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經典:《北京人在紐約》愛人的天堂和地獄

2020-12-16 巖論熱點

《北京人在紐約》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第一部境外拍攝劇。本劇已於1994年1月1日上演。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期的時候,社會上流行這樣一種句式:「如果你愛一個人,你就把她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你就把他送到哪哪哪,因為那裡是地獄!」這個句式從哪來的哪?它是從一部電視劇裡拷貝的,那就是90年代初風行一時的《北京人在紐約》!這部片子寫的是當時大量的覺得自己有本事的人,就想出國到國外淘金。93年的時候國內有股熱潮就是去美國淘金,因為改革開放讓人們見識到了西方的點點滴滴。覺得裡面有好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拼一把、搏一搏!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出現了大量的出國熱潮。有時候都陷入一種非理性的狂潮,同期有部電影《大撒把》就反映那個時候,不理性的出國熱潮。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人在國外轉了一圈發現,外國的月亮和中國是一樣的!有圓,有缺生活一樣有艱辛!

2018-07-24 18-25-13

02:44來自巖論熱點

這部電視劇有兩大賣點,第一個是全程在美國紐約實景拍攝,打造一部首個在國外全程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第二個就是主角的選定,就選定了姜文。姜文那個時候在國內已經是一線演員了,男演員中已經是頂尖的。而且姜文自己曾經公開表示過,自己是不會演電視劇的。一個只演電影的影帝級人物演的電視劇,這是一個成功的炒作點。這兩點使鄭曉龍、馮小剛這些人信心百倍,它的劇情也很有意思講的是北京的音樂家王啟明和老婆要到美國闖蕩一下,結果到了美國後才發現生活遠比他們想像的艱難。但經過一番打拼,王啟明終於成了富翁。在打拼過程中還認識了紅顏知己阿春,可自己的老婆成了美國商人的妻子。這個商人還是王啟明最大的競爭對手,自己的女兒從國內來到美國,不理解父母離婚。女兒就開始放縱自己,來報復父母。所以這樣一種激烈的東西方文化的碰撞,這種激烈的人生矛盾糾結在一起。裡面存在著一種概念,去了美國打拼一通,部分的實現了個人的理想,得到了你想要的。可回頭一看,失去了自己曾經擁有的。有得有失,在文化碰撞和對欲望追求過程中,人經常迷失自己。這個主題放在出國潮宏大背景之下,顯得非常深刻!

這部片子預算是150萬美金,在92年整個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全年的經費才180萬人民幣。如何籌得150萬美金,是當時的首要任務。幸好中國銀行同意貸款給劇組,但要能還上貸款,又要走出電視劇不賺錢的怪圈,當年導演鄭曉龍也沒有把握。製作完成後,證明了當年的選擇是對的。中央電視臺用黃金時段三分鐘廣告換取了《北京人在紐約》的播映權,這讓鄭曉龍處了還完貸款,還有了70萬的盈利。這是當時北京電視藝術中心首部純盈利的電視劇,而中央電視臺收穫的也頗為豐厚。《北京人在紐約》拍攝的時候也非常有意思,導演鄭曉龍之前在電視劇裡都是製片人、出品人、編劇。但在《北京人在紐約》中不行了,因為整個劇組只有他在美國生活過。所以,這也是鄭曉龍第一次當電視劇的導演。這部戲,前前後後捧紅了不少人。這部戲流傳範圍非常廣,還要感謝主題歌《千萬次的問》。演唱者劉歡是在片子收尾的時候才開始配主題歌,而且要在一個月做好。因為中央電視臺馬上就要播,贊助商有壓力。這就得佩服劉歡的創作能力了,一個月寫了9首歌,幾十個音樂片段。到底是寫出了《千萬次的問》!所以,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導演、演員、還是唱主題曲的。都不同程度的投入了巨大精力,同時也相應收穫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時期。

