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記錄的中越戰爭,為什麼能夠阻擊解放軍6天?總結了4個原因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後,解放軍主動出擊,迅速佔領越南20多座重要城市。在眾人的記憶之中,似乎都覺得中越戰爭打得很容易。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場戰鬥中,越南軍隊阻擊解放軍6天,究竟因為什麼呢?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55軍165師494團負責殲滅在班莊地區組織防禦的越軍。此戰開始前,我軍預計一個半小時成功拿下陣地,但是戰鬥打響後,情況卻出乎意料。在我軍炮火的進攻下,班莊地區強攻6天方才攻下。
在這裡,越軍成功阻擊解放軍6天,這在整個對越戰爭中都是非常少見的。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越軍記錄總結出四個原因。(以下我軍皆指越軍)
第一,加強士兵機動性,增援主要方向
我軍靈活地運用了防禦作戰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工事、火力和機動相結合。2月17日,營派1連堅守360高地。2月18日,1連的兩個排配合3連實施反衝擊。2月22日晨,使用次要方向上2連的一個排阻擊向那冷西南側實施迂迴之敵約一個連的兵力。在這之中,5營機動兵力適當適時,發揮了巨大作用。也可以說,正是因為5營的機動兵力,才使得我軍成功阻擊解放軍。
第二,前沿陣地頑強抵抗
我軍在前沿組織防禦的2個連隊組織巡邏小組,配合營偵察分隊經常在邊界一帶活動。當解放軍越過邊界實施進攻時,這2個連隊便及時地實施阻擊。將近8小時的時間裡,解放軍前進不到2公裡。
雖然我軍組織準備不周密、指揮系統不嚴密,但我軍同樣消滅解放軍的部分有生力量,抵制住解放軍的首次進攻,進而迫使敵暴露兵力和意圖。與此同時,也為我防禦力量在基本陣地展開戰鬥贏得了一定的時間。
第三,反衝鋒要迅速
我軍在適當的時間,實施反衝擊恢復陣地。在反衝鋒過程中,組織指揮要嚴密,行動要堅決。2月17日半夜,解放軍突然攻入360高地支撐點東北側。2月18日5時45分,我軍實施反衝擊,經過20分鐘的激烈戰鬥之後。我方收回陣地,並且成功肅清公路兩旁各高地上的敵人。正是因為這場反衝鋒,讓我軍繼續堅守了5天。可以說,這次合格有限的反衝鋒讓我軍多堅守了5天。
第四,成功打擊迂迴之敵
2月22日,5營使用2連的一個班,在那冷西南側成功挫敗解放軍大約一個步兵連的迂迴行動。營因為及早發現,及時機動兵力,方才使用較少兵力,在解放軍之前完成部署,有效的配合正面防禦力量,並且主動開火進攻。此時,解放軍失去了進攻秘密性和突然性,加上迂迴部隊遠離主力部隊,使得部分被殲,被迫撤回營地。
按照越南方面的說法,成功阻擊解放軍進攻主要因為越南軍隊指揮有方。其實,並不是因為這樣。越軍之所以可以成功阻擊解放軍6天,主要因為解放軍首次在熱帶雨林中進行跨國作戰,還不夠適應環境。等到解放軍適應周圍環境,越軍便再無還手之力。
對越戰爭打響之初,解放軍並未打出真正的水平。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因為解放軍對越南特有的氣候環境還不夠適應,等到解放軍戰鬥幾天後,便可以輕鬆攻陷越南城市,並且成功拿下越南諒山陣地,威逼越南首都河內,創造戰爭史上的偉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