,恰逢改革開放後第—撥兒移民潮,劇情滿足了國人對美國夢的好奇,也留下了充滿批判性的反思。20年過去了,中國崛起但新移民潮熱度不減,特別是留學潮在北上廣等—線城市出現低齡化和普遍化的大趨勢。曹桂林今天的感受是,國人如此前赴後繼移民或把孩子送出去,「依然出於無知」。

  「30年前,我—個月掙42塊5,住9平方米的房子,我當然選擇美國了;現在依舊嚮往美國就是無知,是太不了解華人在美國的生活和遭遇。看到大人紛紛把孩子送到美國去,我覺得他們太缺乏對美國的基本看法。」曹桂林認為,人們都說移民去實現美國夢,實際上美國的社會鐵板—塊,像—個個格子規定好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反而是在中國待著,才有可能實現自我,圓心中的那個夢。「當然我不建議你—輩子在北京,還是應該去美國生活—段時間,不然美國永遠是夢。如果住美國15夭,你—定還是覺得美國牛,如果住15年,你會相信我說的。」

  曹桂林強調,自己續寫「北京人在紐約」的論調絕非為了抑制移民潮,觀眾很聰明,自己沒必要招罵。「都是我30多年經歷有感而發。我不認為美國永遠矬下來,也不認為中國永遠這樣飛著。但誰讓這30年我趕上了啊?」(文/本報記者 楊文杰)