相關焦點

  • 《北京人在紐約》守望,重溫經典
    一部經典之所以永恆,在於它打動了人心,告訴了人們真正的生活和人性。如果在此之上,還有合適的角色、音樂和場景,那它終將永恆。比起現在的所謂的大片和熱劇,《北京人在紐約》算是一部很有內涵的作品,它沒有感官的刺激、沒有錯綜曲折的情節,它只是描述了爭扎在生存中的、真實的一群人和他們的生活。
  • 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全本
    >   當年的開場白:  「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是地獄」。  現在的開場白:  「活了六十年,做了30年夢,紐約啊紐約,曾把你比作地獄、天堂。如今兩鬢斑白獨自看,不值不值;空忙了一場,不懂不懂,挺荒唐。」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最為經典的「美國夢」電視劇重新成為市場熱點。近日,接連有至少三部以上自稱《新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宣布籌拍。
  • 真實的紐約:天堂還是地獄?
    我在美國舊金山灣區住了多年,近期要到紐約世界藝術中心去辦畫展,所以去了一趟紐約,這是我第一次去紐約。面對紐約,我道了一聲:「久仰」!這個久仰是雙關的,一方面是由於紐約的大名鼎鼎,早就如雷貫耳令我神往已久。另一方面它吸引了這麼多中國人一代又一代在這裡創業,究竟它的魅力何在?紐約是天堂還是地獄呢?
  • 地獄與天堂的合體——紐約
    沒錯,這裡就是自由之城,這裡就是紐約。然而,自由是一把雙刃劍。19世紀上半葉,那些在歐洲飽受壓抑和迫害的異教徒踏上這片新土地時,深深吐了一口氣,「終於可以自由呼吸了」,他們不會想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最終這裡還是會分化為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的人類聚集地。與我們上一期講的華盛頓特區的光風霽月不同,紐約這個地方完全是由於地理條件的優良而自發形成的人類聚集地。
  • 一場從天堂談到地獄的「戀愛」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中的一句臺詞。如今,在一些人心中,相親網站就如同紐約,既像天堂,又似地獄。  近日,家住湖南省祁陽縣的張某等8名傳銷受害者被江西省瑞金市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成功解救並遣返。他們原本是未婚青年,年齡最大的不過30歲,最小的才18歲。有的剛大學畢業,有的還是在校學生。為了讓自己過上甜美的愛情生活,他們開始網絡相親,結果卻陷入傳銷的泥潭。  一場惡夢醒來,他們含著淚,低著頭,靜靜地等待著家人的到來。
  • 重溫《北京人在紐約》,仿佛一部「喻世明言」
    又到周末,重溫了一遍多年前的網紅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心生頗多感慨。《北京人在紐約》絕對算是20世紀90年代現象級「爆款」,也是第一部境外拍攝劇。《北京人在紐約》劇照。而這,便是劇中人王起明和妻子郭燕離開北京遠渡重洋,去尋找一個「被剝削的機會」的原因。
  • 80後最懷念的30部經典電視劇,你最懷念哪部?
    這位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反派演員,用他讓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的表演奠定了其香港第一反派小生的地位。其中陳百強演唱的主題曲《一生何求》也讓人無限懷念。,它在我們這一群人心中早已成為童年時的經典。《北京人在紐約》裡面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讓他到紐約去吧,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那麼讓他到紐約去吧,那裡是地獄。」
  • 《北京人在紐約》——一幫北京人,揣著一個美國夢
    1992年《編輯部的故事》在全國的大火讓馮小剛走進了中國觀眾的視線,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鄭曉龍也用了一種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他。所以,1993年,鄭曉龍便拉著馮小剛去美國拍了一部電視劇,叫《北京人在紐約》,這也是馮小剛第一次以導演的身份參與到一部影視劇當中。
  • 《北京人在紐約》,那些年在美國豪邁迷茫又不甘心的淘金人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由鄭曉龍、馮小剛導演,姜文、顏曉頻、王姬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片頭開場白。姜文飾演的王起明是一位大提琴家,為了淘金與顏曉頻飾演的郭燕懷揣著夢想從中國北京到了美國紐約,投奔他們在美國的姨媽。在那個年代有個海外的親戚是無比榮耀的一件事,它表明著有了到美國的敲門磚。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1994年,由姜文、王姬、嚴曉頻主演,在紐約實景拍攝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央視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在當時「出國潮」風靡全國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一心嚮往國外生活。但,國外的生活到底是不是都如傳說中的那般美好?
