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東山」,具體位置在哪裡?有什麼歷史典故?

2021-02-13 一點資訊

我國的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許多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或者跌宕起伏,或者含蓄優美,或者扣人心弦。它總包含著深刻的含義,啟發人、激勵人、感召人。

例如,我們形容一個人跌入低谷之後,再重新雄氣,常常用「東山再起」這個成語。

那麼,「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一個具體的山嗎?它又有什麼歷史典故?

「東山再起」中的「東山」,確實指的是一座具體的山。

後人普遍認為「東山」有兩處。一處位於今天的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的上浦鎮,另一處位於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從空間上看,這兩座山相距不近,我們姑且不論哪個是真東山,哪個是假東山。

而東山卻和東晉著名人物謝安的關係緊密。

東晉大興三年(320),出生在陳郡陽夏(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太康縣一帶)的謝安,是秦朝農民起義首領吳廣的同鄉,但他比吳廣華彩靚麗了很多。作為東晉著名的指揮官,謝安指揮的「淝水之戰」成為中國歷史上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我們還是看看謝安的人生旅程吧。

作為晉朝的大家族,謝安的父親謝裒曾經擔任過太常(九卿之一,執掌天地鬼神,文史禮儀),他同族的長輩更是個個位高權重。按照《晉書》的說法,謝安是一個自帶神奇色彩的人物。他四歲時,當時的名士桓彝見了後禁不住給謝裒讚嘆,這個兒子眉清目澈,秀外慧中,長大後肯定比王東海(晉初第一名士王承)出息多了。

果然,童年時代的謝安機敏聰慧、沉著老練、氣宇非凡,還能寫得一手好字。不久,他得到了名士王濛、宰相王導的賞識,成了很有名氣的人物了。

在那個時代,自己有了本領,如果再有人提攜,走向仕途的道路就算打開了。

而謝安偏偏不走這條路,當朝廷徵召他為司徒府著作郎(協助國史編寫)的時候,他卻堅辭不受。

那時候流行清談、隱居、行遊、率性的遊俠生活。謝安索性和王羲之、許詢、支道林等人隱居會稽的東山,過上了出門漁弋、閉門吟詩的生活。在「魏晉之風」下,他們遠離權力場、名利場,縱情山水而樂此不疲。

昇平三年(359),謝安的弟弟謝萬率軍北伐前燕。在雙方對峙中,因為指揮不當,士兵潰散,晉軍損失慘重,謝萬匆匆忙忙逃回。不久,他被廢了官職。

謝萬的官場謝幕,嚴重削弱了謝家權勢。

家族凋零,對出生貴族家庭的謝安而言是一個考驗。

他準備出山。

360年(昇平四年),東晉大將軍桓溫找上門來,邀請謝安出任司馬。從前的千般拒絕,沒有經得住這一次的邀請。四十多歲的謝安復出,從司馬到中書,再到司徒,他地位步步攀升,讓「晉室賴以轉危為安。」(《晉書》)

「東山再起」的成語便是由此而來。

關鍵人物往往是在關鍵時刻發揮出了關鍵作用。謝安用自己的行動力挽狂瀾,更好地詮釋了「東山再起」。

對桓溫而言,謝安是一個重要的幫手。但謝安在超常的沉穩中有著超常的敏感。

被桓溫徵辟後,謝安先是以弟弟謝萬之死為託詞離開桓溫。幾年後,桓溫扶持起了傀儡皇帝司馬昱。桓溫權勢滔天,面對晉孝武帝司馬曜年幼的局面,謝安從容周旋,盡心晉室,苦苦熬到桓溫去世。

用對了一個人,救活了一大片。謝安舉薦提拔了侄子謝玄,謝玄培養出名將劉牢之,帶出了特別能戰鬥的「北府兵」。379年(太元四年),謝玄與前秦軍隊四戰全捷,謝安「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建昌縣公。」謝家聲明大振。

383年(太元八年)是謝安人生中最閃亮的一頁。前秦世祖苻堅親率百萬之眾南下攻晉。作為東晉的最高軍事統帥,謝安安撫人心,鎮定自若。在與前秦前鋒部隊短兵相接中,謝玄手下悍將劉牢之率五千精兵,取得「洛澗大捷」。

一個月後,秦晉決戰淝水。東晉的八萬兵士迎來了八十萬的前秦部隊。前秦先頭部隊十五萬人馬在強渡淝水時,東晉軍隊趁機突擊。潛入秦軍中的臥底朱序趁著亂局高喊「秦兵敗矣!」這猶如一枚突如其來的子彈,迅速攪亂了人心,秦軍四散潰敗。