相關焦點

  • 北京人在紐約: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北京人在紐約》的第一句話,開篇導演就講出了對紐約的看法。1994年1月1日,由鄭曉龍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紐約》正式上線,此劇一經播出便轟動全國,同時打破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無盈利的現狀。
  • 北京人在紐約的幕後故事,現在你還想去紐約嗎?
    1993年導演鄭曉龍貸款150萬美金,決心赴美國拍攝《北京人在紐約》,如果你不知道此時的鄭曉龍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後來的《甄嬛傳》 《羋月傳》,而這些神劇的幕後導演都是大名鼎鼎鄭曉龍。當時陳道明也在劇組,一次在機場的偶遇,讓他推薦了剛從美國回來的北京大妞王姬去試鏡,然後就沒了下文,王姬重回美國經商,只是偶爾從報紙上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開拍的消息,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她確突然接到劇組讓她演阿春的電話錄音,過段時間就再會聯繫她,王姬一等又是一個月,迫切需要知道結果的王姬拿起電話打給鄭曉龍,才得知人家劇組又打算把阿春換人了,氣的王姬劈頭蓋臉的把鄭曉龍罵了一頓,大意就是你們「今日對我愛答不理
  • 鄭曉龍 一直堅信文藝要幹預現實
    鄭曉龍是中國電視劇事業的第一批拓荒人,曾策劃組織過多部具有轟動效應的電視劇,如《四世同堂》《渴望》《編輯部的故事》《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執導過《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紅高粱》《羋月傳》等現象級作品。  鄭曉龍自1984年開始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原北京電視製片廠)主管電視劇生產,當了10年副主任之後又當了16年主任,直到2010年辭職。
  • 鄭曉龍 三十年經典劇作的幕後推手
    《北京人在紐約》1994年在央視播出,當年的轟動不僅是視覺上的,還有心靈上的;不僅是行業內的,還有在社會層面的。明年,鄭曉龍將投拍新劇《北京人與紐約客》,兩部劇沒有直接的聯繫,角色不同、演員不同、故事也沒有延續;但也不是全無關係,因為兩部劇都反映的是中西文化的差別,二十五年前是《北京人在紐約》,二十五年後是《北京人與紐約客》。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開篇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緣起為什麼看中了《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小說?陣容《北京人在紐約》在今天看來陣容依然強大:導演是鄭曉龍和馮小剛,主演是姜文、王姬、嚴曉頻。
  • 懷念經典:《北京人在紐約》愛人的天堂和地獄
    《北京人在紐約》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第一部境外拍攝劇。本劇已於1994年1月1日上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期的時候,社會上流行這樣一種句式:「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把她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你就把他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地獄!」
  • 1994年,《北京人在紐約》爆紅全國,時隔26年,主角現狀天差地別
    導語:還記得26年前爆紅全國的《北京人在紐約》嗎?正是這部作品,讓跑龍套多年的王姬再次站在舞臺上,開啟了她「開掛」般的人生。姜文也因為這部劇快速被更觀眾認識,為他以後的導演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又等了一個多月,王姬卻聽說《北京人在紐約》已經開拍,作為主演的她,竟然還不知道。為了這個機會,王姬在困難交織的情況下推了所有工作。她也是豪橫,一氣之下打電話責問鄭曉龍,為什麼這麼戲弄她。
  • 5年拍出3部爆款劇,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那麼準?
    02、既大膽又有天分的導演,首次貸款拍劇就能賺錢; 儘管已經在電視劇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是鄭曉龍正式上手自己拍電視劇,還是在1993年。 那時候鄭曉龍恰好看到了一部小說,只用一夜的時間看完,第二天便開始籌備拍攝電視劇的準備工作,這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
  • 《北京人在紐約》——一幫北京人,揣著一個美國夢
    1992年《編輯部的故事》在全國的大火讓馮小剛走進了中國觀眾的視線,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鄭曉龍也用了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他。所以,1993年,鄭曉龍便拉著馮小剛去美國拍了一部電視劇,叫《北京人在紐約》,這也是馮小剛第一次以導演的身份參與到一部影視劇當中。
  • 懷古第十三回:北京人夢斷紐約 大製作首登螢屏
    在當時,《北京人在紐約》創下了不少第一。它第一次全部在美國取景拍攝。雖然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室內景,但是製片鄭曉龍導演馮小剛等人認為,只有深入「敵後」,才能拍出電視劇的精髓。於是整個劇組遠赴紐約,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拍攝過程。這一舉動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眼中的「資金慌」。最終,在個人努力和機緣巧合之下,鄭曉龍成功從中國銀行貸款120萬美元,作為電視劇的啟動資金。
  • 《北京人在紐約》:拍攝途中王姬突然懷孕,差點讓這部劇胎死腹中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北京人在紐約》1992年12月下旬,美國紐約的一家診所裡,演員王姬正在休息室裡,等待著她的化驗結果。
  • 懶理贏天下重拍,範冰冰飛去紐約看電影,一個人拖著LV行李箱卸妝
    國慶節剛過,唐德影視就宣布要重拍《贏天下》(又名《巴清傳》),將至少花費6000萬使用技術替換掉範冰冰、高雲翔兩大主演的鏡頭。不得不說這部劇生命力也是很頑強了,都這樣了還想著要重拍上映。對於《贏天下》要重拍的消息,範冰冰的粉絲並沒有因此感到憤憤不平,反而是鬆了一口氣,直言《贏天下》有範冰冰在收視率肯定能保住,但換了她鐵定撲街,粉絲更是放話表示自家偶像範冰冰女士未來可期,不缺更好的作品,肯定能再次翻紅,霸氣重回巔峰。
  • 1993年的21集電視劇,姜文的巔峰佳作,北京人在紐約堪稱經典!
    1993年在曹桂林的同名小說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出了21集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一經播出就引發了廣大的熱議,這部劇主要講述了以北京人姜文為視角在紐約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劇中姜文飾演的是在北京小有名氣的大提琴家王起明和他媳婦兒郭燕兒懷著美好願景來到了異國他鄉,但現實很骨感,當他們真正來到美國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 鄭曉龍眼光真準,5年拍出3部爆紅電視劇,還一部比一部火
    說起中國影視圈的著名導演,鄭曉龍一定是許多人脫口而出的最佳人選。鄭曉龍導演作為一位高產的導演,可以說創作的作品陪伴著許多人的生活。最讓人熟悉的就是作品《甄嬛傳》了,複雜疊錯而又細膩精妙的情節以及爾虞我詐的後宮爭鬥,都真實地還原了當時清宮的生活情景,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百看不厭。
  • 王姬:不甘「平庸」孤身來美國,為拍《北京人在紐約》曾怒懟導演
    王姬:《北京人在紐約》讓她爆火,劇中角色曾是靠「罵」來的大概是在上個世紀末,國內的很多人都喜歡出國,有的去遊玩長長見識,有的人直接是移民過去。隨著「出國熱」的流行,北電藝術中心也趁熱打鐵打算推出一部與當下這種現象息息相關的影視劇。
  • 千裡迢迢到美國淘金,靠《北京人在紐約》走紅,如今深居簡出
    昨天講了時代大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女主角嚴曉頻。今天想接著這個話題,說一說該劇的另一位女主角王姬。 對於許多千裡迢迢來到美國「淘金」的北京人而言,起初的日子總是百般磨難。《北京人在紐約》當年一經播出,真可謂風頭正健、萬民空巷。而王姬也憑藉該劇在1994年摘得了「視後」桂冠,成為金鷹獎最佳女主角。和嚴曉頻一樣,王姬在拍攝該劇之前,也是在美國打拼了一段時間,然後回國參演此劇的。應該說,王姬有著深厚的生活體驗。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隨著《北京人在紐約》的熱播,王姬一下子人氣飆升,迅速晉升於一線女演員陣容了。
  • 55歲嚴曉頻:嫁初戀退圈,為何又演《北京人在紐約》,如今怎樣了
    她,自小几乎不曾涉及文藝,卻一舉考入北影;她,北影畢業演戲漸入佳境,卻選擇家庭退圈隨先生赴美;她,因出演《北京人在紐約》」郭燕「而在國內爆紅,她在美國卻一無所知;她是《孽債》中的梅雲清,她是《在水一方》中的朱詩卉,她還是《一家兩制》中的李小佳。
  • 《北京人在紐約》,那些年在美國豪邁迷茫又不甘心的淘金人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導演,姜文、顏曉頻、王姬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片頭開場白。姜文飾演的王起明是一位大提琴家,為了淘金與顏曉頻飾演的郭燕懷揣著夢想從中國北京到了美國紐約,投奔他們在美國的姨媽。在那個年代有個海外的親戚是無比榮耀的一件事,它表明著有了到美國的敲門磚。
  • 揭秘《北京人在紐約》 姜文:嚴曉頻適合演郭燕
    北京晚報10月1日報導 23年前,一部家喻戶曉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讓觀眾記住了在劇中扮演姜文妻子「郭燕」的嚴曉頻。她不似「阿春」那般風情萬種,卻代表了典型的東方女性——溫柔、知性,有一種含蓄之美。
  • 全本免費小說書城
    全本免費小說書城 資訊閱讀 大小: 6.8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