  • 《帶著爸爸去留學》,會是另一個《北京人在紐約》嗎?
    《北京人在紐約》姜文《北京人在紐約》的質量,絕對是上佳之作。姜文也憑藉著自己精湛而又別具特色的表演,徹底奠定了他超一線男演員的地位。《北京人在紐約》《北京人在紐約》之所以可以獲得如此高的成就,很大的一個因素,是源於當年國人對美國的憧憬與幻想。
  • 《地獄神探》:註定在地獄和天堂邊緣遊走的孤獨男人!
    《地獄神探》的厲害之處,在於電影劇情啟用了一個全新的劇情架構——大天使加百利,為了重新喚起人類對於上帝的敬畏與尊敬,居然打起了和地獄新生代合作的主意。他收集一系列可以通過人間召喚地獄頂級惡魔的工具和條件,就為了給急於跨越當初父輩和天堂籤署的協議——天堂和地獄都不能直接插手人間的具體事務,只能夠間接誘惑和利用人間的規定,強行穿透人間與地獄的界限,前往人間控制人類,進一步與天堂宣戰!而在這個兩邊都焦灼於開戰的事態之下,康斯坦丁卻又要面對強於自己無數倍的力量,他必須在守護人間,還是幫助地獄之間做出選擇。
  • 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
    大家都喜歡看《西遊記》,都羨慕孫悟空大鬧天宮,也為其中說到的地獄感到毛骨悚然。那麼,世上真的有天堂和地獄嗎?而古時候的人們,由於科學知識不發達,不知道該怎樣解釋打雷、閃電、生病、死亡、做夢等現象,甚至不知道地球是圓的,只有相信天堂、地域、神仙、閻王等傳說:鬼仙們來無蹤、去無影,不食人間煙火,不生活在人們的物質世界,他們本身也是沒血肉、沒定型的精靈。
  • 天堂和地獄的寓言,你明白什麼了?
    天堂和地獄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兩隻老虎路過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中一隻老虎見這裡的環境優美,便留戀起來。而這隻餓死的老虎無視聯繫的客觀性,割裂了自身生存與周圍環境的聯繫,對本不屬於自己的景色的留戀,對自己生存條件的漠視,帶來了生存危機,決定了其生命的終結,也詮釋了天堂與地獄間的逆轉。這啟示我們:別人的天堂也許就是自己的地獄。
  • 人怎樣才會快樂,意識可以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
    人怎樣才會快樂?這往往與物質無關,縱然香車寶馬錦衣玉食,每天煩心事不斷,也不會快樂。快樂是精神上的感受,超越物質上的享受是人生最大的追求,而你的意識可以卻把地獄造成天堂,也能把天堂折騰成地獄,意識有利有弊,可能是通往失敗道路上的絆腳石,也可能是成功者帶著人生調整,主要看你如何選擇。
  • 孫紅雷《帶著爸爸去留學》,是另一部《北京人在紐約》的佳作嗎?
    而同是出國問題,自然有網友把《帶著爸爸去留學》和早年經典作品《北京人在紐約》相比較,甚至有人說這是一部「致敬」《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也有人說會成為另一部《北京人在紐約》。但在我看來,雖然背景相同,但完全不是一個切入點的兩部題材,根本談不上「致敬」,也不會成為另一部《北京人在紐約》。
  • 合肥是天堂,也是地獄
    文丨羅超編輯丨小叮噹27年前,《北京人在紐約》播出,紐約成為了「淘金者們」愛恨交織的舞臺。劇裡開頭,一個極富磁性的嗓音緩緩說道:「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去,因為那裡是地獄。」短短兩句話,道盡那個風起雲湧時代下的夢想與迷茫。
  • 北京人在紐約: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北京人在紐約》的第一句話,開篇導演就講出了對紐約的看法。1994年1月1日,由鄭曉龍執導、姜文和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紐約》正式上線,此劇一經播出便轟動全國,同時打破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無盈利的現狀。
  • 1993年的21集電視劇,姜文的巔峰佳作,北京人在紐約堪稱經典!
    現如今說起出國旅遊或者留學都不再是一新鮮事兒了,但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掀起過一股出國熱,因為那個時候的中國才剛剛打開國門沒多久,於是很多北京人都想出國追尋自個兒的夢想,所以去美國當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兒,同時美國在人們心中就像天堂一樣在美好,但是一直到一部電視劇的出現,大伙兒才真正了解在美國生活的國人什麼樣的
  • 世界旅遊三大禁地,網友:探險者的天堂,遊客的地獄!
    導語:世界旅遊三大禁地,網友:探險者的天堂,遊客的地獄!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於年輕人來說一成不變的生活,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但是地球上有很多地方,因為種種原因,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去不了的,這些地方離我們很近,但是又遠到永遠去不了。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些地方的獨特之處。第一個,梵蒂岡機密檔案室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