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強而在智。督戰有方、調度有序的謝安贏得了更高的威望。

謝安「東山再起」,拯救國家於危難之際,留下了千古佳話。

後來,傳說他離開會稽郡的東山後,在位於今天南京市江寧區的一座土山上造了別墅,把這座山也命名為「東山」。

會稽大致是在今紹興、寧波及杭州部分地區一帶,東山大體上就在今紹興市上虞區的上浦鎮境內。自從謝安寓居這裡之後,唐代大詩人李白和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等不少名人來這裡尋訪謝安的足跡。

本文轉自一點號:文蹤旅跡。

相關焦點

  • 「東山再起」的「東山」,具體指的是哪個山?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我國的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比如許多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或者跌宕起伏,或者含蓄優美,或者扣人心弦。它總包含著深刻的含義,啟發人、激勵人、感召人。例如,我們形容一個人跌入低谷之後,再重新雄氣,常常用「東山再起」這個成語。那麼,「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一個具體的山嗎?
  • 成語「東山再起」的典故是什麼?「東山」指的又是哪一座山?
    東山再起,是人們常說的一個詞。它是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出自《晉書·謝安傳》。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語都有一個典故,東山再起也不例外。那麼,它的典故出自哪裡?與何人有關?謝安,現在河南太康人,東晉的政治家、名士。
  • 「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一個山名嗎?有什麼歷史典故嗎?
    而今,淝水之戰雖然已經過去了1600多年,但它卻給我們留下了幾個很有意思的成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東山再起。 投鞭斷流使用的比較少,後面三個即便在今天也經常被使用,而這個東山再起的成語實際上就和謝安有關係。現在很多人可能對謝安這個名字相對比較陌生,但對謝家卻並不陌生。
  • 「東山再起」的東山到底在哪裡?現實中真實存在嗎?
    可你們知道「東山」是指哪裡嗎?東山,其實真實存在於浙江上虞上浦鎮境內。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東山景區長啥樣,主要景點有東山十景、謝安墓、國慶寺、太傅祠等。東山景區規模較大,有東山十景、謝安墓、國慶寺、太傅祠等景點
  • 東晉謝安「東山再起」的地方,就是南京江寧的東山嗎?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卻和「東山再起」、「矯情鎮物」這兩個成語有直接關係。這兩個成語都出自同一個人的同一件事,那就是東晉謝安及其指揮的淝水之戰。   東山再起:相傳東晉謝安在這裡復出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俞香順告訴記者:「東山」是中國古代文學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典故,如李白作品中就常有,《永王東巡歌》:「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另外還有《東山吟》《憶東山二首》等。
  • 「東山再起」的「東山」,指的是哪座山?有何歷史典故嗎?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李白 從李白的這首詩可以看出,一個謝安石,可以抵擋敵人的千軍萬馬。謝安石的治國輔政之才,可見一斑。 不過,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的宰輔之人在40歲之前卻一直過著寄情於山水的悠閒生活。
  • 東晉名士謝安 "東山再起"的東山究竟在哪兒?
    編者按:「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晉書·謝安傳》,指的是東晉名士謝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相比較,「東山再起」的主人公謝安的名氣,比「東山」要大得多。
  • 紹興東山vs南京東山,誰才是正宗的「東山再起」?
    當一個人不畏失敗,二次創業成功,我們叫他東山再起。東山再起,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使用頻率較高的成語。但是,東山到底指哪座山,稍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先從成語東山再起說起。謝安、王羲之敢這麼作,年屆不惑還整天遊山玩水不思養家,是因為他們背後都有一個超級強大的家族作為後盾,那就是建康烏衣巷的王謝家族。從山東臨沂遷來的琅琊王氏,策劃並主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超大規模的民族大遷徙——衣冠南渡。並一手扶植琅琊王司馬睿創建了東晉王朝,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望族。
  • 東山再起說的是誰?它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呢?
    東山再起這個成語常用於比喻一個人在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其實在這個成語背後有一個寓意深刻的歷史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國東晉時期政治家謝安。東山再起的故事東晉人謝安,年輕時曾做過官,後來辭去官職,跑到會稽東山隱居起來了。隱居後,他整天遊山玩水,吟詩作畫。朝廷屢次要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到了40歲時,謝安終於應召人朝,再度做官,直到任宰相之職。他曾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八萬軍隊抗擊80萬前秦軍隊,取得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的指揮者之一。
