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澤今年28歲,畢業後進了一家上市公司,一直在一線城市打拼。短短幾年就做到經理的位置,但一日起床後莫名覺得噁心,對著馬桶吐出深褐色液體,沒有任何固體物。緊接著就開始拉黑便。他還是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沒有重視,直到晚上在酒桌上他兩眼一黑暈了過去。
等家人趕到醫院時小澤已經因為胃出血過多死亡。
白髮人送黑髮人,家人泣不成聲地告訴醫生:小澤因為酒量過人晉升極快,應酬無數患上了胃病,但沒想到這麼嚴重。
醫生痛心道:常年工作勞累、飲食不規律、過量飲酒都是致命的習慣,不但會患上胃炎、胃穿孔,甚至會危及生命!如果能早點重視起來不會是這種結果。
提醒廣大朋友,過量飲酒不可取,一定要及時關注胃部健康,一旦出現頭暈眼花、腹痛腹瀉等不適,需及早就醫。
特別是25至45歲的中青年人,忙碌的工作經常讓人忽視身體的變化,須知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除了減少應酬飲酒之外,還需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出現這三種情況,是胃在對你預警:
1、嘔血和黑便:
凡出血後因血液刺激引起噁心嘔吐的,便可有嘔血表現。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經胃酸作用後再嘔出,則呈咖啡渣樣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從腸道排出。由於血紅蛋白經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
2、貧血、心慌、血壓下降:
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後出現貧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甚至血壓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現。
3、上腹疼痛
若為潰瘍病出血,則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則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要預防胃病發生,牢記三招:
1、食療養胃: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因為飲食不規律,常吃刺激性的食物,對我們的胃造成傷害,然後才會引發胃病,所以說要想徹底治理胃病,我們就應該先從自己飲食習慣方面下功夫,如若不然,吃再好的藥也是沒有作用的。日常飲食中添加可以養胃、增強胃免疫力的火麻籽油,火麻籽油中有n-3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能明顯抑制胃潰瘍,及胃炎所引起的胃痛、胃脹、胃酸等症狀,不會引起細菌耐藥性及非甾體抗炎藥對胃造成的損傷。
2、多吃流質食物,忌食粗糙的食物。不要吃多鹽和醃製食品,這兩樣東西裡都含有亞硝酸胺,可以誘發和導致胃潰瘍病變。患者宜選擇稀軟易消化的食物,而且進食的時候應該細嚼慢咽,這樣不但有利於消化,還能減小對胃的刺激。
3、避免精神緊張:不良的精神狀態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胃液分泌失調,可引發出血。長期處於心理應激狀態會導致個體產生負性的生理反應,如疲勞、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同時導致不良心理反應,如焦慮、情緒暴躁、厭煩;以及負性的行為,酗酒、吸菸、飲食不規律等。工作之餘也要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保持心情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