  • 成語「東山再起」大家都知道,但出自於哪裡呢?就在紹興上虞
    說起「東山再起」這個成語,相信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也經常引用這四字,但你知道它的出處嗎?「東山再起」出自於《晉書·謝安傳》,當年謝安官居要職,後來辭官隱居山林,後又因國家危難而出山,重新為國爭鋒,「東山再起」的成語由此而來,其出處在如今的紹興上虞區東山景區。
  • 為什麼人們都說「東山再起」,而不是說「西山」或「南山」?
    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奇葩生活匯」,小編一直致力於研究經濟方面的一些問題,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問,小編有時間會一一回復的,歡迎大家積極評論轉發,此文章為本人原創,維權必究。問題:為什麼人們都說「東山再起」,而不是說「西山」或「南山」?「東山再起」這個成語指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這個成語我們都很熟悉,那為什麼人們都說「東山再起」,而不是說「西山」或「南山」?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首先我們要知道成語裡面的「東山」是哪座山,如今在哪裡?
  • 「東山再起」典故的主人公是誰?
    「東山再起」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其與一個人一座山有關,這個人就是東晉太傅謝安,這座山就是南京江寧區的東山。「東山秋月」曾是南京著名景觀。夜登東山,北望城闕,萬家燈火。向南,沉沉鄉野,綿延無際。秦淮河在山腳無語流淌。
  • 人們常說東山再起,為什麼不是南山,北山再起
    古人也留給我們後人很多文化藝術瑰寶,比如我們經常聽到說東山再起。其意思是指失敗之後從頭再來,而最初的含義是隱退之後再次 出任要職,所以古人出來做官又稱出山,那麼為什麼是東山再起,而不是南山或者北山再起?東山再起中的東山又是指哪裡的山呢?東山再起這個成語來源於東晉明相謝安,他前半生不願做官,因此便隱居東山,後來出仕做官,一發不可收拾,幹了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聲望便與日俱增,如日中天。
  • 《第五人格》裡奧的回憶大門具體位置在哪裡 回憶大門位置圖文詳解
    裡奧的回憶大門主要是求生者們的逃生出口,很多玩家都沒找到,今天小編就為玩家們詳細介紹下第五人格裡奧的回憶大門具體位置,一起看看吧! 裡奧介紹 密涅瓦步槍廠在建成首年... 第五人格裡奧的回憶大門在哪?
  • 東山岱南村敲響了鼓藝傳承第一聲——潮州大鑼鼓「東山再起」
    它以打擊樂為主,以大鼓為中心,伴以嗩吶為領奏的合奏形式,六七百年前就在東山城鄉廣泛流行,村村有大鑼鼓班,在廟堂祭祀、迎神賽會或節日歡慶活動中使用。岱南村潮州大鑼鼓的興衰,可以說是東山的一個縮影。明清時期,該村潮州大鑼鼓活動鼎盛,最多時有10多支大鑼鼓隊。前些年,該村代表隊曾多次參加全縣潮州大鑼鼓比賽並獲獎。
  • 魔獸世界肥沃的土壤在哪裡 肥沃的土壤具體位置是什麼
    魔獸世界肥沃的土壤在哪裡 肥沃的土壤具體位置是什麼時間:2017-03-08 15:2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WOW肥沃的土壤在哪裡?肥沃的土壤具體位置是什麼?可以種出什麼東西呢?不少玩家還不知道肥沃的土壤長什麼樣子,沒關係,下面小編來簡單介紹一下。
  • 為什麼是「東山再起」?南山、西山、北山就不可以「再起」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成語都有歷史典故,「東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於《晉書·謝安傳》,說的是謝安辭官歸隱東山後,又出山做官的事。第一,謝家是東晉時期最有名望的門閥望族,謝安妥妥就是名門貴公子。和二,謝安極有才學,在文學和書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詣。第三,謝安生的清朗俊逸,是個清雅曠達,不願追求高官厚祿的人。總之,謝安是個很完美的男人,是大家的偶像。據說,他因為鼻炎,在清談或吟詩時,鼻音較重。士人爭相模仿,故意捂著鼻子吟詩,以模仿他的聲音。
  • 「東山再起」因何而來,能不能叫「西山再起」,跟風水又有何關係
    要是有一個人本來很有本事,但是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失敗了,之後找到了機會,取得了成功,我們常常就會把失勢後再重新得到勢力,稱作東山再起,但是嘴裡常常這麼說,你真的知道東山再起的由來嗎?為什麼不是北山或者是西山?
  • 紹興上虞太傅祠,了解謝安家族最佳去處,成語「東山再起」源於此
    東山景區規模龐大、景色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其中「太傅祠」是其核心景點之一,這裡也是了解謝安及謝氏家族輝煌歷史的最佳去處。 在入口處那塊照壁之上可看到「東山再起」四個大字,當年謝安離開了東山並從政,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就有了如今我們常說的「東山再起」的成語。
  • 紹興上虞太傅祠,了解謝安家族最佳去處,成語「東山再起」源於此
    上虞區,為浙江省紹興市轄區,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傳說中這裡是舜帝、祝英臺的故裡,漢代起這裡為越窯青瓷的發源地,兩晉過渡時期謝安祖父謝衡選擇在上虞東山作為其合家隱居之所,並在山上修建私家別院。時至今日,上虞東山景區一直以來都是一處風景秀麗的文化旅遊勝地。